1、適宜的溫度:蒜黃長得好不好主要看溫度怎麼樣,蒜類是喜冷涼的蔬菜,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6-25℃,剛下種後出苗前溫度要高一點比較容易發芽生根,20-25℃比較合適。
為了達到這個溫度可以放在暖氣邊或者火爐旁,出苗後溫度控制在16-20℃,現在剛入冬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的冬天都容易創造適合蒜黃生長的溫度條件。
2、盆栽容器及盆土的選擇:盆栽蒜黃對於盆沒什麼要求,各種花盆器皿都可以用,泡沫箱子也可以,盆土用市場上賣的營養土或者細沙土都行,蒜黃是靠蒜瓣內的養分生長的,所以對土壤養分的要求不高。
3、種蒜的處理:最好選擇頭大瓣大的大蒜,這樣的蒜養分多,蒜黃才能長得好。種蒜處理是這樣的,先將大蒜皮剝掉,在常溫的清水中浸泡24小時,這樣大蒜瓣充分吸脹,種蒜經過一天的浸泡後,再撈出來陰干一天,以增加大蒜的通透性。
4、種植方法:先在容器內覆土5cm左右,然後把蒜瓣整齊的排在土中,排好後覆土約3cm,以不露出白尖為宜。之後澆透水,澆水後發現土壤下沉露出蒜瓣,接著覆一些土。
最後用紙箱蓋住,割斷光線,每三四天澆水一次,大約12天就能夠長出晶瑩剔透的蒜黃了,30-40天後蒜黃長到30cm左右就可以收割。收割的蒜苗放在太陽光底下就能變成金黃色,然後就食用吧。
蒜黃收割以後,傷口尚未癒合,不要立即澆水,等苗長到10cm左右時再澆水。大約25天後就能收割第二波了,第二波一般沒有第一波長得好,第三波更差能收多少收多少,一般第三波收割後就要把蒜瓣起出,整理土壤,重新種植。
蒜黃的葯用價值
眾所周知,大蒜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作為大蒜的幼苗,蒜黃營養物質含量比蒜頭更高,尤其Vc含量每100克可達86毫克、粗纖維含量達1.2克以上。
蒜黃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殺菌防腐作用,經常食用可以減少體內病菌感染,配糖體有降脂抗凝結和增強纖維蛋白溶解酯活性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心臟病、預防和治療冠狀動脈血栓。
蒜汁還能降低糖尿病血糖。脂溶性揮發油的有效成分可以激活巨噬細胞功能,促進干擾素產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經常食用有抗癌防癌作用。蒜黃中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抗衰老,保護細胞膜結構功能是具有殺菌、抗癌、降低血脂、抗衰老等作用的天然保健食品。
2. 蒜苗該怎樣拔出來
收割蒜苗的時候不要連根拔起,而是最好用剪刀從底部剪掉,留下一點點莖,這樣過一段時間後,如果營養充足,斷口處還會再長出新蒜苗來,就象韭菜一樣。
蒜苗種法:
准備工具:很多東西都可以用來種蒜苗,只要是能盛水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利用。比如菜盤子,塑料盒等等。
第一步:把蒜瓣小心的剝去外皮,頭朝上,密密地排在盤子里。如果你感覺剝皮比較麻煩,也可以不剝皮,直接一瓣瓣的排在盤子里也是可以的。
第二步:往盤子里加點土,把蒜瓣蓋起來。
第三步:往盤子里澆適量水。如果是加了泥土的,讓泥土保持濕潤就可以了,不必加太多。如果是純用水來種養蒜苗,加淺淺的一層水就可以了,要讓蒜瓣一半在水中,一半能接觸到空氣。
第四步:把盤子放在家中朝陽的地方,每天觀察一下,如果發現水少了或泥土變幹了,就再適量加點水。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後,蒜苗終於長出來了,並開始慢慢長大,長到大約十五厘米左右時就可以准備吃了。
3. 蒜黃該怎麼栽培怎樣才能種出又嫩又黃的蒜黃
蒜黃可以在水培或土壤中種植。在水培過程中,剝去大蒜最外層的皮,准備一個淺盤子,放入大蒜,加水至大蒜高度的1/3,然後將其封閉在一個小黑屋中。通常,淺盤子里總是有水,你可以在大約半個月內收獲黃色的大蒜。在土壤培養期間,將大蒜在水中浸泡兩天。大蒜生根後,將其種植在土壤中,並用土壤覆蓋3厘米。平時,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光線照射。當蒜黃色長到34厘米高時,就可以收獲了。去掉跳蒜表面的破皮,浸泡12-24小時,取出後放置1-2天,挖出底部的干縮莖板,取出剩餘的乾花螺栓吸水生根。蒜黃色可在半地下溫室或蒜黃色地窖中種植。
4. 蒜苗種植技術視頻
1、播種:青蒜苗生長周期短,相對好種,播種方法和種植蒜頭的播種方法一樣。施足底肥,每畝地施入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翻地後做平畦播種,開溝條播或者直接點播。
青蒜苗的播種密度要大於大蒜種植,一般每畝地種植一萬二到一萬五千株,行距10-12cm,株距3-5cm,播種深度以微露蒜瓣尖端為宜,播完後覆土1-2cm,灌水保濕。
大蒜的出苗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可以覆蓋稻草,但是最好別覆蓋地膜,否則操作會很麻煩。
2、水肥管理: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經常澆水,保持田間濕潤;追肥2-3次,齊苗後第一次追肥,每畝地追施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20天後再追肥一次,這次追肥可以適當加大尿素的施入量,為15公斤/畝。在青蒜的生長中後期,易出現黃葉和干尖,需要噴施葉面肥2-3次。
播種前,先將剪好的蒜頭用冷水泡12-24小時,一般泡至外皮用手摸時有柔軟感即可。泡好後撈出放在簾子上淋水,然後再蓋草苫悶上8-10小時。也可用45℃溫水浸泡2-3小時,再用冷水泡,時間較短。泡蒜時還可以每100千克干蒜頭放入0.07千克硝酸銨,對蒜苗生長有促進作用。
泡蒜後再挖根,將蒜頭上的老薹、老根全部剜掉。若不挖掉,蒜根萌芽先得頂落老根,才能吸水出苗,延遲3-4天才能出苗。挖掉老薹、老根的蒜頭1周即可出苗,不挖的要10天出苗。挖根時可用扁平錐子插入蒜根用力一別,老根即行脫落,也不散頭。若是不經泡蒜,干挖老根,不僅挖不凈,也常使蒜頭散落。
5. 蒜黃怎麼種的
蒜黃是大蒜在無光或弱光以及適宜溫度和水分條件下,依靠自身的貯藏營養和一定的施肥技術而形成的一種軟化栽培產品。蒜黃色澤為黃白色,香味獨特,品質鮮嫩。蒜黃生產比較容易,從種到收兩個月,可收割2~3刀。蒜黃生產佔地面積小,收益高,幾乎不施用什麼肥料,不噴任何農葯,很容易實現無公害。
(1)生產季節每年從9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均可生產,一般以冬季生產的產品需求量大,市場價格高。1月份以後因為多數常溫貯藏的大蒜蒜肉養分耗盡,雖也能勉強利用,但價值很低。經過輻射處理的大蒜因種芽已被損壞不能做種。(2)場地選擇①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生產蒜黃有3種方式:一是地下式。即在溫室靠東、西山牆處根據所需面積下挖150~200厘米深的坑,坑中部留出1個高20厘米,能夠供人操作的小高台。二是半地下式。即下挖30厘米深整平池底,再用挖出的土在池四周築成30厘米高的埂。三是地上式。即在地面上用磚在畦四周築成高50厘米的埂,然後在頂部扎架覆蓋草苫進行遮光。
②塑料拱棚。塑料拱棚的增溫效果不如日光溫室。一般在拱棚內下挖50厘米深的坑,坑內鋪10厘米厚的麥秸,再覆蓋塑料薄膜作為隔熱層,其上再鋪設地熱線,線上再鋪5~6厘米厚的細沙待排蒜。池上頂部架設遮光物。夜間棚外加蓋草苫進行保溫。
③井窖。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土質黏不容易塌陷的地方挖窖。窖形似壇,口小肚大,窖口直徑1米,深2米,窖底直徑2~3米,中間留出一個直徑60厘米、高20厘米的操作台。
④窯洞。丘陵山區利用窯洞良好的保溫和遮光條件進行蒜黃生產,投資少,管理方便。(3)品種的選擇生產蒜黃所用的品種要滿足產量高和生產周期短這兩方面的要求。一般蒜瓣大的品種,貯藏養分多,產量較高,品質也好;心芽較長的品種,蒜黃長得快,苗壯產量高,但心芽不能過長,一旦心芽長到蒜瓣之外了,蒜黃就彎曲,產量反而會低。目前,各地用於蒜黃生產的品種有蒼山大蒜、河北安國白蒜、寶坻大蒜、北京紫皮蒜等。(4)蒜種的選擇①選擇大而均勻的蒜頭做蒜種。這樣的蒜頭出苗後不但長勢旺,而且非常整齊,產量和品質都好。
②選擇緊實的蒜頭做蒜種。蒜頭越緊實,長出的苗子越好。用手緊握有堅硬感的大多是緊實蒜頭,而感覺發軟的大多是脫水蒜頭,其生命力弱,長出的蒜黃不會壯。
③不用傷熱蒜種。傷熱的蒜發芽慢且細弱,蒜苗尖打鉤彎曲,長不出健壯的苗子。傷熱蒜頭的根發褐色,蒜瓣肉色發黃。
④使用已經解除休眠的蒜種。大蒜收獲後都有一個休眠期,一般為60多天,渡過休眠期後播種才能發芽生長。蒜種解除休眠的標志是蒜瓣出現根突起,幼芽伸長,芽鞘與新葉之間出現空腔。(5)蒜種的處理排蒜之前一般都要對蒜種進行一番處理。首先是泡蒜,做法是將蒜頭從蒜辮上一個個揪下來,或用剪刀剪下來,剝掉蒜頭外的老乾皮,顯露出小瓣但又不使其散瓣。用45℃以下溫水浸泡,一般泡到蒜皮有柔軟感即可,大約需要12~24小時。1千克干蒜頭泡好後可增加到1.5千克。泡蒜時,每500千克干蒜頭放入硝酸銨0.35千克,對以後蒜黃生長非常有利。泡好的蒜頭撈出後放到簾子上淋水,再用草苫或麻袋蓋好,悶8~10小時,然後進行剜蒜。剜蒜就是將蒜頭上的老根盤殘留的蒜薹梗用小刀之類的工具挖掉,但要保持蒜頭完整,不散瓣,其作用是促進出苗多發根。(6)排蒜排蒜就是栽蒜。將蒜頭挨個擺在畦上,並且用散蒜瓣填栽蒜頭間的空隙。全畦排滿後,覆蓋細沙土5~6厘米,以保持土壤水分,同時也便於收割,每平方米用蒜種14~18千克。(7)栽後管理蒜黃生長的關鍵是溫度和水分的管理。
①溫度管理。在出苗前溫度要高,白天控制在26~28℃,夜間18~20℃,以促進早發芽。出苗後到苗高26厘米時,白天溫度應該控制在24~25℃,晚上16~18℃。採收前4~5天,溫度應控制在12℃左右。
②水分管理。栽後到收割第一刀,一般要澆3次水。澆水量前期宜大,後期可小。栽後隨之澆頭水,每平方米用水35千克;苗高6~9厘米時澆二水,每平方米用水30千克;收前3~5天澆第三水,每平方米用水202千克。頭刀蒜黃收割後摟平土面,等新長出的蒜苗變成綠色時再澆水。(8)適時收獲播後25~30天,蒜黃長至35厘米高時即可收割,割時不能踩傷、割傷蒜頭。割下的蒜黃,趁中午攤開曬,由白黃色轉為金黃色時即可扎捆上市。當二茬蒜黃長至5~10厘米時,繼續做好噴水等管理工作。經過30天左右,就可收割2茬蒜黃。第一刀蒜黃每平方米可出產15千克左右,第二刀產量減少50%。
6. 怎麼培育蒜黃請教!具體做法
蒜黃是利用蒜頭自身貯藏的養分在無光照條件下進行軟化栽培而成的。
一、選好場地
可使用小溫室或在溫室的後牆火道上或走道下栽培,也可科用地窖栽培。窖栽,則挖一個半地下式菜窖,地上部分高1.5米,用磚砌或壘土牆均可。地下部分深1.7米、長12米、寬7米,在窖的南部留一小窗,在窖內用磚砌成長方形小土池,池高60厘米左右,留出走道。窖頂蓋蒲席保溫遮光。栽培池面要平,鋪砂或砂壤土6厘米左右,耙平後播蒜。
二、選擇良種
栽培蒜黃要選用發苗快的紫皮蒜、自貢大益、四瓣蒜等品種,生產出的蒜黃健壯整齊、耐寒、抗病,產量高。在播栽前要剔除腐爛或瘦弱的蒜瓣。
三、選蒜浸種
選用個大、瓣粗、均勻一致的種蒜。栽植前先將蒜種用高美施活性腐殖液肥500~600倍液浸泡24~48小時,讓其吸足肥水,浸後撈出,瀝干水分,再堆悶8~12小時催芽。
四、精細播種
將廂底整平,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營養土。營養土由7份菜園土、7份細沙、2份有機肥配成。播種時將蒜瓣均勻整齊地播入土中,密度以互不相挨為宜。床面覆細沙5~6厘米,用木板輕輕拍平、壓實、淋足水分。
五、播後管理
播種後蒜黃的管理主要抓好以下三點:1.麥稈遮光。播種後用麥稈覆蓋,全床遮光,不漏光。2.控制溫度。出土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5℃、夜間18℃~20℃,以促進早發芽。出土後到苗高26厘米時,白天溫度控制在18℃~20℃、晚上14℃~18℃,促苗快速生長。採收前4~5天,溫度應控制在12℃左右。3.適時澆水。前期應澆足水。齊苗後澆一次透水,以後6~9天澆1次水。水源要用溫度較高的地下水,而不用冰涼的河水。每隔7天用0.1%的磷酸二氫鉀或0.2%~0.3%的尿素水噴1次。
六、科學收獲
當蒜苗長至30~40厘米高時即可收獲,收割時下刀部位應適當淺些。收割後澆一次透水,每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克加3~5克磷酸二氫鉀,再進行遮光管理。間隔15~20天可再次收割,能割2~3茬。
7. 蒜黃怎麼種植,什麼是蒜黃
1、水培:准備若干頭大蒜,把蒜頭最外層的皮扒掉,然後准備一個淺盤,把蒜頭擺在淺盤中,蒜頭間的空隙處用蒜瓣塞滿。接著向淺盤中倒入清水,加水沒過大蒜高度的1/3,放入無光的小黑屋,水沒了及時補水。水培的大蒜3天就能發芽,半個月就能長高採收,採收時保留10cm把蒜黃割下來,剩下的繼續遮光養護,再過半個月又能割一茬,一般水培的大蒜能割三茬。
8. 怎樣在盤子里種蒜黃
使用盤子種蒜黃的方法:
1.水培:准備一些大蒜,取出最外層的大蒜皮,然後准備一個淺盤,將大蒜放在淺盤中,用大蒜丁香填充大蒜之間的縫隙。然後將水倒入淺盤,加水不要超過大蒜1/3的高度,放入黑暗的房子,沒有光線,水是沒有時間補充的水。水培大蒜可在3天內發芽,半個月內收獲高,採收時留10厘米切掉大蒜黃色,其餘部分繼續遮蔭維持,半個月後再切,一般水培大蒜可切三茬。
2.土壤培養:准備幾根大蒜,用清水浸泡2天,然後取出大蒜,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瀝干水分,讓大蒜長出根。當大蒜長出新根時,切掉老根,將大蒜種入土壤,覆蓋3厘米厚的細砂,將水倒進小黑屋,通常保持土壤水分,當蒜黃長到30-40厘米高時,就可以收集。
蒜黃是在超市和蔬菜市場上銷售的一種蔬菜。實際上,蒜黃是由蔬菜種植者在包括土壤培養和水培在內的黑暗環境中種植的,必須注意在沒有光線的地方種植,否則不是蒜黃(黃色),而是蒜苗(綠色)。
9. 蒜黃是怎麼形成的蒜黃都有什麼吃法呢
蒜黃的形成過程十分簡單,其實就是大蒜生長出來的嫩芽,每年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發現,在集市上有很多農民都售賣自己種植的蒜黃。蒜黃的種植方法其實和韭黃是差不多的,在我國的種植范圍也十分的廣泛,很多農民都喜歡在自己的菜園子里栽種一些蒜黃。蒜黃的顏色十分艷麗,並且具有很濃郁的香味,再加上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因此,蒜黃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
蒜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吃法,比如我們可以用蒜黃來炒雞蛋,也是十分可口美味的。我們先把雞蛋液放在碗裡面,攪拌均勻,把鍋燒熱放入油,將雞蛋給炒熟,然後再把雞蛋給撈出來,把蒜黃放進鍋裡面進行翻炒均勻。等到蒜黃變軟了之後,再把雞蛋給加進去,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一些調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