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年采購額如何計算
一般情況每家單位都會在特定的時間將下一個年度的成本費用核算清楚,包括投資、技改等。所有的費用經公司管理層審批後就是全年采購額度。這個額度一般情況有5-10%的一個靈活度。
Ⅱ 如何計算采購平均毛利
(1)毛利率。是公司的銷售毛利與銷售凈額的比率。銷售毛利是指銷售凈額減去銷售成本的余額。銷售凈額為銷售收入扣除銷售退回、銷售折扣及折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
(2)銷售利潤率。是利潤額占銷售收入凈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示,公司每銷售一元錢產品所獲取利潤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收入凈額。
Ⅲ 平均單價怎麼算
平均單價計算公式:客單價=銷售額÷顧客數
比如你用了1500元的價格買了10克,用1800元買了20克。1克計算出來的價格是:
(1500×10+1800×20)÷30==170
(3)平均采購額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的。
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
比如:一個足球的價格是100元,就說該足球的單價是100元。
單價:顧名思義就是單位商品的價格。它反映這一商品的具體價值。
Ⅳ 采購部門都用什麼計算方式,計算成本和平均價格
采購部門用許多方法來計算計算成本和平均價格。
Ⅳ 最優采購批量的計算公式
工程材料經濟(最優)采購批量計算公式如下: Q=Sqrt[(2*C1*D)/C2] Q---經濟采購批量 D---定時期內采購總量 C1----每次采購成本 C2----單位商品儲存費用 經濟采購批量是指使采購費用與儲存費用之和最小的批量。在采購過程中,既不能不考慮采購費用的節約,也不能不考慮儲存費用的節約,應當力求使二者之和最小。
Ⅵ 加權平均法計算公式
(前提是你已經知道或了解公式了、不然你可能看不太懂)采購數量
20
單價
8
采購金額160
采購數量
20
單價
10
采購金額200
。。。采購總金額相加除以采購總數量、(160+200)/(20+20)=9、現在、數量為40,單價9采購數量
10
單價
12
采購金額120
。。。又繼續采購、繼續套用公式、(120+360)/(10+40)=9.6、現在、數量為50,單價9.6銷售數量
10
單價
20
銷售金額200采購數量
10
單價
12
采購金額120
。。。現在變成銷售、數量10、銷售的時候用上前面的平均單價來算出金額、10*9.6=96(算這個96是因為、這個96是成本)然後是剪掉這次的成本、因為出售掉了、即前面采購的全部金額(160+200+120)-96=384、之後又采購了、金額為120、現在總成本就是384+120=504、數量變成了50-10+10=50、繼續按照公式、那就是504/50=10.08
Ⅶ 采購數量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一、定量采購法
所謂定量采購控製法指當庫存量下降到預定的最低庫存數量(采購點)時,按規定數量
(一般以經濟批量EOQ為標准)進行采購補充的一種采購成本控制方式。
基本原理:
通常采購點的確定主要取決於需求率和訂貨、到貨間隔時間這兩個要素。在需要固定均勻和訂貨、到貨間隔時間不變的情況下,不需要設定安全庫存,訂貨點由下式確定。
適用范圍:適用於品種數目少但佔用資金大的商品。
二、定期訂貨法
定期訂貨法是按預先確定的訂貨時間間隔進行訂貨補充的庫存管理方法。
基本原理:預先確定一個訂貨周期T和最高庫存量Qmax,周期性的檢查庫存,根據最庫
存量、實際庫存、在途訂貨量和待出庫商品數量,計算出每次訂貨批量,發出訂貨指令,組織訂貨。
定期訂貨法的實施主要取決於三個控制參數:訂貨周期、最高庫存量、訂貨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