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健康管理師常考計算方法

健康管理師常考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2 23:44:38

① 健康管理師能量消耗計算公式是什麼

每日熱量消耗=基礎代謝(BMR)*行為代謝+食品熱效應(TEF)。

基礎代謝(BMR):是人體維持生存所必須的最低能量需要。佔一天熱量消耗的60%-75%。

行為代謝:分為運動與非運動,運動即為健身等活動,非運動為上班、彎腰等行為。佔一天熱量消耗的15%-30%。

食物熱效應:人在進食過程中,咀嚼、消化吸收等行為促使能量消耗。佔一天熱量消耗的10%。

注意事項:

根據活動等級計算總代謝,久坐不動的(一點點運動或者沒有運動):卡路里= BMR×1.2。

少量運動(每周1-3天輕量運動):卡路里= BMR×1.375。

中等運動量(每周3-5天中等程度運動):卡路里= BMR×1.55。

高運動量(每周6-7天高強度運動):卡路里= BMR×1.725。

超強度運動:卡路里= BMR×1.9。

② 必看!健康管理師常考的知識點匯總

1、生活方式指導的基本內容(掌握)


對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方法,生活方式的管理是慢性病預防與健康管理的基本內容。


主要包括:①營養指導②體力活動指導③控煙指導等。



2、營養指導的原則(掌握)


營養指導的原則可以簡化為“一多三少”,即“攝食種類多、量少、鹽少、油少”。


3、體力活動水平的測量方法(熟悉)


通常用能量消耗量表示。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一次運動的身體負荷量,也可以是一段日歷時間里,各種強度、持續時間和頻度體力活動的加和。


4、體力活動測量的主要類別(掌握)


體力活動測量的主要類別有:①有氧和耐力運動量的測量②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測量③日常體力活動水平的測量


5、心率的概念及測量方法(了解)


運動時的心率作為訓練時運動強度的監測指標,成為目標心率或靶心率。


運動中的心率可以通過頸動脈或四肢動脈觸摸直接測量,時間可以為10秒,更方便的方法是採用有線和無線儀器設備監測心率。


最大心率按年齡估算。中等強度的心率一般定義為60%-80%最大心率


6、代謝當量的概念及計算(熟悉)


代謝當量METs,指相對於安靜休息時身體活動的能量代謝水平,1METs相當於每分鍾每千克體重消耗3.5ml的氧,或每千克體重消耗1.05kcal能量的活動強度。


以上就是關於健康管理師常考的知識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正在備考的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考試資料、備考技巧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

③ 健康管理師計算公式:比例、比、率的計算

1、比例(構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與總體之間數量上的比值。

P=a/(a+b)構成比的特點是各組成部分的構成比之和為100%。

2、比:也稱相對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所得的值,說明兩者的相對水平。相對比=甲指標/乙指標(或*100%)。

3、率: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某現象實際發生的例數與可能發生該現象的總例數之比,來說明單位時間內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率:必須包括受累人群數量(也可以是某病的臨床症狀、死亡、殘疾等)、被觀察到的受累人群所處的總體數量、規定的時間三方面才能構成率。率=(某現象實際發生的例數/可能發生該現象的總例數)*k

(k=100%,1000‰,10000/萬或 100000/10 萬)

以上就是關於健康管理師計算公式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

④ 健康管理師理想體重怎麼

標准體重和肥胖
人有胖瘦之分,體重過輕則為瘦,過重則為胖,那麼以什麼樣的標准來衡量是胖還是瘦呢?這當然必須有個參照值,這個參照值,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標准體重。目前在我國尚沒有統一的標准體重數據。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標准體重(千克)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標准體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標准體重(千克)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0.6= 標准體重(千克);7~ 12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 X 0.5= 標准體重(千克);1歲以上:8十年齡x2= 標准體重(千克)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在同一天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准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恆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准體重+-10%以內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稱為超重;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 20%以上,並有脂肪百分率(F%)超過30%者則可診斷為肥胖病。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30 %一50%,F%超過35%一45%者稱中度肥胖病;超過標准體重50%以上,F%超過45%以上者稱為重度肥胖病。

⑤ 2020年健康管理師常考知識點(五)

1、按日常活動的身體活動類別


①職業性身體活動;


②交通往來身體活動;


③家務性身體活動;


④業余休閑身體活動。


2、按能量代謝的身體活動類別


身體活動、根據肌肉活動的能量來自無氧代謝還是有氧代謝,分為有氧代謝運動和無氧代謝運動,簡稱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3、按生理功能和運動方式的身體活動類別


①柔韌性活動(伸展性活動);


②強壯肌肉活動;


③平衡性活動;


④健骨運動;


⑤高強度間歇訓練。


4、絕對強度的衡量


物理負荷測定稱為絕對強度,通常以單位時間能量消耗量衡量(每千克體重每分鍾耗氧量)有氧運動常用的指標是代謝當量,是指相對於安靜休息時身體活動的能量代謝水平,單位梅脫。


代謝當量1梅脫(MET)=3.5ml/kg/min (每公斤體重每分鍾耗氧量)= 1.05kcal(44kJ)(每公斤體重每小時耗能量)= 3個千步當量


身體活動強度分為高強度、中等強度、低強度、靜態行為四個等級。


靜態行為是指坐躺姿勢的閱讀、看電視、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活動。


5、相對強度的衡量


(1)最大心率百分比,一般認為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75%時身體活動水平達到了中等強度,


①粗略計算最大心率=220-年齡。


②適用於所有年齡段和體能的的成年人群的最大心率計算公式為:207-0.7×年齡。


(2)伯格量表:按照主觀疲勞程度分級(6-20分級)。中等強度通常在11-14區間內。將主觀疲勞程度6作為最低水平,20作為最高水平。


6、制定個體活動計劃應包括的內容


①收集基本信息;


②確定身體活動目標量;


③活動形式;


④活動強度和時間;


⑤活動進度。


7、身體活動的健康益處


①強度: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風險和病死率。


②時間:每天30min中等強度活動對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相關症預防作用證據充分。


③堅持:身體活動的健康效益有賴於長期堅持。


④健康效益:每周150min中強度或75min高強度可以增進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和血糖、改善血糖、控制不健康體重的增加等。


⑤過多靜態行為:越是缺乏中高強度身體活動者,過多靜態行為的危害更為顯著。


8、單純性肥胖的運動處方要點


①干預目標:增加能量消耗、減控體重,保持和增加瘦體重、改變身體成分分布、減少腹部脂肪,改善循環、呼吸,代謝調節功能。


②運動總量目標:每周300min中強度運動或150min高強度運動,建議循序漸進逐漸達標。


③推薦3~6個月誒減重5%~10%,大約每個月1~2kg為宜。


④合理膳食,每日減少500~1000kcal的能量攝入,每周至少150min的中強度運動。


9、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活動的注意事項


①血糖>16.7mmol/L應禁忌大強度耐力運動。


②出現嚴重和增生性視網膜病變時,應避免大強度的運動、中高負荷、抗阻力運動,沖擊用力和爆發用力。


③血糖控制不穩定,血糖大於16.7mmol/L並合並酮症,合並視網膜病變,出血或感染不穩定心絞痛時應盡禁忌各種運動。


④增加運動量和強度時應合理安排進度,運動傷害風險低的患者,一般需要1-2個月逐步達到目標運動量和強度;風險較高的患者則需要至少3-6個月。


⑤運動低血糖的預防。


⑥運動時的足部保護。


10、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注意事項


首要關注的問題是心腦血管以外,還應特別注意:


①β-受體阻滯劑影響運動中的心率反應,應採用RPE(運動感覺量表)等指標綜合判斷運動強度。


②α2-受體阻斷劑、鈣通道拮抗劑和血管舒張葯物,可誘發運動後低血壓,因此須延長運動後的放鬆過程,並緩慢提高運動強度。


③利尿劑可誘發低鉀,使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增加,應酌情適量補鉀。


④血壓上限為收縮壓220mmHg,舒張壓105mmHg,應當停止運動。


⑤抗阻力訓練時應採用合理的呼吸模式,避免憋氣,特別是在用力時應避免憋氣。


⑥耐力運動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時,要注意運動與降壓葯物的協同作用。為預防低血壓,必要時應酌減用葯劑量。


⑦濕熱天氣和運動中出汗多,應注意身體水合狀態的監控和水的補充


以上就是關於健康管理師常考知識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師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會及時發布最新資訊!

⑥ 必考:2020年健康管理師計算題必考公式有哪些

【導讀】無論是哪一類考試,都會有一些考試的題型,比如選擇題、簡答題、案例題、計算題等等,在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中也有計算題的考察,當然計算題考察公式必須提前掌握起來,那麼2020年健康管理師計算題必考公式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比例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表明同一事情部分與整體中間總數上的比率,分子和分母的企業同樣,並且分子包含於分母當中。

常見P=a/(a+b)來表明。

(1)組成比例:是體現事情靜止不動情況內部組成成份占整體的比例,它是能夠體現某類幾率的標值。

(2)產生頻率比例:它與動態性產生變化幾率息息相關,體現一定時間內,產生某類轉變者佔全體人員的比例。

2、比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比也稱相對性比,是表明兩個數相除個人所得的值,表明二者的相對性水準,常見倍率或百分數表示。相對性比=甲指標值/乙指標值(或×100%)。

3、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表明在一定的標准下某狀況具體產生的樣本數與將會產生該狀況的總樣本數之比,來表明單位時間內某狀況產生的頻率或抗壓強度。一般用百分比、千分率、十分率或十萬分率表明。

率=(某狀況具體產生的樣本數/將會產生該狀況的總人數)×k

4、患病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就是指一定階段內特殊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頻率。

患病率=(一定階段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當期暴露人口總數)×k

5、發病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就是指在特殊時間點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舊病例的總數一共所佔的比例。

發病率=(特殊時間點某人群中某病新老病例數/當期觀查總數)×k

6、致死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就是指某人群在單位時間內喪生於全部緣故的總數在該人群中常占的比例。

致死率=(某人群某年總致死人數/該人群同一年均值人口總數)×k

7、致死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表明一定階段內患某病的所有病人因其此病而身亡的比例。

致死率=(一定階段內部原因某病致死人數/當期診斷的某病病例數)×100%

8、存活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別稱成活率,指患某類病的人經n年隨診,到隨診完畢時仍生存的病例數占觀查病例數的比例。

n年存活率=(隨診滿n年的某病生存病例數/隨診滿n年的此病病例數)*100%

9、相對危險度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相對危險度(RR)就是指暴露組患病率Ie和非暴露組患病率I。之比,它體現了暴露與病症的關系抗壓強度。

計算公式:RR=Ie/I。

式中Ie和I。各自意味著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率。RR說明暴露組病發或身亡的風險是是非非暴露組的幾倍。RR=1,說明暴露與病症無聯絡;RR1,二者正聯絡(提醒暴露是風險因素)。

以上就是2020年健康管理師計算題必考公式,不知道大家學會了沒有,當然計算題除了要掌握考試公式,基本計算能力也是必須培養的,現階段大家還是要認真備考,加油!

⑦ 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歷年常考知識點(3)

一、統計表的結構

包括標題、標目、線條、數字等部分,有些統計表還有備注。

二、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①建立檢驗假設,確定檢驗水準;

②選定檢驗方法,計算檢驗統計量;

③確定p值,做出統計推斷。

三、健康教育的概念

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體和全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四、健康促進的概念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各自所負的責任。健康促進是指一切能促進行為和生活條件向有益於健康改變的教育與環境支持的綜合體。

包含了個人和群體的行為改變,以及政府行為(社會環境)改變兩個方面。

五、“知信行”模式(KAP)的概念

“知信行”是知識、信念和行為的簡稱,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BP或KAP)模式認為: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則是行為改變的動力。(以知識為基礎,以信念為動力,以行為為目標)

六、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概念

理論強調感知在決策中的重要性,影響感知的因素很多,是運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人們在決定是否採納某健康行為時,首先要對疾病的威脅進行判斷,然後對預防疾病的價值、採納健康行為對改善健康狀況的期望和克服行動障礙的能力作出判斷,最後才會作出是否採納健康行為的決定。

七、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內容

(1) 感知疾病的威脅:①疾病的易感性;②感知疾病的嚴重性。

(2) 感知健康行為的益處和障礙:①感知健康行為的益處;②感知健康行為的障礙。

(3) 自我效能:強調自信心對產生行為的作用。

(4) 提示因素:包括大眾媒介、醫生建議、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疾病。

(5) 社會人口學因素:包括個人體征以及個體具有的疾病與健康知識。

八、自我效能的概念

指個體對自己組織、執行某特定行為並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主觀判斷。即個體對自己有能力控制內、外因素而成功採納健康行為並取得期望結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九、行為改變的5個階段

①沒有打算階段;

②打算階段;

③准備階段;

④行動階段;

⑤維持階段;

⑥對於成癮行為,還有第六個階段,即終止階段。

十、人際傳播的概念

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進行直接信息溝通的一類交流活動。

人際傳播可以分成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三種形式。

以上就是關於健康管理師常考知識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師考試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⑧ 2021健康管理師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分享

一、考題類型


首先,小編根據健康管理師歷年考試的形式、題目編排的比重等將健康管理師《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考試分為五種考題類型,分別是考點識記型、表達否定型、特徵歸類型、案例分析型、數值計算型。


二、復習攻略


1、考點識記型:


易錯點:題量大、較易得分


對應答題技巧:強化記憶教材知識點,把握細節


《基礎知識》試卷中將出現大量考點識記型題目,直接考核知識點本身。此類題目題量大、較易得分。


備考期間應強化教材章節的知識點,把握細節。仔細閱讀題干,准確理解出題意圖,用所掌握知識點解決問題。此類考題應提升效率,節約做題時間。


2、表達否定型:


易錯點:題干容易混淆視聽


對應答題技巧:遇到“不是”先畫圈,仔細讀題


有些考生易在考場中看到題目熟悉就倉促作答,這樣做是不對的,對於這類題型考生要仔細的閱讀題干。比如說題干會這樣表達“有關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下列表達不正確的是”、“以下不屬於健康管理的是”,這類題目中都會含有否定,如果考生這個時候倉促做題可能會錯誤的選擇表達正確的選項。


應對這類題型考生要仔細讀題,遇到“不是”先畫圈,然後逐個的甄別選項,將各個選項做出正確的對錯判斷。


3、特徵歸類型:


易錯點:容易出現漏選


對應答題技巧:仔細甄別選項,歸納總結


特徵歸類型的題目通常以多選題的形式出現,考生需要在A、B、C、D、E五個選項中選擇出一類有共性的選項。特徵歸類型題型會有例如“由於血壓偏高可能會導致的疾病有哪些?”這樣的問題,考核難度有多提升,不是考核最原生的基礎知識而是要求考生在基礎知識上去分類匯總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考生在做特徵歸類型題目時很容易漏選的情況,那麼怎麼才能不漏選呢?這需要考生仔細甄別選項,做到歸納總結!


4、案例分析型:


易錯點:易漏選


對應答題技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般案例分析型會在《專業技能》中考的比較多,對於這類題型考生要將基礎知識和案例所提到的個體或群體的特徵緊密的結合起來,這樣考試的過程中才不會出錯,這類考題需要考生具備更詳細的分析能力同時要做到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


5、數值計算型:


易錯點:對計算公式記憶不牢


對應答題技巧:牢記公示、掌握考點


有些數值計算的題目出現頻率非常高,基本上每年都會考到,比如說“體質指數DMI的計算”、“能量消耗的計算”、“健康風險值的計算”等。對於這類題型考生需要回歸教材,熟記計算過程和來龍去脈。


三、真題演練


健康管理所應用的醫學模式為(單選題)


A.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B.生物醫學模式


C.社會醫學模式


D.生物-心理醫學模式


E.機械醫學模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健康管理是以現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和新的醫學模式(生理-心理-社會)以及中醫治未病為指導,通過採用現代醫學和現代管理學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個體或群體整體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檢測、評估、有效干預與連續跟蹤服務的醫學行為及過程。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與控制指南(試用)指出,中國成年人腰圍達到多少時,患高血壓、糖尿血脂異常的危險性就增加


A.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


B.男性腰圍≥100cm,女性腰圍≥90cm


C.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D.男性腰圍≥100cm,女性腰圍≥85cm


E.男性腰圍≥95cm,女性腰圍≥85cm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與控制指南(試用)指出,中國成年人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患高血壓、糖尿血脂異常的危險性就增加。


健康管理師應具有的基礎知識包括(多選題)


A.健康管理基本知識


B.健康保險相關知識


C.醫學基礎知識(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


D.其他相關知識(信息、心理、營養、運動、衛生營銷、管理學、經濟學)


E.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衛生法學、倫理學)


『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所給選項中的各種知識都是健康管理師應該具備的。


葯物的給葯途徑有(多選題)


A.口服


B.舌下含服


C.霧化吸入


D.肌肉注射


E.針灸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據葯物的性質、劑型、組織對葯物的吸收情況及治療需要,葯物給葯途徑可有口服、舌下含化、吸入、外敷、直腸給葯、注射(皮內、皮下、肌肉、靜脈、動脈注射)等。


以上就是關於2021健康管理師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對各位想要報考健康管理師的考生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師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⑨ 2019三級健康管理師必考知識點大全

健康管理師必考知識點大全,百通世紀編輯為大家整理了如下考試相關內容:

一、比例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與總體之間數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單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於分母之中。

常用P=a/(a+b)來表示。

①構成比例:是反映事物靜止狀態內部構成成分佔總體的比重,它是可以反映某種概率的數值。

②發生頻率比例:它與動態發生變化概率密切相關,反映一定時間內,發生某種變化者佔全體的比例。

二、比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比也稱相對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所得的值,說明兩者的相對水平,常用倍數或百分數表示。相對比=甲指標/乙指標(或×100%)。

三、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表示在一定的條件下某現象實際發生的例數與可能發生該現象的總例數之比,來說明單位時間內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萬分率或10萬分率表示。

率=(某現象實際發生的例數/可能發生該現象的總人數)×k

四、發病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指一定時期內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頻率。

發病率=(一定時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同期暴露人口數)×k

五、患病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指在特定時間點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舊病例的人數總共所佔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時間點某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同期觀察人數)×k

六、死亡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是指某人群在單位時間內死於所有原因的人數在該人群中所佔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總死亡人數/該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數)×k

七、病死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表示一定時期內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該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同期確診的某病病例數)×100%

八、生存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又稱存活率,指患某種病的人經n年隨訪,到隨訪結束時仍存活的病例數占觀察病例數的比例。

n年生存率=(隨訪滿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數/隨訪滿n年的該病病例數)*100%

九、相對危險度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相對危險度(RR)是指暴露組發病率Ie與非暴露組發病率I。之比,它反映了暴露與疾病的關聯強度。

計算公式:RR=Ie/I。

式中Ie和I。分別代表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率。RR表明暴露組發病或死亡的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RR=1,表明暴露與疾病無聯系;RR<1,表明存在負聯系(提示暴露是保護因子);RR>1,兩者正聯系(提示暴露是危險因子)。

更多健康管理師資訊請關注百通世紀,還有精彩免費視頻供各位學員觀看~

⑩ 健康管理師考試常考知識點有哪些

1、生活方式指導的基本內容(掌握)

對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方法,生活方式的管理是慢性病預防與健康管理的基本內容。

主要包括:①營養指導②體力活動指導③控煙指導等。

2、營養指導的原則(掌握)

營養指導的原則可以簡化為“一多三少”,即“攝食種類多、量少、鹽少、油少”。

3、體力活動水平的測量方法(熟悉)

通常用能量消耗量表示。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一次運動的身體負荷量,也可以是一段日歷時間里,各種強度、持續時間和頻度體力活動的加和。

4、體力活動測量的主要類別(掌握)

體力活動測量的主要類別有:①有氧和耐力運動量的測量②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測量③日常體力活動水平的測量

5、心率的概念及測量方法(了解)

運動時的心率作為訓練時運動強度的監測指標,成為目標心率或靶心率。

運動中的心率可以通過頸動脈或四肢動脈觸摸直接測量,時間可以為10秒,更方便的方法是採用有線和無線儀器設備監測心率。

最大心率按年齡估算。中等強度的心率一般定義為60%-80%最大心率

6、代謝當量的概念及計算(熟悉)

代謝當量METs,指相對於安靜休息時身體活動的能量代謝水平,1METs相當於每分鍾每千克體重消耗3.5ml的氧,或每千克體重消耗1.05kcal能量的活動強度。

7、主觀用力程度的分級(掌握)

對運動負荷量和主觀用力程度的感覺可以反映身體實際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按照自覺運動強度分級,中等強度的干預通常在11-14區間內。

8、肌肉力量的概念及測量(熟悉)

肌肉力量指肌肉用力的能力。傳統上用可重復3次以下的負荷測試力量。包括①靜力或等長力量:測試限於指定肌群和關節角度,不能全面反映肌肉力量,峰值用力常用最大主動收縮(MVC)表示;②動力測試:有控制、良好姿勢、全范圍關節活動完成的動作所對抗的最大阻力(1-RM),測定值為特定肌肉或動作的特異指標。現在也可用多個重復來測量肌肉力量。

9、肌肉耐力的概念及測量(了解)

肌肉耐力指肌肉持續用力或重復用力的能力,傳統上用可重復12次以上的負荷測試耐力。

肌肉耐力的測試:給定頻率、重復抗阻力動作的次數,如蹲起次數。測試中肌肉耐力的度量應能綜合阻力(重量)、時間(頻率)和重復次數3個指標。

10、日常體力活動水平的概念(掌握)

日常體力活動包括職業活動中的體力活動、業余時間的運動鍛煉、出行往來過程中的體力活動和各種家務勞動,因此實際反映總體力活動水平。

11、日常體力活動水平的常見測量指標(掌握)

常見測量指標包括能量消耗、行為觀察、機械和電子裝置監測、問卷調查、間接觀察(如設備使用率)、職業分類、參與的運動項目等。

12、活動能量消耗的計算方法(掌握)

以日誌的形式記錄一天中各種體力活動的情況和時間,綜合不同活動形式的強度,根據代謝當量計算能量消耗,可以較為准確地掌握總的體力活動水平。

舉例:體重75kg,每小時4km的速度快走30分鍾(30/60=0.5小時(h)),代謝當量=3kcal/(h.kg),能量消耗為:75×3×30/60=113(kcal)

(計算公式:能量消耗=體重(kg)×代謝當量(kcal/(h.kg))×運動時間(h),本例75×3×0.5=112.5(kcal))

13、體力活動干預的目的(熟悉)

體力活動干預的目的在於改變不利於健康的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減少缺乏運動和運動不足人群的比例,指導合理運動,避免運動傷害,預防和輔助治療疾病,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

14、體力活動干預的內容(掌握)

①運動訓練前常規體格檢查②有關信息收集③運動量的選擇④運動內容的選擇⑤運動進度⑥意外情況和不適的預防及處理

15、運動量的選擇(掌握)

有氧耐力運動一般強調中等強度,從鍛煉心肺功能的角度考慮,應達到相對強度中等以上,推薦每周運動時間累計150-180分鍾;從維持體重的角度考慮,建議總的能量消耗達到每周1500-2000kcal。肌肉力量和耐力鍛煉的強度應能維持對肌肉的一定刺激,推薦每周2-3天,每次15-20分鍾。

16、運動內容的選擇(掌握)

體力活動干預所選擇的內容一般包括耐力、肌肉力量、靈活和柔韌性活動:①有氧耐力運動②肌肉訓練③柔韌性練習④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

17、運動進度的影響因素(熟悉)

運動進度取決於個人的體質、健康情況、年齡和運動訓練目標。

18、體力負荷的影響因素(了解)

機體承受體力負荷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肌肉骨骼關節系統和有關的代謝過程等都會發生反應性的變化,這些變化與體力負荷量、機體對體力負荷的適應程度、身體運動素質、健康和疾病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

更多關於健康管理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關注。

閱讀全文

與健康管理師常考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收益計算方法 瀏覽:83
蘋果設備共享從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8
高空作業坐板使用方法 瀏覽:161
家庭黃瓜的種植方法 瀏覽:111
傾斜角檢測裝置和傾斜角檢測方法 瀏覽:519
幔簾安裝方法 瀏覽:255
下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1
電子經緯儀快速安裝方法 瀏覽:361
egg摩絲洗面奶使用方法 瀏覽:260
故障碼讀取與清除方法常用萬用表 瀏覽:751
流量共享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375
滾筒洗衣機搖晃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09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