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廢舊手機電池怎麼樣進行再利用啊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焊接,用電烙鐵、導線焊接正負極。如果設計電池盒的話成本太高,跟萬能充的設計思路是一樣的。 你可以查查看看各種萬能充的觸點接觸方式。 一般就是用可伸縮的夾子夾住電池進行固定,並用可以移動的觸點進行連接。
Ⅱ 筒單手機電池小發明製作方法
手機電池都是鋰離子電池,自己怎麼做,不可能的
Ⅲ 電池是怎麼發明的
電池的發明要感謝一隻青蛙。1791年的—天,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發現,只要用銅絲和鐵絲將青蛙的腳與暴露的神經連起來,就能使死青蛙的腿抽動起來。伽伐尼的好友伏打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伏打還在自己身上做實驗,證明電不僅能夠產生顫動,而且還會影響視覺和味覺神經。後來,伏打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1800年,伏打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濕的紙片疊成電堆,這種裝置可以產生電流,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也就是最早的電池。伏打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贊賞,科學界用他的姓氏命名電壓的單位,為「伏特」(「伏打」音譯演變的),簡稱「伏」。
Ⅳ 電池是誰發明的
伏特發明了電池。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把一塊鋅板和一塊錫板浸在鹽水裡,發現連接兩塊金屬的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於是,他就把許多鋅片與銀片之間墊上浸透鹽水的絨布或紙片,平疊起來。
用手觸摸兩端時,會感到強烈的電流刺激。伏特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特電堆」。這個「伏特電堆」實際上就是串聯的電池組。這成為早期電學實驗,電報機的電力來源。
(4)手機電池發明方法擴展閱讀:
常見的電池:
1、干電池
干電池也叫錳鋅電池,所謂干電池是相對於伏打電池而言,所謂錳鋅是指其原材料。針對其它材料的干電池如氧化銀電池,鎳鎘電池而言。
錳鋅電池的電壓是15V。干電池是消耗化學原料產生電能的。它的電壓不高,所能產生的持續電流不能超過1安培。
2、鉛蓄電池
由於它的內阻極小,所以可以提供很大的電流。用它給汽車的發動機供電,瞬時電流可達20多安培。蓄電池充電時是將電能貯存起來,放電時又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鋰電池
鋰電池的優點是單體電池電壓高,比能量大,儲存壽命長(可達10年),高低溫性能好,可在-40~150℃使用。缺點是價格昂貴,安全性不高。另外電壓滯後和安全問題尚待改善。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和新的正極材料的出現,特別是磷酸亞鐵鋰材料的發展,對鋰電發展有很大幫助。
Ⅳ 誰知道手機電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義大利物理學家、電池發明者伏打誕辰伏打學生時代就會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伏打自1765年開始從事靜電實驗研究,1769年發表靜電學著作《論電的吸引》。1775年發明樹脂起電盤,1781年發明靈敏的麥秸驗電器。1782年建立了導體電容C、電荷Q及其電勢V之間的關系式。伏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伏打電堆。當他得悉伽伐尼「動物電」的實驗消息後,於1791年著手研究這一現象。經過大量實驗,他否定了「動物電」學說,提出了電的「接觸」學說,指出伽伐尼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稱金屬為第一類導體,濕物體為第二類導體,如果迴路中同時存在兩類導體,就能夠產生電流。1800年初,他發現了能夠十分明顯地增強該效應的方法,從而發明了「伏打電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了這項發明,引起極大轟動。這是第一個可以產生穩定、持續電流的裝置,為電學研究開創了新局面。1801年拿破崙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電堆實驗,授予他金質獎章和伯爵稱號; 180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國院士。1819年退休後回到故鄉科莫。1827年3月5日在該地逝世。 他的其他研究成果還有:1776年發現甲烷,測定了空氣的膨脹系數。為了紀念他在電學上的貢獻,根據他的姓氏把電動勢、電勢差、電壓的單位命名為伏特(volt)。
Ⅵ 電池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簡單點的
伏打電堆
伏打電堆是1800年3月20日義大利教授伏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電器,也就是電池組,開創了電學發展的新時代。
說到伏打電池的發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這要從電流的發現者伽伐尼說起,伽伐尼是伏打的好朋友,他是一名解剖學家和生物學家,他的妻子因健康原因要經常吃蛙腿。1780年的一天,伽伐尼把青蛙剝皮後,放在靠近起電機旁的桌子上。當他妻子偶然拿起電機旁的外科手術刀時,刀尖觸及到了蛙腿外露的小腿神經,蛙腿抽動起來,好像活的一樣。她把這件事告訴了伽伐尼。伽伐尼重復了這個試驗,他把蛙腿放在玻璃板上,用兩把叉子,一個叉尖是銅的,另一個叉尖是鐵的,去碰蛙腿的神經和肌肉,生碰一下,蛙腿就引縮一次。
為了探究這個現象的原因,伽伐尼選擇了各種不同的條件,重復這個實驗。開始,伽伐尼用銅絲把青蛙與鐵窗相連,在雨天和晴天作實驗,青蛙的腿都痙攣。接著,他只用銅絲去接觸蛙腿,蛙腿卻不發生痙攣。後來,他找了一間封閉的房間將青蛙放在鐵板上,用銅絲去觸它,結果和以前一樣,又發生了收縮,這就排除了外來電的可能性。伽伐尼選擇不同的日子,不同的時辰,用各種不同的金屬多次重復,總是得到相同的結果,只是在使用某些金屬時,收縮更強烈而已。
Ⅶ 電池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提起電池的發明,那是在 1871 年,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有一次做解剖青蛙的實驗,他把剝了皮的青蛙,用銅鉤鉤住掛在鐵欄桿上。當碰到鐵欄桿時,青蛙的肌肉突然發生抽搐。伽伐尼認為這可能是青蛙身上的一種生物電引起的。
當時,義大利有一個叫伏打的物理學家,他了解到伽伐尼的青蛙實驗後,重復了這樣的試驗。可是他發現在青蛙身上插上銅片和鐵片後,肌肉會發生抽搐,而插上兩片銅片或兩片鐵片,則青蛙肌肉不會抽搐。於是他認為,青蛙抽搐的原因不是他本身的生物電引起的,而是不同金屬插在青蛙身上,使它變成了一個電池,這電池發出來的電使青蛙抽搐。
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伏打將 3O 片圓鋅片和 30 片圓銅片相互疊成一堆,在每片之間又夾入一片浸有濃鹽水的吸水紙,然後,他從銅片和鋅片上各引出一根導線,將兩根導線相接,竟有放電的火花。接入電流表,指針動了,說明有了電流。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發電裝置,叫做「伏打電堆」。
「伏打電堆」是世界上最早的電池,這個電池是 1800 年製成的,距今已有將近 200 年的歷史。
Ⅷ 手機內置電池誰發明的是蘋果發明的嗎
該怎麼說呢。。
事實上手機電池經歷多個代,從封裝上講,第一代是後蓋與電池一體的,這是摩托和愛立信開始的事。第二代是諾基亞時,設計內置電池,並流行,這時候的內置是指電池與手機後蓋分開的,並使用者可更換的,這對社會有重大意義,因為電池可通用,不要發明了一種手機,再設計一種電池。但是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時,各電池品牌多了,電池質量不好了,產生爆炸等等事情多了。人們開始認為原裝的好,於是APPLE設計時將電池做成不可拆卸的,就是你說的內置。這將是第三代,我們相信在APPLE/三星/華為的推動下,不久將來所有手機都是這樣設計的。
Ⅸ 怎麼發明手機電池
1799年,伏特把一塊鋅板和一塊銀板浸在鹽水裡,發現連接兩塊金屬的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於是,他就把許多鋅片與銀片之間墊上浸透鹽水的絨布或紙片,平疊起來。用手觸摸兩端時,會感到強烈的電流刺激。伏特用這種方法成功的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特電堆」。這個「伏特電堆」實際上就是串聯的電池組。它成為早期電學實驗,電報機的電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