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榛子樹的種植方法視頻

榛子樹的種植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14 11:55:57

A. 榛子怎麼發芽種植啊

在野生榛林中,選擇豐產、果大、無病蟲害的株叢做采種母樹,從中挑選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榛子備播種用。榛樹種子發芽力保持1年。播種時間以春季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壠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種時,先在已壓平的壠面上開溝,溝深5~6厘米。然後將濕沙篩出的純種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溝底,覆土3~5厘米,稍壓即可。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有兩種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叢或單株,每一單株均有根系和1~2個枝條。二是在母株叢周圍挖取根櫱,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厘米,並有一定數量須根。分株苗離開母體後,應剪短枝條,留15~20厘米長即可,並立即假植,保持濕潤,防止失水。

根櫱繁殖
根櫱繁殖有兩種方法,一是挖掘現有株叢周圍根櫱,取得苗木。二是在專門的母本園進行繁殖。預備繁殖的母株應在春季平茬,以促進株叢發生根櫱。生長期內保證充足肥、水供應,並適當疏剪,使根櫱不要過密,既保證根櫱發育生長良好,又便於秋季挖苗。

壓條繁殖
1、水平壓條:在秋季或春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進行最為適宜。把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水平拉開,鋪在地面上,固定住,不壓土。細致的保護葉芽,使之萌發。這樣,在水平面上幾乎所有的芽都能長成新稍。當新稍長至10~15厘米時,在一年生枝上的每一節(即每個新稍的基部)上用軟鐵絲橫纏2~3圈,促進新根形成。然後把新稍用土培上高度的三分之二,以後根據新稍生長高度再培土1~2次。秋季落葉後,把每一節切割開,即形成一個有垂直新稍、基部有根系的苗木。
2、弓形壓條:弓形壓條分為硬枝壓條和嫩枝壓條。
①硬枝壓條:硬枝壓條在早春進行,沿株叢周圍挖15~20厘米深的溝,把拌好土的腐熟農家肥撒入溝內,保持溝深10~15厘米。溝與株叢基部的距離,以枝條彎下時其中下部能碰到溝底為宜。選擇發育良好的一年生枝,彎向溝底。固定住,再用土壓住並把溝填平、培實。這樣,露在地面上的枝芽萌發生長,壓在土中部分生根。為促使枝條發根良好,也可把壓在溝底的枝條部分環剝,寬度1~2毫米,去掉韌皮,或橫向刻傷幾刀也可。
②嫩枝壓條:嫩枝壓條6月上、中旬,當年生基生枝長到60~80厘米時便可進行,方法同硬枝壓條。

B. 榛子的 種植方法

選 地

榛子是喜光品種, 種植地要盡量選擇陽坡及半陽坡 , 坡度在 5°~ 25°, 土壤質地為輕壤、中壤為好,pH 值在6.0~7.5,石礫含量要在 30%以下。

選擇及處理

(2)榛子樹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榛子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E,多種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東林榛子果仁醇香,餘味綿綿,有「堅果之王」的稱呼。

榛子----挑選小奧秘 :

一挑個頭:大顆果實榛子生長周期長,富含更多的營養成分。

二挑飽滿:飽滿的榛子果實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細嫩、香味更佳。

三挑顏色:果實的仁衣色澤黃白、仁肉白凈。

四挑外殼:榛子殼薄、無木質毛絨。

C. 榛子是怎樣種的

栽植用植株周圍萌條選擇須根較萌條進行栽植率較高;播種需要提前榛種進行低溫層積處理低溫沙藏冬沙藏第二春播種播種般採取點播式種臍朝其實栽植播種於榛說都率苗率較高繁殖式同栽植移栽性繁殖式新植株切遺傳物質都與母株模存變異;播種性繁殖式現與結母樹表型性狀同能

D. 大榛子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大榛子種植技術介紹:

一、園地選擇
選擇園址要不但考慮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還要考慮社會經濟狀況、交通因素,以達到最佳產量和最佳經濟效益。 選擇光照充足,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平地和緩坡地(坡度要求15°以下),要求土層厚度40厘米以上、土壤腐殖質多、濕潤且排水條件好的砂質土是理想的園址。乾燥的砂地和沼澤地、鹽漬土或黏重土壤,均不宜建立榛園。保證水分供應是建榛園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園地規劃
大榛子果園規劃主要包括小區的劃分,根據地勢及栽培面積的大小劃分小區,以便於管理為原則,1~3平方厘米為一個小區,小區用道路隔開,道路設主幹道和園內支路,以方便通過運輸車輛為准。排灌系統要與道路想結合,一減少佔地。防護林的設置,主風方向防護林5~8行,其餘為3~5行,栽植小區的四周均應有防護林。

三、栽植密度與方式
1、大榛子樹的栽植密度與栽培品種、樹形、栽植方式、土壤肥力及地勢有關。無論雜交榛還是歐洲榛,其栽培方式均可採用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栽植。
2、品種選擇和授粉樹配置大榛子樹為異花授粉植物,建園時應配置授粉樹。在目前尚未選出固定授粉樹品種的情況下,建園時,每個園地或小區可選3~4個品種,相間栽植,一般選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種,每個品種栽3~5行,各品種相間栽植可以互相授粉。榛樹花粉有效期距離為18米以內,因此如果單獨配置授粉樹,應按主栽品種4~5行,授粉樹1行的比例栽植,即刻滿足授粉的要求。

四、大榛子栽植技術
(1)栽植時期為提高成活率,無論是平歐雜種榛還是歐洲榛,均提倡春季栽植。華北地區可適當提前至3月下旬。黃河—長江流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遲不能超過3月中旬。總之,榛樹栽植必須在萌芽前結束。如果苗木已經萌芽再定植,成活率降低。
(2)栽植方法栽前應檢查定植穴的土壤濕度,濕度適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條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過深或過淺,要在栽植後根際處與地面平或略低於地面5厘米。以根際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為宜。栽植:按品種栽植計劃將苗木放入定植穴內,使根系舒展,同時注意矯正位置,前後左右對直,然後填入濕土。當根系填至一半時,將苗輕輕向上提,邊填土邊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將苗木的周圍築起樹盤,其直徑達1米,便於灌水和蓄水。定植後要立即澆水,並要求灌透。水滲下後進行封土保墒,並進行地膜覆蓋樹盤,以保濕增溫,促進苗木根系的活動,提高成活率。

五、大榛子果園種植管理
(一) 整形修剪
1、整形 大榛子生產中採用的栽培樹形主要有少干叢狀形和單干型。
(1)少壯叢干形留3至4個基生枝做主枝,並斜生伸向不同方向。主枝上著生側枝,側枝上著生副側枝、營養枝和結果母枝。整體形成自然開心樹形,樹高3~5米。
(2)單干形此種樹形保留一個主幹,干高40~60厘米,在樹幹上選留3~4個分布均勻的主枝,主枝上選留側枝,側枝上著生副側枝和結果母枝。形成矮主幹,上部為自然開心型樹冠。
2、修剪不同樹齡的大榛子樹,其修剪措施不同。一般未結果幼樹和結果初期者應以擴大樹冠為主。對各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大約剪掉其長度的1/3。並注意調整開張角度,對於過長的延長枝應中度短截,以防止其下部「光桿」現象。內膛小枝不剪。盛果期樹各主枝的延長枝要輕剪,剪其長度的1/3或1/2,促進新枝的發生。對於樹冠內膛小枝,除了細弱枝、病蟲枝、下垂枝需剪掉外,其餘短枝一律不剪,留做結果母枝。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產量,對於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輕短截各主側枝的延長枝。反之,為了促進強壯枝生長,恢復樹勢,則應重剪發育枝,短截部分中庸枝以減少開花量。
(二)大榛子的土壤管理 土壤直接關繫到榛樹的生長發育和結實,其方法包括:深翻擴穴、耕作、間作、鬆土與除草、清耕法、生草法等。
(三)施肥
1、施肥時期
(1)秋施基肥從秋季果實採集後至土壤解凍前(9~10月)施入有機肥料,以糞肥、堆肥、綠肥為主是較長時間供給樹體多種養分的基礎肥料。同時加入適當的氮磷鉀復合肥。
(2)追肥 大榛子樹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時正值果實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堅果發育迅速及花芽開始分化期。此時追肥對果實生長發育、花芽分化、枝條充實極為重要。另外,根據樹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亦可葉面噴肥。
2、施肥量要根據樹齡、灌叢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種類而定,一般施基肥量2~3年樹,每株施糞肥7~10kg,4~5年生樹株施30~40kg,6~7年生每株施有機肥50~60kg,以後隨樹齡的和產量的增加可適當多施。

E. 榛果果子怎麼種植

在野生榛子樹林中,選擇豐產、果大、無病蟲害的株叢做采種母樹,從中挑選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榛子備播種用。榛子樹種子發芽力保持1年。播種時間以春季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
方法:壠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種時,先在已壓平的壠面上開溝,溝深5—6厘米。然後將濕沙篩出的純種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溝底,覆土3—5厘米,稍壓即可。

F. 榛子怎麼發芽種植

1、 種子繁殖 發生病害,可噴施曼哈頓碘制劑殺菌劑
榛子樹種子需一定時間的底溫處理才能發芽。沙藏種子溫度為0—5℃, 處理時間為60—90天, 當有25%的種子發芽時, 即可播種。
2 、分株和根櫱育苗
當根狀行走莖萌發的幼苗長到50cm左右時, 將連接母樹的根狀莖切斷, 促其形成新的根系, 成為獨立的植株。
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cm長, 並有一定數量的須根, 才能保證植株的成活, 有利於平榛繁殖。利用根櫱繁殖有2種方法: 一是挖掘現有植株周圍的根櫱, 取得苗木二是將預備繁殖的母株於春季前截干, 並加強肥水管理, 適時適當疏剪, 秋季挖苗, 要及時假植。
3、 壓條育苗
該法適用於歐榛。根際附近萌發的根櫱, 由於無法進行分株繁殖, 故可以採用壓條育苗。當萌櫱長到50cm以上時, 將枝條彎倒, 在其中部壓上濕潤土, 待壓土的部位發根後, 再與母株切斷, 便形成獨立的新植株。
4、 嫁接繁殖
該法適於歐榛。一般, 可以採用果樹通用的舌接法、劈接法和腹接法。

G. 榛子的種植

一\平歐榛子栽培技術

平歐榛子是利用我國原產的平榛與引入我國的歐洲榛種間遠緣雜交選育出的榛子新品種,它們集中了歐洲榛子與平榛的優良遺傳基因,即具有平榛的抗寒、適應性強及優良風味的特點,又具有歐洲榛子的大果、豐產、出仁率高的特點。其經濟性狀①堅果個大,單果重2—4G;②出仁率達40%—50%,;③豐產性強,3年生開始結果,7—9年單株產量可達1—2?K(畝產74—148?K);盛果期(10—20年生)畝產可達148—222?K;④抗寒適應性強,大部分可抗-30℃低溫;⑤果仁包滿,風味佳。

栽植技術:(一)栽植時期:提倡春季栽植,遼寧地區在4月上旬,總之定植必須在萌芽前結束,如果苗木已經萌芽再定植,成活率降低。(二)栽植方法:①栽前應檢查定植穴的土壤濕度,濕度適宜即可栽植。②栽植深度,根系不能過深或過淺,根頸與地面平或略低於地面5?M,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10?M為宜。(三)整形修剪:生產中採用的的栽培樹形有3種:少干叢狀形、單干形、多干叢狀形。修剪時間:遼寧地區多在春季3月修剪。(四)土肥管理:①秋施基肥,從秋季果實採集後至土壤結凍前施入有機肥,同時加入適量的N、P、K復合肥。②追肥: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果實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中上旬為堅果發育迅速及花芽開始分化期,此期追肥對果實生長發育、花芽分化、枝條充實極為重要。另個根據樹體生長發育需要亦可葉面施肥。

二\雜交榛子栽培技術

1、氣候要求:雜交榛子在年平均氣溫7.5℃以上的沈陽以南——黃河流域的寒溫帶南部——暖溫帶(北緯42-32度)地區生長良好。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可基本滿足生長需要,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地區,需有灌水條件。

2、土壤與地勢:pH值7.8以下的土壤均可,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為好。坡度15度以下的坡地及平地均可。最好是緩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

3、栽培密度與授粉樹配置:栽培株行距 2.5米×3 米、3米×3 米、2.5米×4 米、3米×4 米。即每畝栽植88株、74 株、66株、55株均可。雜交榛子栽培應配置授粉樹,或2-3個主栽品種交替排列。

4、整形修剪:在榛子的栽培管理中,控制萌櫱是一項每年都需要進行的作業項目,以達到保持樹型、維持豐產的目的。通常每年剪除萌櫱2-3次。樹型主要有少干叢狀型、單干形兩種。少干叢狀型為3-4個主幹,樹上自然開心;單干形干高40-50厘米,主幹上留有3-4個主枝,各個主枝間相距20-30厘米,主枝均勻分布,並呈自然開心形,各主枝上留側枝2-4個。

5、土壤管理:多採用行間生草,樹下施肥,提倡施用有機肥。幼樹以施氮肥為主,結果樹注重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結果期園地每公頃最佳施肥量氮肥120-150公斤、五氧化二磷60-70公斤、氧化鉀100-200公斤,其比例為1:0.4:0.9。磷鉀肥可在萌動前一次性施入,氮肥分次施入,3-4月35%,5月50%,9-10月15%。

病蟲害防治主要以防治白粉病與食葉性害蟲為主。榛子堅果成熟期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

H. 美國大榛子怎麼種植酵意如何

大榛子種植技術介紹:一、大榛子果園的建立(一)園地選擇 選擇園址要不但考慮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還要考慮社會經濟狀況、交通因素,以達到最佳產量和最佳經濟效益。 選擇光照充足,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平地和緩坡地(坡度要求15°以下),要求土層厚度40厘米以上、土壤腐殖質多、濕潤且排水條件好的砂質土是理想的園址。乾燥的砂地和沼澤地、鹽漬土或黏重土壤,均不宜建立榛園。保證水分供應是建榛園不可缺少的條件。(二)園地規劃 大榛子果園規劃主要包括小區的劃分,根據地勢及栽培面積的大小劃分小區,以便於管理為原則,1~3平方厘米為一個小區,小區用道路隔開,道路設主幹道和園內支路,以方便通過運輸車輛為准。排灌系統要與道路想結合,一減少佔地。防護林的設置,主風方向防護林5~8行,其餘為3~5行,栽植小區的四周均應有防護林。(三)栽植密度與方式1、大榛子樹的栽植密度與栽培品種、樹形、栽植方式、土壤肥力及地勢有關。無論雜交榛還是歐洲榛,其栽培方式均可採用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栽植。2、品種選擇和授粉樹配置大榛子樹為異花授粉植物,建園時應配置授粉樹。在目前尚未選出固定授粉樹品種的情況下,建園時,每個園地或小區可選3~4個品種,相間栽植,一般選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種,每個品種栽3~5行,各品種相間栽植可以互相授粉。榛樹花粉有效期距離為18米以內,因此如果單獨配置授粉樹,應按主栽品種4~5行,授粉樹1行的比例栽植,即刻滿足授粉的要求。(四)大榛子栽植技術(1)栽植時期為提高成活率,無論是平歐雜種榛還是歐洲榛,均提倡春季栽植。華北地區可適當提前至3月下旬。黃河—長江流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遲不能超過3月中旬。總之,榛樹栽植必須在萌芽前結束。如果苗木已經萌芽再定植,成活率降低。(2)栽植方法栽前應檢查定植穴的土壤濕度,濕度適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條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過深或過淺,要在栽植後根際處與地面平或略低於地面5厘米。以根際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為宜。栽植:按品種栽植計劃將苗木放入定植穴內,使根系舒展,同時注意矯正位置,前後左右對直,然後填入濕土。當根系填至一半時,將苗輕輕向上提,邊填土邊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將苗木的周圍築起樹盤,其直徑達1米,便於灌水和蓄水。定植後要立即澆水,並要求灌透。水滲下後進行封土保墒,並進行地膜覆蓋樹盤,以保濕增溫,促進苗木根系的活動,提高成活率。 二、大榛子果園種植管理(一) 整形修剪1、整形 大榛子生產中採用的栽培樹形主要有少干叢狀形和單干型。(1)少壯叢干形留3至4個基生枝做主枝,並斜生伸向不同方向。主枝上著生側枝,側枝上著生副側枝、營養枝和結果母枝。整體形成自然開心樹形,樹高3~5米。(2)單干形此種樹形保留一個主幹,干高40~60厘米,在樹幹上選留3~4個分布均勻的主枝,主枝上選留側枝,側枝上著生副側枝和結果母枝。形成矮主幹,上部為自然開心型樹冠。2、修剪不同樹齡的大榛子樹,其修剪措施不同。一般未結果幼樹和結果初期者應以擴大樹冠為主。對各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大約剪掉其長度的1/3。並注意調整開張角度,對於過長的延長枝應中度短截,以防止其下部「光桿」現象。內膛小枝不剪。盛果期樹各主枝的延長枝要輕剪,剪其長度的1/3或1/2,促進新枝的發生。對於樹冠內膛小枝,除了細弱枝、病蟲枝、下垂枝需剪掉外,其餘短枝一律不剪,留做結果母枝。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產量,對於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輕短截各主側枝的延長枝。反之,為了促進強壯枝生長,恢復樹勢,則應重剪發育枝,短截部分中庸枝以減少開花量。(二)大榛子的土壤管理 土壤直接關繫到榛樹的生長發育和結實,其方法包括:深翻擴穴、耕作、間作、鬆土與除草、清耕法、生草法等。(三)施肥1、施肥時期(1)秋施基肥從秋季果實採集後至土壤解凍前(9~10月)施入有機肥料,以糞肥、堆肥、綠肥為主是較長時間供給樹體多種養分的基礎肥料。同時加入適當的氮磷鉀復合肥。(2)追肥 大榛子樹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時正值果實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堅果發育迅速及花芽開始分化期。此時追肥對果實生長發育、花芽分化、枝條充實極為重要。另外,根據樹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亦可葉面噴肥。2、施肥量要根據樹齡、灌叢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種類而定,一般施基肥量2~3年樹,每株施糞肥7~10kg,4~5年生樹株施30~40kg,6~7年生每株施有機肥50~60kg,以後隨樹齡的和產量的增加可適當多施。施肥量比例;幼齡榛園(2~5年生)每畝需純氮8kg純磷8kg,純鉀8kg,其氮、磷、鉀的比例為1:1:1。盛果初期榛園(6~9年生),每畝施純氮8~11kg,施純磷16~22kg,施鉀肥16~22kg,氮、磷、鉀比例為1:2:2。盛果期(10年生以上)每畝施純氮10~14kg,施純磷20~28kg,施純鉀20~28kg,氮磷鉀比例為1:2:2。(四)大榛子的灌水與排水管理1、灌水大榛子樹是淺根性樹種,一般在生長前期灌水兩次,第一次於發芽前後,第二次於5月下旬,即幼果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6月下旬以後自然降水量增加一般不需要灌水,落葉後到土壤封凍前,可灌一次封凍水。2、排水大榛子樹根系淺,呼吸強度高,保持土壤疏鬆,才能促進生長發育和結實,因此不耐雨澇,樹盤內積水8h,就對根系產生傷害,積水24h以上可造成部分根系死亡。因此在夏季降雨集中季節及時排水,使樹盤內不積水。 榛子是國際上四大堅果之一,是一種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很高的保健食品,有「堅果之王」的美稱。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榛子味甘、性平、無毒。有益脾胃,補血氣,寬腸明目的作用。可治食慾不振,肌體消瘦,體倦乏力,體虛眼花等症。還有殺蟲,治小兒疳積作用。 榛子商品價值以榛仁為原料製成的榛子粉、榛子乳、榛子醬是高級營養品,特別適宜兒童、老年體弱及病後恢復的人群享用,是健康益壽的佳品。義大利的榛仁食品加工業,是世界最先進的,加工品種有「岩石巧克力」球系列、榛仁甜點心系列、榛子巧克力醬系列、榛子冰淇淋系列等幾百個品種,在歐洲很有名氣,經濟效益可觀。以美國為例,從2007年1月27日—2月2日內,榛子的價位就已經攀升到,每100公斤的價格為580美元;而且價位還在不斷地攀升。在我國境內因其品種不同價格也有所差異:普通榛子:15-20元/斤,裡面空的特別多,且仁也小,此等榛子皮較厚、個頭較小,不宜嗑開需藉助工具食用,出仁率40~50% 榛子仁小且是毛仁(即帶木質毛絨,不宜消化且口感不好),多為半仁,仁微香,所以價格比較低。 而超大果香榛,因其個頭大, 榛子仁飽滿、光滑、仁香酥脆,無木質毛絨且每個榛子都有裂縫,用手沿裂縫掰一下即開。出仁率達到65%以上,有獨特濃香味,風味特別好。所以市場價都在40元/斤以上,大大超出了同類產品的價格。

I. 榛子樹適合在什麼地方種

榛子樹是樺木科榛屬灌木或喬木植物,喜陰涼、濕潤和通風良好的氣候環境。榛子樹多生長在背陰的山地或坡地,適合在東北地區種植。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為樺木科榛屬落葉的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7 m。榛子的果實為黃褐色,接近球形,直徑0.7-1.5 cm,成熟期在9-10月。榛子是國際暢銷的名貴乾果,也是世界上四大乾果(核桃、杏仁、榛子、腰果)之一,並有「堅果之王」的美譽。

榛子的葉互生,闊卵形至寬倒卵形,邊緣長有不規則的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短而柔的毛,長5-13 cm,寬4-7 cm;葉柄長1-2 cm,細毛密布;托葉小,易早落。花為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鮮紫褐色,雄蕊為葯黃色;雌花2-6簇於枝頭,在開花時,被包在鱗芽內,只能看到兩個紅色的花柱。

播種基本在 4 月中下旬進行,壟作行距在 60 cm,播種時要在已做好的壟面上開溝,溝深 5-6 cm,將沙藏的種子過篩後均勻撒在溝底,上面覆蓋 2-3 cm的土,對於墒情較差的地塊,覆土時要厚些,可以達到 5 cm。種子的發芽率及播種行距決定播種的密度,但是為確保出苗率,播撒時可以適當密些。播撒後再覆上土進行鎮壓一下就行。對於較乾旱的地塊在撒種後要進行適當澆水保濕,促進其露白發芽。

J. 榛子樹的繁殖方式

榛子樹苗的繁殖方式有播種育苗,分株、根櫱育苗和壓條育苗。 在野生榛子樹林中,選擇豐產、果大、無病蟲害的株叢做采種母樹,從中挑選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榛子備播種用。榛子樹種子發芽力保持1年。播種時間以春季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
方法:壠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種時,先在已壓平的壠面上開溝,溝深5—6厘米。然後將濕沙篩出的純種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溝底,覆土3—5厘米,稍壓即可。 分株繁殖有兩種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叢或單株,每一單株均有根系和1-2個枝條;二是在母株叢周圍挖取根櫱,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
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厘米,並有一定數量須根。分株苗離開母體後,應剪短枝條,留15-20厘米長即可,並立即假植,保持濕潤,防止失水。 根櫱繁殖有兩種方法:一是挖掘現有株叢周圍根櫱,取得苗木;二是在專門的母本園進行繁殖。
預備繁殖的母株應在春季平茬,以促進株叢發生根櫱。生長期內保證充足肥、水供應,並適當疏剪,使根櫱不要過密,既保證根櫱發育生長良好,又便於秋季挖苗。 壓條繁殖適用於歐平雜交榛子育苗。
榛子壓條
①弓形壓條
弓形壓條分為硬枝壓條和嫩枝壓條。
硬枝壓條在早春進行。方法:沿株叢周圍挖15-20厘米深的溝,把拌好土的腐熟農家肥撒入溝內,保持溝深10-15厘米。溝與株叢基部的距離,以枝條彎下時其中下部能碰到溝底為宜。選擇發育良好的一年生枝,彎向溝底。固定住,再用土壓住並把溝填平、培實。這樣,露在地面上的枝芽萌發生長,壓在土中部分生根。為促使枝條發根良好,也可把壓在溝底的枝條部分環剝,寬度1-2毫米,去掉韌皮,或橫向刻傷幾刀也可。
嫩枝壓條6月上、中旬,當年生基生枝長到60-80厘米時便可進行。方法同硬枝壓條。
②水平壓條
在秋季或春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進行最為適宜。
方法:把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水平拉開,鋪在地面上,固定住,不壓土。細致的保護葉芽,使之萌發。這樣,在水平面上幾乎所有的芽都能長成新稍。當新稍長至10-15厘米時,在一年生枝上的每一節(即每個新稍的基部)上用軟鐵絲橫纏2-3圈,促進新根形成。然後把新稍用土培上高度的三分之二,以後根據新稍生長高度再培土1-2次。秋季落葉後,把每一節切割開,即形成一個有垂直新稍、基部有根系的苗木。

閱讀全文

與榛子樹的種植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bm台式電腦進入bios方法 瀏覽:294
洗胃管連接方法 瀏覽:950
趙麗穎如何瘦臉方法 瀏覽:233
北京銅鋁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35
如何黑斑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260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圖示 瀏覽:359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視頻 瀏覽:356
K平均演算法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9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好方法 瀏覽:535
用什麼方法可以測出音量 瀏覽:46
電信手機測網速的方法 瀏覽:653
寬頻解決卡頓方法 瀏覽:300
鴨蛋用什麼方法不破 瀏覽:48
抗血管新生治療方法 瀏覽:939
電腦上的列印機使用方法 瀏覽:153
泡沫軸放鬆方法圖片 瀏覽:604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7
熬夜預防方法有哪些 瀏覽:533
電腦鍵盤字元使用方法 瀏覽:625
瘤胃鼓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