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握毛筆
五指握筆法。簡單的說就是五個手指都有各自的用途。
大拇指握筆時候應該起到一個按的力量,力的方向是食指和中指的中間部分。
食指握筆的時候是起到了一個勾的力量,力的方向是大拇指方向。
中指握筆第一二節包裹的筆管,三指其實就可以拿住筆了。
無名和小拇指起到的一個穩定扶住的作用。
1.右手伸開手掌,四指自然並攏,大拇指自然向上。
2.自然的將右手無名和小拇指進行彎曲,並中指食指,自然稍有彎曲。
3.左手拿筆直接放到中指和無名指處,垂直右手拿筆。
4.大拇指按壓筆管,感受上面我們我們講的幾個手指的作用。
『貳』 握毛筆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
為什麼我們現在用五個手指?唐朝末年以來,桌子被引入中國。 從此以後,人們可以在舒適的坐姿下,在一個非常適合的平台上,讓肘部支撐著寫作後,比起極為有力的紙筆寫作,在某些情況下,無疑能保證寫作的准確性。
但座椅電器改變,握筆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難免會影響繪畫。這就是為什麼在宋代,草書的書寫由絞刑架改為報刊,可以說宋代的新面貌與器具的變化有關。明朝開始時,人物畫的握柄變成了雙重檢查。幾乎所有的人物在數字上的握筆都成了雙重檢查,最晚到了明代,五指握法,即雙鉤法已成為流行。
『叄』 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一、拿毛筆的正確方法是:
1、自然伸出手掌,大拇指向上。
二、毛筆的筆頭,主要由筆鋒和副毫組成.所謂筆鋒,是指筆頭中心一簇長而尖的部分,所謂副毫,是指包裹在筆鋒四周的一些較短的毛。在運筆過程中,筆鋒與副毫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筆鋒是筆毫中最富有彈性的地方,它決定著筆畫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筆鋒主筋骨」之說。
(3)正確的握毛筆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1、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2、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
3、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於掌握。
『肆』 如何正確握毛筆
傳統觀點認為,正確的握筆姿勢的要點在於眼睛距離書本1市尺,胸口距離桌沿1拳寬,握筆處距離筆尖2~3cm,但這種標准姿勢的推廣並未能真正遏止近視發病的不斷增長。他們調查了300名正視學生和300名近視學生的握筆姿勢,發現正視兒童較多採取拇指與食指不相碰的姿勢,而近視學生喜歡拇指與食指對捏或交叉,度數越深,採取錯誤姿勢的比率越高。近視等屈光不正疾病的青少年每年都在迅速增加,據中華眼科學會上海分會日前公布的一項數據則顯示,上海市的青少年近視眼患者佔1/3,中學生佔60%,重點中學高三學生高達80%,這一發病率目前還在不斷上升中。
看書寫字一直都注意保持標准姿勢,可是近視度數還是不斷攀升,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看近視的青少年都有這樣的疑惑。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表示,該實驗室日前對近視眼青少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近視眼的最大成因並不在於傳統所認為的眼睛離書本太近,而是錯誤的握筆姿勢。
褚仁遠告訴記者,不僅近視的發病與採用不同的握筆姿勢有關,屈光度的加深與錯誤的握筆姿勢也相關。
原因是當兒童保持標准坐姿時,如果握筆的拇指與食指對捏或交叉,手指就會遮擋視線,使他看不清筆尖,被迫低頭或頭部向左歪,從而拉近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增加近視的發病,加快近視的發展。相反,如果採取拇指與食指不相碰的姿勢,不僅書寫時用力更科學,也不會遮擋住正常視物的目光,從而保證孩子用眼的科學。
褚仁遠表示,根據統計,近視學生中95%左右的學生都存在對捏或交叉握筆現象,但教育界普遍關注坐姿對兒童視力的影響,握筆姿勢的正確與否卻長期遭到忽視。他呼籲,從幼兒園教育開始,老師就要不斷糾正學生錯誤的握筆姿勢,從源頭上控制本市近視少年的增長。摘自《青年知識》
★橡皮筋固定握筆姿勢★
。「首先將筆緊貼食指,筆尖和食指指尖處於同一水平線,此時,記下食指指根對應在筆桿上的位置;然後將橡皮筋在這個位置套上一圈(圈數可根據寫字者手的大小自行決定),再把除大拇指外的四指順著筆尖方向一起伸進剩餘的大圈中;握空拳,做正確握筆狀,橡皮筋就會幫孩子固定姿勢。」蔣老師一見面就興奮地向記者演示,並提醒:「橡皮筋不能太小,邊沿最好是圓邊,否則時間長了容易箍疼孩子的幼嫩皮膚。」
目前,「握筆姿勢橡皮筋固定法」已在一年級四個班推廣。據年級組長黃老師課堂統計,與去年入學新生「至少有1/3人握筆姿勢不正確」的情況比較,今年握筆姿勢不穩定的孩子減少到5~10人左右,即1/40~1/20之間。
『伍』 握毛筆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
一、執筆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執筆的方法五花八門,可以說應有盡有。據已故的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從古畫上書寫者的執筆姿勢考證認為,古人是用三指執筆法寫毛筆字的。因為那時候的人都盤腿坐在地上,也有雙膝著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著的雙腿上。那時候沒有板凳也沒有桌子,只有像茶幾之類的機於,因為機子很低,寫字時手都得懸起。此法傳到日本,一直沿襲至今。到來代桌椅板凳開始大興,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變更,執筆方法也變為五格執筆法了。宋代大書家蘇東坡卻仍用三指執筆,當時有人指出他執筆方法不對頭,他卻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就是說執筆沒有一定的標准方法,只要手心虛空,執得靈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將筆桿整把地抓住書寫。撮管法是將五個手指的指尖並攏在一起,捏住筆桿的尾部書寫。古人執筆方法眾多,但使用最廣泛,也可以說普遍接受的是「按、壓、鉤、頂、抵」五指執筆法。
二、五指執筆法
「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同樣是五指執筆法,又因手格的張開和並攏、筆執在指尖處還是手指第二關節處而形成多種形式,古人稱之為「鳳眼」、「虎口」、「鵝頭」等五指執筆的不同態勢。
三、枕腕、懸腕與懸肘
枕腕枕腕是執筆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書寫的方法。也有採用一種叫「臂擱」的竹片來擱手的,一般用於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將紙洇潮。用枕腕法書寫毛筆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穩,適宜於寫小楷或一寸見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擱死了難於移動。如果再寫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懸碗來書寫。
懸腕懸腕是執筆的手腕懸起,離開桌面,肘(Zhou,上臂與前臂相連的、突出且可活動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書寫方法。這種方法,手腕活動范圍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關節還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較平穩,可寫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寫對聯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懸肘法來書寫。
懸肘懸肘是執筆的手臂全部懸空來書寫毛筆字的方法。這種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沒有一點妨礙,可以任意揮灑,不管寫大字、小字都很適宜,是最佳的書寫方式,也是書法家普遍採用的方法。宋代的大書法家米蒂,連寫小楷字都用懸肘法來寫,可見他功力有多深。當然初學者沒有必要這樣做。
我們練毛筆字,在起步階段時,因對毛筆的性能一點也不熟悉,可先用懸腕法寫二三寸見方的楷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對筆法稍有把握以後,手也慢慢聽使喚了,可採用懸肘法來練習。當然,突然將手臂全部懸空,一上來有一定的困難,手會酸麻、疼痛,只要堅持便會解決。快則一個星期,慢則一個月。如果開始階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寫的字還沒有原來枕腕時寫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輩子手臂都懸不起來。
清代有個書法家,他就因沒能過懸肘關,寫毛筆字時手腕總是枕江在桌面上,寫大字沒法進行,於是在屋樑上懸掛一根繩子,結成繩圈,將執筆的手套在圈裡書寫。可見不能懸肘是件很麻煩事。
四、執筆的高低與松緊
執筆的高低是指執筆的手指(無名指)與筆頭之間的距離,距離長就是執得高,反之,距離短就是執得低。執得高,手執在筆桿的中部或尾部,書寫時手腕或手指移動一分,筆毫就會在紙上移動一寸,容易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結體也會奇趣橫生,因此,這種方法有利於寫行書和草書。但由於執筆高,手中之力傳遞到筆尖的距離遠,筆畫容易浮滑。相反,執筆低,筆力易於到達筆尖,筆圓較沉穩,有利於寫篆書、隸書及楷書。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林散之先生寫草書仍然低執筆,他並不依賴手指的撥動以求得草書結體出於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靠手腕、手臂的協調動作追求筆畫的沉著痛快。
初學者練正楷,執筆應該低一些(離筆根約1寸),使筆畫穩健些。執筆高了,變化大,寫楷書就不容易掌握。還有執筆的松緊問題。執得太緊,手太用勁就會顫抖且手指疼痛。執得太松,一點力也不用,筆就會掉下來。對於初學者來說,從未拿過毛筆,心理比較緊張,因此可適當放鬆些。當然,寫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說「力在筆尖」,是要將力量通過執筆的手傳遞到筆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寫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來自久練,這就像騎自行車一樣,會騎了,習慣成自然,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用力。寫毛筆字如果感覺不到自己在用力,運筆自如了,也就過了執筆關了。
五、運指、運腕與運肘
寫毛筆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的。純粹用手指的撥動來完成點畫的書寫的叫「運指」。由手腕的運動來完成筆畫書寫的叫「運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筆畫書寫的叫「運肘」。
寫小楷或寸楷(一寸見方的楷書字)時,手腕(手拿根部與胳膊下端相連的可活動部位)枕於桌上,握筆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於筆旁,手掌也盡量豎起,手背與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夾角,古人稱其為「脫平掌豎」,握筆的食指與拇指間形成如「鳳眼」狀的扁圈,這種執筆法叫「鳳眼」。寫二三寸見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來寫了,一則手指撥動的范圍很小,寫不了大楷字,二則手指撥動大了筆就傾倒,會出現病筆,應該用運腕法來寫。運腕法,手腕必須懸起,手掌自然放鬆,手背與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夾角。如果寫再大些的字用懸腕法,因為肘關節枕在桌上寫豎畫時很容易寫歪了。所以,寫大字時,手臂一定要懸起,即使是寫二三寸見方的大楷,懸起手臂練也是相當有益的。寫斗大的大字,不僅手臂要懸起而且人要站立起來書寫,這時執筆的手掌也隨之而平緩放鬆,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與桌面成平行狀。古人稱之為「平覆式」。這時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靈活地左右上下運動,寫大字時是以運肘與運腕相結合來完成的。
除了小楷以外,我們不贊成純粹用運指法來寫毛筆字。有的人練懸肘寫大楷,手臂、手腕雖然懸起來了,但仍處於靜止僵死的狀態,書寫時還是用手指的撥動來完成,而且筆桿傾倒得很嚴重。這就失去了懸肘的意義。懸肘應該盡量少運手指,而以腕、肘的運動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筆桿也不是一定要始終垂直於紙面,在書寫的過程中,筆桿可以略作自然的傾側,但幅度要小,一般寫楷書時筆桿應經常保持垂直狀態。
『陸』 要怎麼握毛筆才正確圖片
握毛筆方法有幾種,最常用的是五指執筆法。
執筆介紹
學習寫毛筆字首先要學會正確的執筆方法。如何正確執筆是能否正確用筆的前提,是能否把字寫好的一個重要環節。執筆得法,寫字時才能運用自如;如果執筆不當,養成不正確的習慣,糾正起來會很困難,也不利於把字寫好。
執筆方法被歷代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所重視。只要我們翻開古今書法理論的典籍,關於執筆方法的探討比比皆是,如握管法、單鉤法、雙鉤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撥鐙四字法、回腕法等等。這些方法中有的言之成理,有的則是故弄玄虛。
執筆方法要解決的就是五個手指如何合理地安排並發揮各自的作用,從而保證順利地書寫。要根據手指的生理特點,使手指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執筆。
歷來比較普遍運用的是「五字執筆法」。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先生對五字執筆法極為推重,他在《書法論叢 ·書法論》中說:「書家對於執筆法向來有種種不同的主張,我只承認其中之一種是對的,因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傳下來的,經唐朝陸希聲所闡明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
下面我們對擫、押、鉤、格、抵五字的含義作一簡明的解釋,以幫助大家了解這種執筆方法的特點。
1.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節緊按筆管的左、後側,力量由內向外。
2.押,通壓,是指食指第一節壓住筆管的右、前側,力量由外向內,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
3.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力量從外向內,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地控制筆管。
4.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側,力量從右內側向左外側推出。
5.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增強無名指向外的推力。
『柒』 握毛筆的正確手法是什麼
大拇指的第一節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
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這就是所謂的五指執筆法,右手五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
毛筆使用注意
新筆到手,不要直接去使用,使用前應該用冷水或者溫水將毛筆的筆頭浸開,帶到筆毫發開之後用手將筆頭輕輕的捋一下,將筆頭中的斷毫去除,否則會影響到書畫的創作質量。
毛筆在發筆以後初次使用時,應該將毛筆的筆毫放在墨液中浸泡一會兒,讓墨汁充分的進入到筆頭中,讓筆毫充分的攏抱,在使用幾次以後,因為筆鋒之間會有磨合,使彈力變大,讓毛筆越用越好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毛筆、人民網-庄天明:五指握筆法或非王羲之流傳(圖)
『捌』 哪位高手能說一下,拿毛筆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手怎樣握
在現代學習書法所謂正確的握筆姿勢指的是「五指握筆法」。如圖:
『玖』 毛筆的正確握法
「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
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
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同樣是五指執筆法,又因手格的張開和並攏、筆執在指尖處還是手指第二關節處而形成多種形式,古人稱之為「鳳眼」、「虎口」、「鵝頭」等五指執筆的不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