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稻秧盤的種植方法視頻

稻秧盤的種植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11 06:40:30

『壹』 水稻秧盤如何育秧育出的秧苗可以用人工插秧嗎

1、苗床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園地;
2、秧盤育秧的營養土要專門配製,100kg土+有機肥20kg+硫酸銨300g+過磷酸鈣300g+硫酸鉀200g 加前粉碎,加後拌勻;100kg營養土用10g敵克松對8kg水均勻噴灑,堆悶2天;
3、播種時,先澆足苗床水,後裝土擺盤,再澆水,然後播種覆土,最後化學除草和蓋膜。

軟盤育秧

『貳』 水稻拋秧盤如何播種

水稻拋秧是我國主要的輕型栽培技術之一,採用塑料軟盤、旱育無盤等方法育秧代替傳統的手插秧育秧,拋秧栽培技術減輕了栽秧的勞動強度,提高栽秧效率,可省工、省力、省種子、縮小秧田面積,減輕勞動強度,又解決了農民彎腰曲背插秧的難題。該技術主要在在華南雙季稻區、長江中下游單雙季稻區應用,有效解決了直播稻、晚播機插秧因播種育秧遲、生育期縮短、栽插季節緊張等產量限制因子。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水稻拋秧栽培方法和技術。

一、水稻拋秧栽培方法

1.節省勞力,減輕勞動強度。與常規栽插方式相比,一般拋秧稻可省工22.5~37.5個/hm2,工效提高5~8倍,提早插秧季節,縮短栽秧時間。

2..省種、省專用種田,且有利於集約化育秧。拋秧栽培的秧田與本田比一般為1∶30~50,且秧苗成秧率高,可省雜交稻種7.5kg/hm2,早、晚稻各省90%的秧田。

3.穩產、高產。拋秧栽培水稻可縮短返青期,促早生快發,尤其是低位分櫱增多,提早成熟,有利於高產、穩產。

4.育秧前准備

4.1備足秧盤。選用561孔的秧盤525~600張/hm2。

4.2配製營養土。目前主要採用壯秧劑配製營養土育秧,沒有壯秧劑的地方,也可以用復合肥或尿素配製營養土。

4.3秧田准備。秧田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壤肥沃、結構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園。秧田與大田比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細、整平、作廂。

5.種子處理。將谷種用清水預浸6h左右,再用強氯精500倍液浸泡35h左右,撈出後用清水洗凈。

6.整地。拋秧本田應做到「平、淺、爛、凈」的標准,即田面平整、高低不過寸;水要淺,以現泥為好;土壤要上緊下松,軟硬適中,田面無雜物。如果是粘泥田應在犁耙後沉澱2~3d,放干明水,搶晴拋栽;如果是沙質田塊,則隨犁隨拋。

7.播種。將種子均勻播在秧盤上,有條件的地方採用播種器播種。播種後將秧盤緊挨在秧床上排列,注意要把秧盤底部壓入秧床,以保證各部分與秧床充分接觸。在播種的秧床上撒1層營養土,營養土以剛好覆蓋種子為宜。

8.拋栽。左手提盤,右手抓起秧苗8~10蔸,輕輕抖散,泥團向上,用力向上拋2~3m讓其自由落下。根據田塊面積和密度確定用秧盤數,先粗拋2/3,餘下1/3補稀。拋後每隔3m撿出一條人行道,寬30cm。再用竹竿疏密補稀,做到全田大致均勻。

9.苗期管理。主要抓苗期施肥和病蟲害的預防。秧苗1.5葉時以尿素300g/hm2對水30kg/hm2噴施;3.5葉時以尿素600g/hm2對水30kg/hm2噴施。苗期的主要病害為立枯病,待2葉1心時噴施故克松800~1000倍液45kg/hm2。

10.田間管理。澆水前期要遵循「淺水立苗、薄水促櫱、曬田控櫱」的原則。淺水立苗即拋秧2~3d不進水,以利於秧苗紮根;薄水促櫱即灌2~3cm的水層,以利於促進有效分櫱;曬田控櫱即苗數足夠時曬田,以利於控制無效分櫱。水分管理的後期遵循「深水孕穗、淺水灌漿、斷水黃熟」的原則,即保持5~10cm的水層以利於孕穗,保持5cm水層以利於灌漿,黃熟時斷水以利於籽粒成熟飽滿。

拋秧一般不採用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法,因底肥過多,前期生長旺盛,群體過大,引起成穗率下降,後期脫肥又不利於形成大穗。一般施純N150~180kg/hm2、P2O575~90kg/hm2、K2O120~150kg/hm2。施肥方法是「前促、中控、後補」,即底肥60%~70%,分櫱肥20%~25%,穗肥10%~15%。

二、水稻拋秧栽培注意事項

1.防燒芽。主要注意育秧劑(包括化肥)不過量,營養土要拌勻施勻,糊泥沉實後播種;壯秧劑育秧的必須「分層施肥,上下各半,分層裝盤,隔層播種」。

2..防串根。主要措施是播種後秧盤面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凈,秧田灌水不上畦。

3.防秧苗徒長。主要方法是用壯秧劑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種,適時噴施多效唑。

4.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堅持花泥(遮泥)水拋秧,大風大雨和深水情況下不拋秧。

5.防不勻。方法是堅持三步拋秧法,第一步拋70%,第二步撿工作行,第三步拋剩下的30%。

6.防除草劑葯害。主要是堅持用丁苄、田青、拋秧凈等除草劑,不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劑,並注意除草劑的用量和施用方法。

三、病蟲害防治

1.水稻紋枯病

1.1農業防治(1)清除菌源:要求在秧田、本田翻犁、灌水泡田時(此時菌核上浮),打撈菌核,帶出田外燒掉或深埋。做到病草不還田,同時鏟除田邊雜草。(2)加強肥水管理: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貫徹「前淺、中曬、後濕潤」的用水原則,要避免長期深灌。同時,合理施用N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

1.2葯劑防治每畝用3%、5%井岡黴素水劑150—200毫升、100—150毫升,對水75升噴霧或用30%紋枯利800—1000倍噴霧或B908(生防菌株)噴霧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噴霧。

2..蟲害主要是螟蟲。一般在分櫱末期用井岡黴素750g/hm2對基部噴施,以預防紋枯病的發生;依各地預測預報資料提前2d,用殺蟲雙顆粒劑30kg/hm2均勻撒施,以防治螟蟲的發生。由於拋秧田中產生雜草較早,所以在拋秧立苗後即可使用化學除草劑。值得注意的是,施各種葯物時田中均要保持3.3cm左右的淺水層。

水稻拋秧技術要點:
1.選擇適宜品種對於長江中下游稻區單季稻(單季稻)而言,拋秧應選擇抗病性和抗倒性強、中大穗型的水稻品種;對於華南稻區及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雙季稻)而言,雙季拋秧,早稻應選用早、中熟品種,晚稻按照前茬的熟期進行選擇,確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齊穗。宜採用生育期相對較短的早熟或中熟品種。
2.適宜育秧方法目前已經發展了適宜於拋秧的水稻秧盤育秧、水稻無盤旱育秧等技術。
(1)水稻秧盤育秧技術:①苗床選擇:苗床可以是泥漿秧田,也可以是旱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田塊做苗床,用壯秧營養劑等苗床專用肥製作營養土。②浸好種子:種子純度不低於98%,凈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85%,雜交稻種子發芽率不低於80%。播種前進行曬種,宜在溫和的陽光下曬種2小時左右;曬種後用強氯精450~500倍葯液浸種4~6小時進行種子消毒,之後用水洗干凈再浸種8~10小時,浸種過程換水2~3次,種子起水後進行催芽。
(2)水稻無盤旱育秧技術:①選准拋秧型旱育保姆350克,可包衣稻種1~1.2千克。②浸好種子:採取現包即種的方法。包衣前先將稻種在清水中浸泡25分鍾,溫度較低時可浸泡12小時,撈出稻種,瀝去水分。③包衣方法:將包衣劑倒入臉盆等圓底容器中,再將浸濕的稻種慢慢加入臉盆內進行滾動包衣,邊加種邊攪拌,直到包衣劑全部包裹在種子上為止。④澆足底水:旱育苗床底水要澆足澆透,使苗床0~10厘米土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
3.精量播種採用無盤旱育秧拋秧,秧田播種量與常規旱育秧同。採用塑料軟盤育秧的,根據季節、品種類型、秧齡和拋栽密度,選擇不同孔數的拋秧盤,要嚴格控制播種量。秧盤的數量應根據秧盤的穴數及計劃拋植密度而定,還要扣除5%~10%的空穴損失率。目前我國採用的秧盤主要有3種規格,434穴、502穴和561穴。畝用秧盤數=計劃拋植叢數/(每盤穴數-每盤穴數×空穴損失率),如每畝大田計劃拋1.8萬叢,用434穴的秧盤,為55~60個;用502穴的秧盤,為38~40個;用561穴的秧盤,為34~36個。如用舊秧盤,應根據秧盤的損壞情況適當增加秧盤數量。雜交稻應選擇孔徑較大的秧盤(每盤孔數較少),根據當地水稻安全齊穗期確定適宜播種期,常規粳稻大田畝用種量3千克左右、雜交中秈稻1~2千克,雜交稻每孔2~3粒種子,常規稻每孔2~4粒種子。
種子浸種催芽後,要均勻播種。無盤拋秧播種一定要均勻,才能達到秧苗所帶泥球大小相對一致,提高拋栽立苗率;苗床播種後要覆蓋細土再用噴壺澆濕,接著噴施旱育秧田專用除草劑;為了保證秧苗齊、勻、壯,播種後要蓋膜,齊苗後逐步揭膜,揭膜時要一次性補足水分;無盤拋秧的秧苗在拔秧前一天的下午要澆足水,一次透墒,以保證起秧時秧苗根部帶著「吸水泥球」。
4.拋秧密度確保合理基本苗、提高拋栽質量。精細耕整大田,要求田面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看天、看苗適期拋秧,提倡定向點拋秧,拋足基本苗,提高均勻度。南方稻區,早稻、晚稻每畝拋植3萬叢左右,雜交中稻每畝大田拋1.6萬~1.8萬叢,基本苗4萬~5萬苗,常規粳稻每畝大田拋1.8萬~2.0萬叢,基本苗6萬~8萬苗。北方稻區畝拋1.8萬~2萬叢,基本苗5萬~6萬苗。大田每隔3~5米留一條寬30厘米的工作溝。免耕拋秧的拋栽密度要比常耕拋多10%左右。早稻畝基本苗2.2萬~2.4萬叢,晚稻基本苗2.0萬~2.2萬叢。拋後保持淺水層,促進活棵分櫱。
5.肥水管理根據拋秧稻拋栽後緩苗期短、活棵早、出葉快、分櫱發生早等特點,採取前氮後移平衡施肥技術,一般基櫱肥與穗肥的比例在6∶4~5∶5為宜。大田水分管理採取濕潤活棵、淺水分櫱、提早曬田控櫱、孕穗至抽穗間歇灌溉的方法。
6.病蟲草害防控根據水稻病蟲害發生規律,開展綜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免耕早稻拋秧5~7天,晚稻拋秧4~5天後結合施肥使用拋秧田除草劑。每畝用18.5%拋秧凈25克或60%丁草胺100毫升拌細土或尿素肥料後撒施滅草。
注意事項:選擇適宜秧齡時期拋秧,提高拋秧均勻度。免耕拋秧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稻田。

『叄』 拋秧盤怎樣育苗,插秧和拋秧各有什麼優缺點

1、准備秧盤:以使用水稻拋秧盤育苗為例,每公頃需准備孔數為561的秧盤525-600張。2、配製營養土:常用壯秧劑配製營養土,若沒有壯秧劑,可用復合肥配製營養土。3、准備秧田:要求秧田土質肥沃且排灌方便,施足基肥並耙細整平作廂。4、處理種子:先用清水浸種再用強氯精500倍液浸種,之後洗凈即可播種。
一、拋秧盤怎樣育苗
1、准備秧盤
以使用水稻拋秧盤育苗為例,一般每公頃需選擇秧盤525-600張,秧盤的孔數為561孔。
2、配製營養土
一般可用壯秧劑配製營養土,如果沒有壯秧劑,可用復合肥或尿素配製營養土。
3、准備秧田
(1)選擇土壤肥沃、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稻田作為秧田,土壤為粘壤土或者壤土,秧田與大田比為1:40。
(2)需在秧田中施足基肥,並耙細整平,隨後作廂。
4、處理種子
用清水浸種6個小時左右,隨後用強氯精500倍液浸泡35小時左右,然後撈出用清水洗凈。
5、整地播種
(1)拋秧田需做到田面平整且無雜物,土壤上緊下松,軟硬適中,水淺,以現泥為宜。
(2)如果是粘泥田,需在犁耙後沉澱2-3天,放干明水,並在晴天拋栽,如果為沙質田塊,需做到隨犁隨拋。
(3)把種子均勻播在秧盤上,播種完成後秧盤需緊挨在秧床上排列,將秧盤底部適當的壓入秧床中,保證秧盤的各部分能與秧床充分接觸。
(4)需在播種的秧床上撒1層營養土,營養土以剛好覆蓋種子為宜。
6、拋栽
(1)用左手提盤,右手拿起秧苗8-10蔸,輕輕抖散後,讓泥團向上並用力向上拋2-3m,使其自由落下。
(2)根據田塊面積以及密度確定秧盤數量,一般先粗拋2/3,剩餘的1/3需再補稀。
(3)拋栽後,每隔3m弄出一條人行道,寬30cm,隨後用竹竿疏密補稀。
7、苗期管理
(1)在秧苗1.5葉時,每公頃用尿素300g對水30kg進行噴施。
(2)在秧苗3.5葉時,每公頃用以尿素600g對水30kg噴施。
(3)在苗期時主要防治立枯病,可在2葉1心時,每公頃噴施故克松800-1000倍液45kg進行防治。
二、插秧和拋秧各有什麼優缺點
1、插秧
(1)優點
以機械插秧為例,使用機械插秧後,秧苗較有序,深淺一致,田間通風透光性良好,既能有效的防治病蟲害,也能促進秧苗的生長。
(2)缺點
勞動強度相對較高,不容易操作。
2、拋秧
(1)優點
1與機械插秧相比,拋秧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容易。
2將秧苗帶土拋秧後,根部入土淺,一般僅有0.5-1cm,分櫱較多,一般到了生長後期,有效穗也會增多,從而達到了增產的目的。
(2)缺點
秧苗分布不均勻,在生長中後期,田間通風透光性相對較差,因此拋秧適合面積較小、勞動力較匱乏的地方。
3、注意事項
(1)不是所有的地塊都適合機械插秧,機械插秧一般宜在面積大、地面平整且無稻梗的田塊中使用。
(2)不是所有的農田都能採用拋秧的方式,一般要求田間有一定的泥漿且沒有多餘的硬塊,而在需在無風、無雨的天氣中進行拋秧。

『肆』 水稻拋秧盤育苗操作流程

秧床寬1.3米,以豎放2盤或橫向4盤為好,溝寬40公分左右;鋪排秧盤用木板壓實,秧盤秧孔突出部分約1/4陷入泥土;把混入壯秧劑的溝中泥漿裝入盤內,用掃把掃平掃凈;待泥漿沉實孔深2/3時即可播種,每個秧孔常規稻5~6粒種、雜交水稻2~3粒,播後用掃把蘸泥漿輕塌種子,並把盤面掃凈。

『伍』 如何用水稻塑料育秧盤育秧

1、苗床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園地;

2、秧盤育秧的營養土要專門配製,100kg土+有機肥20kg+硫酸銨300g+過磷酸鈣300g+硫酸鉀200g 加前粉碎,加後拌勻;100kg營養土用10g敵克松對8kg水均勻噴灑,堆悶2天;

3、播種時,先澆足苗床水,後裝土擺盤,再澆水,然後播種覆土,最後化學除草和蓋膜。

(5)稻秧盤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水稻育秧[育秧盤] 用秧盤育出的秧苗每畝費用成本比人工育秧要低25元/畝,產量每畝增長率產25-35公斤。

水稻機插秧秧盤是以聚氯乙烯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配方加工吸塑而成,產品優點:在一定溫度范圍內( -20 ~ 45 ℃ ) 不易軟化變形,不脆裂,與水稻機插秧育秧硬碟相比,它具有重量輕、易搬運、便於貯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點。

軟盤規格為底部長×寬為 575 毫米× 275 毫米,垂直高度為 25 毫米,軟盤平底有分布均勻、底孔直徑為 3.0 毫米的透水孔 240 個,單片軟盤重量 45 ~ 50 克,透水孔的數量和單片重量可按照用戶的需要進行調整。產品投入到市場以來,不斷受到各地用戶的青睞。

參考資料:育秧盤-網路



『陸』 水稻的種植 簡單步驟

(一)秧苗階段1.秧苗長相苗齡適當,葉齡整齊,苗健壯,葉挺秀,根系發達,移栽後抗植傷力強。2.診斷指標(1)足苗:移栽時每畝秧田葉面積系數約3.0一3.5;大苗每畝總苗數為100一120萬,中苗為150一200萬,小苗為250一300萬,單季雜交水稻每畝總苗數為50萬一75萬左右;葉齡整齊一致,中苗葉齡6.1一7.0,大苗葉齡8.1一9.0,小苗葉齡4.1一5.0無土小苗葉齡3.0。(2)發根力強,單株根系發達,白根多,栽後2一4天返青活棵,活棵標准為早晨見心葉葉尖吐水為准。(3)抗植傷力強,中苗葉色青綠,葉彎不披垂,碳氮比10一13,稱健壯秧;大苗時色淡綠,葉片硬直,碳氮比15以上,稱老壯秧,小苗葉色嫩綠,葉片微彎,稱嫩壯秧。(4)秧苗基部粗壯,其粗度為0.5一0.7厘米;帶櫱率大苗95%以上,中苗50%左右,小苗30%上下。3.因苗管理圖示(1)選種種子要充分成熟,純凈,粒大,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2)浸種催芽滿足種子發芽所需要的溫度,水分和空氣,促使種子發芽快而整齊,根與芽粗壯,以利播後迅速紮根,育成齊壯秧苗。(3)適期播種露地育秧播種過早,易遇到低溫危害,生長緩慢,發生爛秧死苗。(4)播量適宜播種過密,紮根不良,光照不足,秧苗細長黃瘦;播種適宜,秧苗健壯.(5)濕潤紮根播後平溝水,保持秧板濕潤,紮根快,立苗早,根芽生長健壯,成秧率高,播後深水,只長芽紮根,易引起倒芽、浮苗;如低溫,還會引起爛秧、死苗。要排水落干。(6)早施斷奶肥三葉期的秧苗,胚乳內養分已全部耗盡,它的生長靠自己的根系吸收水和養料,製造有機物質,獨立生活。追肥要早,一般在一葉一心時開始。(7)防止死苗秧苗三葉期時,抗逆性最弱,遇5一7℃的低溫,秈稻就會受到冷害,保溫育秧或旱育秧,秧苗2一3葉時,由於病菌侵入,在遇低溫陰雨轉高溫的晴天時,常出現青枯或黃枯死苗。(二)分櫱階段1.長勢長相移栽後3一5天返青活棵,葉色淡綠漸轉綠色,7一10天開始分櫱。葉片不披垂,株形鬆散矮壯。2.診斷指標(1)分櫱:栽後7天左右始櫱(即n葉移栽,n+2葉露尖時產生同伸分),在有效分櫱期末(即葉齡等於總葉齡減去地上部拔長節間數時)總莖櫱數達到每畝穗數(一般應超過穗數一成左右,不宜少於適宜穗數);分櫱達到高峰時,每畝總莖櫱苗數一般達到每畝適宜穗數的一倍半或超過適宜穗數的(1/3)。(2)葉面積系數:分櫱始期2.0,分櫱盛期為3一3.5,分櫱高峰期為3.5~4.0。(3)葉色:返青後葉色由淡綠轉青綠,功能葉(頂3葉)的葉色深於葉鞘色,頂4葉深於頂3葉,葉片披彎,葉片長度與葉耳距逐漸遞增,分櫱叉開,角度較大,株型鬆散,無效分櫱期直止分櫱末期,葉色青綠轉淡綠色,頂4葉與頂3葉葉色與鞘色接近或略淡,葉片漸挺,主莖綠葉數生育期短的品種有5張或5張以上,生育期長的品種有6張或6張以上。(4)根:根系發達,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橙黃色,無黑根。5.因苗管理圖示(1)分櫱期壯苗(2)淺插與深插苗不同栽插方式對返青活棵的影響(3)分櫱期弱苗(三)長穗階段1.豐產長相4一5張綠葉,葉片青綠,葉挺不披,節間粗短,有彈性,基部清爽。2.診斷指標(1)分櫱:幼穗分化時,每畝總莖櫱數穩定在適宜穗數1.5倍左右;孕穗期,每畝總莖櫱數略大於適宜穗數。(2)葉面積系數:幼穗分化期為4左右,倒二葉時為6左右,孕穗期為7(矮稈、葉挺;氣候晴朗、濕度小時可大些,反之則小些)。(3)葉色:拔節前後淡綠,全田遠看淡綠色,近看青綠色,孕穗期(減數分裂期)轉青綠,臨抽穗時稍褪淡;綠葉數,早稻4張以上,中、晚稻5張,倒3、倒2、劍葉葉片長度由長到短逐漸遞減,且厚而挺直。(4)根:根先端白色,分枝多,彈性強,無黑根或極少,表面根(浮根)系發達,同時根系向縱深伸展。3.因苗管理圖示(1)拔節期壯苗(四)結實階段1.豐產長相抽穗整齊一致,綠葉數多葉片衰老慢,稈青籽黃,空秕粒少。2.診斷指標(1)葉面積系數:抽穗到灌漿期的葉面積系數為3一3.5左右。(2)葉色與綠葉數:抽穗後稍為轉綠,但淺於孕穗期的葉色,葉片褪色慢,抽穗時每畝成穗莖櫱的綠葉數,早稻4張,中、晚稻4一5張;抽穗15一20天後約在成熟期,早稻3張以上,中、晚稻4張以上;成熟時早稻有1.5張綠葉,中、晚稻有2.5張綠葉。(3)根:根端呈白色,黑根和腐根很少,直止蠟熟期仍有少量分枝根生長。(4)穀粒穎殼90-95%%以上(早稻90%,中、晚稻95%以上)呈黃色即為成熟標准。3.因苗管理圖示(1)抽穗揚花與花器構造抽穗揚花時,要淺水勤灌,巧施粒肥,防治病蟲。調節播種期,使後季稻控制在日平均溫度22℃以上前齊穗;此時若缺肥、乾旱或溫度過低過高,就會造成抽穗困難,授粉不良,不孕率增加,空秕率提高。(2)正常成熟的植株水稻前中期管理得當,後期施肥適當,抽穗整齊,灌漿速度快,結實率高,成熟時,間歇灌溉,養根保葉,稈青子黃,增加粒重,提高產量。(3)早衰和枝梗退化植株缺肥或高溫乾旱造成早衰,穎花退化嚴重,穗型變小或灌漿時間短,灌漿物質不足,青殼秕粒增多,粒重降低,產量下降。(4)倒伏由於穗肥施用不當、基部節間過長或久灌深水不排,以及小球菌核病等灌漿前期也能引起莖倒伏;或土壤腐爛,長期漬水不排,烤田不當,根系發育不良,灌漿後期易遭根倒伏。正確施用穗肥,控制節間和上部葉片徒長,壯稈抗倒;適時烤田,乾乾濕濕,促根,壯稈大穗。

『柒』 水稻拋秧技術,用秧盤育秧苗,一畝地需要多少谷種,和秧盤

建議播種量在每畝地用種10斤左右,每畝大田需備足434孔育秧軟盤50-60塊,或561孔育秧軟盤40-45塊。

擺盤時秧床正中央拉線,在中線的兩邊各橫擺一張秧盤,用木板壓實,做到盤與盤銜接無縫隙,軟盤與床土充分接觸不留空隙,無高低。盤底與秧床表面緊密貼合,以保證秧床與盤內營養土墒情一致。

(7)稻秧盤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防燒芽:主要注意育秧劑(包括化肥)不過量,營養土要拌勻施勻。

2、防串根:主要措施是播種後秧盤面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凈,秧田灌水不上畦。

3、防秧苗徒長:主要方法是用烯效唑浸種或適時噴施多效唑。

4、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堅持花泥(遮泥)水拋秧,大風大雨天和深水情況下不拋秧。

5、防除草劑葯害:主要是堅持用丁苄,田青,拋秧凈等除草劑,不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劑,並注意除草劑的用量和施用方法。

6、防無效分櫱多:主要措施是適當提早曬田。

『捌』 秧盤怎麼播種

共有三種方法:1.人工播種:目前機械化插秧使有用的育秧盤有塑料硬體盤、塑料軟盤和鈣塑紙盤,鈣塑紙盤因質地軟,育出的秧苗規格不符合機插秧要求,因此機插秧盤育苗要選擇泰興市永和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水稻育苗盤。2.人工半機械化播種:人工半機械化播種是人力使用播種車進行播種的形式,播種車寬度為1.2-1.5M,長度相當置床3M寬度,由2個人操作,秧盤裝土後由2個人抬起播種。3.機械自動化流水線播種:此種播種法只適用於泰興市永和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塑料機插秧塑料軟盤塑料和平盤,一次流水線作業就完成了裝土、播種、覆土、澆水過程,而且播種質量好,效率高,1小時可完成400盤。

『玖』 秧盤怎麼播種l不知道怎樣播種

繁殖方式非洲菊多採用組織培養快繁,採用分株法繁殖,每個母株可分5~6小株;播種繁殖用於矮生盆栽型品種或育種;可用單芽或發生於頸基部的短側芽分切扦插。光周期的反應不敏感,日照的長短對花數和花朵質量無影響。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層深厚、微酸性的沙質壤土。種苗選擇苗高11-15cm、4-5片真葉的種苗定植。優質種苗標准:種苗健壯,葉片油綠,根系發達、須根多、色白,葉片無病斑、蟲咬傷缺口和機械損傷。灌水定植後苗期應保持適當濕潤並蹲苗。非洲菊的養殖方法中的這兩點都是根據它的生長環境而來的,非洲菊原本是熱帶植物,多光照,少水分,所以非洲菊管理較為簡單。相對於其他花卉來說非洲菊性價比很高,管理很容易,而觀賞價值又極高,所以在現代社會被很多人所喜愛。土壤准備1、土壤耕作和基肥:種植前深耕一次(30-40cm),將化肥和廄肥(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kg,5m3腐殖土,過磷酸鈣65kg,復合肥50kg)施入土壤後深翻(15-25cm)。2、理墒:附近開70-100cm深的排水溝(根據水位高低而定),起45cm的高畦,畦寬1.0m,溝寬40cm。3、土壤消毒:採用甲醛消毒和維博畝等化學葯品(暫定)消毒,以40%工業甲醛消毒為例:稀釋濃度為1%,均勻噴灑土壤,噴灑後迅速蓋好塑料薄膜密閉悶熏,2-3天後揭膜,風干土壤兩周後淋水沖洗,再過兩周後方可定植。不同的消毒葯品根據使用說明和試驗決定。第一次種植的土壤不必消毒。採用人工培養土栽培非洲菊可明顯提高產量和質量,請參考配方:腐殖質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自配培養土進行栽植,但此法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亦可進行大田栽植,應選擇至少具有25cm以上深厚土層適合非洲菊生長的壤土進行定植;定植前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畜牧肥5噸,雞糞6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所有肥料要和定植床的土壤充分混勻翻耕,做成一非洲菊壟一溝形式,壟寬40cm,溝寬30cm,植株定植於壟上,雙行交錯栽植,株距25cm。栽植時應注意將根莖部位略顯露於土壤,防止根基腐爛。定植後在溝內灌水。定植定植時間:周年均可定植,但從生產及銷售的角度考慮,4-6月份為較理想。定植方式:每畦種3行,中行與邊行交錯定植,株距30cm,每平方米定植9-10株,每棚可栽種1100餘株。定植方法:種植前2-3天,給土壤澆透水;種植時間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栽種時要深穴淺植,根頸部位露於土表1-1.5cm,否則,植株易感染真菌病害,如果植株栽得太淺,採花時易拉松或拉出植株;栽完後及時澆透水。盆栽方法盆栽非洲菊在日常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生產溫室要具備通風、遮陽以及加溫用設施。如果條件允許,還應配備苗床、地布或灌溉系統。溫室要有密閉性,防止昆蟲入內。2、溫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5℃至25℃之間,最高不要高於30℃,最低不低於13℃。一般生產日平均溫度為18℃至19℃,超過19℃就應通風。同時,夜溫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正常的花芽分化,理想的夜溫應該在15℃至18℃之間。[3]3、使用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介質,最好是泥炭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質。pH值為5.5至6.0,EC值為0.7至1.0,有利於微量元素的吸收。4、盆栽非洲菊對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必須保證澆水的正確時間,在早晨或傍晚澆水,入夜時要使植株相對乾燥。植株開始長根時必須從下部澆水,可以採用底部滲透的方式;高溫期間可以從植株上方澆水,但要注意防止從植株中心部位開始產生的真菌霉變。5、非洲菊比較喜肥,夏季施肥時氮與鉀的比例為2:1,冬季為1.5:l。肥料pH值應為5.5至6.0。6、非洲菊在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的日照長度是11小時至13小時,因此在低光照的時候可以進行人工補光。一般人工補光的要求是每平方米3500至4000勒克斯。需要注意的是,補光要在植株上盆4周後進行。7、非洲菊從上盆到開花,如果是夏季生產,需要8周至9周;冬季生產需要11周至12周。盆的大小為10厘米至15厘米。溫室內每平方米大約可以生產30盆,但是要注意當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後應及時拉開。栽培管理1、小苗期的管理:定植後用70%的遮陽網遮光7-10天,待苗成活後再逐漸增加光照;通過側膜和頂膜的開啟和關閉來調節晝夜溫度,晝溫保持在22-25℃,夜溫20-22℃,持續1個月;這個時期用噴淋澆水,澆水時間在早晨為好。在植株旁控一個小洞,來指示土壤的濕度,水分不宜過乾和過濕,澆水頻率5天一次,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土壤結構、天氣狀況等具體來定;每天逐株檢查,及時剔除帶病植株,補上健壯小苗。2、成苗期的管理:種植後1個月左右,非洲菊就進入旺盛生長期,光照過強時需適當遮蔭;溫度調為夜間14-16℃,白天18—25℃為最低溫度;每隔1周用0.1%的復合肥(N:P:K為15:15:15)澆1次,每2周用0.1%的磷酸二氫鉀噴施1次葉面肥;噴施廣譜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防病。3、花期的管理:3-4個月左右即進入花期。每隔1周施用N:P:K=12:12:17的復合肥1次。採用葉面噴施微肥,一般25天1次,每次用0.1-0.2%Ca(NO3)2.4H2O,0.1-0.2%的螯合鐵加0.1-0.2%的硼砂加5-10ppm的鉬酸鈉進行葉面交替噴施;澆水採用滴灌,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切忌不要從葉叢中澆水。棚內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及時拔草,清除病葉、枯葉,拔出病株並用生石灰進行植穴的土壤消毒;夏季花期,要注意遮陽及通風降溫,冬季花期,注意保溫及加溫,尤其應防止晝夜溫差太大,以減少畸形花的產生。注意事項非洲菊色彩在盛夏期,尤其在乾旱缺水情況下,花瓣色彩黑淡;而在適溫的9~10月或翌年3~6月期間所開的花,色彩鮮艷。這表明;非洲菊對溫度和光照強度反映較為敏感,夏季需保持土壤的濕潤、不受旱,遮蓋50%透光率的遮光網,並向葉面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溫度;冬季應充分作好保暖工作、不受凍,夜間溫度不低於10℃,白天不低於15℃,這些對提高非洲菊的鮮艷度均十分有益。應用栽培設施,盡量滿足非洲菊苗期、生長期和開花期對溫度的要求,以利正常生長和開花。中國華南地區外均不能露地越冬,需進行溫室栽培,長江流域以外可用不加溫的大棚栽培。在夏季,棚頂需覆蓋遮蔭網,並掀開大棚兩側塑料薄膜降溫。冬季外界夜溫接近0℃時,封緊塑料薄膜降,棚內一定需增蓋塑料薄膜。遇晴暖天氣,中午揭開大棚南端薄膜通風約一小時。定植後苗期應保持適當濕潤並蹲苗,促進根系發育,迅速成苗。生長旺盛應保持期應保持供水充足,夏季每3-4天澆一次,冬季約半個月一次。花期灌水要注意不要使葉叢中心沾水,防止花芽腐爛。露地栽培要注意防澇。另外,灌水時可結合施肥。非洲菊為喜肥宿根花卉,對肥料需求大,施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5:18:25。追肥時應特別注意補充鉀肥。一般每畝施銷酸鉀2.5公斤,硝酸銨或磷酸銨1.2公斤,春秋季每5-6天一次,冬夏季每10天一次。若高溫或偏低溫引起植株半休眠狀態,則停止施肥。非洲菊基生葉叢下部葉片易枯黃衰老,應及時清除,既有利於新葉與新花芽的萌生,又有利於通風,增強植株長勢。

閱讀全文

與稻秧盤的種植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效溝通技巧和方法圖片 瀏覽:292
初五接財神正確方法動圖 瀏覽:720
動物胃腸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358
高冰岫玉的鑒別方法 瀏覽:87
聚氯乙烯膠水快速乾的方法 瀏覽:363
飛機合頁的安裝方法 瀏覽:637
華為平板電腦錄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74
燃燒成分分析方法分為哪幾種 瀏覽:940
鋁合金門鉸鏈安裝方法 瀏覽:458
光合酒花的鑒別方法 瀏覽:305
如何找到自己的賺錢方法 瀏覽:275
SL是什麼教育方法 瀏覽:690
導線測量計算表計算方法 瀏覽:881
反卷雲龍紋鑒別方法 瀏覽:356
學生如何增肥快速有效方法 瀏覽:728
125乘64用簡便方法怎麼算 瀏覽:311
蘆薈膠祛痘印最佳方法 瀏覽:927
立式縫焊機如何調整參數方法視頻 瀏覽:994
眼袋物理方法怎麼去除最有效果 瀏覽:222
健身訓練有哪些方法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