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正弦機構,什麼是正切機構兩者的優缺點為何。
正弦規是利用三角法測量角度的一種精密量具。直線運動機構是使構件上某點作準確或近似直線運動的機構。
一、正弦規:
1、優點:正弦規使用正弦定義測量角度和錐度等的量規,也稱正弦尺。它首要由一鋼制長方體和固定在其兩端的兩個一樣直徑的鋼圓柱體組成。兩圓柱的軸心線距離L通俗為100毫米或 200毫米。圖為使用正弦規測量圓錐量規的情況。
2、缺點:控制精度低,一般為兩點控制。
二、直線運動機構:
1、優點:傳動准確,工作時無滑動,具有恆定的傳動比。
2、缺點:精度差,傳動噪音大,磨損大;需添加潤滑油,易污染現場環境。
(1)正弦規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盡量在直線模組可動范圍處設置一個防護欄。
2、在防護欄的入口,請設計緊急開關裝置。
3、請盡量不要從有關緊急開關裝置以外的入口進出。
4、操作直線模組時,請注意手或其他物品不要進入直線模組的運動范圍內。
5、直線模組在安裝前,閱讀操作說明,安裝說明書的提示進行操作。
6、如果操作說明書中沒有寫安裝、調整、檢查、維護、操作等,請不要操作。
㈡ 常用的量具類型有哪些
量具按照用途和結構性能分可分為:在平面內對角度量進行測量的量具。主要有角度塊、角度尺、各類分度頭、正弦規等。
長度測量儀器的使用和保養:使用長度測量儀器進行測量的時候,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使測量結果產生誤差。比如在卧式測長儀中,需要用標準的環規和量塊附件組合成一個和被測環規大小一樣的尺寸,將其和被測環規進行比較測量。
這種測量方式除了會產生尺寸測量儀器的誤差之外,還會產生對准誤差。導致測量存在誤差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檢測現場的亮度、襯度、測量儀器刻線的質量、對線的方式,以及測量人員的視力等等。
量具類型溫度: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長度計量的時候,要想達到量值統一的測量目的,就必須要保證測量工件的溫度符合國際標准溫度20℃的規定,以此來來減少由於測量工件不符合溫度要求而出現的測量誤差現象。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長度計量儀器的測量精準度。
減少由於溫度的誤差而造成的測量偏差,就需要加強對造成工件溫度誤差原因的分析和探究。為了降低溫度上的誤差,在用長度計量器進行測量時,要盡可能的使被測量物體和標准器的材料一致,以降低測量物體和標准器之間的線膨脹系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測量儀器
㈢ 量規都有哪些使用方法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
2、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
3、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
㈣ 正弦規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http://cache..com/c?word=%D5%FD%CF%D2%3B%B9%E6%2C%B7%BD%B7%A8&url=http%3A//www%2Eie%2Esjtu%2Ee%2Ecn/jc/files/zhuanye/jdjwy%2Eppt&b=0&a=40&user=
㈤ 有誰知道
圖:http://www.8183736.com/cp/qi/5.htm
使用方法:
用正弦規測量角(錐)度
正弦規的結構如圖所示。正弦規的上表面為工作面,在正弦規主體1下方固定有兩個直徑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圓柱體2,它們下母線的公切面與上工作面平行。在主體側面和前面分別裝有可供被測件定位用的側擋板4和前擋板3,它們分別垂直和平行於兩圓柱的軸心線。
正弦規按正弦原理工作,即在平板工作面與正弦規一側的圓柱之間安放一組尺寸為H的量塊,使正弦規工作面相對於平板工作面的傾斜角度α等於被測角(錐)度的公稱值,(如圖所示)。量塊尺寸H由下式決定sinα=H/L
http://www.ie.sjtu.e.cn/jc/files/zhuanye/jdjwy.ppt
㈥ 正弦規的作用用途及原理是什麼啊
正弦規是利用三角法測量角度的一種精密量具。一般用來測量帶有錐度或角度的零件。因其測量結果,是通過直三角形的正弦關系來計算的,所以稱為正弦規。
組成
它主要由一準確鋼制長方體—主體和固定在其兩端的兩個相同直徑的鋼圓柱體組成。其兩個圓柱體的中心距要求很准確,兩圓柱的軸心線距離L一般為100毫米或 200毫米兩種。工作時,兩圓柱軸線與主體嚴格平衡,且與主體相切。
使用方法
圖為利用正弦規測量圓錐量規的情況。在直角三角形中,sinα=H/L,式中H為量塊組尺寸,按被測角度的公稱角度算得。根據測微儀在兩端的示值之差可求得被測角度的誤差。正弦規一般用於測量小於45°的角度,在測量小於30°的角度時,精確度可達3″~5″。
1、正弦規工作面不得有嚴重影響外觀和使用性能的裂痕、劃痕、夾渣等缺陷。
2、正弦規主體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於664HV,圓柱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於712HV,擋板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於478HV。
3、正弦規主體工作面的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為0.08μm,圓柱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為0.04μm,擋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為1.25μm。
4、正弦規各零件均應去磁,主體和圓柱必須進行穩定性處理。
5、正弦規應能裝置成0°~80°范圍內的任意角度,其結構剛性和各零件強度應能適應磨削工作條件,各零件應易於拆卸和修理。
6、正弦規的圓柱應採用螺釘可靠地固定在主體上,且不得引起圓柱和主體變形;緊固後的螺釘不得露出圓柱表面。主體上固定圓柱的螺孔不得露出工作面。
㈦ 量規的測量步驟
量規(gauge),不能指示量值,只能根據與被測件的配合間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過被測件等來判斷被測長度是否合格的長度測量工具。量規控制的是尺寸或規格的上下限,一般包含全部的公差帶
量規結構簡單,通常為具有準確尺寸和形狀的實體,如圓錐體、圓柱體、塊體平板、尺和螺紋件等。常用的量規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直尺、平尺、平板、塞尺 、平晶和極限量規等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塗上一薄層顏料,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從而表示被測尺寸 、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和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其中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稱為極限量規(如卡規、光滑塞規、螺紋塞規、螺紋環規等)。 量規是一種精密測量器具,使用量規過程中要與工件多次接觸,如何保持量規的精度,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這與操作者的關系很大,因此必須合理正確地使用量規.
1、使用前,要認真地進行檢查.先要核對圖紙,看這個量規是不是與要求的檢驗尺寸和公差相符,以免發生差錯,造成大批廢品.同時要檢查量規有沒有檢定合格的標記或其他證明.還要檢查量規的工作表面上是否有銹斑,劃痕和毛刺等缺陷,因為這些缺陷容易引起被檢驗工件表面質量下降,特別是公差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較高的有色金屬工件更為突出.還要檢查量規測頭與手柄聯結是否牢固可靠.最後還要檢查工件的被檢驗部位(特別是內孔),是否有毛刺,凸起,劃傷等缺陷.
2、使用前,要用清潔的細棉紗或軟布,把量規的工作表面擦乾凈,允許在工作表面上塗一層薄油,以減少磨損.
3、使用前,要辨別哪是通端,哪是止端,不要搞錯.
4、使用時,量規的正確操作方法可歸納為「輕」,「正」,「冷」,「全」四個字.
輕,就是使用量規時要輕拿輕放,穩妥可靠;不能隨意丟擲;不要與工件碰撞,工件放穩後再來檢驗;檢驗時要輕卡輕塞,不可硬卡硬塞.
正,就是用量規檢驗時,位置必須放正,不能歪斜,否則檢驗結果也不會可靠.
冷,就是當被檢工件與量規溫度一致時才能進行檢驗,而不能把剛加工完還發熱的工件進行檢驗;精密工件應與量規進行等溫.
全,就是用量規檢驗工件要全面,才能得到正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塞規通端要在孔的整個長度上檢驗,而且還要在2或3個軸向平面內檢驗;塞規止端要盡可能在孔的兩端進行檢驗.卡規的通端和止端,都應沿軸和圍繞軸不少於4個位置上進行檢驗.
5、若塞規卡在工件孔內時,不能用普通鐵錘敲打,扳手扭轉或用力摔砸,否則會使塞規工作表面受到損傷.這時要用木,銅,鋁錘或鉗工拆卸工具(如拔子或推壓器),還要在塞規的端面上墊一塊木片或銅片加以保護,然後用力拔或推出來.必要時,可以把工件的外表面稍微加熱後,在把塞規拔出來.
6、當機床上裝夾的工件還在運轉時,不能用量規去檢驗.
7、不要用量規去檢驗表面粗糙和不清潔的工件.
8、量規的通端要通過每一個合格的工件,其測量面經常磨損,因此,量規需要定期檢定.
對工作量規,當塞規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小極限,卡規(環規)的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大極限尺寸時,工件量規要改為驗收量規來使用.當驗收量規接近或超過磨損限時,應立即報廢,停止使用.
9、使用光滑極限量規檢驗工件,如判定有爭議時,應該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規檢驗;
通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最大極限尺寸);
止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最小極限尺寸).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圖1), 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
2、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
3、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圖2)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 1、不要把兩個量規的工作表面配合在一起保存(如塞規和環規套在一起),否則兩個工作表面會相互膠合,加外力分開時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2、量規使用完畢,要用清潔的棉紗或軟布擦乾凈,放在專用木盒內,然後收存到工具櫃里;片形量規也可以掛在工具櫃里。如果天氣潮濕或隔一段時間才能使用時,擦乾凈後在塗上一層無酸凡士林或防銹油。保管量規的地方必須乾燥。
3、量規要定期檢查,一般檢查周期為6-12個月。
4、不論是經常使用的量規還是不經常使用的量規,都要定期進行外部檢查,看有沒有損傷、銹蝕或變形。假如,發現量規開始生銹,應及時放進汽油內浸泡一段時間,再取出仔細擦乾凈,並塗上防銹油。
5、使用期間,要把量規放在適當的地方,如工具櫃的檯面上或機床不動部分的木墊板上,不要放在機床刀架上或機床導軌上,以免造成損壞。 螺紋量規通規
模擬被測螺紋的最大實體牙型,檢驗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並同時檢驗底徑實際尺寸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尺寸.
檢驗方法:普通螺紋是多參數要素,有兩類檢測方法:綜合檢驗和單項檢驗.綜合檢驗就是用量規對影響螺紋互換性的幾何參數偏差的綜合結果進行檢驗.其中包括:使用普通螺紋量規和止規分別對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含底徑)和單一中徑進行檢驗;使用光滑極限量規對被測螺紋的實際頂徑進行檢驗.如果被測螺紋能夠與螺紋通規旋合通過,且與螺紋止規不完全旋合通過(螺紋止規只允許與被測螺紋兩段旋合,旋合量不得超過兩個螺距),就表明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沒有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且單一中徑沒有超出其最小實體牙型的中徑,那麼就可以保證旋合性和連接強度,則被測螺紋中徑合格.否則不合格.
螺紋中徑說白了,就是螺紋的公稱直徑,即一般所說的螺紋「M**」里的*代表的數值,它是一個介於大徑(外螺紋為牙頂的直徑,內螺紋為牙底直徑)和小徑(同大徑含義相反)之間的一個直徑.最大實體牙型,顧名思義,就是螺紋的牙型, 製造出來能達到的最大實體,即實際加工製造出來的比理論設計時,在誤差范圍能且在體積上能達到的最大值的狀態.軸類零件(外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軸的直徑大於設計尺寸;孔累零件(內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孔的直徑小於設計尺寸.
錐度塞規
主要用於檢驗產品的大徑,錐度和接觸率,屬於專用綜合檢具.錐度塞規可分為尺寸塞規和塗色塞規兩種.
錐度塞規塗色檢驗方法 檢驗內錐孔,首先要有錐度塞規,也就是一個標準的外圓錐度量規,將紅丹或藍油均勻塗抹2-4條線在塞規上,然後將塞規插入內錐孔對研轉動60-120度,抽出錐度塞規看錶面塗料的擦拭痕跡,來判斷內圓錐的好壞,接觸面積越多,錐度越好,反之則不好,一般用標准量規檢驗錐度接觸要在75%以上,而且靠近大端,塗色法只能用於精加工表面的檢驗.
特點:
常用量具,特別適用於測量軸承及溝槽加工精度
㈧ 鉗工內五邊形加工方法
我在三年前的金工實習做過,其實用什麼工具並不是主要的,關鍵是你尺規做圖所畫正五邊形的精確性。畫的時候一定要用正確的尺規做圖方法並且一定要小心和精確。畫圖與你畫外五邊形的方法相同。畫好圖後,在鋼板的五編形內部鑽孔並擴孔,注意不要超過畫的邊線。之後用大銼,小銼和修邊銼銼磨至邊線即可,使用台式虎鉗定位夾緊即可,祝你成功
㈨ 零件角度測怎麼量
正弦規作為一種精密的量具,在測量零件角度、圓錐錐角方面發揮著非常好的功能。拓展正弦規的使用范圍,使用正弦規測量燕尾配合角度的方法及原理,進一步闡述了其測量方法精度高,同時避免了傳統測量方法中使用量具數量多,操作繁雜,效率低等不足。
㈩ 測量長度常見的的工具有哪些
測量工具通常按用途分為通用測量工具、專類測量工具和專用測量工具3類。
1、通用測量工具
可以測量多種類型工件的長度或角度的測量工具。這類測量工具的品種規格最多,使用也最廣泛,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見百分表和千分表)、多齒分度台、比較儀、激光測長儀、工具顯微鏡、三坐標測量機等。
2、專類測量工具
用於測量某一類幾何參數、形狀和位置誤差(見形位公差)等的測量工具。它可分為:
①直線度和平面度測量工具,常見的有直尺、平尺、平晶、水平儀、自準直儀等。
②表面粗糙度測量工具,常見的有表面粗糙度樣塊、光切顯微鏡、干涉顯微鏡和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等(見表面粗糙度測量)。
③圓度和圓柱度測量工具,有圓度儀、圓柱度測量儀等(見圓度測量)。
④齒輪測量工具,常見的有齒輪綜合檢查儀、漸開線測量儀、周節測量儀、導程儀等(見齒輪測量)。
⑤螺紋測量工具(見螺紋測量)等。
3、專用測量工具
僅適用於測量某特定工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形狀和位置誤差等的測量工具。常見的有自動檢驗機、自動分選機、單尺寸和多尺寸檢驗裝置(見自動測量)等。
(10)正弦規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主要是評定測量工具在規定條件下的測量精確度。常見的評定方法有檢定法、比對法和誤差分離法。
1、檢定法
測量工具按檢定規程檢定合格後,方能使用。一般是利用長度標准器檢定,例如:用量塊檢定千分尺和卡尺;用標准線紋尺檢定比長儀和測長機等。
2、比對法
利用兩台以上相同精度等級的測量工具相互對比,以確定其精確度。這種方法適用於評定一些精度等級很高的測量工具,例如激光干涉儀、激光干涉比長儀等,因為對於這類高精度的測量工具,沒有合適精度的長度標准器可供檢定之用。
3、誤差分離法
適用於一些高精度(形狀誤差小)和具有封閉圓周角的測量工具。例如檢定1級平晶,如待檢的三塊平晶1、2、3的平面度誤差分別為x、y、z,則把它們按1與2,2與3,3與1組合起來互檢平面度。得出的量值分別為a、b、c。列出方程式x+y=a,y+z=b,x+z=c。解方程式後即可求出x、y、z的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