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死人行禮怎麼行法
當聽到執事人念到客人村名和姓名時,客人應緩步走至祭桌前蘆席中央位置停下,執事人喊「客至「,客人便轉身向右首跪棚的長輩作一揖、跪下叩一頭(平輩只需作揖);再轉向左首跪棚的長輩作揖叩頭(平輩只需作揖)。
葬禮禮儀是各民族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各個地區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數十里的村落,一些講法和做法也不盡相同。對死者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殯儀、舉哀等。
『貳』 如何給死人行禮
若是親人朋友去世很久了就上香(不在墓前,在祠堂或靈堂)
在墓前一般送花並哀悼就行,不可擺祭祀物品,因為會打擾到死者靈魂,且有可能在地下受苦(只有在清明或死者生辰之日才能擺放祭祀物品,傳說是這時才靈魂可以與親人正式交流)
若是不認識或不熟悉的人去世穿深色的衣服並哀悼3分鍾即可。
還有一些民俗,則要遵照當地的習俗祭拜比較穩妥。
『叄』 吊喪磕頭禮儀,作揖磕頭步驟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注意: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於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後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於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肆』 祭拜死人禮儀跪拜家人怎麼回禮
這是國人喪葬禮儀,孝子在靈前接客見禮。來賓到靈前給逝者行禮,孝子要在靈堂(男左女右)還禮。在客人一行禮畢,最後一個人扶起孝子。 弔唁,指親友接到訃告後來吊喪,並慰問死者家屬,死者家屬要哭屍於室,對前來弔唁的人跪拜答謝並迎送如禮。...
『伍』 白事怎麼行禮
因人因地而異,不同地區與民族風俗習慣各有不同,這里列舉弔孝基本禮儀:
1、長輩參加晚輩葬禮,無需著孝裝、戴孝巾,無需行跪拜、鞠躬等禮節,只需對遺容注目稍許即可。
2、平輩參加葬禮,一般情況(不是至親)也無需著孝服、戴孝巾,如果弔孝者年齡比死者大,無需下跪叩首,只需站著鞠個躬即可;如果弔孝者年齡比死者小,則可以行跪拜叩首禮,如果是至親,如親弟吊親哥,則可佩戴孝巾,可行跪拜叩首禮。
3、晚輩參加長輩葬禮,弔孝時需行跪拜叩首禮,不是至親佩戴孝巾,是至親則穿戴孝服,於靈柩前行叩首禮三次。
4、如果是上級弔孝下級,無需著孝服,佩孝巾,無需叩首,行注目鞠躬之禮即可。
5、黨員幹部參加親屬葬禮,即使是長輩的葬禮,也不可著孝服佩孝巾,更不可行跪拜叩首之禮,可鞠躬致敬。黨員幹部有黨員幹部的行為規范和准則,這是民俗不可強求的。
6、出殯前的晚上,主持葬禮的年老者會安排所有參加葬禮的賓朋和親屬繞靈柩一周,邊走邊看死者最後一眼,然後合上棺蓋,至此,葬禮的弔孝環節就算結束了,只等著第二天出殯。
參加弔孝注意事項:
1、盡量不穿彩色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
2、一般參加追悼會儀式都穿黑色衣褲鞋子也可以扎黑色領帶。最好是黑白2色顯凝重。一定要注意穿上黑色為主的衣飾;特別是外套,更加要引起重視,穿上以黑色為主的深色服飾,表達對逝去長輩的懷念和敬重之情。
切記不可穿著日常喜歡的鮮艷外套,以免與葬禮現場的氛圍不相協調。
3、追悼會場上不要大聲喧嘩,嬉笑,別亂張望。
4、個人弔唁可以購買一頂鮮花花圈或弔唁花籃,也可以幾人合買。以祈誠的態度行跪拜禮。
5、要勸慰失去親人的健在長輩,切不可因為悲傷而影響自己的健康。要及時正常的進食,給自己補充能量,可以有足夠的精力來處理眼下的事情。
『陸』 祭拜死人禮儀跪拜動作岳母去世怎麼祭拜
風俗習慣來說,南北、東西地域之間的差異的很大,喪葬文化同樣是源遠流長,其間風俗學問博大精深,老人去世後,女婿的祭拜方式,各地均有不同,按照入鄉隨俗的慣例,建議你詢問下岳父母家鄉所在地的老人,他們介紹的情況更符合當地祭拜風俗。
先合掌再雙膝跪地上身往前倒!頭快到地面時,上身再平起,然後先單腿起來,雙手放到起來的腿的膝蓋部位,再站起,接著雙手稍微握在一起,從腿的膝蓋部位移到頭的額頭部位在回到嘴巴處,就完成了一磕頭,接著再重復兩次就行了,。呵呵....心要像佛才行啊!我就是佛家子弟!
給岳母磕頭是什麼意思晚輩對長輩的敬意除了對長輩的敬意之外,我是一種哀思!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啊!
『柒』 給死人正確的磕頭姿勢
祭奠逝者的磕頭步驟:
1、先做拱手長揖。
2、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個頭後,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3、而後磕下第二個頭,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4、再磕下第三個頭,最後起立。
注意事項:不要像「搗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頭接連觸地三次,那是失禮的(幼童可以)。
『捌』 喪禮三拜九叩禮怎麼行
三拜九叩是禮節上最高的級別。 跪是雙膝跪地,而非單膝,叩是叩首、叩頭,是頭點地。
三拜九叩是三步一跪,當跪下後就是叩首,而且叩一個頭就要站立起來,在跪下去,如此叩三個頭,是為一跪三叩首,再走三步,叩三個頭,再走三步,再三叩首,是為三跪九叩首。
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
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叩」就是頂禮恭敬。因為,頭部裡面是整個性體系統最集約的區域,也是性光產生的區域,而且性體系統的辦公室也在這個區域。
(8)死人行禮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三拜
拜禮重復三次。三拜要行跪後兩手相拱於地,俯首至手,重復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禮有三種情況。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對眾多客人行三拜禮,以示普遍行禮;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業歸敬。三拜始於先秦,經過近代,至現代後較為使用。
九叩
連續三次一跪三叩首。該禮節是清代時最莊重的大禮,行禮時,先放下馬蹄袖,然後跪下挺直上身,將右手伸平舉起到鬢角處,手心向前,然後放下,再舉起再放下,連舉三次站起。
如此大禮民間一般不用。僅在人們描述本地最高大禮時與「三拜」 聯用,稱「三拜九叩」為最高禮節,對帝王表示尊重。
三拜象徵人三寶精氣神,道三寶道經師,天三伯日月星,象徵三才。九叩象徵純陽之數。
三拜九叩能使陰陽平衡,調七情,去六欲。心態保持平和。過去道門有位前輩每天修煉三拜九叩達上萬次,出現了辟穀現象。
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
「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叩」:就是頂禮恭敬。
宗教學上的叩拜起源於上古巫祝中的祈禱。
在漢代後經發展,叩拜之禮儀也成了一種修行法門。裡面暗藏養生修煉的口訣。教徒叩拜神像一是凈化心靈,表示對神仙佛祖們的景仰尊重。二則可使身心慧光圓通,養生修煉。
『玖』 葬禮上應怎麼行禮
葬禮上,至親長輩磕頭,非至親的鞠躬。
忌參加喪禮的人,與亡者生辰八字相剋:因「子午相沖,金木相剋」的道理,如果亡者是子年出生的,那麽不論亡者的親朋或好友,凡是午年出生的人,都不能參加送葬儀式。此外,孕婦、嬰兒,也禁忌送葬,恐怕沾染到不祥之氣。
拓展資料
參加葬禮時注意:
1、久病之人、身體虛弱之人、靈異體質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必須要穿上紅色內衣、內褲、紅襪子迴避大吉。如果參加葬禮返回後,身體突感不適,應盡快找信得過的堂口師傅,除晦洗孝為佳。
2、新婚期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及身上有傷口未癒合者,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除了採用紅色內衣之法外,身上有傷口的朋友,還要在包裹傷口的紗布外,拴上五色線、或九色線,迴避大吉。
3、即將面臨重大考試之人、陞官之人、外出遠行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需要隨身佩戴文昌帝君錦囊,或魁星令牌,迴避方可。
4、正所謂「先死為大」,參加葬禮時一切都應以逝者為大,無論和亡人是什麼關系,都應肅然恭敬。不可對逝者品頭論足,談論是非。以免先人挑禮,煞氣臨頭。
5、參加葬禮時,如若不小心碰掉、碰壞了葬禮上的祭品,均應及時和喪家聯系,心生懺悔,坦誠道歉,盡量恢復原樣。萬不可置之不理,以免輕者沖撞煞氣,重者霉運不斷。
6、參加葬禮時,尤其是在最後遺體告別、屍身開光時,氣場虛弱、膽小的朋友,還是別看為佳,這是最好的迴避方法。
7、參加葬禮時,喪家帶孝人,如不小心丟失、破損孝布、孝牌、青紗者,均不可補替,更不可刻意丟失破損。
8、參加葬禮時,喪家帶孝人,一定要按照長幼順序帶好自己的孝布、孝牌和青紗,萬不可錯帶、混帶,以免沖撞呼氣煞神。
9、參加葬禮時,尤其是設有賬房的喪家(即設有專門收取葬禮禮金之地),喪家務必要先行拿出紅包(過百即可)壓在賬房處,方可開始收取記錄禮金。
葬禮中的搭教行禮是怎麼回事
-
愛問知識人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