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讓孩子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
一、盡可能晚的讓孩子接觸和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
孩子上學前盡量不要給孩子玩太多的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當孩子上學後,有了一定的自製力,再慢慢培養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特別是兩三歲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給他們玩,因為屏幕的刺激對眼睛的發育影響很大。
二、盡可能隱藏家中的電子產品,不讓孩子知曉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品盡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訴他這是媽媽用來工作的,不是玩的,那麼孩子的第一興趣就會減弱很多,轉去關注其他東西了。
三、家長以身作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等
家長要以身作則,不管多麼喜歡玩游戲,只要孩子在身邊,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單獨一個人玩。法律上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自己淪為手機的奴隸也就罷了,可別影響孩子。
四、孩子調皮時,不要把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當作獎勵
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只要孩子不聽話、不吃飯時,就把電子產品給孩子玩,作為吃飯或聽話的交換條件。經常這樣,一旦孩子想玩了,就會鬧,不吃飯,做什麼都不願意,跟你撒潑,這時候,估計很多家長都沒轍了,一旦習慣養成是很難改變的。
五、多給孩子一些有趣的圖書或是帶孩子戶外活動,參加集體活動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六、上學了需要使用時,控制時間與內容,避免游戲的誘惑
等孩子上學之後,由於學習的需要,多多少少會用到這些電子產品,比如小猿搜題、猿題庫、家長幫、網路作業幫、有道詞典等等。那麼這個時候,盡量不要在手機、ipad上面安裝游戲等容易上癮的應用,盡量多安裝一些學習工具或是與學習相關的學習軟體。
七、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養興趣
對於有的孩子來說,玩游戲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的。比如爸媽特別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這時候孩子就會利用游戲來消磨時間,長此以往,就對游戲產生了依賴感。
八、和孩子約法三章,並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現在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情感,沒了手機,人也處於生不如死的狀態,如果用槍指著孩子,殘忍地把手機收起來鎖在保險櫃里,順便把保險櫃的鑰匙也鎖進保險櫃里,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盛怒之下可能會做出過激的行為。
九、讓孩子自己贏取玩手機的時間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但是對於那些短時間內確實不可能完全脫離手機的孩子來說,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種家國情懷使得孩子不忍離去。
十、讓孩子意識到玩手機的危害,幫助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從來不覺得玩手機有什麼危害,如果說考試考差了,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發揮好,這跟玩不玩手機沒有太大關系,班上的學霸們也都是一邊打游戲一邊復習。
⑵ 怎麼樣才能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想要讓孩子不沉迷手機的話,就要以身作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當著孩子的面,盡量的自己不要長時間的玩手機,特別是耍那些沒用的東西,短視頻之類的,其次就是讓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一些小業余愛好,帶著孩子去旅行,對孩子多一些陪伴就可以了
⑶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再玩手機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再玩手機?
首先說一下,孩子整天玩手機,除了會導致近視,還會降低孩子的專注力和弱化想像力,同時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樓主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c
最有遠見的保護是給孩子使用手機「賦權」,培養孩子的媒介素養,教會孩子定義、體驗、辨析健康的使用手機方式,設定底線,孩子被「賦權」後,就與父母不再是對立面,獲得了父母的支持後,再由父母講出使用許可權,這個時候孩子才會聽話,有節制地玩手機。
⑷ 如何不讓小孩子玩手機呢有什麼好辦法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想要玩手機時,可以用一些其他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只要孩子的注意力不在手機上,他就想不起來玩手機,比如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歡的游戲等等。
⑸ 想控制孩子玩手機,有什麼辦法嗎
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無非就兩種,一種是人工控制,另一種是工具控制。
人工控制:家長要每天跟蹤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比如每天要繳掉孩子的手機,到時間後重新給他,但這樣控制的效果不是很好,不僅不能改變孩子玩手機的習慣,而且非常繁瑣,對要工作的家長來說更是難受。
除此控制之外,陪伴和溝通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孩子沉迷於手機都是因為無聊,沒有人陪伴,只能通過網路找點樂趣,所以家長的陪伴和溝通也是讓孩子戒除網癮的一個突破點。
⑹ 如何控制小孩看電視玩手機有什麼好的辦法
引言:想要控制小孩看電視玩手機,家長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因為孩子在無聊的時候,注意力只能放在手機和電視上,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去陪伴孩子,當然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也要避免總是玩手機,盡可能的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在一邊玩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旁邊看書。或者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去寫字看書,在這個過程當中是能夠避免孩子總是玩手機看電視的。家長也可以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這樣是能夠轉移孩子對於手機電視的注意力,讓孩子不會把注意力總是放在手機和電視上。平時家長也要和孩子進行一個約定,因為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孩子去玩手機和看電視的,畢竟現在是一個信息時代,所以家長一定要定下一個規矩跟孩子提前商量好,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這樣就會在無形當中讓孩子減少對於電視和手機的上癮程度。
最後家長如果想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家長首先也要控制好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才能夠影響孩子。
⑺ 寒假怎麼才能避免孩子玩手機
寒假到了,孩子們非常開心,但是家長卻很頭疼,因為孩子有了時間就會肆無忌憚地玩手機和電腦。每天窩在床上玩手機,就算起床也只是換個地方玩手機,即便是走親戚,那更是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玩手機,這種情景相信家長都看到過,但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管控孩子玩手機。
最後,家長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陪伴孩子,因為孩子沒有手機玩了就會變得很無聊。實際上比起手機,孩子更喜歡和大人一起玩。尤其是小孩子,比起手機上那些虛擬的、抽象的東西,他們更喜歡現實中的互動。我們觀察就會發現,兩個孩子或者更多孩子在一起,他們基本上是不玩手機的,而是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又不想和孩子玩的時候,孩子才會玩手機。
⑻ 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不玩手機
現在,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一份調查研究發現,有30%的人每天要花5~8個小時在手機上,甚至可以說,手機已經變成我們身體的一個器官。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葯,找到應對方法。父母對孩子手機的管理。應充分尊重孩子的隱私空間和獨立任何。如果管束不當,過於監控或嘮叨,讓孩子感覺父母控制的影子無處不在,只會引起更大的叛逆。家長能做什麼事呢?1、盡可能晚的讓孩子接觸和玩游戲、ipad等電子產品。2、盡可能隱藏家中的電子產品,不讓孩子知曉。3、家長以身作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等。4、孩子調皮時,不要把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當作獎勵。5、多給孩子一些有趣的圖書或是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參加集體活動。6、上學了需要使用時,控制時間與內容,避免游戲的誘惑。7、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養興趣。8、讓孩子意識玩手機的危害,幫助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⑼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第一,能不讓孩子玩,就盡量不讓他玩。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孩子接觸到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幼兒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一旦上癮很難改掉壞習慣。
第二,多讓孩子和真人、和真實世界互動,而不是和機器互動。孩子的很多關鍵能力,只能在與真人的互動中學習。比如,怎麼識別他人的情緒和意圖,怎麼恰當地與人交流而不產生沖突,怎麼在沖突中調節自己的情緒等等。
第三,美國兒科學會對兒童「屏幕時間」的指導建議是:1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2-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時間在2小時左右。
⑽ 怎麼控制孩子玩手機
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方法有:
1、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手機,孩子玩手機的意願往往更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下班回家後,請家長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陪伴孩子游戲玩耍。這是戒掉孩子手機癮的最理想途徑。
2、和孩子約法三章。不少家長為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採取過於粗魯的方式:沒收手機,砸手機,甚至打過孩子。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時間來得有效。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手機密碼每天不定時更新,要求孩子每天完成之前列在表格里的家務或者其他任務之後,才會得到密碼。
和家長一起出門時,孩子不帶手機;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吃飯時、睡覺前都不玩手機。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機作為懲罰。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當孩子閑下來時,家長要多聊聊孩子的興趣愛好等話題。或者,在周末組織一些與孩子興趣愛好相關的活動,比如健身、郊遊等。
(10)有沒有能防止小孩不看手機的方法擴展閱讀:
沉迷於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
1、對孩子視力的影響
孩子的眼睛、視網膜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容易發生近視、乾眼綜合症、結膜炎、視疲勞等不良反應。
如果手機直接照射在眼睛上超過半小時,會導致眼睛黃斑病變,導致視力迅速惡化,尤其是不可逆的黃斑病。
2、手機輻射、頸椎、骨骼和其他身體部位的影響
有專家表示,手機輻射會導致人體各種健康問題,甚至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殺手,這是輻射的重要來源。孩子們玩手機一直不活動,身體容易變得僵硬,引起頸椎等疲勞和疼痛,甚至引起病變。
當孩子玩手機時,兩個拇指正在控制手機的屏幕。如果是很長時間,會發生手指拇指綜合征。手指向內彎曲現象,手指骨頭開始松動,引起麻木,疼痛,酸痛等不良反應症狀。
3、浪費了孩子童年的黃金成長周期
6歲以前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周期。在這段時間內,孩子的智力會迅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為孩子的智力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而不是限制和扼殺了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