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34元繼的東西賣39元我的利潤是百分之多少怎麼算
(39-34)÷34×100%≈14.7%
我的利潤是14.7%
❷ 37.4進一袋1.5kg的桃子,34元賣一公斤,一周賣8袋桃子,問中間賺了多少利潤
我大概算了一下他的利潤的話,應該是在300多塊錢左右的樣
❸ 利潤點怎麼算
(34-30)/34=11.76%
就是常常說的毛利有12個點。
❹ 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投入1萬元,到手後是15000元,那麼利潤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潤佔比為5000/10000*100%=50%。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二、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4)34元利潤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利潤的特性:
1、商業利潤的神秘性,利潤是資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
剩餘價值是僱傭勞動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但必須經過流通過程把商品轉化為貨幣後才能實現。至於商品能否賣掉,以及按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從而利潤能否實現以及實現到什麼程度,將取決於供求關系和市場競爭的具體狀況。
特別是,商品資本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獨立化出來成為商業資本,專門執行實現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職能,並相應地取得商業利潤,使關系更為錯綜復雜,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潤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發展,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不僅使用自有資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資本。借貸資本對職能資本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於使用借入資本必須支付利息,於是產業利潤或商業利潤又會在量上再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兩個部分。
3、再轉化性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先從工業發展起來並取得統治地位,再逐步向農業擴展。由於在農業中存在著兩種壟斷,即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的壟斷以及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因而它不具備如象在工業中那種自由競爭的條件,從而阻礙著利潤率的平均化。
❺ 利潤總額計算公式
1、實際成本=購貨成本—購貨成本/(1+增值稅率)x退稅率
=650-650/1.17*0.09=600元/打
CIF報價=600+25+82.5+報價*(10%+110%*1%)
=795.84元
=96.47美元
2、CIF報價=600+25+82.5+報價*110%*1%+報價*利潤率
利潤總額=90*8.25-707.5-90*8.25*0.011=26.8325元
利潤率=26.8325/742.5=3.61%
3、CIF報價=600+25+82.5+報價*(110%*1%+10%)
實際成本=742.5-107.5-742.5*0.111=552.5825元
購貨成本=實際成本x(1+增值稅率)÷(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598.63元
4、實際成本=621-621/1.17*0.09=573.23元/打
利潤總額=90*8.25-573.23-25-82.5-90*8.25*0.011=53.6025
利潤率=53.6025/742.5=7.23%
5、CIF報價=600+25+82.5+報價*(110%*1%+5%)
=753.46元
=91.33美元
6、利潤總額=795.84*0.95-707.5-795.84*0.95*0.011=40.23
利潤率=40.23/721.848=5.57%
❻ 利潤點怎樣計算的
利潤點數有兩種:
第一種是成本利潤點,計算方法為內利潤點=利潤/成本*100%;
第二種是收入利潤點,計算方法為利潤點=利潤/收入*100%。
利潤點(用百分數表示),10個點的利潤即10%的利潤。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求利潤計算公式,越詳細越好!
若知道售價和成本,則可以直接計算利潤,利潤=售價-成本。若利用利潤率來算的話,因為: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所以利潤=利潤率×成本。
比如定價為10元也就是售出價為10元,成本為8元,顯然利潤=10-8=2元,利潤率=利潤÷成本×100%=2÷8×100%=25%或者利潤率=(售出價÷成本-1)×100%=(10÷8-1)×100%=25%
拓展資料:
根據上面的練習可以解決下面這道題:定價也就是售出價為30元,利潤率為20%的話,可以先算出成本,成本=售出價÷(利潤率÷100%+1)=30÷(20%÷100%+1)=30÷1.2=25元,進而可算出利潤,利潤=30-25=5元,或者利潤=20%×25=5元。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❽ 如何計算利潤
投入1萬元,到手後是15000元,那麼利潤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潤佔比為5000/10000*100%=50%。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二、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8)34元利潤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利潤的特性:
1、商業利潤的神秘性,利潤是資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
剩餘價值是僱傭勞動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但必須經過流通過程把商品轉化為貨幣後才能實現。至於商品能否賣掉,以及按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從而利潤能否實現以及實現到什麼程度,將取決於供求關系和市場競爭的具體狀況。
特別是,商品資本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獨立化出來成為商業資本,專門執行實現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職能,並相應地取得商業利潤,使關系更為錯綜復雜,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潤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發展,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不僅使用自有資本,而且
❾ 利潤的計算公式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營業利潤率是指企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標,反映了在考慮營業成本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
利潤率的表現形式:
1、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2、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3、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4、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5、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