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視頻:油酥怎麼做好吃
油酥的作法:
首先准備一份油酥,一次性不要滿出鍋。
炒油酥時,記得要用熱鍋冷廟的方式來炒,至略呈黃褐色即可。
開始拌炒,但是不要太久以免油酥會因過熟而產生糊化,造成強烈的黏性,因此結成團狀而分不開。
將油酥整團拿出來,最好不要馬上分開,以免燙傷。
油酥是麵粉中和以食油,烙熟後發穌的(食品)。如:油酥餅,起酥類製品所用面團的總稱。它分為層酥面團和混酥面團兩大類。
所謂起酥面團是指由水油麵團(即水、油、面混揉而成的面團)和干油酥面團(即只用油脂和麵粉揉製成的面團)構成。其代表品種為:龍眼酥、菊花酥、水晶酥等。
B. 蛋花酥做法視頻教程
用料
水油皮
中筋麵粉: 220克
白糖: 40克
玉米油:(固體液體都可以) 70克
沸水: 90克
豆沙: 25克豆沙包一個蛋黃
油酥皮:
中筋麵粉: 180克
玉米油:(固體液體都可以) 80克
雞蛋: 1個
白芝麻 隨意
黑芝麻 隨意
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第一步先做水油皮部分,把麵粉,白糖,玉米油,沸開水用鏟子弄好,不用用力去和面,就把它們攪拌成團就行。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1
接著到油酥皮,把麵粉稱好,玉米油稱好一起攪拌好跟圖一一樣手法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2
第三:把水油皮像包包子一樣把油酥皮包在裡面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3
然後用麵杖把它推開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4
直接卷回去,然後在把另一頭用麵杖上之前那樣推開在卷回去放著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5
接著稱25克紅豆沙加一個蛋黃,蛋黃最好烤熟那樣香一點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6
然後把剛才弄好的皮兩頭弄回去中間弄開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7
把蛋黃放到皮上麵包回去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8
包好刷上蛋液,我用的是蛋黃,撒上白芝麻跟黑芝麻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9
放進烤箱我烤180度20分鍾,我的烤箱是格蘭仕的(注意:每個烤箱都它自己的脾氣,這個你們掌握好火候)不用醒面,酥到掉渣的蛋花酥的做法 步驟10
最後一步肯定少不了包裝😊
C. 水酥是怎麼做的,謝謝
酥餅做法 油酥:麵粉100克,油(我用的是豬油,買的白酥油也可以):50克,搓勻即成。 水油皮:麵粉200克,油(我用的還是豬油):50克,搓勻,加水100ML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油酥和水油皮分別分成12塊,每一個水油皮包一塊油酥,擀開,捲起,再擀開,這樣反復3至4次,即成酥餅皮。包上餡料,收口朝下放烤盤內,在餅皮上刷水或蛋黃液(我刷的是水,如果刷蛋黃液烤出來就是黃色的),撒上白芝麻,烤箱設置220度左右烤25分鍾就差不多了。 小酥餅(特酥) 上午做了個芝士蛋糕和一些好吃的小餅乾隆重推薦小餅干,因為特別酥,所以偶暫且叫它小酥餅吧! 上方子: 黃油 80G糖粉 60G蛋黃 2個 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10G(這個我家沒有所以沒加) 泡打粉2小勺 做法: 1黃油 80G + 糖粉 60G 打松發,再加 蛋黃 ,要一個個加 2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泡打粉2小勺過篩加入1中 3切拌均勻 4擠成形,放入抹了油的烤盤中 5從上往下第二層,170度12—15分鍾左右 喜歡顏色深的可放在第一層,不過要小心不要焦了哦!
D. 煮水酥坨坨的做法視頻
煮水酥坨坨的做法
材料
主料:白蘿卜,豬肉,中筋麵粉500g,酵母粉5g
調料:醬油,十三香,雞精,白糖,香油,五香粉,鹽,植物油,蔥姜
做法
1、豬肉剁成細茸。
2、白蘿卜洗凈去皮,用插菜板插成細絲,放開水中焯5分鍾,去掉蘿卜的辣味。
3、肉餡中加入所有調味料,加少許水,用筷子朝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這樣吃起來口感好。
4、把焯好的蘿卜絲放在肉餡里一起攪拌均勻成餡。
5、麵粉500g加入酵母5g水250ml,揉合在一起自然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溫度的高低決定。
6、發酵好的麵粉放在面板上,揉成團,鬆弛5-10分鍾。
7、把鬆弛好的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比餃子皮大一點的劑子,擀成中間厚的圓皮。
8、包子皮放在手心裡,裡面放上餡,朝著一個方向用右手捏成褶子收攏在一起,即成為包子。
9、包好的包子放在用水浸濕的屜布上,包子中間留有縫隙,冷水大火蒸15分鍾即可。
E. 水紋桃酥的做法視屏
桃酥是一種南北皆宜的漢族特色小吃,以其干、酥、脆、甜的特點聞名全國,主要成分是麵粉、雞蛋、奶油等。
相傳在景德鎮陶瓷盛行唐元時期,景德鎮周邊縣市樂平、貴溪、鷹潭等地農民紛紛前往做陶工,由於當時工作繁忙,當時有一位農民將自家帶來的麵粉攪拌後直接放在窯爐表面烘培,由於其常年咳嗽,平日常有食桃仁止咳習慣,故在烘培時候會加入桃仁碎末。其他瓷工見此法做的干糧便於日常保存和長途運送瓷器時候食用,便紛紛仿效,因並取名"桃酥";由於桃仁味略苦,之後將加入桃仁習慣去除,於是便在其中加入雞蛋、糖、鹽等各種口味,此做法便迅速在陶工中傳播開了,之後成江西鄱陽湖一帶百姓常逢年過節招待來客糕點。鄉間對於桃酥之名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因當時是陶工烘培出來的酥餅故名"陶酥"由於後面經世人口傳諧音成了"桃酥"。
F. 水煎包怎麼做視頻 酥脆的水煎包
秘制水煎包的做法
秘制豬肉水煎包
材料
發面面團150公克,內餡:300公克,香油15公克,醬油膏30公克,高麗菜末160公克,蔥末20公克,薑末10公克,鹽8公克,水80公克
做法
1.高麗菜切末,加入鹽拌勻後用紗布包好擠出水分備用。
2.將作法1的高麗菜末及內餡材料的其餘材料攪拌均勻至呈黏稠膠狀時,再放入冰箱冷藏。
3.取發面面團每個30公克橄成圓麵皮,再取適量作法2的肉餡包入圓麵皮中。
4.取一平底鍋,熱鍋後倒入少許沙拉油,排入作法3的包子後再倒入用麵粉與水為1:15調勻的麵粉水,蓋上蓋子用小火煮煎,約6∼8分鍾待水煮沸後灑上白芝麻,再蓋上續煮至水收干,致使包子底部香酥金黃後即可。
秘制牛肉水煎包
材料
牛肉餡200克,大蔥1根,黑胡椒5克,鹽3克,醬油15毫升,白糖8克,香油15毫升,水澱粉50毫升
做法
1.將牛肉餡里加入水澱粉15ml、鹽、蔥末、醬油、黑胡椒、白糖拌勻,沿著同一個方向攪打成團,直到肉餡出筋,有粘性時最後加入香油拌勻;
2.面團揪成兵乓球大小的劑子,然後擀成中間厚,四周薄,包入牛肉餡料;
3.平底鍋中抹上一層薄油,然後用紙巾將多餘的油分擦掉,放入包子,用小火加熱,使包子底部吸收一些油分;
4.然後倒入剩餘的水澱粉,蓋上蓋子,用中小火加熱,中間記得轉動幾下,以免煎的不均勻;
5.直到鍋中的水分逐漸變干,出現「呲、呲」聲音後,打開蓋子,轉成小火,淋入15ml實用油、撒上一勺芝麻,再繼續煎至底部金黃即可。
小訣竅
水澱粉的兩次添加,各有不同的作用。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在肉餡里直接加入澱粉,這樣反而容易使肉餡脫水變干,但如果加入水澱粉的話,肉餡在入味的同時還能吸收一部分水分,口感才不會乾柴; 很多飯店的水煎包、煎餃底部有一個很好看的薄脆,像雪花一樣的花紋,其實就是在煎的時候倒入了水澱粉,但是一定要加蓋子,利用水蒸氣的溫度才能使餡料內部受熱,最終例外同時受熱,而且口感也不會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