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種植桂花
一、澆水 盆栽桂花澆水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識別盆土干濕,可從土色及手感程度中體會。一般盆上呈灰白色,用手指撳盆土感覺比較堅硬,則說明盆土已干,需要澆水;反之,如盆土呈褐黑色,手撳盆土有松軟和潮濕之感,則說明盆土還比較濕潤,不需澆水。至於澆水的具體數量,應根據植物生長情況、盆栽容器的質地和大小,特別是天氣的變化來決定。 夏季氣溫高,盆內水分蒸發快,葉片水分蒸騰量也大。此時盆栽桂花的澆水量就要大大增加。日平均氣溫25℃以上,每天澆水1次,宜在下午進行;日平均氣溫30℃或以上,每天宜早晚各澆水1次,中午烈日當空,要適當遮陽,同時噴水,防止桂花葉片灼傷。此外,在盛夏暴雨之後,需及時倒除盆內積水。否則,雨過天晴,盆土曬熱,會燙傷根系,導致植株死亡。 秋季開花之前,氣溫開始下降,宜適當減少澆水量,澆水過多常常會造成盆栽桂花早期落蕾,影響開花。但在盆栽桂花開花前後,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的環境條件,則對開花更為重要,要對葉面多噴水,增加空氣相對濕度,以利於桂花孕蕾與開花。 冬季更要控制水分。澆水過多會引起爛根,但也不能過少。一般每隔7~10天澆水1次,每次澆足澆透,防止根系受干。如果澆水不透,則盆土表面潮濕,而下層卻乾燥缺水,俗稱「腰截水」,會出現葉尖發干甚至脫落現象,影響植株安全過冬。冬季澆水可在中午前後陽光下進行,以便水溫接近土溫,使盆栽桂花根系少受低溫刺激影響 二、施肥盆栽桂花由於盆土有限,養分不足,難以滿足長期桂花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因此必須不斷補給肥料。否則,植株瘦弱,新梢生長不良,花芽少,開花稀,甚至不能開花,嚴重影響觀賞效果。 盆栽桂花在3月上中旬萌芽,很快進入新梢生長旺期,此時需要大量肥水供應。為此,需要在萌芽前後,施用1~2次速效性氮肥,使新梢生長粗壯充實,為花芽分化奠定基礎。 5月中下旬,葉片老結,新梢封頂,轉入養分積累期。這時應以磷、鉀肥為主,適當施用氮肥,以滿足花芽分化的需要。在施肥前,盆土要稍干一些,且最好先鬆土後施肥;施肥後,再澆一次水,以淋洗葉片上可能沾上的肥液,並有助於盆栽桂花根系吸收肥料。 10月中旬以後,盆栽桂花開花基本結束。此時氣溫尚高,桂花葉片的光合作用仍在進行;同時,桂花根系生長尚未停止,也正在進入秋季生長高峰。這時應追施1次以氮肥為主、磷、鉀肥配合的速效性肥料,以利於積累養分,強化根系,為來年盆栽桂花的生長開花打下基礎。肥不宜濃,量不宜多,期不宜早,避免引發秋梢新枝。 盆栽桂花施肥應就地取材,以農家有機肥為主。家庭養花者可施用腐熟的豆餅水或黃豆水等。在使用化肥時,應弄清楚肥料的成分和含量,根據盆栽桂花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合理施用。尿素的安全濃度是0.5%~1.0%,過磷酸鈣的安全濃度是2%。家庭盆栽桂花具體施肥時,還要注意四忌:①忌熱肥。盆栽桂花夏季施肥不宜選在中午或中午前後,因為這時盆內土溫高,追肥容易燒傷根系。最好在傍晚施肥,然後澆水。②忌濃肥。盆栽桂花施肥不可濃度過大或施用量過多。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一般以七分水三分肥為宜。③忌生肥。施入不經腐熟的肥料,在盆內發酵會產生高溫,容易傷根。④忌坐肥。盆栽桂花換盆時可施足基肥。但要在肥料上面先加一層土,或把肥埋入盆底和盆邊土中,嚴禁把裸露的根系直接埋入肥料中。
三、翻盆 翻盆又稱換盆,是指把盆栽桂花從盆中倒出來,調換新的培養土,再將其換到較大的盆中去栽植。這是由於盆栽桂花的盆土有限,養分易被樹根吸收消耗殆盡,土質也隨之變劣;同時,盆內老根密布,也影響新根的萌發和生長,對盆樹生長不利;而且桂花上盆數年後,植株逐年長大,盆與樹的大小比例失調。因此,每隔2~3年應翻盆1次,除去舊土,更換新土、新盆,剪除老根,促發新根,增強盆栽桂花的吸水和吸肥能力。翻盆除有改善植株營養條件的好處外,還可發現桂花根部病蟲害,及時加以防治。 翻盆宜在10月下旬或次年3月上旬桂花盆栽生長緩慢期進行。如因特殊情況需在其他季節翻盆,則需精心養護。如冬季在溫室內翻盆,夏季在蔭棚下翻盆,只要精心管理,都能成活良好。 翻盆的方法依用盆大小而略有區別。盆徑小於40厘米的花盆,翻盆時可用左手握住植株主幹基部,右手輕輕拍打盆壁(或用種植刀旋松盆壁土壤),然後將盆橫倒,以拇指用力推頂盆底洞眼的墊底瓦片,使盆土與盆壁分離;再將盆扶起,兩腳夾住盆身,雙手將植株連盆土拔起。 栽植在大缸或木桶的桂花,最好翻盆前2天澆足澆水,翻盆時先用繩索把樹冠枝葉束攏好,兩人配合操作,小心把缸(桶)橫倒,用腳輕踢缸(桶)的四邊,使缸(桶)土與內壁分離,然後一人雙手緊握缸(桶)口,一人緊握植株主幹,雙手用力拉出完整的土球。另一種做法是先不澆水,翻盆時樹冠用繩索束攏好,用鋒利的鐵鍬先把表土鏟去一些,以見到上層側根為限;然後,再沿內壁仔細縱深切斷根系,將缸(桶)橫倒,用腳輕踢缸(桶)底,最後用雙手緊握主幹,用力把植株拔出。 從盆中倒出的桂花植株,第一步是清理土球,用竹片輕輕剔除土球外圍的舊盆土,約去掉總盆土量的二分之一。
第二步是修剪根系,如發現根系已沿盆壁捲曲,可以重修,即剪短一些;如果根系剛接觸盆壁,可以輕剪,即留長一些。然後換上新的培養土,栽植在較大的新盆中。 四.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對提高盆栽桂花觀賞價值極為重要。盆栽桂花宜獨乾式整形。因桂花抽枝有三枝叢生的習性,為此在幼苗階段要及早選留一枝培養主幹,當樹干達到預期高度即可摘去頂端,使其發生3~5個側枝,形成樹冠。 整形修剪特別是配合水肥綜合管理的重度修剪措施,對改善老齡盆栽桂花的生長有很好的調節與促進作用。它能協調盆栽植株高度與溫室高度之間的矛盾,妥善地解決北方盆栽桂花的越冬管理問題。 1.強壯型:本類型樹體健壯,枝條豐滿,葉色正常,正處於生長旺盛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枝條過密,細弱枝多,通風透光性較差。對這類植株可採用疏剪方法,即剪去弱枝、過密枝及徒長枝,同時剪去病枯枝及交叉枝,使主枝和側枝層次清楚,枝條均勻分布呈圓頭形,特別對樹冠外圍的突出枝(探頭枝)應及時將其剪除,以保持樹冠整齊圓滿。 2.病弱型:本類型樹勢衰弱,病枯枝較多,枝條纖細零亂,當年生新梢生長量很少;葉片薄小下垂,顏色淺淡;在夏季翻盆時,發現新生根極少。這種類型多半是病蟲害所致。修剪方法是在保持原型的基礎上,適當短截和疏剪,去弱留強,並嚴格加強養護管理工作,促使發生新根,以保持上下平衡,達到恢復樹勢和生長的目的。 3.老樹型:這種類型是50年前留下來的老桂花樹,因過去常用它來進行靠接繁殖,採用基部枝條較多,故樹冠下部常光禿沒有枝條,主要發枝部位上移,甚至個別老乾已出現腐朽現象。這類型可採用逐年回縮修剪的方法,重壓主幹,促使基部萌發新枝,達到返老還童的目的。 必須強調的是,盆栽桂花的整型修剪工作,應在幼年期開始。 五.抗寒工作 江淮地區:在該地區盆栽桂花越冬較為安全。盆栽桂花越冬時可放進室內,室溫控制在5-10℃以內,並注意入室和出室前後的適應性。一般在入室時,可先讓它晚上留在室內,白天搬到室外。而出室時,可在搬出前白天開窗,讓它照些陽光;或先擺在窗檯上,逐步適應外界環境條件;或每天先搬出去曬幾個小時,過些天再選晴天搬出室外。
B. 桂花怎麼養
1、盆土
桂花怎麼養才長得好呢?想要桂花長得好陽光也很關鍵,桂花喜歡陽光,每天可接受6~8小時的光照。最適合桂花生長的溫度是15~28℃,冬天最低也能耐寒到-13℃。但是幼苗時期的桂花苗也需要一定的遮陰養護,不然很容易造成植株枯萎。
C. 如何養桂花
1、盆土
桂花怎麼養才長得好呢?想要桂花長得好陽光也很關鍵,桂花喜歡陽光,每天可接受6~8小時的光照。最適合桂花生長的溫度是15~28℃,冬天最低也能耐寒到-13℃。但是幼苗時期的桂花苗也需要一定的遮陰養護,不然很容易造成植株枯萎。
D. 桂花養殖方法
桂花樹:
桂花樹大多露地栽植在庭院之中,早年盆栽很少,近年盆栽逐漸時興。家庭盆栽,宜在秋天花後換盆。桂花適應性較強,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仍以菜園腐殖土、馬糞 (或堆肥)及少量河砂拌合的培養土為好。若施些腐熟的豆餅及骨粉作基肥更佳。盆栽掛花到第二年秋天要換盆,盆以瓦缸或大一號瓦盆為宜。換盆時,起苗盡量不要損傷根,除去部分宿土,換上新的培養土,並放入少量基肥,栽植時要注意使根系在盆內舒展開,不可窩在一處。栽好後,要搖振花盆,使培養土與根系密切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至霜降時,將盆置於室內。在上盆和換盆的初期,澆水不可太多,以防爛根。室內溫度應保持在5-10℃,溫度過高不利冬眠,會抽生葉芽和弱枝,影響來年春後正常生長發育;溫度低了,則易受凍害。
冬季時,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4-5天澆1次水,保持盆土潮潤即可,不宜過濕;春天3-4月間抽發春稍,此一階段要注意管理,核蟄之後,可逐漸讓桂花幼苗接受陽光,但正式出室不宜過早,須到5月再移入露地培養,放置背風向陽處。夏秋季節,宜置於陽光充足處,不需遮蔭,晴天氣候乾燥時,每天要澆1-2次水,並於每周澆1次腐熟的稀薄豆餅肥液或腐熟的黃糞稀薄肥液。但氮肥不宜過多,否則會使枝葉徒長,影響開花。5-8月應逐漸增加液肥的濃度,並且多施磅鉀肥,以保證花芽分化。開花前2個星期和開花後2個星期可施乾肥(醬渣或魚粉等)59-100克。9-10月進入花期後,澆肥和水都要相應減少,保證土壤不過分於操即可。霜降後再移入室內。
主要病害有:褐斑病、枯葉病、炭疽病。主要蟲害有:白介殼蟲、盾介蟲、全爪蟎;紅蜘蛛等。褐斑病、枯葉病及炭疽病都危害葉片,從葉片基部及邊緣開始,使葉片逐漸枯黃,繼而變成褐色,甚至脫落。可先用人工摘除病葉燒毀;另一方面要增施鉀肥及腐殖肥,以提高其抗病力。病發期間可噴灑硫酸鋼、石灰水溶液,比例為 1:2:150。炭疽病在發病前可噴50%甲基托布津800。l000倍稀釋液防治。白介殼蟲常出現在梅雨季節;此蟲針狀口器吸食葉片中之液汁,使葉片形成斑點、捲曲、皺縮等病態。發病時,可用80%敵敵畏乳劑加1000一1500倍水溶液噴灑。盾介蟲也危害葉片,使葉片變黃、脫落,可進行人工刷除葉上害蟲。全爪蟎可使葉片失去翠綠,變黃或灰白,白天悶熱時危害最烈。出現害蟲初期可用20%三氮殺蟎酵700倍稀釋液噴灑;中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2000 倍稀釋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3000倍稀釋液噴灑殺滅。紅蜘蛛多在高溫乾燥氣候條件下發生,葉片經其危害後變得捲曲甚至枯焦,最後脫落。可用40%的樂果乳劑2000一2500倍液,每星期噴灑1次,連噴3-4次,即可殺滅。桂花盆景製作與養護:製作大中型桂花盆景比較困難,但製作中小桂花盆景可用小女貞或白蠟作砧木。現將嫁接方法簡介如下。一、選材選擇女貞作砧木,要選體態優美、健壯、長勢旺盛,適合製作盆景的樁坯。樁坯挖掘後,截去粗長的主根,保留好須根,並按照盆景製作的要求,保留需要的枝幹,其餘的忍痛割愛去除。然後根據樹坯生長情況,作根的處理,下地養護1-2年以後再上盆作砧木。挖掘應在冬季或春季樹液尚未流動之前,通常在二月上中旬進行為宜。二、嫁接桂花製作盆景,一般都採用嫁接法,但又以靠接法和劈接法居多。在江蘇地區,一般於3--5月均可進行,最佳時間為伏前期。露地養護苗易成活,生勢健壯,一般約約兩個月左右即可成活。劈接法一般於3月中下旬,小女貞和桂花將要萌動時進行,劈接後將其置於隱蔽的棚內,以防風吹失水致死。嫁接後的小葉女貞樹樁會萌發新芽嫩葉,一旦發現應立即將其全部摘除。以後,一旦發現砧木萌生枝芽嫩葉要隨時摘除,嚴防「喧賓奪主」。否則只長砧木,桂花的嫁接枝條不但不會生長,時間一長將會枯萎死去。待成活後可及時進行打尖,控制高度。三、養護夏季要澆水噴水,降溫保濕,遮陰避免陽光暴曬;冬季要防凍保暖,保持一定的室溫,室內我溫度最低不可低於零度,並要注意向陽保暖,同時也應注意嚴防西北乾冷風,室內溫度控制在5攝氏度左右,不可過高。溫度過高會影響樁景的休眠,消耗養分,影響翌年的生長和開花。春季出室不易過早,因乾冷的春風隨時可掠去樁景的水分,造成樁景通體缺水,葉子枯萎,若失水嚴重,也會令其枯死。壓枝繁殖。3月底4月初,在母本的四周,視可壓枝條數量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壓4-5個枝條),沿著枝條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條深、寬各20厘米的小溝,然後將枝條順勢壓入溝中,並用肥土將溝填滿踩實,澆足水後再將壓枝部位的土培成饅頭狀即可。
高空壓條。於9-10月間,將毛竹筒1節破為2塊(或用塑料袋),內裝滿濕土,套於優良桂花品種的健壯枝條上,另用支架扶持,經常加水,保持筒(袋)內土濕潤,1個多月後,即生出新根。次年春天,取下移栽於地,即成一株健壯的桂花樹,3年就可開花。
E. 桂花的養殖與管理
1、盆土
桂花怎麼養才長得好呢?想要桂花長得好陽光也很關鍵,桂花喜歡陽光,每天可接受6~8小時的光照。最適合桂花生長的溫度是15~28℃,冬天最低也能耐寒到-13℃。但是幼苗時期的桂花苗也需要一定的遮陰養護,不然很容易造成植株枯萎。
F. 盆栽桂花怎麼養 盆栽桂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桂花的養殖方法
1、桂花喜溫暖濕潤、光照適中、通風而又避風的生長環境,適於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耐高溫且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2、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至28℃,超過30℃對生長稍有影響,低於-6℃可能受凍害。
3、桂花喜肥,生長季節應每7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前和花後各施一次乾肥。整個生長期間,應多施磷、鉀肥。
4、盆栽桂花需在每年春季萌芽前換土一次,同時適當修剪過密或衰老的須根。4至9月宜放在通風向陽地方培養。
盆栽桂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1、日常養護一定要注意不可多澆水。
2、不能過度遮陰桂花屬長日照植物,喜強光。
3、盆栽桂花宜每隔1至2年換盆一次,並施入少量的蹄片作基肥,整個生長期應多施磷、鉀肥。
(6)桂花茶的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盆栽定義是指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總稱;盆栽必須是活體植物,不同於盆花(可以是模擬花)。
盆栽系由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變化而來。至於對觀賞植物的栽培,起源於古代園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營造園林。夏有瑤參、商有鹿台、周有靈台。
漢武帝在建章宮"築太液池,疊在為蓬萊、方丈、瀛台三山"。北魏中期,宣武皇帝元恪所建景明寺和瑤光寺,寺里"青林垂影,綠葉為文,青苔紫閣,浮道相通,雖外有四時,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布萑、蒲、菱、藕;紫甲黃鱗,出沒於繁藻;青鳧白雁,浮沉於綠水。
樹木種植
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體,石、草、苔及飾物為輔,模仿自然樹相,加以剪定整姿,表達各樹種的本質與特性。
樹木盆栽的種類很多,普通按盆栽觀賞上的重點,可依樹型、樹數、樹高、樹種、觀賞及格調加以分類。
G. 桂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桂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桂花樹適宜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可用腐葉土、園土、沙土和餅肥混合配製,比例為2:3:3:2。這樣既有一定的養分,同時也有不錯的排水性。
2、光照:桂花樹比較喜光。因此要把它放到向陽處,接受充足的光照。但在夏季要適當遮陰,避免強光暴曬。在花前要多見光,有利於花芽的分化。
3、澆水:桂花樹對水分比較敏感。一般在土壤表層乾燥後就要及時補水,澆水宜澆透,但不要有積水。
4、施肥:桂花樹在生長期需要補充肥料,一般半個月施一次液肥,這樣能讓它更好的生長。另外在開花前後施一點磷鉀肥,為它補充養分。
二、注意事項
1、適當修剪:桂花樹的樹枝要定期修剪一下。將老枝、枯枝、弱枝統統剪掉,花後摘掉殘花。如果枝葉太密,影響內部的通風透光,也要剪去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等。
2、北方過冬:由於桂花樹不宜在低溫環境下生長,所以在北方過冬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入冬前交一次防凍水,再用報紙將樹干包裹住,這樣露天過冬也沒有問題。
(7)桂花茶的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桂花樹外形特點:
1、桂花通常可生長到3-5m,有的生長的會較高一些,能長到18m左右。它的樹皮是灰褐色的,它的小枝上是無毛的,顏色為黃褐色。
2、它的葉子長度為7-14.5cm,先端的部分為漸尖狀,基部的位置為寬楔形或是楔形。葉片形狀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有的葉子上部會有些小的鋸齒。
H. 桂花怎麼養殖
桂花幼苗時期要求庇陰養育,成年以後要求充分光照,只有在全光照的條件下,桂花的枝葉才能茂盛,著花才能繁密。桂花不耐寒。冬季最低不能低於-20度,在黃河以北地區一般多為盆栽。3.栽培要點(1)選盆盆栽桂花可用的容器有盆、簍、缸、桶、箱和種植槽等瓦盆是最常用的一種。雖然,這種盆質地粗糙但是通風透氣,較適宜桂花的生長。在用於室內時可在瓦盆外套上一個稍大的陶盆或釉盆一。所要注意的是盆口直徑應與桂花枝葉的冠徑大體相等;容器的盆口與桂花根部土球四周保持2—3厘米的空間。這樣做可以便於加入新土的搗實,有利於根系的生長。(2)土壤桂花喜肥沃,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土壤不宜過濕,尤忌積水。在粘土重的土壤上,桂花也能生長,但桂花不耐土壤貧瘠,不耐鹼。盆栽桂花的盆土可以用園林、堆廄肥和河砂各三分之一混合配製。具體的指標是:質地輕,容重宜小於1.0;疏鬆透氣好,通氣孔隙度為20%—30%;土壤的酸鹼度為PH6.0—7.0為宜,泥炭對水的吸附力強,有機質含量達40%以上,是配製培養土的理想介質。常用的配方是:園林土1份,泥炭1份,礱糠灰1份;園土1份,礱糠灰0.5份,廄肥0.5份;泥炭1份,蛭石1份;泥炭1份珍珠岩1份;腐葉土1份,礱糠灰1份,或細砂25%~50%,泥炭50%~75%。為增加養分最好混拌些「過磷酸鈣」、「蹄角粉」、「骨粉」等。培養土在使用前應消毒。方法是日光爆曬和噴灑0.1%的「福爾馬林」(溶液甲醛)。(3)上盆桂花盆栽苗的上盆,宜在10月下旬或次年3月上旬春季,選擇矮壯株桂花入盆。花盆桂花種好後,要澆足水,在避陰處約10天,使其「服盆」。此階段,暫不施肥。待植株生長處新葉後方可正常澆水和施肥。霜降後,盆栽桂花要入室過冬,室內溫度應保持在5℃左右,室內光照要好。翌年春季穀雨後方可出室,放在背風向陽處,逐步適應外界環境。(4)修剪盆栽桂花可以重度修剪,生長期間要適當抹芽。桂花的修剪從幼年期就應開始。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花後進行。桂花有三枝叢生的習性,對主幹很高,樹型不好的植株,可在主幹高度的2/3至3/4處,將整個頂部剪去,以刺激主幹下部長出新枝;對樹冠過大的植株可剪去上部過強的探頭枝條,保留弱枝,以均衡樹勢;枝條過密的應予疏剪,使留下的枝條生長充實。桂花重度修剪,應結合肥水管理進行。(5)澆水桂花澆水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春季,每隔3~4天澆一次水;夏季,每隔1~2天澆一次水,適當噴水;秋季開花前氣溫開始下降,應適當減少澆水量,澆水過多會使花早期落蕾,開花前後要對葉面多噴水,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以利桂花孕蕾、開花。冬季更要控制澆水,每隔7~10天澆一次水。每次要澆透,防止花盆下部乾燥缺水,俗稱「腰截水」這時葉尖發干,樹葉容易脫落。(1) 施肥桂花在盆中生長,由於盆中土壤有限,因此必須不斷補給肥料。桂花在三月上旬萌芽長梢,需要大量肥水。施用1~2次速效性的氮肥可使桂花新梢生長粗壯充實,為花芽分化打好基礎。5月中下旬,葉片老結,新梢封頂,轉入養分積累期。此時應多施磷肥和鉀肥,適當施用氮肥。施肥前盆土應干一些,最好松一鬆土,施肥後澆一次水,淋洗葉片,把可能粘上的肥液洗凈,這也有助於桂花根系對肥料的吸收。10月以後,氣溫尚高,桂花的光合作用仍在進行,桂花根系成長尚未停止,這時應追施一次以氮為主的磷鉀配合的速效性肥料。為翌年生長開花打好基礎。肥不宜濃,量不宜多,期不宜早。冬季入室之前,可在盆土表面撒一些餅肥或澆一次濃肥越冬,使得春天枝壯葉茂。家庭盆栽桂花要注意四忌:一忌熱肥。不要在高溫時澆肥,熱肥會傷根。宜在傍晚施肥,並澆水。二忌濃肥。一般以七分水三分肥為宜。三忌生肥。不經腐熟的肥料,會在盆內發酵產生高溫,容易傷根。四忌坐肥。盆栽桂花換盆時應足施基肥。要在肥上撒一層土,或把肥埋在盆底和盆邊土中,切不可將肥直接施在根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