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機軸與軸承規格型號怎樣算
你好,軸的直徑除以5等於軸承型號的後兩位數,如軸直徑40,除以5等於08,軸承可用208,308,或其他08的軸承,軸承第三位代表種類,
Ⅱ 步進電機輸出軸上的轉動慣量和扭矩怎麼計算呀
步進電機的慣量一般和啟動頻率有關系。一般情況下,啟動和停止頻率越高慣量越大,建議用低慣量馬達或調低驅動電流,電壓。
長方體的物體如果是平放,接觸的面就大,摩擦力就大。摩擦力是克服慣量的能力。摩擦力一般要大於步進電機的慣量物體才不會移動。
一般的慣量的計算方法是:
Ⅲ 誰能告訴我電機的軸承怎麼計算
軸的直徑除以5等於軸承型號的後兩位數,如軸直徑40,除以5等於08,軸承可用208,308,或其他08的軸承,軸承第三位代表種類,
Ⅳ 11千瓦4級電機軸直徑怎麼計算
不用計算,4極11千瓦電機,輸出軸直徑42毫米(國際電工協會標准,簡稱IEC標准)。
Ⅳ 電機聯軸器對中找正方法步驟,及電擊加減墊片計算方法
電機
聯軸器
對中
找正
方法步驟:
外圓、端面雙表法
用兩個
千分表
分別測量聯軸器輪轂的外圓和端面上的數值,
對測得的數值進行計
算分析,確定兩軸在空間的位置,最後得出調整量和調整方向。這種方法應用比
較廣泛。其主要缺點是對於有
軸向竄動
的機器,在
盤車
時端面測量讀數會產生誤
差。它一般用於採用
滾動軸承
、軸向竄動較小的中小型機器。
泊頭
萬盛聯軸器
外圓、端面
三表法
此法是在端面上用兩個千分表,兩個千分表與軸中心等距離對稱設置,以消除軸
向竄動對端面測量讀數的影響,這種方法的精度很高,適用於需要精確對中的精
密機器和高速機器。如:汽輪機、
離心式壓縮機
等。
外圓雙表法
用兩個千分表測量外圓,
其原理是通過相隔一定間距的兩組外圓測量讀數確定兩
軸的
相對位置
,以此得知調整量和調整方向,從而達到對中的目的。此方法的缺
點是計算較復雜。
單表法
此方法只測定輪轂的外圓讀數,不需要測定端面讀數。此方法對中精度高,不但
能用於輪轂直徑小且軸端距比較大的機器軸找正,
而且又適用於多軸的大型機組
(如高速軸、大功率的離心式壓縮機組)的軸找正。用這種方法進行軸找正還可
以消除軸向竄動對找正精度的影響。聯軸器裡面一般都有減震圈或
減震墊
電機軸的
同心度
在電機出廠前就已校核
只有在安裝過程中若同心度不對則會出現軸偏心的情況,調整電機位置並用千分表校核可防止軸的偏心。
電擊加減墊片計算方法:
聯軸器初找:
設備主機和原動機(一般是電機)安裝好後,電機
四腳
和台板
接觸面
應清理干凈,且接觸嚴密,在電機四
腳墊
上墊片;可先用
鋼直尺
和
捲尺
等進行初找正,一般使電機低3~5mm
且留有上張口,按設計要求確定好兩半聯軸器之間的間隙,一般要求
允許誤差
在±1mm
之間,設計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
水平移動電機將左右徑向、端面偏差基本消除。並擰緊電機和主機
地腳螺栓
。
電機增加墊片厚度計算:
設開口為α,外圓為β,
靠背輪
直徑為D
上開口
電機偏低:
Z1
處增加墊片厚度:
δ1=(α×L1/D)↑+β↑
Z2
處增加墊片厚度:
δ2=【α×(L1+L2)/D】↑+β↑
泊頭市萬盛聯軸器有限公司
望採納,謝謝
Ⅵ 電機軸功率怎麼計算
電機的功率就是指電機軸輸出的功率,電機本身不會產生功率的。
Ⅶ 怎樣計算電機軸的直徑
各軸段所需的直徑與軸上載荷的大小有關。
初步確定軸的直徑時,通常還不知道支反力的作用點,不能決定彎矩的大小與分布情況,因而還不能按軸所受的具體載荷及其引起的應力來確定軸的直徑。但在進行軸的結構設計前,通常已能求得軸所受的轉矩。因此,可按軸所受的轉矩初步估算軸所需的最小直徑dmin,然後再按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和定位要求,從dmin處起逐一確定各段軸的直徑。在實際設計中,軸的直徑亦可憑設計者的經驗取定,或參考同類機械用類比的方法確定。
有配合要求的軸段,應盡量採用標準直徑。安裝標准件(如滾動軸承、聯軸器、密封圈等)部位的軸徑,應取為相應的標准值及所選配合的公差。
為了使齒輪、軸承等有配合要求的零件裝拆方便,並減少配合表面的擦傷,在配合軸段前應採用較小的直徑。為了使與軸作過盈配合的零件易於裝配,相配軸段的壓入端應制出錐度;或在同一軸段的兩個部位上採用不同的尺寸公差。
確定各軸段長度時,應盡可能使結構緊湊,同時還要保證零件所需的裝配或調整空間。軸的各段長度主要是根據各零件與軸配合部分的軸向尺寸和相鄰零件間必要的空隙來確定的。為了保證軸向定位可靠,與齒輪和聯軸器等零件相配合部分的軸段長度一般應比輪轂長度短2~3mm
Ⅷ 3噸起重機的慢速提升電機軸直經如何計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Ⅸ 電動機軸功率如何計算
電動機銘牌上標注的額定功率就是「軸功率」。如果要計算實際工作的軸功率,可以如下計算:根據公式計算可以算得更,可以算得更精確,更方便一些。
先測出:線電壓和線電流。功率因數取0.85,機械效率取0.85。
輸出軸功率=根號3*線電壓*線電流*功率因數0.85*效率0,85。這就是實際軸功率。
解決:線電壓與線電流,功率因數,機械效率四個參數的測量與選取。
通常情況下電機功率大於軸功率。(泵軸功率是設計點上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在實際工作時,其工況點會變化,因此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應有一定餘量,另電機輸出功率因功率因數關系,因此經驗作法是電機配備功率大於泵軸功率。)
當電機與被驅動設備是直聯的(不是通過聯軸器、皮帶等傳動,而是通過聯軸器等直接傳動),設備軸功率等於電機的輸出功率。
電機銘牌的電機額定功率就是電機軸輸出的機械功率。這是他的額定值。你如果要想知道他的實時輸出機械功率,那就是電機的有功電功率再乘以一個效率(就是減去電機的內耗)。
輸入的電功率為(視在功率)=√3×U×I
輸入的有功率為=√3×U×I×cosφ
電機的軸功率為=√3×U×I×η×cosφ=160KW
Ⅹ 電機軸伸跳動值怎麼理論計算
電機軸伸跳動值應該是徑向尺寸跳動。在具體使用時通常不進行計算。電機大小的不同,結構、機構的不同,確實也很難計算。一般規定電機軸伸徑向跳動值為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