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算電阻電阻的公式是怎樣的
可以利用電阻計算公式計算:R=ρL/S。
電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
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導體則沒有電阻。
(1)高中電阻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U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的比值來定義,即R=U/I。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阻愈大,通過的電流就愈小;
反之,電阻愈小,通過的電流就愈大。
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來衡量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強弱,即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的量值與導體的材料、形狀、體積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有關。
不同導體的電阻按其性質的不同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稱為線性電阻或歐姆電阻,滿足歐姆定律; 另一類稱為非線性電阻,不滿足歐姆定律。
B. 電阻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阻計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2)定義式:R=U/I
(3)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
(4)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
(5)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²/P;R=P/I²
說明:
物理學中,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C. 電阻計算公式
所有的導體電阻,根據計算公式:R=ρL/S,在相同的長度下,截面積越小,它的阻值就越大?求詳解!
可以把導體「銅導線」想像成一根「自來水管」:
1、你家供水的自來水管可能是直徑20mm的,供水很順暢,我們說水管對水的阻力很小;
2、如果把這根水管換成直徑2mm的,就會發現水不夠用了。
3、我們說:水管的截面積變小了,所以對水的阻力變大了。
4、導體電線的電阻和水管對水的阻力一樣,截面積 S 越小,它們的阻值就越大。
5、導線 L 越長、水管越長,阻力都是越大。
6、電流不可見、水流可見,更加直觀 容易理解。
7、其他的:電壓和水壓、電位和水位、電流和水流,都有很多情景原理相同之處,可以比照參考學習。
D. 高中電學全部計算公式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lamlam203
高中物理電學公式總結大全一.電場1.兩種電荷、電荷守恆定律、元電荷: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6.電場力:F=qE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9.電勢能:EA=qφA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於電場力做功的負值)0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類平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拋運動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二、恆定電流1.電流強度:I=q/t2.歐姆定律:I=U/R3.電阻、電阻定律:R=ρL/S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6.焦耳定律:Q=I2Rt 7.純電阻電路中:由於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9.電路的串/並聯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並聯電路(P、I與R成反比)電阻關系(串同並反)10.歐姆表測電阻(1)電路組成(2)測量原理(3)使用方法(4)注意事項11.伏
E. 電阻率的計算公式
電阻率的計算表達式
ρ=RS/L
ρ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R是電阻值。
可以看出,材料的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長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橫截面積不變時,長度越長,材料電阻越大:而與材料橫截面積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長度不變時,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電阻率(resistivity)是用來表示各種物質電阻特性的物理量。
電阻率不僅與材料種類有關,而且還與溫度、壓力和磁場等外界因素有關。金屬材料在溫度不高時,ρ與溫度t(℃)的關系是ρt=ρ0(1+at),式中ρ1與ρ0分別是t℃和0℃時的電阻率;α是電阻率的溫度系數,與材料有關。錳銅的α約為1×10-1/℃(其數值極小),用其製成的電阻器的電阻值在常溫范圍下隨溫度變化極小,適合於作標准電阻。
F. 電阻怎麼算
計算電阻,看題目所給條件了。
可以計算電阻的方法是
電阻定律R=pL/S
歐姆定律R=U/I
電功率的公式P=U^2/R,P=I^2*R
串聯電路總電阻R=R1+R2+R3+................
並聯電路1/R=1/R1+1/R2+1/R3.............
總之凡設計電阻的公式都可以用來計算電阻。
G. 電阻怎麼計算
以其中一個頂點為起點,另一相鄰的頂點為終點。從起點出發的電流迴路有3個(電流會經過電阻最少的迴路),一個迴路的電阻是R,兩個迴路的電阻是3R,它們都是並聯的,所以就是根據並聯算出來是R*3/5
H. 電阻率公式是什麼
電阻率的計算公式為:ρ=RS/L。
在上式中
1、ρ為電阻率,單位為歐姆·厘米
2、 R為電阻值,單位為歐姆
3、 s為橫截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
4、 L為導線的長度,單位為厘米
(8)高中電阻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率不僅與材料種類有關,而且還與溫度、壓力和磁場等外界因素有關。金屬材料在溫度不高時,ρ與溫度t(℃)的關系是ρt=ρ0(1+at),式中ρt與ρ0分別是t℃和0℃時的電阻率;a是電阻率的溫度系數,與材料有關。
錳銅的a約為1×10-5/℃(其數值極小),用其製成的電阻器的電阻值在常溫范圍下隨溫度變化極小,適合於作標准電阻。已知材料的ρ值隨溫度而變化的規律後,可製成電阻式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半導體材料的α一般是負值且有較大的量值。製成的電阻式溫度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I. 關於電阻的公式有哪些
1、定義式:R=U/I。(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
2、定義公式:R=ρL/S。(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3、電阻串聯:R=R1+R2+R3+...+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4、電阻並聯: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5、與電功率相關公式:R=U²/P;R=P/I²。(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P表示電功率)。
6、與電能(電熱)相關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t表示時間,W表示電熱)。
(9)高中電阻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影響因素:
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
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
J. 電流、電壓、電阻怎麼計算
1、串聯電路:
①電流:i=i1=i2
②電壓:U=U1+U2
③電阻:R=R1+R2
2、並聯電路
①電流:i=i1+i2
②電壓:U=U1=U2
③電阻: 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 R
(10)高中電阻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路規律
(1)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相等,因為直流電路中同一支路的各個截面有相同的電流強度。
(2)總電壓(串聯電路=兩端的電壓)等於分電壓(每個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Un。這可由電壓的定義直接得出。
(3)總電阻等於分電阻之和。把歐姆定律分別用於每個電阻可得U1=IR1,U2=IR2,……,Un=IRn代入U=U1+U2+……+Un並注意到每個電阻上的電流相等,得U=I(R1+R2+Rn)。此式說明,若用一個阻值為R=R1+R2+…+Rn的電阻元件代替原來n個電阻的串聯電路,這個元件的電流將與原串聯電路的電流相同。因此電阻R叫原串聯電阻的等效電阻(或總電阻)。故總電阻等於分電阻之和。
(4)各電阻分得的電壓與其阻值成正比,因為Ui=IRi。
(5)各電阻分得的功率與其阻值成正比,因Pi=I2Ri。
(6)並聯電路電流有分叉。
串聯和並聯是電路連接兩種最基本的形式,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區別。要判斷電路中各元件之間是串聯還是並聯,就必須抓住它們的基本特徵,具體方法是:
(1)用電器連接法:分析電路中用電器的連接方法,逐個順次連接的是串聯;並列在電路兩點之間的是並聯。
(2)電流流向法:當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依次流過每個元件的則是串聯;當在某處分開流過兩個支路,最後又合到一起,則表明該電路為並聯。
(3)去除元件法:任意拿掉一個用電器,看其他用電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所有用電器都被拿掉過,而且其他用電器都可以繼續工作,那麼這幾個用電器的連接關系是並聯;否則為串聯。
(4)用筆畫線代替導線,能用一根導線將所有用電器連起來即為串聯,不能則為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