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員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勞動生產率有兩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
商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銷售額/銷售人數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1)勞動生產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勞動生產率(Labor proctivity)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
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反之,則越低;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
目前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參考資料:勞動生產率_網路
㈡ 勞動生產率的公式到底是哪一個
勞動生產率=工業總產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也就是求每個單個的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對工業產值的貢獻是多少。
工業增加值是一定時期內工業的產值與此前的產值之差,也就是是工業總產值較之前的增加額,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所得到的是每個單個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比之前提高了多少,它反映的增加額,而並非單個職工全部的產值。
㈢ 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是: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有兩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 商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銷售額/銷售人數。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其他公式: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㈣ 建築業勞動生產率如何計算
建築業勞動生產率是指建築業勞動者在報告期內生產出建築業產品的效率。它以建築產品產量或價值和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來表示,是考核建築業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勞動節約情況的重要指標。
1、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即平均每個從事建築業生產活動的人員的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公式為:
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的平均人數。
2、按建築業增加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建築業增加值/計算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的平均人數。
建築業勞動生產率
此法以某項勞動定額的完成程度,反映單項工種工效或工程隊以及企業的綜合工效水平,只局限於有定額的工作項目范圍內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業勞動生產率
㈤ 勞動生產率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為:總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體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勞動生產率有兩種演算法:
(1) 直接(direct)勞動生產率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量為單位計算,即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產量時間,商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銷售額/銷售額
(2) 勞動生產率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計算,即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生產數量產品。說明:直接(direct)演算法的值越大,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越高。逆演算法的結果越小,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就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拓展資料: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應的勞動消耗量之比。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相同勞動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越高。特定勞動生產和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
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相同勞動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越高,反之亦然;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越高,反之亦然。總勞動生產率是指根據產品價值指數計算出的單位時間內每名員工的平均產品產量。
它是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體現。中國總勞動生產率是用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期所有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計算的。計算公式為:總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體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㈥ 「工業勞動生產率」怎麼計算
勞動生產率:指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從事勞動的效率,即活勞動效率。勞動生產率的2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㈦ 全員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9.5933乘以10000,說明原來工業增加值計量單位是萬元,乘以10000就換算成元了
拓展資料
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ctivity)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勞動生產率按其計算的范圍可分為: (1)個別勞動生產率。包括個人勞動生產率和企業勞動生產率。前者按個別勞動者的勞動耗費來計算;後者按個別企業的勞動耗費來計算。 (2)社會勞動生產率。是以全社會為單位來計算單位產品所耗費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社會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全社會范圍內生產先進和落後的根本尺度。
個別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量就低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反之,則高於社會必要勞動量。
㈧ 全員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公式如下: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在這個計算公式中,工業增加值有兩種核算方法:一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二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
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職工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目前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職工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
㈨ 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怎麼計算
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為66.15%。
解答:已知月、2月、3月、4月,產值分別為4000、4200、4500、-,月初人數60、64、68、67。
可得: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一個季度的總產值÷季度參加生產的總人數)×100%
=(4000+4500+4200)/(64+60+68)×100%
=(12700/192)×100%
=0.661458×100%.
=66.15%
(9)勞動生產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勞動生產率有兩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例如10件/小時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例如:2小時/件
㈩ 勞動生產率應該如何計算
勞動生產率的2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即: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商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銷售額/銷售人數。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ctivity)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補充資料:
1、工時利用率
工時利用率=(實際工作工時-加班工時)/工作工時*100%=實際工作工時/工作工時*100%
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3、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實際工作時數/設備工作總能力(時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