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復合肥配方的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氯化鉀:K
硫酸銨:N
磷酸一銨:N、P
100千克復合肥中,按照比例N、P、K均為18千克;
K僅由氯化鉀提供,因此氯化鉀的用量為18/55%=32.73(kg)
P僅由磷酸一銨提供,因此磷酸一銨的用量為18/60%=30(kg)
磷酸一銨中提供的N的含量為30X12%=3.6(kg),硫酸銨需提供的N量就應該為
18-3.6=14.4,因此硫酸銨的使用量就應該為14.4/21%=35.12(kg)
填充用的膨潤土為100-32.73-30-35.12=2.15(kg)
(1)化肥一般採用什麼成本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復合肥料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GB18382—2001《化肥標識、內容和要求》,GB15063—2001《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兩項強制性國家標准,已分別在生產和流通環節正式生效。
一、肥料名稱應標明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已經規定的肥料名稱,如「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等;對有特殊用途的肥料名稱,在產品名稱下是用小1號字體標注的,如「復合肥料硫酸鉀型」。農民朋友如果看見「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字樣,說明產品有不實誇大性質的宣傳。
單一養分含量:應以配合式氮—磷—鉀的順序,分別標明總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百分含量。農民朋友應該注意,組成產品的單一養分含量不得低於4.0%,如氮磷鉀復混肥料15—15—15;二元肥料應在不含單養分的位置標以「0」,如復混肥料15—0—10,表示該肥不含磷元素或磷元素低於4.0%,不得在包裝上標注「±△」的字樣。
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裝容器和質量證明書註明。
三、氯離子含量的標注當復混(合)肥料中氯離子的含量大於3.0%時,應在包裝物上標明「含氯」,以避免對忌氯作物如黃煙、果樹等造成傷害;凡未在包裝容器上標明「含氯」的,其氯離子的含量不得超過3.0%。
四、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生產日期或批號每袋肥料都應附有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生產日期或批號,應在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產品外包裝上標明。
五、產品標准復混肥料或復合肥料均執行國家強制性標准GB15063—2001《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產品標准號及年代號應在產品包裝上標明。
六、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包裝的主視面上標明經依法登記注冊並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
雖然大多數復合肥都必須是多元的,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有機肥,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增加腐熟有機肥的施用量。復合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和養分的利用率。有機肥的施用,不僅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更重要的是節省能源,減輕環境的污染。
使用一些生物有機肥,不但可免去傳統製作有機肥的繁瑣過程,而且可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活化土壤養分,減少連作障礙。
某些專用復合肥雖然根據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的供肥特性確定了適宜的養分配比,但也很難完全符合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作物實際生長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據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再配合使用一些單質肥。如在缺氮土壤上對需氮較多的葉菜類需使用一些氮肥,在缺鉀土壤上對需鉀較多的西瓜後期要使用一些鉀肥。
㈡ 化肥配方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氯化鉀:K 硫酸銨:N 磷酸一銨:N、P 100千克復合肥中,按照比例N、P、K均為18千克; K僅由氯化鉀提供,因此氯化鉀的用量為18/55%=32.73(kg) P僅由磷酸一銨提供,因此磷酸一銨的用量為18/60%=30(kg) 磷酸一銨中提供的N的含量為30X12%=...
㈢ 農民用的化肥,一袋的成本是多少
一袋100元左右。當然這也得看化肥的質量,有的質量好些成本要貴一些,有的就便宜一些。一般來說,利潤一袋在20元左右,所以說農民還是很不容易的。
㈣ 成本核算有哪些方法品種法、分類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意思
成本核算體系包括品種法 、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 和作業成本法
品種法
也稱簡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深受它們的青睞。
1、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 如發電,供水,採掘等企業. 2、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中,如果企業規模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驟的成本資料時,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3、企業的輔助生產車間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分批法
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上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往往與按定單計算產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單法。
它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逐步結轉分步法
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多步驟復雜生產的大批量生產企業可以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具體說有下列企業: 1、半成品可對外銷售或半成品雖不對外銷售但須進行比較考核的企業。 如:紡織企業的棉紗、坯布, 冶金企業的生鐵、鋼錠、鋁錠,化肥企業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屬於這種情況。 2、一種半成品同時轉作幾種產成品原料的企業。 如:生產鋼鑄件、銅鑄件的機械企業,生產紙漿的造紙企業。 3、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對外承包必然在內部也要承包或逐級考核,需要計算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適用於多步驟復雜生產,從總的說,只要不要求提供各步驟半成品成本,前舉的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的企業都可運用平行結轉分步法。隨著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制的推行,企業普遍實行內部經濟責任制和責任會計,尤其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大量的企業要按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規范化改組,企業內部的責權利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車間的成本指標考核,必然要求各車間要計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平行結轉分步法的運用范圍將大大縮小,更多採用逐步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具體運用於下列企業: 1、半成品無獨立經濟意義或雖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單獨計算半成品成本的企業。如:磚瓦廠、瓷廠等。 2、一般不計算零配件成本的裝配式復雜生產企業,如:大批量生產的機械製造企業。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和基於ABC的作業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歐諸國的企業,尤其是競爭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術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㈤ 肥料如何核算產品成本
肥料成本=原料+輔料+人工費+水電費+製造費+包裝費
㈥ 請問肥料行業成本如何核算
採用品種法計算。根據每一種肥料所消耗的材料歸集,如果人工、燃動、製造費用需要在各種肥料間分配,根據每種肥料的售價計算標准成本,然後在各種肥料之間分配。
㈦ 產品品種少,但規格多,應採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
會計是以貨幣單位來綜合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的過程。生產成本的核算是會計在眾多的經濟活動中應掌握的一種重要的會計技術,運用於工業企業等生產環節,是會重大影響企業經營成果、財務狀況指標的。生產成本的核算是永不過時的話題,似乎大家都懂,但我們看到相當多的企業是不規范的,是不符合會計制度的。本文試圖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來解讀並引導到正確的成本核算規定。由於生產成本的核算內容廣泛,本文並不是論述其所有方面,而是從一個細節入手,提醒一些會計工作者,特別是一些年青的會計工作者的注意,達到糾正問題,正確核算的目的。
一. 生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企業未根據本企業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及成本計算方法。生產成本核算不規范、不符合會計制度的現象有[以定單(分批)法核算為例]:
1.設定按定單(分批)法核算成本,未見有按定單(分批)法設置的帳簿和配套表格;
2.生產成本明細帳只設到二級;
3.生產費用發生未按發生的時間及時入帳,時而無材料,時而無工資;
4.生產費用發生直接列入主營業務成本……;
5.在產品余額成本項目反映(1)材料小於人工、製造費用;(2)只有人工、製造費用;(3)只有材料和人工或製造費用;
6.在產品盤點表未反映定單(分批)的成本項目、數量和余額。有的企業反映的是產品名稱數量金額,有的企業反映的是一種品種多種規格的材料,如某電機廠在產品盤點表反映0.27漆包線多少,0.29漆包線多少……;
7.材料領用消耗大大超出產品自身定額耗量。材料領取太多,未按規定辦理退料或假退料手續;
8.工業企業的產品講究其生產周期。假定某定單的甲產品從投料到入庫待售為10天工作日,在同等條件下(無增人、加班),每月20日後投入生產的某定單的甲產品都只能是在產品。車間期末還在熱火朝天地生產,但帳面期末在產品反映零餘額、少余額、甚至於是紅字余額,嚴重地帳實不符。特別電機等行業在持續生產的情況下,不定期接受定單,組織生產,一年到頭十二個月,月月都沒有在產品,會計反映的信息不是反常了嗎?
9.隨意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10.未遵循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
另外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企業成本項目較亂,例如有的企業屬於「原材料」成本項目的用電(電解產品),卻列入了「動力」支出;服裝廠管理部門領用的窗簾用布,列入了「原材料」支出;有的企業生產工人的工資列入了「製造費用」支出……
二. 生產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認識
各種制度對生產成本核算是如何規定的呢?《企業會計制度》這樣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及成本計算方法」。《小企業會計制度》這樣規定:「小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及成本計算方法」。兩種制度成本核算的規定是一致的,與行業會計制度規定也是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會計制度多變的今天它並沒有變,《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幾十年至今同樣沒有變。
既然制度未變,就必要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糾正過來。上述存在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屬算假帳甚至是牽扯到舞弊的問題,如第7例、第8例。第二類為對生產成本核算的內涵、精髓未理解透徹,缺經驗或常識少,似懂非懂,以至各種產品成本核算方法未加以區別,各方法混用,隨意性大。
對第二類問題筆者認為:
關於設置的帳簿和配套表格的問題:帳簿設置、配套表格和記帳憑證的編制一樣,如同是會計語言,也是會計標識,它會表達本企業在用什麼方法來核算生產成本。因為你所設置的帳簿、配套表格[材料、工資及製造費用分配表,成本計算單帳表,在產品(各定單)盤點表等],必需與你這個企業生產特點、管理相適應。企業生產特點、工藝過程和管理要求會需要你這個企業選則適用的方法來核算生產成本。你這個企業是按定單組織購進材料(配件)、組織生產,這就決定了你這個企業必需按定單(分批)核算成本。如電機、服裝、印刷、造船。如果你這個企業是定幾個品種來組織生產,按這些品種需要的材料(配件)組織進貨。那麼,你這個企業必需按品種核算成本,如電機、發電、自來水、採煤、化肥、製糖、麵粉……。這就是〈〈成本會計〉〉所介紹的分批法、品種法。成本核算方法的不同,帳簿設置、配套表格也就不同。否則提供出來的會計資料說明不了你這企業所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
關於生產成本明細帳只設到二級的問題,這樣的設帳只能滿足單一或單批產品使用,在其他情況下是不能滿足你選用的。
關於第3例、第10例的問題:及時、權責發生制、配比等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是我們應該嚴格認真遵循的,否則事倍功半,甚者事與願違。
關於生產費用發生直接列入主營業務成本的問題:核算程序錯誤,明顯地違背了會計制度。
關於第5例、第16例的問題:成本核算強調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的界限(A.經營性與資本性支出、B. 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C.各個月份的費用界限、D.各種產品的費用界限、E. 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費用界限)。
成本核算將費用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即單獨費用、共同費用)。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生產成本,間接費用應分配計入生產成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都是相對而言。如一個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一種產品還是N種產品,各成本項目是直接費用還是間接費用就在變化著。間接費用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等等做得好壞都影響著在產品的余額和完工產品成本核算的計算。
至於會計人員成本費用列支項目弄不清,應該說是屬於業務不熟.是對本企業生產特點、工藝流程、產品配方等的「常識」認識不清、搞不清楚。
三. 糾正生產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對策和注意事項
1. 會計人員只有搞好自身專業學習,將專業素質、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才會理解透會計制度,做好帳簿、表格單據設置和設計及解決「常識」不清問題。而自身學習不能象考證那走形式,應有真本事,深入生產,了解產品,正確核算。在會計實務中,僅生產成本核算應注意會計政策要選定的事項就很多,重要的還應通過管理層、治理層,甚至董事會等決策層決定,如產品成本核算方法、材料的計價方法、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等等。
應該強調,生產成本核算應從會計賬簿設置和從內部控制獲取相關的成本配套表格入手。而帳簿設置必需了解工業企業成本要素,並把它們作為生產費用的成本項目:①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②燃料和動力;③廢品損失;④工資和職工福利費;⑤製造費用。各企業據自己的生產特點、工藝過程和管理要求選用或合並它們。選用時自然應適當、合理。常見的企業是選用原材料、工資和職工福利費(工資和附加費)、製造費用三項。人們把這三項簡稱為料、工、費。
完工產品成本核算的環節,應抓住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套用,產品成本計算應遵循「直接費用直接計入,間接費用分配計入」的原則。間接費用分配標准(分配方法)應科學、合理。方法一經選定,前後各期應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成本核算計算過程,料、工、費分配標准、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等等的合理性和一貫性應得以貫徹實施,確保產品成本核算正確合理。
生產成本核算還應重視內部控制的運用,也包括了審核本企業的盤點方法和記錄。在在產品的核算方面,一定要記住:相同的產品品種在不同的企業,採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雖然有著相同的在產品實物形態,在帳表單證上的反映,卻一定有不同的形式。在產品的盤點表也應做到名副其實。例如上述的定單(分批)法的在產品,盤點表中定單(分批)號、名稱、數量等和實物應力求一致,還應從內控入手獲取這些定單(分批)的訂貨合同,領料單、記工單、成品入庫單等,作為會計記帳有效依據。
2.公司管理層或治理層應從管理企業角度協助財會部門做好與成本核算相關的成本核算基礎工作 , 如內部控制(進出倉手續及憑證、領料匯總表的傳遞和核對等),定額管理(工資定額、材料定額、費用定額等)等,並懂得向財會部門要成本核算數據,用於企業管理上的各方面的需要,以此來促進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
3.會計人員在接受財務檢查或報表審計時,一方面要協助做好內部控制測試等工作,應積極提供給注冊會計師等所要的生產成本核算方面充分、適當的的證據,另一方面應虛心接受檢查人員、注冊會計師等審計人員的業務指導,讓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能更快地提高。
本文的論述看似屬於過時的話題,卻是通過大家可能所忽視的細節,筆者掛一漏萬的闡述來達到一個目的:一個稱職的、全能的企業會計如何通過自己設計的帳表單證和提高實際工作經驗來正確地執行會計制度,有效地進行生產成本的核算。正因為感覺生產成本的核算在較多企業有不同程度的錯法,特別是在年青的會計中間。尤其是在執行新的會計准則的時候,把它一塊改了才顯得更有意義。當然正確的掌握運用成本核算方法,更需要會計人員盡責的態度來從事會計工作,把自己服務的企業的會計信息正確、及時地反映出來,才能更好地展現現代會計人員的職業化水準。
㈧ 請問肥料行業成本如何核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0
㈨ 求復合肥生產成本計算公式。
原料成本+2%的原料損耗+包裝費用+每噸250元的加工費。
復合肥料是指由化學方法製成的復混肥,按其所含氮、磷、鉀有效養分不同,可分為二元、三元復合肥料。常用的幾種復合肥:
1.磷酸一銨,主要成分NH4H2PO4 有效成分%(N-P2O5-K2O)12-60-0 適合各類作物,作基肥、種肥均可。作種肥要避免與種子接觸,用量也應減少。追肥應條施。
2.磷酸二銨,主要成分(NH4)2HPO4 有效成分%(N-P2O5-K2O)21-53-0 適合各類作物,作基肥、種肥均可。作種肥要避免與種子接觸,用量也應減少。追肥應條施。
3.磷酸二氫鉀,主要成分KH2PO4 有效成分%(N-P2O5-K2O)0-24-27 多用於根外追肥,濃度為0.2-0.3%。
(9)化肥一般採用什麼成本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復合肥使用方法
1.進行測土施肥,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適宜做基肥,復合肥不宜用於苗期肥和中後期肥,以防貪青徒長。復合肥分解較慢,適合對播種時用復合肥做底肥的作物。
3.合適的濃度,市場上有高、中、低濃度系列復合肥,一般低濃度總養分在25%—30%之間,中濃度在30%—40%之間,高濃度在40%以上。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選擇使用經濟、高效的復合肥。
4.深施覆土,復合肥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大量元素,氮表施易揮發損失或隨雨水流失,磷、鉀易被土壤固定所以復合肥應深施覆土。
㈩ 化肥廠使用那種成本核算方法
如果品種少,小批量的話用分批法,如果品種較多量也較多管理較不便用品種法、平行結轉法是用於月末在產品較多、成本不需要還原。
實際工作看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