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年級口算技巧與方法
1.多做多練,熟能生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是孩子必備的基本功,我們應作出長計劃,短安排,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和訓練,體現出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和按新的課程標准進行教學。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堅持3—5分鍾的口算訓練,每天堅持練習1條口算題。開始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孩子形成習慣,自覺、自願的完成。
2.保質、保量的訓練
每次練習要記錄完成1頁所用的時間,做完後馬上訂正對錯並分析錯誤原因。每做一次訓練,都與上一次的速度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家長應當適當地贊揚一下小孩,說「真棒,有進步!」
孩子這時需要及時鼓勵,正如在球場上拼搏的球員需要自己的隊友當啦啦隊一樣,也可將他們優秀的練習張貼在家中醒目的地方作為激勵,有時也可以給他們一個小小的獎品。
家長切不可一見自己的小孩的速度稍慢就急不可耐,說「真笨,怎麼搞的!」如果當家長這樣會對孩子有不利的影響,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愛心才能做好的事情。
對有退步的孩子則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退步的原因,然後再輕輕地摸著他們的頭提出在以後口算中應該怎樣去做,如果下次成績提高了就及時表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樹立自信。
3.訓練形式多樣化
多做多練是前提,但孩子習慣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喜歡在游戲中學習從中增長知識,如果長期單獨某種練習,孩子是容易感到厭倦情緒的。
由此,口算練習要活潑、生動、多樣化,在練習中可以採用的補充方式有:玩撲克牌(24點),聽算,開火車,對口令,奪紅旗,送信,找朋友,爭擂台大王,定期檢測等等。(要注意講究實效、簡便易行)
同時通過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孩子體會口算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買菜,逛超市等)。
4.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的方法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賴於孩子對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上,才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確性,並形成口算能力。為此要重視加強孩子對算理的理解。
例如:口算中常用的湊整法、湊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記一些常見的數據等。來看25×4=100 ,125×8=1000時,提醒孩子們能經常用它們作為口算的拐杖,有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分解法將題目轉換成有25×4=100,125×8=1000的形式。
讓孩子將平時發現的巧算方法記下來,與同學分享。這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口算的興趣。
5.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孩子計算能力切實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養成以下良好計算習,應該做到「一看、二想、三計算」的認真計算習慣。
計算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事情,來不得半點馬虎,但恰恰有孩子沒有良好學習習慣,拿到計算題後,沒有看清數字,沒有弄清運算順序,就盲目的算起來。
例如:在計算6+4÷2這樣一道簡單的計算題時,由於孩子馬虎,結果算成了5。如果在計算時,只要仔細一點,很容易看出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正確結果應該是8。
㈡ 單位換算的三個步驟是什麼
把一個低級單位的數化成高級單位的數可以分成三個步驟:「一看,二想,三移」.
一看就是看清低級單位與高級單位的類型(長度,容積,重量,...);
二想是低級單位與高級單位的進率(即換算關系);
三移就是按低級單位與高級單位的進率,
向左移動小數點到相應的位數.
㈢ 四則混合運算簡便技巧
在學習了加、減、乘、除這些基本運算後,四年級下學期,同學們會開始接觸到四則運算。四則混合運算看起來很簡單,可大家往往容易在運算順序上犯錯,因此成了出錯率最高的題型之一。
做四則混合運算題目時,大家可以遵循「一看二定三想四算」的步驟:一看,就是審題,看題目里有幾個數,是什麼數,有幾種運算符號,運算符號和數字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系;二定,就是確定運算順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後算什麼,確定順序很重要;三想,即進一步分析題目中數值特徵和運算間的聯系,看看能否應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四算,顧名思義就是計算了。
這其中,「二定」是最關鍵的一步。關於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也是有法則可依的:
1.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弧的要先算括弧裡面的。
為了幫大家更好地記憶,有人專門編了一首歌訣:
運算順序歌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後加減。
遇到括弧怎麼辦?小括弧里算在先,
中括弧里後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驗,又對又快喜心間。
怎麼樣?關於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和注意事項,你都掌握了嗎?
檢驗大家學習成果的時刻到了!出兩道題考考大家:
216÷[12×(57-51)]
812-700÷(9+31×11)
㈣ 小數除以整數可以按什麼方法計算
小數除整數的計算方法:
1) 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
2) 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 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後面添上0再繼續除。
4) 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寫0佔位。
小數部分後有有限個數位的小數。如3.1465,0.364,8.3218798456等,有限小數都屬於有理數,可以化成分數形式。
一個最簡分數可以被化作十進制的有限小數當且僅當其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或5或兩者。 類似的,一個最簡分數可以被化作某正整數底數的有限小數當且僅當其分母之質因數為此基底質因數的子集。
(4)一看二移三算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乘法的運演算法則
1.整數
(1)從個位乘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每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
(2)用第二個因數那一位上的數去乘,得數的末位就和第二個因數的那一位對齊;
(3)再把幾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小數
(1)按整數乘法的法則先求出積;
(2)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3.分數
(1)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有整數的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數;
(3)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㈤ 小學生口算技巧培養方法
如何培養小學生口算技能 翟小 韓桂芬 口算的正確、合理、迅速、反映了那一個數學素養的高低;口算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估算和簡算的重要基礎,口算教學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口算能力的培養。「實、勤、活、記、巧「五個字是筆者在教學中的點滴積累。 一、實字上打基礎 首先,要想會算而且算得快,算的好,理解算理扎實、講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算理,領會計算方法,其次是低年級的口算達標特別重要。因此,教師一定要扎實推進,必須保證人人過關,達到熟練程度,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勤「字上下功夫 口算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做到天天練、課課練,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堅持大部分課時中利用3-5分鍾的時間進行口算訓練,使常規教學常規化,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但在口算訓練中要注意題量的適中。 三、「活」字上東腦筋 在口算訓練過程中,方法單一會使學生厭煩的心理,所以訓練的形式一定要靈活多樣,當學生對口算練習產生興趣時,他就會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不會覺得口算練習是一種負擔。例如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學生相互出題;傳統的撲克牌游戲中經典的算24點的游戲;採用小組競賽的形式;限時記時口算;聽算訓練等等。 但無論何種競賽或游戲,教師都要精心組織,恰當評價,讓全班同學都積極主動參與,關注每個學生,讓人人都參與練習的機會,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記」字上做文章 在有些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同時,還要牢記運算定律和性質,主要有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率、結合律、分配率,商不變性質等等。 一、巧字上深鑽研 在計算中,有些運算有特定的口算規律,教師要引領學生深鑽研、巧運算,找出竅門,提高口算技巧。 在日常計算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能找到規律的題,教師不僅要留心,還要鼓勵學生做一個有心人,發現竅門,提高巧算能力。 口算是項「細活」,容不得馬馬虎虎。口算技能的習得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緊緊相關,這種技能絕非一日半年之功所能鑄成。所以教師要持之以恆,堅持數年,最終使學生的口算技能得以養成 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重視培養學生說算理。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視培養小學生會說算理,學生能說就能想,這樣有利於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進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學「9+6」的進位加法可以讓學生講出各種思考過程,9+1=10,10+5=15;4+6=10,10+5=15;10+6=16,16-1=15這樣,學生說口算思路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就能促進他們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養。 二、加強口算的基本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的基本訓練,做的多了,反應就快,正確率就高,反之,反應慢,准確率就低。口算訓練中,要注意化繁為簡,突出難點,對於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決,20以內加減法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而20以內的進位加、退位減的口算是重點訓練內容。 三、按一定速度要求訓練。口算能力表現在正確、迅速上,正確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時也能間接地反映一個人思維是否敏捷、靈活。口算訓練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確的前提下,訓練學生口算的速度,兩者要統一,事實上,一個算得快的學生,正確率一般也比較高,反之亦然,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組織口算競賽,瞬時提高等方式。口算能力還表現在持之以恆地訓練。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懈地、有計劃的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持之以恆地進行口算訓練,例如:我們中韓小學一年級每天中午訓練口算,當然前20名學生速度比較快,得到金星銀星的同學出去玩兒了,我又會讓剩下的20名學生比一比,誰是第一名,又出來十名,讓最後剩下的10名再比一比誰是第一,這樣,我就發現學生口算速度提高了,當然要結合所學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這樣即能訓練學生當天的各種能力,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總之,在教學時,凡需要計算的,盡量與口算訓練相結合,能口算的堅持讓學生口算,長期堅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習慣。四、適當介紹一些口算方法。好的演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劑,培養小學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學教材中已講過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適當介紹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提高學習口算的積極性。
㈥ 比例的一看二算三畫指的是什麼
一看是指看比例
二是根據比例算出圖上距離
三是算出圖上距離,然後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