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所得稅應該怎麼算啊
企業所得稅率是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企業所得稅率一般是25%。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20%。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15%。非居民企業對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均為20%。PE溢價投資類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在40%左右。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Ⅱ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按照演算法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
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三。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Ⅲ 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
第一步,計算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費用(會計_稅法)_收入(會計_稅法)]×現行稅率;第二步,計算暫時性差異(公式符號性質):暫時性差異=(資產類)賬面價值_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負債類)(賬面價值_計稅基礎)×(_1)+x=應納稅x;_x=可抵扣x;第三步,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增長額=期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預計轉回稅率_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第四步,做分錄(根據四科目平衡計算所得稅費用)☆所得稅費用的簡演算法: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永久性差異)×現行稅率、永久性差異=費用(會計_稅法)_收入(會計_稅法)成立條件:預計轉回稅率=現行稅率、特殊情況:預計轉回稅率≠現行稅率,則公式不成立。簡演算法用於解答選擇題尤為方便,也可用作檢驗所得稅費用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Ⅳ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應該如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直接法,直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另一種是間接法,間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但一般企業的利潤太高,肯定是有稅務籌劃的方式,但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是什麼行業,以及在是什麼地區。
拓展資料:
1.一般來講,現在最直接最優惠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就是國家關於雙軟企業的「兩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即在這家企業從開始盈利時開始算起,有兩年免企業所得稅,三年企業所得稅減半的優惠,但是這個優惠僅限於申請雙軟的企業,全國地區都有這個政策。
2.另外就是國家高新企業,達到條件的,所得稅15%,全國地區適用。還包括一些地方政策,比如2020年下血本的海南政府,企業所得稅按照15%徵收,連個人所得稅也最高按15%徵收。發文時說指滿足條件的企業,但一般新型的互聯網、科技等,無論能不能申請高新企業,都可以享受這個政策。
3.最直接的籌劃企業所得稅的方式,就是把錢花出去,錢花到稅務窪地里,把該交的稅賦轉移到稅務窪地里去交,那麼主體公司這邊就不用交稅了,變成了稅務窪地的公司進行繳納。那麼稅務窪地的企業在當地享受核定徵收的政策,免徵企業所得稅或者少繳企業所得稅,根據園區不同,稅率一般控制在1.7%-3.12%就可以合規到私賬了,這種方式在解決企業所得稅的同時也解決了股東分紅這塊,還是比較方便的。但在使用這種稅務籌劃工具的時候,要盡量保證合約-資金-發票-服務確認四流合一,保證證據鏈的完善,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Ⅳ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根據《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應納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納企業所得稅稅款=應納稅所得額×25%。根據《實施細則》規定: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l/12或l/4,或者按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所得稅。據此,預繳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月(季)預繳所得稅款=月(季)應納稅所得額×33%或: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12(或1/4)×25%。企業應納的企業所得稅,都應在月(季)預繳的基礎上,於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期限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計算公式為: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3%;匯算應補(退)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各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合計。
Ⅵ 企業所得稅要怎麼計算有什麼依據呢
企業的所得稅計算小微企業,高新企業和普通企業,三者的計算方法都略有不同,但是企業所得稅顧名思義就是企業的凈利潤,它的所得,這個就是交稅的依據。無非就是適用的稅率不同就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普通的企業那就比較簡單了,就是25%,但是對於跨國企業,它還存在一個跨國分項抵免的問題,這個抵免他也是有要求的,避免不能超過三層。甲企業是國內的企業,它有一個國外的a企業,國外的a企業,有一個be企業,國外的be企業,還有一個see企業,那麼國外的這個 C企業再往下面的企業就不可以抵國內的這個稅了。而且有一個規則就是國外的虧損不可以抵減國內的盈利。
Ⅶ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或25%)-減免稅額-允許抵免的稅額(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法律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Ⅷ 企業所得稅怎麼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間接法。
1、直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2、間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所得稅稅率:(1)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
第六條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其他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稅務機關規定不需辦理稅務登記者外,應當在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成為法定納稅人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第八條納稅人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應提出申請登記報告和有關批准文件,同時提供有關證件。主管稅務機關對前款報告、文件、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發給稅務登記證。稅務登記證只限納稅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轉讓。稅務登記的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地址、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經營方式、經營范圍以及其它有關事項。
Ⅸ 企業所得稅怎麼算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有兩種:直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總收入-非應稅所得額-免稅所得額-各項扣除額-彌補虧損額。間接計演算法,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企業所得稅是對國內企業,和其餘所得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餘所得徵收的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從事經營活動的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稅前扣除憑證,是指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證明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實際發生,並據以稅前扣除的各類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