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一下扔壘球的方法
腳下不發連續
墊步有力
身體微收
不要挺
腳下蹬地
同時轉腰
轉肩
大臂向前帶
轉體
帶到正面甩小臂
撥指
手腕注意用力
手記得向前送
上身隨著手上一起用力
Ⅱ 小學生壘球投擲方法
壘球的正確扔法是兩腳前後分開站穩,雙手拿球向上後腦勺上方位置,然後將手臂彎曲,接下來是重心向後,腰部挺直,藉助腰部的力量將球扔出去。扔壘球的時候還要注意爆發力,手臂、腿部、腰部在扔壘球的時候需要產生巨大的力量,這樣才可以扔的更遠,所以在平常的時候需要多進行一些提拉杠鈴、仰卧起坐、立定跳遠等訓練,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爆發力。扔壘球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也十分重要,預擺時手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然後後面的兩個手臂由上向兩側後方擺動然後呼氣。起跳的時候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然後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後方,這樣肌肉在起跳前都可以提供很大的能量,增加肌肉的爆發力。在起跳之前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身體需要前傾,在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之後腳跟再抬起來,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的平衡,將重心慢慢的向前移動。
Ⅲ 慢頭壘球投球方法
.投手雙腳結實的著地,使用單足或雙足與投手板接觸。投手在投球的整個過程中,軸足必須一直與投手板保持接觸。
(1)投球前,用單手或雙手持球於身體前方,必須完全靜止片刻,才可以投球,同時,身體一定以正面對著擊球員。此為投球准備動作。
(2)投球准備動作的靜止,要維持至少一秒,最多不超過十秒。
(3)當捕手完成接球准備動作後,投手才被視為完成投球准備動作。
註:當阻止投手投球時,裁判應該舉起單手,掌心向投手。而投手已經開始投出球時,裁判要同時宣告『投球無效』(No Pitch)。
2.當經過投球前的完全靜止後,投手做出任何揮臂動作時,即為投球開始。直到球自手中投出以前,必須確保軸足與投手板的接觸。是否要跨一步投球,沒有硬性規定,但是如果要跨步時,可以向前跨一步、向後跨一步或是向側方跨一步,跨步的動作要與球離手動作一致。
3.合法投球,將是由下向上的投球,投向擊球員,且合乎以下規定:
(1)球速必須和緩,由裁判員認定。當球速太快時,裁判員要警告投手。投手如經警告後再同樣犯規,即判處該投手該場球賽不準再當投手。
(2)投出之球的拋物曲線弧度,其頂點離地面應至少1.82公尺,至多不超過3.65公尺。
(3)在球被擊出或到達本壘板以前,捕手一定要在捕手區以內。
(4)捕手接到投出之球,要直接傳回投手。當三振出局或完成捕手刺殺動作時,才可以不直接回傳。
判決:捕手未直接回傳投手,壞球數加一球。
(5)當接到球之後,或在死球狀況,由裁判宣告比賽開始時,投手於10秒內要將球投出。
判決:投手於10秒內未將球投出,壞球數加一球。
4.投手可使用任何必要的方式揮臂投球,但要合於下面要求:
(1)即將投出球時,不要再做任何不當動作。
(2)揮臂動作是連貫的。
(3)揮臂向前時絕不可停頓或逆轉。
(4)當投球手臂第一個向前揮動的動作,通過臀部時,就是球投向本壘的時刻,不可再旋迴後面。
(5)球一離手,揮臂即停,不可以再持續。
5.比賽進行中,任何外加物附著於球、投手的手及十指是不允許的。投手或其他防守球員在比賽球上加添外物,經規勸不聽者,判驅逐出場。投手在投球時,允許在手套內加戴保護性質的深色打擊手套。
6.守備員不可以用不當守備,來遮擋擊球員視線,或用違反運動精神的行為,故意干擾擊球員。不論在球投出之前或投出之後,犯有此侵人動作的球員,即刻被驅逐出場,不得再參加本場比賽。
7.趁擊球員未准備好,或因前一揮棒而失去平衡時的突襲投球,是不可以的。
★判決:投球的動作,或投手、野手的行為有違反前面1至7條中所列舉規定者,即造成違規投球。比賽暫停,擊球員可獲得一壞球,跑壘員不得進壘。
★例外:投出之球雖經判為違規投球,但是只要擊球員去揮擊,即變成一好球,雖然曾是違規投球,卻不會被處罰。這球一旦被擊出,比賽繼續。在適合於提出促請裁決的時機存在時,如因違規投球發生及被宣告,即造成促請裁決時機已過去。
★註:當違規投球行為一經確認,要立即宣告。由壘審宣告時,音量要使最近的野手聽清楚。壘審宣告同時,也應比出遲死球手勢。野手如果藉口未聽到宣告,不會影響到該宣告的成立。
★狀況:球數已三壞二好,投手投球的高點超過3.65公尺時,主審比出遲死球,宣告 "Illegal" ,擊球員獲得四壞球上一壘。防守隊抗議主審不應該宣告,因為該宣告提醒擊球員等待四壞球。
★解答:抗議不合理,如果提出抗議者持續抗議或者態度不佳,應該判他退場。
★說明:不虛心檢討自己,反而去怪罪別人,是社會常見的亂象。違規投球規則的判定,告訴投手如何合法投球,帶動比賽順利進行,大家享受陽光健身。如同所有其他規則,規則的訂定,都是正面且善意的,沒有任何一條規則,是給予裁判至高的權利,決定球員的出局否,或是主控比賽的勝負及利益。違規投球產生,就是犯了錯。不檢討自己,反而只去怪罪裁判不該宣告,這種心態很可能造成往後一再違規,持續成為一個不好的投手。不懂以上道理,而持續抗議的教練,判他退場,是去冷靜的思考。
8.下列情形,宣告投球無效:
(1)比賽暫停中,投手已投出球時。
(2)因投出球未被擊出,或未到本壘板之前,跑壘員有提早離壘而出局的行為,該投出球要宣告投球無效。
(3)當宣告界外球以後,跑壘員尚未回到原來佔有壘包時,投手已投出球,要趕快宣告『投球無效』,使比賽暫停。
(4)在揮臂動作,或向身體後方的揮動中,球自手中滑落。
判決:發生以上狀況時,比賽暫停,其後的連續動作均無意義。
(5)比賽仍在進行時,進攻隊球員、經理或教練不可以任意叫『暫停』,或是運用言語、措詞、甚至某些侵犯動作,其明顯的目的企圖混淆投手,造成違規投球 。
判決:宣告『投球無效』之外,警告犯規隊。只要類似行為再一次發生,犯規者判退場。
9.在一局中,對每一位及每一任的投手,至多隻能接受來自經理或隊休息區的代表一次的面授機宜。第二次的面授機宜,將造成該名投手被處罰更換投手,並且不得在本場比賽中再當投手。
10.每半局開始,或每次更換投手時,比賽可最長暫停一分鍾,讓投手向捕手或其他某一位隊友熱身練投最多三球。每多練一球,將被多判一個壞球。同一局,再度擔任投手,不得熱身投球。
註:台灣地區慢速壘球協會規定:比賽暫停不得超過一分鍾。
Ⅳ 扔壘球有什麼技巧
其實呢, 也沒有什麼真的很重要的秘訣, 最要緊的非花時間苦練莫屬! 想要當個球速不慢, 控球中等的快壘投手, 我想大約要花個兩個月的時間, 對著一面牆壁猛投; 因為一方面剛練可能會不曉得自己的球會丟到哪去, 找個人幫忙撿球也不好意思, 一方面是為了先練好環臂的動作, 在到下個階段的時候會比較順。我給身在新竹的想當投手的人們的建議是: 用交大操場旁邊的有兩個大方框的當靶 投啦! 距離差不多, 方框當好球帶又大! 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你把球 投到了哪裡! 可能要先每天花一到兩百球、投個兩星期來練基本動作, 再來就是每天五十到一百個好球來練準度了!
至於壘球的投球姿勢, 有相當多種; 大部份常用的有稱為 "風車" 或者是 "鍾擺" 兩式的投法。就一般而言, 教學時會教鍾擺式的投法, 因為在一個環臂動作之後, 球出手會比較快, 比較有力。不過每個人適何用哪一種就不一定了, 要自己去練練看才知道。
現在介紹一下兩種投法的分解動作, 不過是以我的為基礎: :P
風車式。
雙手抱胸前, 在要出手時右手拉到身體右後方, 右腳抬起時右手開始做環臂的動作, 環臂時球的旋轉路徑平面與身體面 對方向平行, 要是歪了會很難控球; 在左腳踏地時右手應該正好經過大腿旁邊, 隨即出手。但要先練到用身體來記得出手時機的 程度才算可以。
鍾擺式。
這種應該算是比較簡單的, 慢壘幾乎都是用這種方式來投, 因為要是投慢壘還繞個圈, 可能出手會很困難! 首先也是雙手抱胸前, 抬左腳時右手順勢往後拉, 腰也要扭轉, 球速才會夠一些, 在左腳著地時右手迅速由後方拉至前方, 出手。一樣,也至少要練到用身體來記得出手的時機。
我想你這邊的"鍾擺式", 好像正名是"標準式", 我記得這種投法有特定的規則, 好像高度不能低於多少, 忘了, 沒有用過此規則.........投手不僅要苦練, 而且"欲速則不達", 不要還沒跑就想飛, 先讓你的 身體熟悉這種下手的投法再求快......
記得慢壘的規定吧! 不過拿這種姿式來投快壘, 應該就不用受那規則的影響... 當時我是翻壘球入門的書看到的, 它提到的也只有投球的方法及步驟, 並沒有說快壘的球的投法...慢壘的球好像要在一點五公尺到三公尺間... 不過有人在量嗎? 希望手邊有規則的能翻看看, 因為我現在都差不多用鍾擺式投快壘了... :)
投手不僅要苦練, 而且"欲速則不達", 不要還沒跑就想飛, 先讓你的 : 身體熟悉這種下手的投法再求快......一點個人的建議........喔, 練下手跟環臂... 忘了, 應該下手要先吧! 因為動作比較單純... ?
大家應該有都知道, 投手投完球也是內野守備的一員, 而且就在最靠近打者的地方! 所以在會投球後, 第一件要注意的事, 就是要養成投完球 後馬上進入守備姿勢。有一次跟清大資科打就是這樣, 太久沒玩, 忘記投手也要守備, 所以... @#$R! 要記得, 軟弱無力的球在投手沒接到的那一瞬間就決定是只不營養的安打了!
嗯, 還有一件事, 跟球速或是球質有關的, 就是要會用下半身的力量跟腰部的力量。在球出手時, 要記得出手前那段加速要快, 還有右腳要用 力的往後方蹬; 不過我覺得腰部的扭轉比較重要就是了。肩、臂、腕、 腰、腳幾處找到一個適當的時間出力, 會讓你的球很難打! 不過, 這跟 練的時間長短和本身的協調性也有關了。
我要補充的是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投手的習慣性補位! 在你的左手邊的滾地球如果攔不到的話, 要馬上往一壘壘包沖! 准備接一壘手的傳球! 這是常常遇到的事: 投手忘了補位, 結果被人站上壘包。還有壘上有人的時候, 盡量把球壓得低一點; 不過要看人, 有些打者喜歡將低球拉高而不會打高球, 有些打者低球不會打... 這就要用經驗來判斷了。要是 壘上有人的時後打者打了一隻高飛球, 不管怎樣, 投手要趕快往本壘後 面補! 以防外野手貪功或傳歪掉。捕位也是投手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要多比賽才會記住!
還有一種叫做八字形式,在比較專業的選手比賽時才看得到,是鍾擺式的變形。我原本是鍾擺式投法,後來改練風車式,主要原因是鍾擺式投法容易疲倦。但是初練時為求速成所以先練鍾擺式,這種方式控球情況會比較好 ,但是球速比較會受限制。提供當年我練投手的方法,就是在寢室床邊的牆壁上堆一陀棉被,然後 練習出手位置,把球用力往棉被上K,等到知道如何運用身體各部位的力量後,才到操場找人真槍實彈的練習。
嗯, 有人說投手的好壞決定了壘球的百分之四十, 不過我覺得或許還要更多... 一個好的投手在一個平凡的隊伍里, 跟一個平凡的隊伍里沒半個好的投手意義應該是大不相同的! 給對手的感覺也大不相同! 因為對手打者們第一個面對到的不是誰, 就是投手。投手強的話, 或說投手看起來強的話, 就會給予較高的評價; 投手弱或看起來弱弱的話, 總會有 一種 "反正輸一點, 都還能打回來" 的想法。好的投手, 快速壘球投手所應該有的條件是什麼呢? 其中我想先說的是自信。因為我是投手, 我相信我投得不錯; 所以我覺得我在這附近的程度中算個好的投手。問題是怎麼會有這樣的自信呢? 當然要有些實力來 做這樣的基礎, 所以要先練。
一個好的投手應該有的東西:
自信。
要有自信, 相信自己的球不管怎樣都很難打, 人家打好了算是實力加運氣, 人家打不好也要謝謝自己的隊友幫忙; 看到人家球速快的時候或是球很穩的時候要告訴自己: 那些球速比我快的控球沒有我穩, 控球比我穩的球速沒有我快, 都比我好的球質沒有我重, 就算再怎樣, 也沒我有霸氣! 這樣呢, 不錯的投手加上自信會更上一層樓, 不管為什麼, 因為我就是這樣想...
不怯場。
這可能跟個性有關, 有些人是一看到人多手腳就軟, 那樣子 怎麼能發揮實力呢? 我個人是很喜歡那種有很多人看自己的感覺, 所以才努力讓自己能讓人家看; 可是要是你覺得自己不是這種人的話, 就得多參加一些不認識的人辦的比賽, 去習慣那種臨場感, 才不會在練球時嚇嚇叫, 一上場卻...
不怕打。
連職棒球員來說, 打慢壘都不一定棒棒安打了; 那投的反正比快壘快, 又怎麼要怕被打不見呢? 而且球又那麼大, 被打到是應該的啊; 沒有被打到才是有點詭異勒。反正打出去後就要看隊友的幫忙來決定, 他們失誤就怪不得你羅!
有 "一定投進好球帶" 的武器。
就算是慢慢的拋球也無所謂, 只要有一種球是你確定不管怎樣都可以餵進去好球帶的球, 那麼再怎麼樣的球數, 都可以扳得回來! 不過, 這就要靠練了。
看出對手的弱點。
這個比較難, 一般都先投個高一點的快一點的球, 大概在打者肩膀附近; 若打者會揮, 表示不是比較沒經驗就是長打的好手。其他還有看他練習揮棒時棒子的角度, 那應該是他最喜歡的球的高度所在, 所以除非你有信心讓他打不好, 不然就往不是那兒的好球帶投。怎麼去閃打者喜歡的角度, 也要看捕手的經驗。
投球手站在球場中央一塊橡膠制的投球墊上。實力強勁的投手一般都能將球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擲出。但是,為了擾亂擊球手的擊球節奏,投球手也會擲出一些稍慢一點的球,比如說為使打擊手打空而投的緩慢球。
Ⅳ 手工壘球怎麼做
摘要 做這種球,它是用固定的針,和規定的線縫起來的。從頭到尾就兩根線,中間不能斷線,如果斷了以後,就要換另外一根。
Ⅵ 擲壘球的方法
動作方法:
面對投擲方向,右手持球於頭的右前上方;助跑幾步,邁右腿的同時,身體向右轉,右臂靠近身體經下向後引球,左腿迅速向前一步;左腿用力蹬地,右腿迅速向前交叉,當右腳剛一落地,迅速蹬地、轉髖、挺胸,身體左轉,重心前移,左腿積極落地蹬伸,上體向前鞭打,揮臂將球經肩上快速投出。
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投擲時肘關節低,轉肩不夠,做不出鞭打揮臂動作。糾正方法:做各種轉肩練習,發展肩關節的靈活性,做甩腕或擲紙飛機等動作,體會鞭打揮臂動作。
投擲時用不上腿和軀干力量。糾正方法:雙手從頭後向前擲實心球,體會用腿和軀干發力的感覺和用力順序;多做增強腿部力量的練習和增強協調性的練習。
投擲步減速。糾正方法:做連續交叉步的練習,要求蹬擺配合迅速、有力,徒手或持球做完整動作練習,要求控制助跑速度與交叉步和最後用力緊密銜接。
Ⅶ 扔壘球的好方法
動作方法:
面對投擲方向,右手持球於頭的右前上方;助跑幾步,邁右腿的同時,身體向右轉,右臂靠近身體經下向後引球,左腿迅速向前一步;左腿用力蹬地,右腿迅速向前交叉,當右腳剛一落地,迅速蹬地、轉髖、挺胸,身體左轉,重心前移,左腿積極落地蹬伸,上體向前鞭打,揮臂將球經肩上快速投出。
壘球的握法:用拇指、中指和無名指握住球,小指彎曲頂在球的下面,掌心不著球。
方法口訣:右手持球准備好,左腿先上要記牢;右腿上步要引臂,左腿快跟奮力投。
重點與難點:
重點:上步動作連貫協調。
難點:速助跑與投擲不脫節,連貫快。
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1)、投擲時肘關節低,轉肩不夠,做不出鞭打揮臂動作。糾正方法:做各種轉肩練習,發展肩關節的靈活性,做甩腕或擲紙飛機等動作,體會鞭打揮臂動作。
(2)、投擲時用不上腿和軀干力量。糾正方法:雙手從頭後向前擲實心球,體會用腿和軀干發力的感覺和用力順序;多做增強腿部力量的練習和增強協調性的練習。
(3)、投擲步減速。糾正方法:做連續交叉步的練習,要求蹬擺配合迅速、有力,徒手或持球做完整動作練習,要求控制助跑速度與交叉步和最後用力緊密銜接。
Ⅷ 壘球的比賽規則和計分方法還有場地情況
棒球運動規則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復雜,簡單地說,就是投球,擊球,接球。棒球比賽在兩隊之間進行,輪流進攻與防守。在9局比賽中,得分最多的隊獲勝。一隊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後,兩隊交換進攻與防守。如果兩隊在9局比賽中打平,還有加一局比賽,一直到分出勝負。
攻方隊員擊球後跑壘,依次踏觸一、二、三壘,最後安全踏觸本壘的進攻得一分。棒球比賽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擊球手先到一壘、然後依次跑壘到本壘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動的本壘打情況。所謂本壘打就是擊球員將球擊出後(通常擊出外野護欄),擊球員安全回到本壘叫本壘打。 擊球員無失誤安全上壘的擊球叫安打,擊球員在投手投出四個壞球後可自動上壘。主要棒球術語如下:
場地
界內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牆或圍網(包括垂直的空間)以內的區域叫「界內地區」。
界外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壘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牆或圍網(包括垂直的空間)以外的區域叫「界外地區」。
內場
連結四個壘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內場區為內場。
外場:內場以外的界內地區,即內場以外至連接兩條邊線末端的弧線所形成的扇形地區為外場。
邊線:本壘至一壘及其延長線和本壘至三壘及其延長線叫邊線。 壘線:連接壘間的線叫壘線。
壘位:跑壘員為得分而必須按順序踏觸內場四角的四個位置叫「壘位」。
投手區;直徑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為投手區。土墩正中稍後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圖7)
擊球員區:擊球員擊球時端立的區域叫「擊球員區」。
接手區:接手准備接投手投球時必須站立的區域叫「接手區」。
跑壘指導員區:設在一、三壘外,供跑壘指導員指導本隊隊員跑壘和擊球的地域叫「跑壘指導員區」。
隊員席:為場上隊員和不上場的替補隊員及其他穿著運動服裝的本隊成員准備的座位叫「隊員席」。
野傳球線:畫在邊線以外18.29米,至少與邊線的本壘至一壘、本壘至三壘部分平行,用以區別比賽有效地區與無效地區的線叫「野傳球線」。
隊員
守隊、守隊隊員:在場上進行防守活動的隊員「守隊」;進行防守活動的任一隊員叫「攻隊隊員」。
主隊或先守隊:某隊在本隊球場或本地球場進行地,該隊即為「主隊」。按慣例先守,又叫「先守隊」。
守場員;進行防守的任一隊員都叫「守場員」。
內場手;在內場各位置進行防守的隊員都叫「內場手」。
外場手:在外場進行防守的隊員叫「外場手」。
投手:向擊球員投球的守隊隊員叫「投手」。
擊球員:在擊球員區內擊球的攻隊隊員叫「擊球員」。
擊跑員:擊球後向一壘跑進的攻隊隊員叫「擊跑員」。
跑壘員:安全到達一壘後繼續進行進壘、偷壘、得分等進攻行為的攻隊隊員叫「跑壘員」。
跑壘指導員:站在跑壘指導員區指導擊球員擊球和跑壘員跑壘的同隊隊員或教練員叫「跑壘指導員」。
替補隊員:未列在上場隊員名單內、替換場上隊員參加比賽的非開局隊員叫「替補隊員」。
投球
投球:投手投給擊球員的球叫「投球」。 正面投球;投手以身體正面對著擊球員進行投球的姿勢叫「正面投球」。
側面投球:投手用身體一側對著擊球員進行投球的姿勢叫「側面投球」。
投手的軸心腳;投手踏觸投手板投球時作軸的腳叫「投手的軸心腳」。
投手的自由腳:投手投球時不作軸而做伸踏的腳叫「投手的自由腳」。「自由腳」也叫「伸踏腳」。
不合法投球:違反規則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軸心腳沒有踏觸投手板而向擊球員投球時;
突然向沒有準備好的擊球員投球時;
違反有關正面投球和側面投球的規定投球時。 投球無效:不判好球或壞球,攻守也無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無效」。
投手犯規則:壘上有跑壘員時投手牽制跑壘員或投球的不合法行為叫「投手犯規」。這時,判各跑壘員安全進一個壘,但不判擊球員「一球」。
好球區:在本壘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擊球員擊球時自然站立姿勢的膝蓋上沿至腋部之間的立體空間,這個區域叫「好球區」。
壞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沒有進入「好球區」或在進入「好球區」前已落地,而擊球員又未擊的投球叫「壞球」。
暴投:偏離本壘板致接手無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註:球滾出野傳球線或後擋網以外時判跑壘員安全進一個壘。
漏接:接手失接經過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壘員多進一個壘的行為叫「漏接」。
突然急投:擊球員尚未作好擊球准備,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為叫「突然急投」。這是不合法投球。
責任失分:由投手負責的失分叫「責任失分」。
攻守活動
「比賽開始」或「繼續比賽」:裁判員宣布開始進行比賽或遇死球局面時宣布恢復比賽的命令。
局:比賽雙方各因三個出局而互換攻守條一次為「一局」。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換攻守時為「半局」。 安全:裁判員對跑壘員合法取得欲占壘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隊隊員擊球後跑壘並依次踏觸一、二、三壘,最後安全踏觸本壘的進攻行為叫「得分」。
出局:攻隊隊員被取消擊球、跑壘或得分的權利叫「出局」。
擊球:擊球員站在擊球員區用球棒擊投手投球的進攻行為叫「擊球」。
不合法擊球:擊球員採取下列任一行為擊出的球為「不合法擊球」:
(1)一腳或雙腳全部落在擊球員區外的地面上或一腳全部或一部分踏觸本壘板揮擊而將球擊中時;
(2)用不合規則規定的球棒將球擊出時。
擊:擊球員擊球未中、好球未擊、兩擊前擊成界外球、觸擊成界外球、擊球末中而球觸及身體、好主身體或擊成「擦棒球」時都判為一「擊」。 球:擊球員壞球未擊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時判為一「球」。
界內球: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況時均判「界內球」。:
(1)停止在本壘至一壘之間或本壘至三壘之間的界內地區時;
(2)地滾球越過一、三壘壘位從壘位後面的界內地區滾向外場或滾出界外時;
(3)觸及一壘、二壘或三壘壘包時;
(4)先落在一、三壘壘位後界內地區時;
(5)在界內觸及裁判員、比賽隊隊員身體時;
(6)從界內地區上空直接越出本壘打線時。
註:在邊線上接球時,應按守場員手套觸球時與地面的垂直線來判定,而不應以守場員觸球時是站在界內或界外地區來判定。騰空球落在第一、三壘上或落在一、三壘後面的外場界內地區,然後彈出界外地區時仍為「界內球」。
界外球;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況時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壘到一壘之間或本壘到三壘之間的界外地區時;
(2)內場地滾球經過一、三壘壘位,從壘位後界外地區滾人外場或繼續滾出界外時;
(3)落在一、三壘位後的界外地區時;
(4)在界外觸及裁判員或比賽隊隊員的身體或其他障礙物時。 註:擊出的球直接擊中投手板,從本壘到一壘之間或本壘到三壘之間反彈出界外地區時判「界外球」。
騰空球:擊向空中的高飛球叫「騰空球」。
地滾球:在地面滾動或彈跳的擊球叫「地滾球」。
平直球:異常快速,既不著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飛向守場員的擊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觸球棒後迅猛而直接地到達接手手中並被接住的擊球叫「擦棒球」。
觸擊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輕觸來球,使球緩慢地滾入內場的擊球叫「觸擊球」。
搶分觸擊;在二出局前,三壘有跑壘員搶進本壘得分的進攻戰術叫「搶分觸擊」。 犧牲打:擊球員犧牲自己安全上壘的權利而使跑壘員進壘得分的擊球叫「犧牲打」。「犧牲打」根據擊球方法不同又分為「騰空球犧牲打」和「觸擊球犧牲打」。
內場騰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壘或一、二、三壘都有跑壘員時,擊球員合法擊出的落在內場或內場附近,而守場員9包括外場手)又能輕易接住的界內騰空球(平直球和用觸擊法擊出的騰空球除外)叫「內場騰空球」,判擊球員出局,繼續比賽。
安打:凡守場員並無失誤而安全上壘的擊球叫「安打」。「安打」按安全到壘的多少分「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本壘安打」(簡稱「一壘打」、「二壘打」、「三壘打」、「本壘打」)。
四球上壘:擊球員擊球時得了四「球」而安全進到一壘的判定叫「四球上壘」。
滑壘:跑壘員身體貼地滑動的占壘動作叫「滑壘」。
滑出壘位:攻隊隊員除從本壘進入一壘外,凡因滑壘過頭而離開壘位的行為叫「滑出壘位」。
再踏壘:跑壘員按規定合法返回並踏觸原占壘位的行為叫「再踏壘」。
離壘過早:跑壘員在守場員接觸騰空球前離壘的跑壘行為,叫「離壘過早」。
被迫進壘:跑壘員由於擊跑員上壘被迫放棄原占壘位而向下一壘位前進的跑壘行為叫「被迫進壘」。 偷壘;跑壘員在投入起動投球時迅速搶進下一壘位並獲得成功的跑壘行為叫「偷壘」。
捷殺:守場員把擊球員擊出的騰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隊守場員的傳球而使擊跑員或跑壘員出局的防守行為叫「接殺」。
接住:守場員沒有用帽子、護具或運動服裝的任一部分來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為叫「接住」。
投殺:擊球員被判三「擊」而取消其繼續擊球的權利的投球行為叫「投殺」。
觸殺:守場員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將球握住,同時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觸跑壘員的身體使其出局的防守行為叫「觸殺」。 傳殺:守場員傳球以協助本隊其他守場員完成接殺擊跑員或跑壘員的任務的防守行為叫「傳殺」,也叫「助殺」。
封殺:守場員對擊跑員進行傳殺或對由於擊跑員擊球上壘而被迫進壘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防守行為叫「封殺」。這種攻守局面叫「封殺局面」。
守場員選殺:守場員在處理界內地滾球時,不傳殺擊跑員而傳殺前位跑壘員出局的防守行為叫「守場員選殺」。
牽制傳殺:投手踏觸投手板對跑壘員進行牽制和傳殺的行為叫「牽制傳殺」。
夾殺:守場員對跑在兩個壘位之間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防守行為叫「夾殺」。 雙殺:守場員防守出色而使攻隊兩名隊員連續出局的防守行為叫「雙殺」。雙殺有:
(1)雙封殺:封殺造成的雙殺。
(2)封觸雙殺:銑用封殺再用觸殺造成的雙殺。
三殺:守場員防守無失誤而使攻隊三名隊員連續出局的防守行為叫「三殺」。
身體:指攻守隊員或裁判員的身體、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觸:接觸場上隊員或裁判員的身體、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觸」。
失誤:凡守場員經過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傳好的球,但沒能接住或傳好致使攻隊隊員安全上壘或得分的防守行為叫「失誤」。 野傳球:守場員傳、接球失誤致使球滾出野傳球線或滾出前碰觸障礙物或滾入看台、隊員席等而成「死球」的傳球叫「野傳球」。
妨礙:凡影響比賽隊員進行正常攻守的行為叫「妨礙」。
阻擋:守場員沒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擋跑壘員進行壘的行為叫「阻擋」。
沃球:繼續比賽,攻守有效的擊球、傳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暫停比賽的擊球、傳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這種暫停比賽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暫停:裁判員為暫時中斷比賽所宣布的口令。此時場上成死球局面。 申訴:守隊隊員對攻隊隊員的犯規行為要求裁判員判以出局的行為叫「申訴」。
提出抗議;比賽隊對裁判員執行規則上的錯誤向裁判員提出改判要求的行為叫「提出抗議」。
裁判與記錄
判定:裁判員做出的判斷叫「判定」。
合法;與規則的規定相符合叫「合法」。
不合法:與規則的規定相違背叫「不合法」。
中止比賽:由於某種原因由主裁判員宣布結束的比賽叫「中止比賽」。
平局比賽:主裁判員宣布的兩隊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賽叫「平局比賽」。
棄權比賽:因一方違反規則由主裁判員宣布另一方以9:0獲勝而結束的比賽叫「棄權比賽」。
改期續賽:主裁判員因故宣布提前中止並定期繼續將其賽完的比賽叫「改期續賽」。
連賽兩場:在一日內連續參加兩場比賽叫「連賽兩場」。
罰則:根據規則裁判員對比賽隊隊員和教練員的犯規則行為進行處理的規定叫「罰則」。
正式記錄員:由比賽主辦單位指派擔任比賽記錄和技術統計工作的人員叫「正式記錄員」。
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是一個直角扇形區域,直角兩邊是區分界內地區和界外地區的邊線。兩邊線以內為界內地區,兩邊線以外為界外地區。界內和界外(野傳球線以內)地區都是比賽的有效地區。界內地區又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呈正方形,四角各設置一個壘位。在尖角處的壘位是本壘,其餘依逆時針方向分別為一壘、二壘和三壘。內場以外的界內地區為外場。比賽場地必須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礙物
註:如果在規定的比賽有效場地內有觀眾和障礙物,或比賽有效場地不足規定的距離時,應曲裁判組根本情況定出臨場規定並通知比賽雙方。
內場各個壘位之間有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間的距離為18.44米。在本壘後面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處畫野傳球線,在此范圍內為界外的比賽有效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都應不少於76.20米(圖1)
球
棒球是用圓形軟木、橡膠或相似的物質作球心,繞以麻線,再用兩塊白色馬皮或牛皮包緊平線密縫而成。球面應平滑。重量為141.70克至148.80克。圓周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彈性為:自4.12米高處自由在厚6厘米的大理石板上能反彈起1.43米至1.50米的高度。
球棒
球棒可用整塊金屬或硬木或幾條木片膠合製作,呈酒瓶形。棒面必須平滑無截面接頭。金屬棒的兩端必須密封。幾條木片必須按直線紋路合而成。棒長不得超過1.07米,最粗處直徑不得超過7厘米。為便於握棒,從握棒的一端起至45.70厘米的長度內可用布條、膠布帶或橡膠包纏。註:用幾條竹片膠合而成的球棒,只要符合以上規定,安全耐用,也可視作合法球棒。
服裝
比賽時,同隊隊員應穿著式樣和顏色整齊一致的比賽服裝(包括內衫的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襪等)。服裝上面不得有閃光紐扣或附飾物,上衣背面應有長度不小於15.20厘米的明顯的號碼。上衣和褲子的號碼要一致。如隊員穿著與同隊隊員不一樣的服裝,就不得參加比賽。每隊應有深淺不同的兩套服裝。每場比賽的先攻隊穿淺色,後攻隊穿深色。
隊員可穿有平扁鐵釘或橡膠頭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圓錐形的金屬釘。平扁鐵釘長不得超過1.50厘米。註:教練員、跑壘指導員均應穿著與本隊隊員同樣的運動服裝。
壘球是一種以兩支隊伍交替擊球和接球的比賽項目。比賽雙方的目的是力爭在7局比賽(即七輪擊球)中獲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擊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話,那麼,該隊的半局就宣告結束。如果七局比賽之後兩隊打平的話,兩隊將進入附加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賽中,如果擊球手擊中球後沿逆時針方向順利到達一壘,然後跑完所有的三壘,最後跑回本壘,此時,這支球隊得一分。擊球手擊中對方隊員投出來的球後,該擊球手佔得一壘。擊球手擊出來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這樣,對方接球隊員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將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擊球手必須先到該壘。
上壘:
如果擊球手將球擊出場外(擊球區外四個投球點以外)或者被對方投出來的球打到身上,擊球手也能安全上壘。但是,如果是一個本壘打,經常是將球擊出場外圍欄,那麼,擊球手和所有跑壘球員都要繞各壘跑一周,然後馬上得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擊球隊員安全到達第一壘後,然後其他擊球手擊中投球後,逐壘佔領,這樣才能得分。
擊球隊員和跑壘員可以跑到下一個沒被其他跑壘員佔領的壘。但是,如果擊球隊員在接球隊員之後上壘,那麼,該擊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擊球手打出一個地面球,那麼,一壘的跑壘員就要盡快跑到第二壘,這樣,擊球手就能輕松的跑到第一壘。類似的,如果一名隊員被迫跑到其隊友原先所佔的壘時,其他的跑壘員也要相應的跑到下一壘。
在這兩種情況下,跑壘員都必須跑壘,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後,只需比跑壘員先到下一壘,就可以將對方跑壘員淘汰出局。不需追趕對方跑壘員。.
將對方擊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將擊球手(即跑壘員)淘汰出局。要達此目的,有如下三種途徑:
迫使擊球手向內場手擊出一粒地面球,(內場手向一壘球員擲出球後,立即跑到一壘)。
迫使擊球手將球擊向空中,這樣隊友能將球接住。
迫使擊球手三擊不中出局。
其他規則:
如果擊球手打出一粒邊界球,除非該隊員在此之前已擊出兩粒好球,那麼這個球算擊球手的一次失誤。
如果擊球隊員在前兩次擊球失敗後,第三次擊出的球被接球隊員接住,那麼,該擊球手就會以三擊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擊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壘員就必須離開本壘,然後在接球手之前趕到下一壘。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壘員跑離本壘,而且,接球隊員在跑壘員趕回之前拿到球並成功上壘的話,那麼,該跑壘員被淘汰出局。
擊球手可以跑過第一壘,但如果她跑過或滑過第二壘或第三壘,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壘員可以在擊球手擊球之前就開始跑壘,或叫竊壘。
擊球手在第三打時,觸擊球犯規就會被淘汰。
投球手在擲球時必須至少有一條腿著地。
隊員被替換下場之後可以重新上場,但是一名替補只能替換一名場上球員。
壘球場:
通常,壘球得內場為泥地,外場是草地。因為壘球場內場被本壘和其他三壘圍成一個菱形,所以壘球場也被稱為菱形場。
壘與壘間隔18.3米(60英尺)一條假想的線將四個壘連成一個銳角為45度的菱形。
投球手站在球場中央一塊橡膠制的投球墊上。實力強勁的投手一般都能將球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擲出。但是,為了擾亂擊球手的擊球節奏,投球手也會擲出一些稍慢一點的球,比如說為使打擊手打空而投的緩慢球。
外場的大小不那麼嚴格,但是,女子速投壘球的本壘離外場圍欄之間至少應該有61米(200英尺)。
奧運參賽資格:
將有8支隊伍角逐2000年悉尼奧運會。作為主辦國,澳大利亞隊自動入選。通過1998年世界盃,美國,日本,中國和加拿大均獲得了奧運參賽資格。另外三支隊伍分別是,義大利,紐西蘭和古巴。這三支隊伍通過地區錦標賽取得了參賽資格。
比賽方式:
這八支隊伍都在一個球場內比賽,每支隊伍都將與其他七支隊伍遭遇。前四名將進級半決賽,半決賽中,第一名將對陣第二名,第三名與第四名對陣。第一名和第二名球隊的敗者將隊陣第三名與第四名球隊中的勝者,而這場比賽的得勝一方將與第一名球隊和第二名球隊之間的勝者爭奪總冠軍。,
壘球與棒球的比較:
如果各位熟悉棒球的話,大家可能會發現壘球與棒球之間有很多相同之處。同時大家也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壘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壘球各壘之間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壘與壘之間的距離為27.45米(90英尺)。
在壘球中,投球距離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離為18.4米(60英尺,6英寸)。
壘球的投球手採用下手臂運動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則採用舉手過肩的辦法投球。
與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壘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擲球。
在壘球中,跑壘員在球投出擲前必須保持一隻腳落地。
壘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另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如果九局以後,兩隊仍是平局,壘球規則規定,各隊在附加賽時,在各自的半局,跑壘員將從第二壘開始跑,以增加得分機會。
此外,壘球在第一壘有一個安全壘,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壘旁邊的橙色壘,用來避開沖撞。跑壘員必須跑到橙色的安全壘,而第一壘球員必須跑到白色壘。
最後,在奧運會中,棒球已經採用木製球棒,而大多數壘球擊球手仍用鋁制球棒。在壘球中甚至還可以使用三面球棒,但人們仍喜歡使用普通的圓形球棒
Ⅸ 壘球怎麼玩啊
要掌握投擲壘球的技巧,投擲並非一味依靠蠻力,而是要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握球的幾根手指上,藉助於手指的撥動,把壘球投擲出去。
投擲壘球雖然不依靠蠻力,但是必要的力量儲備還是需要的,這就要求平時的鍛煉中要尋找合適的訓練項目。
注意投擲的適當方法,壘球在投擲之前,握球的手臂要旋轉幾圈,以積攢能量。
把全身的力量集聚在握球的手指之上,通過手指的快速波動,把壘球擲出。
壘球:
壘球是一項集體競賽項目,是在一塊呈直角扇形的場地上進行比賽的,亦是奧運會比賽項目。
壘球運動是從棒球運動演變出來的,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美國芝加哥。1933年,正式命名為「壘球」(soft ball)。1959年,女子壘球正式列為中國全國運動會的運動項目。1996年,女子壘球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運動項目。
壘球的最高組織機構國際壘球聯合會,成立於1952年9月,現有協會會員129個,總部設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國際壘聯的主要賽事有:奧運會壘球比賽、世界壘球錦標賽、世界青年壘球錦標賽和各大洲壘球錦標賽等。
Ⅹ 壘球怎麼樣才能扔的遠
要速成呀,關鍵掌握訣竅,出手的瞬間要像手裡拿著繩子往外抽一樣,也可以拿條毛巾找感覺,或者右臂伸直舉過頭頂,抓住身後的物體,練轉身,找到手臂發力的順序,傳球時再仔細體會,就會很快找到感覺。關鍵在於做動作過程中要多思考多體會,這樣才會很快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