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變動成本計算公式:產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變動製造費用
變動成本法把固定製造費用視同期間成本全額計入當期損益。
在變動成本法下,利潤的計算通常採用貢獻式利潤表。該表一般應包括營業收入、變動成本、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利潤等項目。其中,變動成本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和變動非生產成本兩部分,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和固定非生產成本兩部分。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總收入-總支出 + 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或者單價-[(目標利潤 + 固定成本)/銷售量]。
單位變動成本是指單位商品所包含的變動成本平均分攤額,即總變動成本與銷量之比。
單位變動成本在該企業里,是指單位產品的材料成本一項,所以,對單位變動成本升降對利潤影響的分析,實際上是對該企業原材料成本(價格)升降對利潤影響的分析。
㈡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首先需要明確各自的定義,然後再根據相應的公式來計算:
1.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包括全部生產成本。即按下式計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
2.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全部由變動生產成本所構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即按下式計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
3.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對固定製造費用的處理。完全成本法將固定製造費用計入到產品成本中,隨著產品銷售的實現,該部分成本才逐漸釋放出來。也就是說,固定性製造費用在要分攤到銷售中去。而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製造費用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就是說在發生當期就確認為費用了,跟銷售量多少沒關系。
4.完全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變動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
拓展資料:
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下利潤計算的差異?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計算稅前利潤的思路不一樣:
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非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非生產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全部生產成本)-期間成本(全部非生產成本)
可見: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稅前利潤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兩種方法在計算利潤時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不同。變動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是當期的固定生產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則是當期銷售的產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產成本,在計算利潤時是包含在銷售成本中扣除的。
㈢ 單位變動成本怎麼算
單位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目標利潤=總收入-總支出=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價-[(總收入-總支出+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或單價-[(目標利潤+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
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應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特點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應同時考慮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兩個方面,在同一個企業里,可以採用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也可以採用多種成本計算方法。
單位變動成本注意事項:
不符合傳統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則委員會認為成本是為了達到一個特定的目的而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以貨幣計量的犧牲。依照這個傳統觀點,不論固定成本還是變動成本都要記入產品成本。
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變動成本法對短期經營決策有明顯的作用,但不適合長期決策,影響征稅部門的收益和投資者及時取得的收益。變動成本法,一般會降低期末存貨估價,降低了營業利潤額,在某種程度上會暫時降低所得稅和股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單位變動成本
㈣ 請問變動成本怎麼算
一)變動成本法的特點 變動成本法是一種只計算產品的變動成本的成本計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採用變動成本法時,固定成本作為期間成本直接計入當月損益,不計入產品成本。算出的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這是變動成本法的主要特點。 要了解變動成本法,必須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態的分類。按照成本性態,可以把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 (二)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對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不同特點:(1)產品成本內容構成不同;(2)存貨估價不同;(3)利潤計算方式不同;(4)產銷量不平衡時算出的利潤額不同。 (三)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優缺點 前面各章所述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算出的產品成本,都是既包括變動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產品成本,通稱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可以通稱完全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服務,只是在不同情況下兩種方法所存在的優缺點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關於利潤與產銷量的聯系。採用變動成本法算出的利潤多少與銷售量增減相一致,可以促使企業注重銷售,根據市場需求以銷定產,避免盲目增產。2.關於決策分析。採用變動成本法,能夠提供創利額這一指標,揭示銷售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量本利分析,為企業短期的生產經營預測和決策提供所需數據。3.關於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變動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優越性,還有利於各部門業績的評價。4.關於產品定價、對外報告和計稅。變動成本法算出的產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產品定價的要求。據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存貨價值和損益,也不符合對外報送會計報表的要求和所得稅法對計算應稅所得額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則符合這些要求。因此,需要採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的企業,一般只宜在帳外計算,不宜在帳內計算,不能在帳內根據這種成本計算營業利潤、編制對外會計報表。如果產品變動成本在帳內計算,那麼在月末計算營業利潤、編制對外會計報表以前,必須將帳面成本調整為完全成本。 (四)變動成本法的計算程序 採用變動成本法,必須先將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並將混合成本採用適當的方法分解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試用書只講述了兩種方法,即:高低點法和散布圖法。 (五)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實際應用 前面各章節所述的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基本方法,以及分類法、定額成本法、標准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四種輔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情況錯綜復雜,一個企業、一個車間、一種產品往往同時採用或者結合採用幾種成本計算方法。1.幾種成本計算方法和同時應用。2.幾種成本計算方法的結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