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極樁的無極樁練法
功架: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成11字形。頭正身直,二目垂簾向前下方斜視,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貼於大腿兩側。舌抵牙齦。請務必重視預備式。
心法:身體放鬆後,觀想自身與茫茫宇宙合為一體,天地元氣自頭頂百會穴進入身體,緩緩流入丹田,進入忘我境界。
時間:10-15分鍾 功架:接上勢兩腿微微彎曲,將身體的重心放在湧泉穴上,雙手由身體兩側向前旋轉,手心向後外方向,指尖向下。兩臂略有彎曲,保持自然鬆弛的狀態。
功架要點:身體放鬆一動不能動。眼睛向下不可閉。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法:1、三點一線:將百會穴與會陰穴、兩腳的兩個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三點成一線。
2、松肩轉肘:放鬆兩肩,轉肘。(肘外展,手內旋,)
3、兩手下垂:兩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著丹田。
心法要點:每個心法 2分鍾,1-4為一循環,連續做。做一個扔一個,如做3扔2。
時 間:時間選擇的安排要根據個人興趣來定:可以選擇20分鍾一個檔次,40分鍾一個檔次,
還有60分,120分。若養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為練武打基礎則可站上120分鍾。
增加時間方法:應循序漸進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鍾。則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功 架:起身,兩手向丹田處合,左手內掌心貼住丹田,同時右手內掌心貼住左手外掌心,這樣丹田與兩心一直線,意守幾分鍾,等身體氣感漸漸恢復平靜,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動了。
心 法:意想周身內氣回歸丹田
時 間:2-5分鍾
㈡ 站無極樁時要訣
其實 孫祿堂對於 站樁 從無極樁 開始的見解 很是精闢,無極樁不考驗體力,有 心靜入手,出功夫破快, 一開始 想入靜最簡單的方法 是 專注, 就是 精神集中,想一件事情,氣功中常見的 意守某個部位就是這個意守。
㈢ 楊氏太極拳無極樁怎麼站
無極樁也稱自然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樁法之一,被歷代拳家認為是太極拳的根基。拳理說:「太極者,無極而生也。」練習此樁時身體處於高度放鬆狀態,意形合一,陰陽相調,無形無象,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養生運動。
(一)、預備式
預備式功 架: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成11字形。頭正身直,二目垂簾向前下方
斜視,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貼於大腿兩側。舌抵牙齦。請務必重視預備式。
心 法:身體放鬆後,觀想自身與茫茫宇宙合為一體,進入忘我境界。
時 間:10-15分鍾
(二)、無極樁功
功 架:接上勢兩腿微微彎曲,將身體的重心放在湧泉穴上,雙手由身體兩側向前旋傳,手心向後外方向,指尖向下。兩臂略有彎曲,保持自然鬆弛的狀態。
功架要點:身體放鬆一動不能動。眼睛向下不可閉。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 法:
1、三點一線:將百會穴與會陰穴、兩腳的兩個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三點成一線。
2、松肩轉肘:放鬆兩肩,轉肘。(肘外展,手內旋,)
3、兩手下垂:兩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著丹田。
無極樁心法要點:每個心法 2分鍾,1-4為一循環,連續做。做一個扔一個,如做3扔2。
時 間:時間選擇的按排要根據個人興趣來定:可以選擇20分鍾一個檔次,40分鍾一個檔次,
還有60分,120分。若養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為練武打基礎則可站上120 分鍾。
增加時間方法:應循序漸進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鍾。則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三)、收功
功 架:起身,兩手向丹田處合,左手內掌心貼住丹田,同時右手內掌心貼住左手外掌心,這樣丹田與兩心一直線,意守幾分鍾,等身體氣感漸漸恢復平靜,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動了。
心 法:意想周身內氣回歸丹田 時 間:2-5分鍾
無極樁的作用
能使使習練者可有效地調節自律神經,增強大腦皮質的健全,使運動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得到改善,同時還使人反應靈敏,是訓練高功能神經系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還能培養元氣,放鬆身體,穩固身體重心,端正身體姿勢,增強腿部力量。
注意:
無武術基礎者或者身邊無師傅指導者不建議自己練習!練功時切忌用力,須用意導氣!須嚴格按照要求練功,否則不但收不到成效,還會導致岔氣甚至更嚴重的疾病!
㈣ 站樁的正確做法
如何練習站樁?
1。首先找個靜處,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且平行。
2。臀部微微向後下方坐,同時帶動膝蓋微屈,膝蓋尖不超出腳尖。
3。上身自然中正挺直,不要挺胸。
4。頭部自然中正。
5。眼睛微閉。
6。雙手自然垂直。
以上動作做好後就靜靜站10分鍾左右。
按照以上方法練習就可以了,每次10-30分鍾,堅持一個月效果必會顯現出來。
㈤ 有誰知道太極功的無極樁怎麼做!
無極樁練法
(一)、預備式
預備式
功 架: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成11字形。頭正身直,二目垂簾向前下方斜視,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貼於大腿兩側。舌抵牙齦。請務必重視預備式。 心 法:身體放鬆後,觀想自身與茫茫宇宙合為一體,進入忘我境界。
(二)、無極樁功
功 架:接上勢兩腿微微彎曲,將身體的重心放在湧泉穴上,雙手由身體兩側向前旋轉,手心向後外方向,指尖向下。兩臂略有彎曲,保持自然鬆弛的狀態。 功架要點:身體放鬆一動不能動。眼睛向下不可閉。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 法:1、三點一線:將百會穴與會陰穴、兩腳的兩個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三點成一線。 2、松肩轉肘:放鬆兩肩,轉肘。(肘外展,手內旋,) 3、兩手下垂:兩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著丹田。
無極樁心法要點:每個心法 2分鍾,1-4為一循環,連續做。做一個扔一個,如做3扔2. 時 間:時間選擇的安排要根據個人興趣來定:可以選擇20分鍾一個檔次,40分鍾一個檔次, 還有60分,120分。若養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為練武打基礎則可站上120 分鍾。 增加時間方法:應循序漸進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鍾。則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三)、收功
功 架:起身,兩手向丹田處合,左手內掌心貼住丹田,同時右手內掌心貼住左手外掌心,這樣丹田與兩心一直線,意守幾分鍾,等身體氣感漸漸恢復平靜,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動了。 心 法:意想周身內氣回歸丹田
(詳細內容:見 網路----網路----無極樁)
㈥ 女性站樁的正確方法
你好,女性站樁跟男性沒有區別。姿勢都不一樣。
我們站樁一般以養生為主,站樁也叫養生樁,養生樁是一種以「養」為目的的中國傳統養生站樁功,它的練習要求是要做到精神內斂。當做到精神內斂了,注意力也會開始變得集中,由於站樁的特定姿勢,通過肌肉的不斷收縮,內氣推動血液加速循環,平時藏在臟腑里的血液也會參與進循環,體內血紅蛋白的供氧會大幅增加,而對於大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放鬆作用,進而促進身體健康。
養生樁的練習計劃
初學者每次站樁10分鍾左右,每天1-3次,堅持1-3個月。效果自會顯現。
練習站樁功的注意事項:
1。練習前排空大小便
2。不要吃太飽
3。穿寬松的衣服
4。不帶電子產品
5。練習完後請輕拍頭頂,按摩四肢和輕搓臉部
6。練習完請勿馬上碰冷水
站樁什麼時候都可以練習。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
1、心態:如果你覺得心情好,想站樁那就站就可以了。情緒波動過大時請勿站樁,平復後再去練習。
2、一天中:一般早晨練習會比較好,陽氣初升時,站一站,頭腦也會格外清醒。
3、一年中:以春夏練習最好,春季陽氣初升,很多人都會感覺到精神飽滿,這個季節練習也是比較好的。
祝你身體健康,這里是正氣站樁學堂。
㈦ 求陳氏太極拳無極樁的正確練習方法
陳氏無極樁
打陳氏太極無極樁時首先兩目平視注遠方,凝神片刻返神光,意領氣從祖竅降,一下湧泉四梢暢。
無極樁在動作上的要求為:
自然站立,兩腳分開同肩寬,腳尖朝前,兩膝微屈,兩胯微坐,兩腳踏地踩實,腳趾自然抓地。頭正項豎,下頦內收,舌貼上齶,兩目平視。脊柱豎直,松腰下塌,尾間微向下、向前收斂。會陰內收,襠開圓,後腰命門處松開,虛心實腹,胸空微含,身體中正安舒。兩臂放鬆垂於體側,沉肩墜肘,松腕垂指,手心朝里,周身內外上下鬆弛舒展。
大無極樁意念:
(1)兩目平視遠方,可以找一目標物例如:樹木,人,只要是一件不動的東西就好,然後凝視片刻。這是為摒除雜念,讓心態放鬆求安靜。
(2)目光緩緩收回到眉間祖竅處視為一線,然後兩目輕閉,同時以意封閉雙耳,也就是聽而不聞。此為收視返聽。
(3)以意引氣從祖竅逐漸下降,經中丹田至下丹田,再分向兩腿下降到達腳心湧泉穴,同時全身骨節自上而下地循經竅節節放鬆並松開,周身筋肉皮膚毛孔也自上而下地放鬆松開,猶如一團氣水自上而下、經體內體表潺潺流淌到四梢。
(4)然後,開始入靜,進入無物無我、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空空洞洞的無極之境。
對於無極樁時間上的要求:一般整套功法練習時約10分鍾左右,單練此樁時應該在30分鍾以上,單練後收功。
陳氏太極拳的無極起勢
(1)無極勢
①姿勢:自然站立,兩腳距離同肩寬,兩臂自然松垂於體側,兩手心朝內,指尖自然下垂,頭正項豎,兩目平視。
②要點:頂勁虛虛領起,舌貼上齶,脊柱豎直,腰部放鬆下塌,尾閭微向下、向前收斂,命門自然松開。胸廓松空微含,虛心實腹,意沉丹田;兩胯松開微微下坐,會陰內收自然圓襠,兩膝微屈,兩腳沉穩踩實,兩腿節節放鬆下沉,腳趾自然抓地;兩肩松開下沉,兩肘松開下墜,兩手鬆腕舒指,氣自然到指梢。其中,應有意識地做到兩肩和兩胯、兩肘和兩膝、兩手和兩腳上下相合,內外相連,意、氣、神、形融為一體,則周身自然內外六合。
如此默立3~5分鍾,在念止、心靜、神寧、平和、體舒、形順之中漸呈一片無物無我、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的空洞覺明景象,四肢百骸感到盪然無存,即進入無極虛靈之境,以靜待動。當靜至極時,氣機一動,遂太極生焉。此時練拳最妙。因為此時你的內心是處在一種完全無外物的狀況下,也就是太極拳中所說得:無極。
(2)起勢
①外形螺旋路線
動作一:隨心意後引,兩手先領臂微內旋略朝身後蓄引,再隨著心意前上,以腕領臂徐徐地向前上方弧形上掤至腕背高與肩平,舒指自然下垂,兩目平視前方。此為「掤勁」,掤點(此點是內勁在該勢該處的落點,由意注而顯現)在腕背。
動作二:兩手十指隨跟神心意前趨的引領,漸漸向前平展伸擠。此為「擠勁」,擠點在指梢。
動作三:兩腕下坐,十指自然向前上翹,以肘領臂斜向後下方沉著虛靈地掘引至腰兩側,手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視前下方。此為「捋勁」,捋點在掌心。
動作四:隨心氣下沉,重心下降,雙目下垂,松胯下坐,兩手沉穩地按落於兩胯外側,手心朝下,指尖朝前。此為「按勁」,按點在掌根。
隨即,心氣放鬆,周身放鬆,兩手鬆腕舒指下垂,復歸無極。
要點:
①上掤時,兩肩松沉下塌,身體隱隱沉坐,形成對稱相開、充滿彈性的掤勁。
②兩臂前擠時,腰背隱隱後倚,形成「前去之中必有後撐」的沉穩而有彈性的擠勁,同時體現出上肢「梢領、中隨、根催」的三節勁。
③後捋時,目光緩緩收回,兩肘圓活虛靈,兩膝微屈,兩胯微坐,形成伸屈自如而有彈性的捋勁。
④下按時,兩腿繼續屈蹲,兩胯繼續下坐,身體帶動兩手下按,意仍在掌根;放鬆時,要體現出心氣一下無不俱下、心氣一松周身皆松的松虛之勢。起勢要連貫圓順。
意氣運行路線:心意後引時,內氣由下丹田蓄引至後丹田,手隨意動,同時後引;心意上掤時,內氣由命門出發,循體後督脈上行至兩肩兩肘兩腕,兩腕領氣虛虛上掤而形成掤勁;心意前趨,氣貫指梢伸擠而成擠勁;心意回引,氣從梢端返回兩肘形成捋勁;隨心意下沉,內氣降至丹田,兩手領氣下按而形成按勁;最後心氣一松,氣歸丹田
陳氏中環混元樁
在練習陳氏中環混元樁是要雙手環抱抱腹前,三性歸一,一氣連,丹田內吸貼於命門,靜極生動見真元。
混圓樁動作要求:
雙手自體前緩緩上升環抱於腰腹前,指尖相對.相距約一掌寬,手心朝里,松肩沉肘,雙臂要圓,背要圓,襠要圓,故而又稱三圓樁。再加上無極樁的:(自然站立,兩腳分開同肩寬,腳尖朝前,兩膝微屈,兩胯微坐,兩腳踏地踩實,腳趾自然抓地。頭正項豎,下頦內收,舌貼上齶,兩目平視。脊柱豎直,松腰下塌,尾間微向下、向前收斂。會陰內收,襠開圓,後腰命門處松開,虛心實腹,胸空微含,身體中正安舒。兩臂放鬆垂於體側,沉肩墜肘,松腕垂指,手心朝里,周身內外上下鬆弛舒展。)就是混元樁的動作要求。
意念上的要求:
(1)以意引氣由祖竅下降,經體前任脈下行至中丹田。再由命門上行至體後夾脊處,分行左右肩井,經兩臂貫注到兩手勞宮和指梢,兩手心與中丹田相對相連。
(2)意氣到達中丹田後,三性歸一,即內視丹田,內聽丹田,內想丹田。靜守片刻後,意領肚臍極為輕緩地往裡往後吸引,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時(意想中覺得肚臍與命門相貼),腹部自然向前放鬆(也就是呼),這一吸是有意的,呼是無意的,以後就不再管它了,動就動,不動就守著它,也就是不管動與不動,三性歸一仍守著中丹田,忘卻鼻息。
時間要求:整套功法練習時此樁約練l0分鍾左右,單練此樁時需30分鍾以上。單練後收功。
混元樁練功說明:意守中丹田主練氣。中丹田的位置在臍內深處,是一個空竅,是先天元氣所在之處,嬰兒出生,剪斷臍帶,真陽歸於臍內,集中在中丹田。古人雲:「真陽在,人命在;真陽散,人即亡」,故稱臍為命之蒂,可見中丹田是人生命的根源。古人又把中丹田比土,可生萬物,「中央戊己土,萬物由此生」。意守中丹田,就是培養先天元氣,所以又稱「築基功法」、「入門功法」。丹田呼吸也就是「竅呼吸」,即先天呼吸法。三性歸一是本功法的入靜方法,內視、內聽、內想合一而守丹田,易於入靜,效果明顯,功夫容易萌動。
㈧ 我想知道無極樁的站法
常練無極樁氣功,可增強人體的健康,推遲衰老,為四化多做貢獻。
一、無極式氣功與其他氣功的區別:
1、調身:三點對成一直線(即百會穴、會陰穴、湧泉穴三點)。
2、調心:意守臍中。
3、調息:自然呼吸。
二、無極氣功的特點
1、動作簡單、易學易練(男女老少皆宜,體弱也能練)。
2、中正站立,外靜內動,無副作用,無偏差(此功不適宜舞手動腳)。
3、練功時不受地點時間限制(室內、卧室也可以練),不受別人影響。
4、要練就連、要停就停。
5、對慢性病有療效。
三、無極氣功練法:
無極氣功站樁姿勢是自然站立,身體中正不偏,頭正、目正,兩眼目視前方,兩手下垂,手指松開,中指輕輕貼住『風市穴』,身體稍微前傾一些,兩膝微微彎曲,含胸拔背,腹部放鬆,跨松開,襠要虛圓。輕輕閉目,自然呼吸,意守腹中。 楊家無極式氣功站樁,姿勢看起來簡單、易學,但實際上站好這個樁,對每個具體動作是要研究的,現將主要動作分述如下:
1、足(腳),先把足擺成四平八穩(兩腳分開平行)與肩同寬,兩兩足跟平齊。注意不可擺成外八字。一般站立足的外測受力會大一些。但戰無極樁則要求內側與外測受力相同。足指與足跟要自然站在地面上。湧泉穴涵空先把足指稍稍向內縮,然後再向外延伸,使足底務求前後左右平衡。
2、『湧泉』連成線的中點。由下向上對正『會陰』,『會陰』再向上對正頭頂的『百會』穴(湧泉-會陰-百會)
3、腰,主宰在腰。所以腰要松而直。即輕輕的放鬆之後,逐漸把要挺直,要鬆了內氣才能易於發動。
4、胯,胯不松不收,肚和臀部自然向外凸,中線就不能對正。因此要放鬆胯,故胯要微向內收。使襠自然提起。肚和臍就自然不向外凸。
5、含胸拔背。也就是松胸,輕輕的呼一口氣,胸松,背自然拔起。
6、舌抵上齶。微微閉口,舌尖自然抵住上齶,不要用舌頭有意頂住上齶。
7、百會虛靈頂勁,就是做到百會朝天,頭的姿勢才能擺的正確。站立。把頭稍抬一些(即水平位置似貼在枕頭上一樣)頸部要放鬆。
8、雙手自然下垂。初學站樁,雙手隨自然放下,待練到一定時間,則要求雙手擺正位置,即手指(中指)輕輕貼在風市穴處。
總之要做到松、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