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流的計算方法(串聯和並聯,詳細點)
串聯電路中:U=U1+U2,I=I1=I2
並聯電路中:U=U1=U2,I=I1+I2
以上公式中:U是電壓,I是電流。
電流的方向與正電荷在電路中移動的方向相同。實際上並不是正電荷移動,而是負電荷移動。電子流是電子(負電荷)在電路中的移動,其方向為電流的反向。電流強度可以用公式表達為:
其中,Q為電量(單位是庫侖),t為時間(單位是秒)。
(1A=1C/s)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或I=E(電動勢)/(R[外]+r[內]) 或I=E/(R+Rg[檢測器電阻]+r)(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在電路中如果正負離子同時移動形成電流,那麼Q為兩種電荷的電量和。
(1)並聯分壓分流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串聯電路(n個用電器串聯):
電流:I總=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路各部分的電流相等)
電壓:U總=U1+U2....+Un (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
電阻:R總=R1+R2....+Rn(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阻之和)
並聯電路(n個用電器並聯):
電流:I總=I1+I2....+In(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電壓:U總=U1=U2....=Un(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並等於電源電壓)
電阻:1/R總=1/R1+1/R2....+1/Rn(總電阻倒數等於各部分電阻倒數之和)。當2個用電器並聯時,有以下推導公式:R總=R1R1/(R1+R2)
電阻公式推導方法:
(1)串聯:由U總=U1+U2....+Un,得到I總R總=I1R1+I2R2....+InRn
因為串聯電路各部分電流相等,即I總=I1=I2....=In,所以得到:
R總=R1+R2....+Rn(例如一個3Ω的電阻和一個6Ω的電阻串聯,其串聯的總電阻為9Ω)
(2)並聯:由I總=I1+I2....+In,得到U總/R總=U1/R1+U2/R2....+Un/Rn
因為並聯電路各部分電壓等於總電壓,即U總=U1=U2....=Un,所以得到:
1/R總=1/R1+1/R2....+1/Rn(例如一個3Ω的電阻和一個6Ω的電阻並聯,其並聯的總電阻為2Ω)
對於只有兩個電阻並聯的部分來說,可以繼續推導出以下公式:
由1/R總=1/R1+1/R2....+1/Rn可知:1/R總=1/R1+1/R2=R2/R1R2+R1/R1R2=(R1+R2)/R1R2
所以R總=R1R1/(R1+R2)
由上面的公式還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串聯的總電阻大於其任意一分電阻,並聯的總電阻小於其任意一分電阻。
最直觀的區別是這兩種連接方式的電池所表現的不同特點,四節電池串聯起來有6V,而並聯則仍然只有1.5V。
1.串聯電路: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如圖,特點是:流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流過另一個。例如:節日里的小彩燈。 在串聯電路中,閉合開關,兩只燈泡同時發光,斷開開關兩只燈泡都熄滅,說明串聯電路中的開關可以控制所有的用電器。
2.並聯電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如圖,特點是:幹路的電流在分支處分兩部分,分別流過兩個支路中的各個元件。
例如:家庭中各種用電器的連接。 在並聯電路中,幹路上的開關閉合,各支路上的開關閉合,燈泡才會發光,幹路上的開關斷開,各支路上的開關都閉合,燈泡不會發光,說明幹路上的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上的開關只能控制本支路。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 在串聯電路中,由於電流的路徑只有一條,所以,從電源正極流出的電流將依次逐個流過各個用電器,最後回到電源負極。
因此在串聯電路中,如果有一個用電器損壞或某一處斷開,整個電路將變成斷路,電路就會無電流,所有用電器都將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聯電路中,各幾個用電器互相牽連,要麼全工作,要麼全部停止工作。
在並聯電路中,從電源正極流出的電流在分支處要分為兩路,每一路都有電流流過,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斷開,但另一支路仍會與幹路構成通路。由此可見,在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之間互不牽連。
串聯分壓,並聯分流。
原理:在串聯電路中,各電阻上的電流相等,各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等於電路總電壓。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壓小於電路總電壓,故串聯電阻分壓。
在並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各電阻上的電流之和等於總電流(幹路電流)。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流小於總電流(幹路電流),故並聯電阻分流。 電阻的串並聯就好像水流,串聯只有一條道路,電阻越大,流的越慢,並聯的支路越多,電流越大。
造成觸電傷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幾方面:
1.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根據電擊事故分析得出:當工頻電流為0.5~1mA時,人就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覺;當電流增至8~10mA時,針刺感、疼痛感增強發生痙攣而抓緊帶電體,但終能擺脫帶電體。
當接觸電流達到20~30mA時,會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擺脫帶電體,而且血壓升高,呼吸困難;電流為50mA時,就會使人呼吸麻痹,心臟開始顫動,數秒鍾後就可致命。通過人體電流越大,人體生理反應越強烈,病理狀態越嚴重,致命的時間就越短。
2.通電時間的長短。電流通過人體的時間越長後果越嚴重。這是因為時間越長,人體的電阻就會降低,電流就會增大。同時,人的心臟每收縮、擴張一次,中間有0.1s的時間間隙期。在這個間隙期內,人體對電流作用最敏感。所以,觸電時間越長,與這個間隙期重合的次數就越多,從而造成的危險也就越大。
3.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當電流通過人體的內部重要器官時,後果就嚴重。例如通過頭部,會破壞腦神經,使人死亡。通過脊髓,會破壞中樞神經,使人癱瘓。
通過肺部會使人呼吸困難。通過心臟,會引起心臟顫動或停止跳動而死亡。這幾種傷害中,以心臟傷害最為嚴重。根據事故統計得出:通過人體途徑最危險的是從手到腳,其次是從手到手,危險最小的是從腳到腳,但可能導致二次事故的發生。
4.電流的種類。電流可分為直流電、交流電。交流電可分為工頻電和高頻電。這些電流對人體都有傷害,但傷害程度不同。人體忍受直流電、高頻電的能力比工頻電強。所以,工頻電對人體的危害最大。
5.觸電者的健康狀況。電擊的後果與觸電者的健康狀況有關。根據資料統計,肌肉發達者、成年人比兒童擺脫電流的能力強,男性比女性擺脫電流的能力強。電擊對患有心臟病、肺病、內分泌失調及精神病等患者最危險。他們的觸電死亡率最高。另外,對觸電有心理准備的,觸電傷害輕。
㈡ 電路中的分壓公式和分流公式是什麼
1、分壓公式:
電源電壓U
電阻1的阻值R1,電阻2的阻值R2
總電流I=U/(R1+R2)
電阻1上的分壓U1=IR1=UR1/(R1+R2)
電阻2上的分壓U2=IR2=UR2/(R1+R2)
2、分流公式:
設R1,R2並聯,通過它們的電流為I1和I2
U1=U2
I1R1=I2R2
I1/I2=R2/R1
I1/(I1+I2)=R2/(R1+R2) I2/(I1+I2)=R1/(R1+R2)
設R1,R2串聯,通過它們的電壓為U1和U2
I1=I2
U1/R1=U2/R2
U1/U2=R1/R2
U1/(U1+U2)=R1/(R1+R2) U2/(U1+U2)=R2/(R1+R2)
串聯分壓的原理:
在串聯電路中,各電阻上的電流相等,各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等於電路總電壓。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壓小於電路總電壓。
並聯分流的原理:
在並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各電阻上的電流之和等於總電流(幹路電流)。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流小於總電流,故並聯電阻分流。
㈢ 串聯電阻分壓和並聯電阻分流計算公式
U/R1+R2=I
再用得出的電流分別乘上R1和R2,得出各電阻兩端的電壓!因為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電壓是阻值越大的電阻兩端分得的電壓越高。總電壓是各電阻兩端電壓的總和。
㈣ 並聯電阻電流分流公式
兩個電阻R1、R2串聯於電壓為V的電路中,則:
電流I=V/(R1+R2)
電阻1兩端的電壓:V1=IR1=VR1/(R1+R2)
電阻2兩端的電壓: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稱串電阻電路為分壓電路.
兩個電阻R1、R2並聯於電流為I的電路中,則:
總電阻R=R1R2/(R1+R2)
總電壓V=IR1R2/(R1+R2)
電阻1兩端的電流:I1=V/R1=IR2/(R1+R2)
電阻2兩端的電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稱並聯電阻電路為分流電路。
(4)並聯分壓分流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即:U=U1+U2
U1∶U2∶U3=IR1∶IR2∶IR3=R1∶R2∶R3
P1∶P2∶P3=IU1∶IU2∶IU3=R1∶R2∶R3
串聯電路的特點:
1、電流只有一條通路。
2、開關控制整個電路的通斷。
3、各用電器之間相互影響。
4、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總=I1=I2=I3=……=In
5、串聯電路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聯電阻的等效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R總=R1+R2+R3+……+Rn
7、串聯電路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P總=P1+P2+P3+……+Pn【推導式:P1P2/(P1+P2)】
8、串聯電容器的等效電容量的倒數等於各個電容器的電容量的倒數之和:1/C總=1/C1+1/C2+……+1/Cn
並聯電路中用導線連接在電源兩極的任意兩點間的電壓相等。電路中每個環路中的電流由歐姆定律得出:
電壓並聯電路中各電阻的電壓與總電壓相同。
串聯的優點:在電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電路, 即可使用串聯的電路;
串聯的缺點:若電路中有一個用電器壞了,整個電路意味著都斷了。
並聯的優點:可將一個用電器獨立完成工作,一個用電器壞了,不影響其他用電器。適合於在馬路兩邊的路燈。
並聯的缺點:若並聯電路,各處電流加起來才等於總電流,由此可見,並聯電路中電流消耗大。
㈤ 串、並聯電路(電流;電壓;電壓分壓、分流公式)
串聯電路:定義:用電器首尾依次連接在電路中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U1∶U2∶U3=IR1∶IR2∶IR3=R1∶R2∶R3P1∶P2∶P3=I2R1∶I2R2∶I2R3=R1∶R2∶R3
並聯電路是使在構成並聯的電路元件間電流有一條以上的相互獨立通路,為電路組成二種基本的方式之一
性質:1、並聯電路中各支路的電壓都相等,並且等於電源電壓。U=U1=U22、並聯電路中的幹路電流(或說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3、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的倒數和。1/R=1/R1+1/R2或寫為:R=R1*R2/(R1+R2)4、並聯電路中的各支路電流之比等於各支路電阻的反比。I1/I2=R2/R15、並聯電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於各支路電阻的反比。P1/P2=R2/R16.並聯電路增加用電器相當於增加電阻的橫截面積定義:用電器並列連接在電路中
㈥ 並聯電路分流公式的推理方法有哪些
兩個電阻R1、R2串聯於電壓為V的電路中,則:
電流I=V/(R1+R2)
電阻1兩端的電壓:V1=IR1=VR1/(R1+R2)
電阻2兩端的電壓: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稱串電阻電路為分壓電路。
兩個電阻R1、R2並聯於電流為I的電路中,則:
總電阻R=R1R2/(R1+R2)
總電壓V=IR1R2/(R1+R2)
電阻1兩端的電流:I1=V/R1=IR2/(R1+R2)
電阻2兩端的電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稱並聯電阻電路為分流電路。
㈦ 串聯分壓,並聯分流的公式推導
I=U/R
R=U/I
U=IR
由歐姆定律還可得:
R=R1+R2(串聯)
1/R=1/R1+1/R2(並聯)
分壓公式變形:U1/U2=R1/R2
分流公式變形:I1/I2=R2/R1
並聯電路:電壓處處相等
I總=I1+I2
串聯電路U總=U1+U2
電流處處相等
分壓:即是串聯電路中的問題,因為並聯電路電壓相等,串聯電路總電壓等於各個用電器電壓的總和
分流:並聯電路各個用電器電流的總和即是總電流,並且各個用電器的電流的比值與用電器內阻成正相關
㈧ 串聯電路分流和並聯電阻分壓公式是什麼啊誰能詳細給我講解下
串聯電路中不是分流而是分壓,因為串聯電路電流在線路中處處相等,而電壓分配與電阻成正比U=IR.I一定,R越大U越大。
並聯電路中電壓相等而電流與電阻成反比,I=U/R,U一定,R越大I越小。
㈨ 並聯分流公式是什麼
兩個電阻R1、R2串聯於電壓為V的電路中,則:
電流I=V/(R1+R2)
電阻1兩端的電壓:V1=IR1=VR1/(R1+R2)
電阻2兩端的電壓: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稱串電阻電路為分壓電路.
兩個電阻R1、R2並聯於電流為I的電路中,則:
總電阻R=R1R2/(R1+R2)
總電壓V=IR1R2/(R1+R2)
電阻1兩端的電流:I1=V/R1=IR2/(R1+R2)
電阻2兩端的電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稱並聯電阻電路為分流電路。
(9)並聯分壓分流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並聯電路總電阻越並越小特性這一點和串聯電路的總電阻值剛好相反。如果兩只20KΩ相並聯,並聯後總電阻是其中一隻電阻的一半,就是10kΩ。
並聯電路中主要矛盾的阻值小的電阻並聯電路中,若某一個電阻器的阻值遠遠大於其它電阻的阻值,則該電阻不起主要作用,可以認為它是開路的。這樣電路中就留下阻值小的電阻器。分析並聯電路時候,就是要抓住阻值小的電阻器,它是這一電路中主要矛盾,即使阻值小的電阻器並聯電路中起主要作用,這一點與串聯電路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