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120鋁電纜180米24小時走6000度電,電損多少度
電損約為246.2度電。
計算過程:
1、計算電流
24小時的平均功率是
6000KWh÷24h=250KW
有功電流是
250KW/(√3x380Vx0.8)≈475A
2、求475A在180米長的4x120mm²電纜上個的壓降
經查,120mm²鋁芯電纜的單位長度直流電阻是0.253歐/千米。
壓降= (0.253歐/千米 x 0.18千米)x475A≈21.6V
3、求電損
21.6V x 475A x24h=246240Wh≈246.2度
『貳』 電纜線損怎麼計算求幫忙解答!已知電纜長度180米,電纜暫選用zryjv-240mm²銅芯電纜,功率188kw
電阻公式:R=ρL/S=0.017X180/240=0.013歐
通過188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338A
電壓損失U損=IR=338X0.013=4.39
電量損失P=I2R=338X338X0.013=1.485KW
這只是大概計算
『叄』 180高壓電纜一米出多少銅
185平方電纜1米含銅量3.294斤。
銅的密度是8.92克/立方厘米。185平方毫米=1.85平方厘米。
M=ρV=8.9克/立方厘米x1.85x100立方厘米=1647克=1.647千克=3.294斤。
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普及小知識:盜竊電纜線現在是判刑的,如果是正在使用中的電纜線,則構成破壞電力設施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構成破壞電力設施最,則不需要產生嚴重後果,只要行為人實施了行為,就可以定罪判刑。
『肆』 電線、電纜如何計算長度
電線/電纜計算長度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
A根數:橫面的電線的根數
B根數:堅面的電線的根數
C長度: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
不解盤,這盤電線的米數=A根數×B根數×C長度(單位是米)×3.14 16
如一盤BV2.5的電線:A根數:12根B根數:16根C長度:16.5厘米,即0.165米則這盤電線的長度
為:12×16×0.165×3.14 16
=192乘以0.165米乘以3.14 16
=31.68米乘以3.14 16
=99.525 888米
誤差在1米內。
第二種方法:
A:先用鋼捲尺測量出來這一盤電線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
B:再數出來這一盤電線有多少圈。
用測量出來的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乘以數出來的圈數,再乘以3.14 16 =這一盤電線長度能有多少米?
後序
一:要數的圈數如果是兩個頭在一起(就是在一個面上),數出來多少圈,就用數出來的圈數減去0.5(意思就是說:計算圈數的時候,就把減去0.5得到的數,寫出來),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二:要數的圈數如果是一個頭,數出來多少圈,就計算多少圈,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伍』 電纜線的重量計算公式是什麼求答案
電纜線一般都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相絞合成的,每根或每組導線之間有絕緣材料。它的重量計算方法如下:
電纜線重量計算YJV3*95+1*50的電纜
已知電纜的截面是多少平方毫米,比方說12的三根。那麼,
銅的重量=12*1000*x*3
式中的x是每立方毫米銅的重量。
結構是3根95平方毫米的+1根50平方毫米的
銅的重量簡單計算,總截面*8.9*千米長度
銅芯總截面:3*95+1*50=335平方毫米
100 米重量:335*8.9*0.1 電線電纜材料用量計算公式:
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截面積*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
1.導體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2.絕緣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包帶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纏繞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 G=比重 Z=絞入率
6.編織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 / 25.4 / T
『陸』 電線長度怎麼計算急.......
電線的長度計算方法如下:
1、電線長度計算公式:
A根數:橫面的電線的根數,B根數:堅面的電線的根數,C長度: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不解盤,這盤電線的米數=A根數×B根數×C長度(單位是米)×3.14 16。
如一盤BV2.5的電線:A根數:12根B根數:16根C長度:16.5厘米,即0.165米則這盤電線的長度為:12×16×0.165×3.14 16=192乘以0.165米乘以3.14 16=31.68米乘以3.14 16=99.525 888米誤差在1米內。
2、A:先用鋼捲尺測量出來這一盤電線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B:再數出來這一盤電線有多少圈。 用測量出來的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乘以數出來的圈數,再乘以3.14 16=這一盤電線長度有多少米。
要數的圈數如果是兩個頭在一起,數出來多少圈,就用數出來的圈數減去0.5,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要數的圈數如果是一個頭,數出來多少圈,就計算多少圈,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6)180米電纜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組成結構:
電源線的結構並不是十分復雜,但是也不要從表面就簡單的可以一下子看穿它,如果好好的去研究電源線的話,有的地方還是需要專業的去了解電源線的結構的。電源線的結構主要要外護套、內護套、導體,常見的傳輸導體有銅、鋁材質的金屬絲等。
1、外護套
外護套又稱之為保護護套,是電源線最外面的一層護套,這層外護套起著保護電源線的作用,外護套有著強大的特性,如耐高溫、耐低溫、抗自然光線干擾、繞度性能好、使用壽命高、材料環保等特性。
2、內護套
內護套又稱之為絕緣護套,是電源線不可缺少的中間結構部分,絕緣護套的主用顧名思義就是絕緣,保證電源線的通電安全,讓銅絲和空氣之間不會產生任何漏電現象,且絕緣護套的材料要柔軟,保證能很好的鑲在中間層。
3、銅絲
銅絲是電源線的核心部分,銅絲主要是電流和電壓的載體,銅絲的密度大小直接影響的電源線的質量。電源線的材料也是質量把關的一個重要因素,銅絲的數量和柔韌度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4、內護套
內護套,是包裹電纜在屏蔽層和線芯之間的一層材料,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或者聚乙烯塑料。也有低煙無鹵料。按照工藝規定使用,使絕緣層不會與水、空氣或其他物體接觸,避免絕緣受潮和絕緣層不受機械傷害。
『柒』 一根電線長180米,將它分割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長20米,第三段長是第一段的兩
第一段:(180+20)/(1+1+2)=50
第二段:50-20=30
第三段:50*20=100
『捌』 我有一台180KW電動機距變壓器200米需多大的電纜要有計算方法
配線有3個條件:
1:線截面必須滿足最大功率時的電流。鋁線每平方允許通過的極限電流一般認為是20A。銅線是22A。(注意:是極限)
2:整個線路允許的最大電壓損耗。一般情況下,電壓損耗允許在百分之七。可根據公式計算。公式:
S=PL/CV
S:導線面積
P:最大功率
L:線路長度
C:電壓損耗系數。三相三線制中,銅線為77(剛才去查清楚了)
V:允許的最大電壓損耗。一般取7。(不是百分之七)
如果線路比較短(幾米或十幾米)這項不用計算。
3:機械強度。架空線必須大於等於16平方,而且必須是硬線,不管是多大電流,即使是零線。如果不架空這項不算。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使用150平方(最小要70平方)
180KW電流大概是小於360A,400米長(來回)150平方的銅線電阻是0.04歐。壓降=360*0.04=14.4伏
『玖』 電纜每米重量計算公式
電纜每米重量計算公式:電線重量=導體重量+絕緣重量。電纜按照光伏電站的系統可分為直流電纜及交流電纜,電纜是一種電能或信號傳輸裝置,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組成。
電纜有電力電纜、控制電纜、補償電纜、屏蔽電纜、高溫電纜、計算機電纜、信號電纜、同軸電纜、耐火電纜、船用電纜、礦用電纜、鋁合金電纜等等。它們都是由單股或多股導線和絕緣層組成,用來連接電路、電器等。
『拾』 關於電纜計算公式
一、電線電纜材料用量
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
截面積*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
1、導體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2、絕緣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包帶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纏繞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 G=比重 Z=絞入率
6、編織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 / 25.4 / T d=編織銅線徑 T=錠數 N=每錠條數 G=銅比重
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發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帶-0.55;PP繩-0.55;棉紗線-0.48
二、導體之外材料計算公式
護套厚度:擠前外徑×0.035+1(符合電力電纜,單芯電纜護套的標稱厚度應不小於1.4mm,多芯電纜的標稱厚度應不小於1.8mm)
2.在線測量護套厚度: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2π 或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0.1592
3.絕緣厚度最薄點:標稱值×90%-0.1
4.單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5%-0.1
5.多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0%-0.2
6.鋼絲鎧裝:根數= {π×(內護套外徑+鋼絲直徑)}÷(鋼絲直徑×λ) 重量=π×鋼絲直徑²×ρ×L×根數×λ
7.絕緣及護套的重量=π×(擠前外徑+厚度)×厚度×L×ρ
8.鋼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2×厚度-1) ×2×厚度×ρ×L}/(1+K) 9.包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層數×厚度)×層數×厚度×ρ×L}/(1±K) 其中:K為重疊率或間隙率,如為重疊,則是1-K;如為間隙,則是1+K ρ為材料比重;L為電纜長度;λ絞入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