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瓶琴的製作方法
(1)敲擊它們時,振動的物體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越低,因此音調最高的是水少的,盛水越多敲擊時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低;
(2)當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動的物體是空氣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氣柱越短,越容易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3)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保溫瓶內的水越來越多,空氣柱越來越短,越容易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故選A.
故答案為:(1)瓶和水; 低;(2)空氣柱; 高;(3)A.
2. 自製簡易樂器
一、皮筋琴的製作:
材料准備:
有蓋的紙盒1隻、較硬的紙(比如香煙盒或撲克牌的紙)1張、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幣1枚、大頭針、小塑料片、剪刀、尺、筆、膠水。
製作過程:
1.從硬紙上剪下一條4厘米寬度的紙,紙的長度是紙盒的寬度的兩倍;如果紙的長度不夠,可以剪兩條與紙盒寬度一樣的紙;
2.將紙折成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長三棱形,多餘的一邊用膠水粘在另一個面上;
3.將紙盒的底部朝上,在紙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幣,沿硬幣畫一個圓。用大頭針沿圓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圓形部分脫落;
4.將兩條三棱形的紙分別粘在紙盒(有孔的一面)的兩端,做成弦馬(琴架);
5.將皮筋套在紙盒上,用小塑料片輕輕撥動皮筋,發出聲音;
6.調整皮筋的松緊,使皮筋分別發出「 1、2、3、4」四個不同音節的聲音。
注意事項:
1.為了能將硬紙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紙上畫出直線,將紙畫成寬度為 1厘米,長度不變的四等份;用尺和大頭針沿直線劃一下,使紙能夠沿著痕跡輕松地折起來;
2.防止皮筋的滑動,可以分別在支架上剪四個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製作方法:
材料准備:
幾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膠帶、剪刀。
製作過程:
1.將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長度 (在5厘米~20厘米之間)。
2.把一塊塊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膠帶把末端封起來。
3.依照管子的長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長的在另一端。把沒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邊排成一直線,再用膠帶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
4.把管子上有開口的那一邊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輕輕地吹氣,使氣流吹過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樂器的設計製作
樂器名稱:製作響笛
材料准備:一個紙板筒、一根織針、一塊軟木塞
製作過程及方法:
(1) 把一根織針插進一塊軟木塞里。
(2) 再把軟木塞推進一個紙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紙板筒頂端的側面吹氣,時而拉動織針,使軟木塞上下移動。
樂器名稱:嗚嗚板
材料准備:木板、繩子、美工刀、電鑽、砂紙
製作過程及方法:
(1) 將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機翼的形狀。然後再用砂紙打磨光滑。
(2) 用鑽打一個穿繩子的孔。
(3) 將繩子打結。
演奏方法:拿到寬敞的地方旋轉。玩時確信沒有人和物,然後再轉。
樂器名稱:玻璃木琴
材料准備:玻璃杯4個、水、木製湯匙
製作過程及方法:
找4個大小和形狀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個杯子裝快要滿的水。第二個杯子里裝水到離杯口約2厘米的地方。第三個杯子里裝水到離杯口約4厘米的地方。第四個杯子里不要裝水。
演奏方法:用一根木製湯匙輕輕敲打每個玻璃杯的側邊。每個玻璃杯會發出不同的音調。
樂器名稱:單弦「古箏」
材料准備:一段釣魚的尼龍線、一塊木板 (約3厘米厚、60~90厘米長)、一根釘子、一把鐵錘、一個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頭)、2塊小木板(大小、形狀和冰棒差不多)
製作過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釘入一根釘子,要釘牢。
(2)把尼龍線的一端綁在釘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綁在釘子上的線拉過來,讓線垂在桌邊。
(4)把小桶綁在垂下的線上。
(5)現在彈一彈線。你會聽到很小的聲音,因為線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動。
(6)為了讓線和大木板隔開,把兩塊小木板從側邊立起來,放在線的兩端。
(7)現在在線上彈幾下,聽一聽發出的聲音。
(8)改變小桶里的重量,再彈一彈線。聽聽音調的變化。
(9)保持桶內重物的量,但把兩個支撐的木片移得近一點,然後再撥一撥線。當兩塊木片之間的線長度越來越短時,音調也會越來越高。
樂器名稱:搖鈴
材料准備:准備一些小東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紐扣、螺絲釘、螺絲帽、回形針、彈珠、塑料小顆粒、乾燥的豌豆、圖釘
製作過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種小東西倒一點到瓶子里,然後把瓶子搖一搖。接著再輪流放入其他的小東西,看看哪一種東西可以發出最好的聲音。當你找出最喜歡的聲音後,就把蓋子用膠帶封死,並把瓶子塗上你喜歡的圖案做裝飾。
樂器名稱:鼓
材料准備:空的容器 (如塑料盒)、厚紙板捲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堅固的繩子、膠帶、剪刀、細棒子
製作過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從側邊剪開,攤成一大張。
(2)把一個容器放在塑料紙上,然後沿著容器的邊緣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寬度。
(3)請一位同學幫你把剪好的塑料紙放在容器上並拉緊。
(4)把塑料紙拉緊時,就用繩子把塑料紙綁牢,或用膠帶把塑料紙固定好。
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細棒子敲打
3. 如何製作鋼琴
一、日本原裝二手鋼琴的主要品牌:
兩大名牌YAMAHA和KAWAI,還有APOLLO,ATLAS,DIAPASON,ETERNA,VICTOR,KREUTZER等等。
二、YAMAHA和KAWAI鋼琴在世界上的地位:
YAMAHA和KAWAI公司歷史分別有100年和70年,兩者的鋼琴累計總產量已經超過800萬台,是全世界最多家庭選用的鋼琴品牌。如同TOYOTA等日本名牌,YAMAHA和KAWAI以高品質和合理價格的策略行銷世界。可以說,YAMAHA和KAWAI是適合大眾的名牌鋼琴。
三、關於日本二手鋼琴的數量:
許多人會問起,市場上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日本二手鋼琴?以數字來說明:日本家庭鋼琴擁有率超過25%,擁有總量已經超過1000萬台,以每年約有1-2%的閑置鋼琴重新進入市場流通,就是意味著每年有10-20萬台的數量。其實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只是很小一部分,每年不到8000架。
四、關於日本原裝:
日本人一貫的行銷策略,是將最高標準的產品自用和輸出到歐美市場。對於其它市場往往通過合作生產輸出品牌和部分技術來推出相應產品。鋼琴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強調原裝的意義就在於此。
五、日本原裝YAMAHA,KAWAI二手鋼琴的價格:
YAMAHA和KAWAI鋼琴是國際名牌鋼琴,其立式新琴發售價格平均在3-6萬元人民幣,而二手鋼琴價格其實只有原價格的30-50%。與國內新琴價格比較,不僅要考慮絕對數值,還應該想到一句老話:一分價錢一分貨。
六、音質、性能以及耐用性:
實事求是地講,YAMAHA/KAWAI鋼琴的音質、性能以及耐用性確實要遠遠超過國內大多數的品牌。上海音樂學院的上千名師生中,至少七成以上選擇YAMAHA/KAWAI二手鋼琴;在上海和北京的外籍人士,也首選YAMAHA,KAWAI二手鋼琴;學習鋼琴到一定程度的愛好者,也會將原先的鋼琴置換成YAMAHA/KAWAI二手鋼琴。
但必須注意的是,魚目混珠的情況在市場上一定存在,許多狀況很差的日本二手鋼琴也會一起沾光。客戶需要擦亮眼睛。我們歡迎客戶光臨咨詢,可以介紹更多選購知識,讓客戶從外到內仔細比較和了解鋼琴的全部內容,再作出自己的選擇。
七、關於保值:
通常的消費品,總是會慢慢貶值,鋼琴也不例外。但是,名牌鋼琴的貶值幅度和速度肯定會遠遠低於普通品牌。
八、翻新的YAMAHA,KAWAI二手鋼琴:
翻新需要良好的技術支持,通常是對外觀進行翻新和內部做基本的維護,對鋼琴的品質並不會有什麼損害,翻新後外觀接近於全新而內部狀況良好的二手鋼琴,應該是一般家庭更能接受和更明智的選擇。
九、普通新琴以及YAMAHA,KAWAI二手鋼琴的使用期限:
鋼琴的耐用性取決於原材料、工藝技術、保養等。鋼琴本身是非常耐用的特殊商品,但各種鋼琴由於選材、製造標准、技術等差異,其耐用性也有差異。通常普通鋼琴可耐用10-30年,名牌鋼琴可耐用50-100年甚至更久。原因很簡單,製造上選材嚴格,製造技術和工藝設計上有豐富的積累和嚴格的標准,這些歷史的積淀,正是名牌得以立足的基石。每年數十萬台YAMAHA/KAWAI二手鋼琴在全世界鋼琴市場流通,就是驗證。
4. 手卷鋼琴應該怎麼自學
初學者不適宜使用手卷鋼琴入門。下面先從學習目的和手卷鋼琴的優勢和劣勢來分析。
一、個人學習目的
1.年幼-目的未明者。這個最常見,常見於剛剛習學鋼琴的兒童及父母,因為孩子尚小,孩子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學習目的基本是父母的目的。父母不確定孩子有沒有興趣學,能學多久,日後有沒有大成就,所以猶豫不決,不敢投資。買個手卷鋼琴給孩子測試一下他的樂感,對音樂的興趣是可以的。
2.年幼-專業從業者。專業從業者一定要好馬配好鞍,一定要上好琴,這個沒得說,細微的觸感和聲音質感,都能讓曲子表現得不夠完美。孩子立志或父母確定要孩子走專業路的,不用爭論了直接上好琴。
3.成年-狂熱愛好者。對於這類型的人,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購置比較好的鋼琴。或者中高端電鋼。
4.成年-自娛自樂者。這類人跟狂熱愛好者一般都是成年了,年少時沒有學習的條件,長大後又過了學藝的黃金年齡,再走專業道路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在買琴上其實要求可以放低一點,狂熱愛好者、技藝稍好的可以買好點的琴。但一般人一般鋼琴、中高端電鋼琴都可以了。而初級入門的菜鳥,只是局限於彈一兩首歌曲,事實上除非是實在太窮拿不出3000元,否則都不建議買電子琴。
二、手卷鋼琴的優劣
手卷鋼琴從字面就能知道它只是鋼琴的替代品,它的出現只是為了滿足便攜的需要,優勢就是便攜。手卷鋼琴你塞在包包里就可以帶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掏出來彈彈,無論出差、旅遊還是哪裡都很方便。買手卷的人就是經常旅遊、出差的人。劣勢也很明顯,手感、聲音基本可以不值一提。微乎其微的觸鍵反饋,濃重的電子音。價格300以內。
三、手卷鋼琴的延伸話題
手卷鋼琴只是鋼琴的替代品,真正的鋼琴其實只是三角鋼琴。音質要比立式要好一些,所以在大多音樂會上都是用三角的。三角太大,一般家庭太佔地方,才被改造成立式鋼琴。但是立式鋼琴還是太大,500多斤,1.4米長,1.2米高,除非現場有現成的琴,否則想參加表演,想搞個晚會都不好帶,帶過去還得調琴。運費調琴費都要1000多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鋼琴和電子琴都先後出現了。電鋼琴從音質上對高端三角進行多層采樣,確保彈奏出來的聲音最接近真實高端三角的聲音。然後在琴鍵上加配重,模擬琴鍵的觸感。目前市面上有些高端電鋼其實在觸感和音質方面做得非常好,比一般的真鋼琴要好很多。但我老師還是非常反感電鋼琴,反對我接觸電鋼琴。因為再接近的聲音也是死聲,失於變化,同樣的力度彈下去永遠都是一樣的。再接近的觸感,也不是同樣的觸感。而三角和立式的聲音跟琴本身狀態有關,同樣的力度每次彈下去其實有微妙的區別,須知藝術的美麗其實在於多變。
電子琴直接是沒有配重的,琴鍵軟綿綿的跟按棉花似的。聲音再怎麼優化都是濃重的電子味,也是死音,聽久了會膩。音域也沒有三角和立式的寬,通常只有61鍵或者72鍵。對古典樂曲有力度及音域要求的,完全無法勝任。手卷鋼琴是進一步弱化和簡化,只是一個能發音的電子設備。技術含量太低,除了一個便攜性,再無亮點。
一般價格反映價值,(都以新琴價格看)三角4萬起,10萬級、100萬級、1000萬級都非常多,電鋼琴入門級3000-7000/8000,中高端8000-20000,電子琴300-3000,手卷鋼琴300以下。(從價格、製作工藝、藝術價值來看,三角鋼琴>立式鋼琴>電鋼琴>電子琴>手卷鋼琴。從技巧要求方面來看三角鋼琴≥立式鋼琴>電鋼琴>電子琴>手卷鋼琴。
我們在學習鋼琴時,手型和樂感都是非常重要的。鋼琴的觸鍵方法比手卷鋼琴的要難得多復雜得多,樂感表現也要求更加豐富。如果先學鋼琴再彈手卷那是用減法,而用先學手卷再學鋼琴那是用加法。你所有的彈法全部都是錯的,要學鋼琴的話要全部推倒從來,而且改起來費時費力。我的鋼琴老師當時就說過,寧願教一片白紙的初學者,也不願意教那些學琴多年卻要回頭改過的孩子。
四、最後總結
手卷鋼琴是用來解決便攜問題的,不是用來解決學習問題的。所以初學者不適宜用手卷鋼琴入門。
5. 求製作古琴的視頻。
製作古琴的教程沒找到,如果想要了解一下的話,可以搜《探索·發現》,有一期「絲桐為琴」裡面有古琴製作的介紹
6. 揚琴的製作和原材料等等,懂的幫忙下
一、揚琴的製作方法
揚琴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富有表現力。揚琴有著悠久的歷史,製作者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揚琴在構造、形制、音色等方面逐步得到發展,先後製造出各種類型的改良揚琴,目前常用的揚琴是北京402揚琴。
揚琴木質體的作用和製作方法
揚琴的共嗚箱是由外框、前後復板、弦軸板、弦釘板、面板、底板、音梁組成的。音是通過琴竹擊打琴弦產生振動,並通過琴碼、音梁將其振動傳送到琴身上,使面板和琴身的內腔空氣隨之振動而產生共嗚,共嗚箱的作用就是擴大音量,豐富音色(見圖一)。
1.外框的製作
外框是共嗚箱的一個主要結構部,它直接關繫到揚琴的壽命和音色。它不但要受到一千公斤以上的拉力,而且還要受到一百多公斤的壓力。因此在製作中,不但需要適當的木材,而且必須要有科學的製作方法。它的工藝大致經過材料選擇、木材乾燥、備料、繪制樣板、開榫頭,以及製作音梁和音孔等過程(見圖二)。
以上兩道工序完工後,先檢驗前後復板的弧度是否正確,水平弧度是否一樣,前後復板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如果弧度過平、過大,會直接影響音色,或給演奏帶耒困難。兩面不在一條水平線上,琴身會出現不平正,四隻角的角度會出現較大的誤差,水平斜度不一樣,開榫頭時會增加麻煩,甚至全部報廢。在製作榫頭時,規格尺寸誤差為正、負0.5mm,需要非常精確、細致(見圖三)。外框合攏時更要細心,榫頭過大,琴框不牢固;榫頭過小容易折斷,甚至前後復板迸裂,前功盡棄。
2.音梁和面板
音梁是振動的傳導體,並支撐面板,它直接影響音色的好壞,一般用白松或紅木松製成。安裝時,音粱與面板結合要緊密,位置和音孔的大小也要適當(見圖十三)。較多應用的是孔音式音梁,它是在一根木料中開若干個園孔製成。為了使琴身承受一定壓力,製作中每一根音梁應有3—5mm弧度,孔與孔之間均等(見圖四)。
面板是揚琴最主要的發音體,對音色的好壞和音量的大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木料用乾燥的泡桐、白松均可,但以泡桐為佳。為了使各音區和潤及音色完美,面板要刨得有厚有薄,基本成扇面狀(見圖五)。拼合時,板與板之問膠水要塗得均勻適中,並且與音梁結含緊密。
3.山口、琴碼與滑音板
山口必須堅固耐壓,上面最好嵌入一根細金屬,也可完全用金屬棍嵌入滑音板上(滑音板邊上開槽)。
琴碼。木質要求和型制有各種各樣。由於琴身二邊有弧度,因此決定了每一條碼條的高度不一致(見圖六)。製作時,先劃線、刨光、畫圓弧,用鋼絲踞把它一個一個拉出來,再用木銼、木沙皮作細加工。碼條完成後,上面嵌上牛角或者牛骨,頂端最好嵌上一條細金屬棍,使發音更為明亮(見圖七)。
滑音板。可選用乾燥的悒木、楓木、柞木等製作,要求成品型制美觀,表面光澤,及安裝時有一定的斜度(見圖八)。
4.弦軸和弦釘板
製作弦釘板和弦軸板可用杷木、楓木、柞木為料,它們的釘子排位比較復雜,樂器廠一股用樣板來劃線開孔。業余製作中,可用直角尺和斜角尺的推理方法來劃出標准尺寸和釘子的位置(見圖九),排位時應合理勻稱。為了避免釘子松動,增加它的拉力,我們在開孔時,應該有一定的斜度,琴弦與釘子夾角為銳角,並且孔應小於釘子,餘量要適當,過大容易跑音,過小不易把音調正。
二、揚琴各部件說明
1.滾軸。可用手推著在滾軸板上前後滾動,向前側音高,向後側音低,形狀、尺寸(見圖十)。
2.變音槽。安裝在滑音板上,在轉調時用來快速改變音所在位置。它是由銅片折成u形的槽道,滾軸在槽內可來回移動,槽底嵌有一條軌道。但是現在演奏揚琴基本上已不動滾軸,與鋼琴一樣全部升、降音都固定。
3.弦釘。在揚琴的左邊,是套弦用的(見圖十一)。
4.弦軸。是在揚琴的右邊(見圖十二)。
5.校手。是用來調節音的高低。
6.琴架。以折疊式比較普遍,其優點是便於攜帶,使用穩固。
7.琴竹。演奏時用以擊弦撥弦,通常用質地厚實、彈性較好、中間無節、紋理順直的竹子製成。
製作揚琴是復雜、細致的工作,但是只要按照正確的製作方法,選材優良,製作精細,各部位配合適當,業余愛好者完全可以製成一架好揚琴。剛製成的新揚琴有時音色上會不太完美,但經過不斷的演奏和修正,使琴的各部位配合協調,日久音質會逐漸改善和完美。
7. 請教,怎樣在家裡製作彈奏電子琴的視頻
鏡頭要對准鍵盤,畫面上能看到鍵盤和演奏指法。要找好角度,角度太大了效果不好。希望盡快看到您的視頻。
8. 鋼琴是怎麼製作的
一、鋼琴踏板
主要有三個部分,右踏板又稱為延音踏板(最常用),左踏板又稱軟踏板,中間踏板又稱消音踏板。
9. 幼兒園要家長手工製作揚琴或古箏,誰做過,求教,最好帖上圖片或視頻,謝謝
只是兒童手工吧,不是做真的能用的。 就那大一點的長方形紙盒中間切掉一塊,然後用細線和牙簽啥的裝飾成古箏的樣子好了
10. 如何讓新琴音色更好!~
1.找個老師整一下2.不拉的話也把琴擱音響旁邊3.吃的胖一點並且不用肩墊,充分利用大胃共鳴PS.鋼弦尼龍弦無所謂,只是為了讓琴充分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