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兒童手機電腦使用方法

兒童手機電腦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1 19:37:56

① 學齡前兒童如何合理使用手機和電腦

幫助孩子選擇高質量的多媒體資源,共同學習,幫助孩子理解他們看到的內容和使用學到的知識。兩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單獨使用多媒體。兩歲以上兒童應限制多媒體使用時間,每天不宜超過1小時。避免選擇節奏較快的節目,年幼兒不容易理解該類節目。不應總是用多媒體產品來安慰孩子,否則不利於兒童自身的情感調節發育。監督孩子瀏覽的多媒體資源,在應用程序使用前應提前測試。在卧室內、吃飯時間、親子游戲時間,應避免使用多媒體。睡前一小時應停止使用多媒體。

② 小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網課教學讓家長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不用起早貪黑地送孩子去線下補習班上課了,也不用陪著聽課做筆記,在家和孩子通過網路教育一起學習,省時省力。恨的是手機、電腦用得多了,孩子總能找出各種理由,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對於高年級段的學生,作為家長你還不能拒絕,因為一旦冠上學習所用的名義,孩子就能冠冕堂皇地用手機。

你無法時時刻刻盯著他到底是在查學習資料,還是在玩手機。有些孩子也不打游戲,但是手機拿在手裡聽聽歌、刷刷小視頻,這學習的時間就過去了,等你發現了,再一看,作業沒寫多少,他還停留在學習資料的那個頁面上,動都沒動。更有的高年級段的學生,要自己和老師、同學聯絡,他們有自己的社交關系,家長更不能去阻斷孩子們對手機的使用。手機、電腦這類電子產品,就像是「定時炸彈」一樣,使用不好,就成為影響成績的「洪水猛獸」了。

那麼有沒有正確的適合小學生的使用手機的引導方法呢?讓小學生能夠明白,手機只是學習的工具,它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也是娛樂工具,可以放鬆學習的壓力,但不是沉迷於其中的游戲工具,讓人喪失學習的理性呢?有的,小島老師想推薦3個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希望給廣大家長一些借鑒,在對孩子用手機的問題上,家長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態度,給孩子制定哪些使用規范呢?

01
明確手機的所有權,培養孩子對物品使用的規范
大部分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家庭,都會把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話手錶等作為學習獎勵給孩子,但是這樣就會讓小學生認為,你獎勵給我的就是我自己的東西了,家長是無權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機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能把手機的所有權完全送給孩子。我們應該向孩子明確一點:我可以給你使用手機,但是手機的所有權是家長的,物品所有權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一定要讓孩子建立使用家長的手機,不是理所應當,而是家長為了對我學習有所幫助,才使用手機。培養小學生對物品使用的規范,就是對手機使用建立一個界限。我們都知道,爸爸的工具箱是用來修理東西的,不是拿到學校去玩耍的。所以,手機也是一樣的道理,手機是家長通聯的工具,我可以用來查找學習資料、上網課,但不能用來沉迷於游戲中。

02
規定好時間,每天要上交手機
盡管有很多學校都有規定,小學生是不能佩戴電話手錶、手機到學校的,但仍有不少學生偷偷帶到教室里來。這其實都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規定,沒有對手機的使用時間有明確的規范。比如很多家長都會有這個困擾,在網課結束的時候,孩子提出玩一會手機,家長覺得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孩子也可以通過使用手機娛樂來放鬆一下,結果孩子拿上手機,就沒有時間概念了,家長要靠搶會手機,再訓斥一頓,孩子才能重新投入學習。

盡管開始學習,孩子還是要和家長討價還價,期待下一次使用手機的時間能夠被延長一些,在家長眼裡,這就屬於孩子對手機依賴的癮越來越大了。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規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每天什麼時間上交手機,需要和孩子明確。有的家長不給孩子手機充電器,那麼等手機沒電了,孩子自然就能上交手機了。這也是一個辦法,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對使用電子產品的自律性。

03
制定好收回手機的條款,讓孩子確認
手機對我們的學習,確實是有幫助的,這一點我們家長和老師都不能否定。新科技產品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但同時也能影響我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如果家長無法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造成孩子對學習和娛樂沒有分開,沉迷於玩手機的情況中而荒廢了學習。那麼我們家長就應該制定好收回手機的條款,也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家長可以收回手機。比如考試沒考好、發現玩游戲超過了30分鍾以上、瀏覽了不好的網站等等,違反了這些條例,家長就收回手機不能求情和解釋,必須改正後做到哪幾點學習態度,家長才可以返還使用手機的權利。

③ 如何指導孩子使用手機

手機和電腦是現代科技進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應用,其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但這種改變對於多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有喜有憂。
我說說學校和家長對於手機的態度。
有一部分學生對於手機和電腦的使用可以說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鑒於此,有的學校和家長對於學生使用手機和電腦深惡痛絕,採取了一些極端的手段。鄭州某中學在全體學生的集會上當眾摔沒收學生的手機,對此也有許多家長持贊同的態度,在學校老師收學生的手機是經常發生的事,為此也發生過不少師生間的沖突。且不論老師有沒有權力沒收學生的手機甚至於摔壞學生的手機,難道我們對於手機和電腦的管理就只有沒收與破壞這樣的手段嗎?我們長篇大論地講「疏」、「導」的道理時的智慧去哪兒了?難道我們講這些道理時並不相信這些道理?
手機和電腦是一種工具,它們與人類發明創造的其它工具在幫助人們處理問題這個方面沒有什麼區別,對於工具的使用從來都是利弊相隨的,我們需要注意的只是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如何更好地防範工具帶給人們的不利的方面,但破壞工具本身是不正確的。
目前還沒有什麼好的一勞永逸的方法來處理手機與電腦帶給我們的新的問題,並且我覺得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這樣的方法,對於手機和電腦的使用或其它工具的正確使用,應該是人的問題。
我覺得,引導學生和青少年正確使用手機和電腦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開發一些對於學生學習有幫助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組織學生學習如何正確地應用手機和電腦是當前的緊迫任務。否則手機與電腦上充斥的只是游戲和一些無聊的信息,肯定對於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我現在已經很少看紙質的書,常看的是微信公眾號訂閱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更新的速度比起紙質書來要快很多,最大的好處是看完還可以與人交流,及時發表自己的讀後感,手機和電腦互動的功能真是紙質書沒法比的。我用手機學英語,方便高效,其信息量大的程度紙質書沒法比,這么好的工具我們為什麼不用?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手機還能這樣用,我與一些家長交流時能明顯的感覺到這一點,他們認為手機與電腦就是玩具,就是打游戲、看電影的,所以他們排斥手機與電腦就成了必然。我們學校的一些領導也是這個認識水平,當權力與無知結合起來時其破壞力是驚人的。

④ 手機電腦越發普及,怎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呢

在如今的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不會去聊天,去溝通交流,而都是人人抱著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在那邊沉默不語。尤其是很多的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喜歡已經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長期沉迷各種電子產品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生活學習都是有很多不利影響的。很多的家長也是嘗試了各種辦法,卻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下面就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2.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去轉移注意力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對家電產品有一定的依賴性,就需要家長們平時多多陪陪孩子去戶外,不要讓孩子把所有的時間全部都花在了電子產品上。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聚餐,旅行,或是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的興趣愛好,通過這些方式來分散掉孩子和電子產品相處的時間。而且如果這種情況可以長期的堅持下去,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那種依賴性就會逐漸的變少,甚至會消失。



⑤ 網上學習與打卡情況越來越多,家長該如何正確教孩子使用手機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了,手機已經是普遍化的,這些東西每個人都會擁有手機和電腦一樣,非常的有高科技。很多小孩子就已經懂得怎樣使用手機和電腦,平時都會用手機查詢一些資料。甚至還有的孩子通常會拿著手機玩游戲,這種操作是需要控制的,有可能家長覺得孩子是非常小的,經常玩手機的話並不影響什麼。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手機控的話,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糾正。

關愛孩子的健康

如果想要身心都比較健康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經常讓孩子玩手機,這樣的話孩子就會陷入到網路之中,精神也會緊張。關愛孩子的健康就需要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遠離游戲,遠離手機,讓孩子正確的對待生活。這樣孩子才會對其他的事物更加的感興趣,手機是會毀了孩子的。

⑥ 怎麼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就以玩手機為例,交流一下怎麼給孩子指定規則。

家長自己先做到。在家少玩或不玩手機,至少至少也是別當著孩子的面玩。是的,第一條,是家長先管住自己,要孩子做什麼,自己先做到。少拿「我有工作所以必須用,而你就是玩所以不能用」這種借口來壓制孩子,做不到這條就不用往下看了。
跟孩子說明原因。為什麼不玩或少玩手機,對眼睛不好、應該多接觸書或自然等等。
跟孩子商量「界限」,而不是直接定指標。這條的重點是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讓他自己有約束自己(自律)的概念。跟孩子商量,一天玩多長時間。時間不到,你隨便玩;如果到時間了,必須交還。「界限」可以有些彈性,比如商量好的玩半個小時,但是到點了他還要3分鍾才能看完一個短片,那就看完也無所謂,但是不能再延長;也不能30分鍾延長到40分鍾(太大的彈性就模糊了邊界)。
懲罰措施。如果違反,必須有懲罰措施,比如明天不許再碰手機。讓孩子知道,如果突破了咱們共同商討的「界限」,就是違反了規則,違反了誠信,就要受到懲罰。
對規則的所有補充、修改,都是先告知、再生效。今天孩子出了新的幺蛾子,行,不管他,因為咱們前面沒有約定這一條,那麼咱們從現在約定,下次就不行了。絕不能家長想起來一條就加上一條,或者心情好了就放鬆界限。如此,就毀了前面的所有步驟。
用上面的方法,現在我家孩子養成習慣,想干什麼想主動跟我們商量規則;看動畫片,說好看兩集,看夠了自己關電視去玩其他的。

既能按自己的喜好做選擇,又不能恣意妄為——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我的孩子應該能夠以一個精神獨立、內心飽滿的姿態去經歷他將來的人生吧。

⑦ 孩子玩電腦、手機應該怎麼控制

許多父母害怕手機和互聯網上的游戲會浪費孩子的時間,並且鼓勵攻擊行為。

有什麼好處

有的專家認為互動式的游戲可以教給孩子快速思考,並教給孩子如何從戰略上考慮問頤。一些專門研究視頻游戲對孩子的影響的專家認為,因為孩子參與了游戲,而不僅僅是看,因此玩這些游戲比看電視更有價值。孩子們必須弄明白游戲規則,並且尋找各種策略以求勝利,甚至年紀很小的孩子也從視頻游戲中學習預測結果、避免麻煩、發展眼手協調,許多視領游戲幫助孩子發展各種技巧,例如專心、記憶和邏輯推理。

有什麼危害

如果玩的時間過長,即使是教育游戲,也失去了應有的效果。長時間玩電腦或者是手機,孩子還可能忽略家庭作業,身體活動的時間也減少了,與同伴在一起玩的時間也減少了。

筆者通過對北京中學生的調查發現,在電腦使用時間和學習成績之間,上網時間和學習成績之間都有微弱的,但是顯著的負相關,這就是說,玩游戲時間越長、上網時間越長,學習成績傾向於越差。但是,使用電腦時間長和上網時間長的孩子。與使用電腦時間短和上網時間短的孩子相比,平均學習成績差距很小。這里,「微弱負相關』是指學習成績差距不大,「顯著負相關」是指這個差距經統計檢驗證明是真實的。

調查還發現,使用電腦時間和上網時間的長短與孩子的同齡人關系之間也存在微弱的,但是顯著的負相關。

不應該怎麼做

有的專家認為,只要孩子表現出對電腦的興趣和才能,並且進行大量其他活動,就不必禁止他們使用電腦,適當玩游戲是可以的。

應該怎麼做

專家認為,一旦電腦或軟體的新鮮勁兒過去了,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強烈的興趣應該逐漸降低。你應該隨時注愈不要讓孩子太依賴虛擬的空間。因此,盡管不必禁止孩子玩電腦或者是手機,但限制孩子玩的時間是必要的。

一般來說,6歲以下兒童每天使用電腦不要超過半小時,6歲以上兒童不要超過1小時,但這也要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以及不同的場合具體實行。

在完成家庭作業和其他家務之前,設定特定的時間玩視頻游戲,用定時器告訴孩子,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到了(或做家務的時間到了),即使游戲還沒有結束,也不能玩了。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執行這個家規,你就把手機拿走,或禁止使用電腦,1星期以後再重新嘗試。

僅僅說「不許玩游戲了」是不夠的,要知道,孩子玩一些游戲很容易上癮。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玩某個游戲,就為他提供另一個你認為可以玩的游戲,或給他提供其他活動,如訪問一個對孩子有益的網站,讀一本有趣的書等等。

如果孩子喜歡上某個游戲主題,你可以鼓勵他對此進行更深入、廣泛地探究,例如,如果孩子喜歡賽車,你可以鼓勵他畫賽車,製作賽車模型,閱讀關於汽車的書籍等。

玩電腦和其他視預游戲的時間要與其他活動(如看書、戶外游戲、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保持平衡。

⑧ 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1、18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18歲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2、對於電子產品低齡化的問題,電子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只要能夠充分地、很好地運用電子產品,對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思維的轉變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具有很強的工具性。

它的使用決定於內容、目標,使用者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自製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在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的低齡兒童中,有的認知水平未必能夠達到理性地使用電子產品的程度。同時更多的是內容選擇方面的問題。

有的電子產品中的游戲,對低齡孩子有比較大的沖擊和傷害,這是值得老師和父母們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子產品低齡化需要辯證看。



(8)兒童手機電腦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長時間盯住屏幕,會使得孩子的眼睛眨眼次數減少,眼部干澀不適形成乾眼症。長時間地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僅是會對視力、視覺造成影響,更會對孩子骨骼、心理等方面造成更多的負面效應。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

⑨ 孩子手機使用規定有哪些

1、學校使用電子產品的教學時長原則上不應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

2、課余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至40分鍾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鍾。

3、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鍾,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4、長時間或近距離盯著手機、電腦和電視等電子屏幕,是近視的原因之一。6歲以下兒童要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危害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近視防控任務艱巨。

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示,0到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尤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的保護與健康。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國家衛健委:應盡量避免學齡前兒童使用手機和電腦

⑩ 家長如何管理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當手機成為了孩子們的標配,父母應該如何去做?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保護他們,引導他們,理性地使用手機。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中給出了以下建議:

意識到來自孩子同伴的壓力。孩子可能並不是真的需要一部手機。這可能聽起來很愚蠢,但是即使作為成年人,也會陷入壓力之中,因為身邊「人人都如此」。

融入你所在的社區。不要成為第一個給孩子買手機的家長(除非有特殊原因),因為這么做會讓你的孩子被認為是「下手最快」的那個。當然,也不要做最後一個買手機的。與有相同價值觀的家長保持緊密聯系,然後共同決定要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同意讓他們發簡訊,以及給予其他特權。那麼「其他人都有」的說法就會不復存在了。

做好你的功課。在買手機之前,確保你知道並且了解其功能。熟知手機里的功能,關掉那些你覺得還不太適合孩子使用的功能。比方說,很多手機可以連接到網路,那麼即時信息就能直接發送到你孩子的電腦和手機里。

從「輔助輪」開始。我們的一位朋友,同時也是青少年文化專家、作家的維姫·考特尼,提倡使用一種「輔助輪」的方法來應對科技——從簡單的手機功能和特定的使用時間段開始。市面上有一種專為兒童設計的手機,只能接聽父母和事先設定好的人的電話,並且可以在某些時段把打電話或者發簡訊的功能關閉。當他們聊天和發送簡訊的時間被限制了,他們就必須在三維的世界裡與人進行互動了。父母可以在孩子剛開始使用手機時設定一些小小的限制,隨著他們逐漸長大,再把限定縮短。等你的孩子滿18歲可以搬出去住了,你將會看到他們能夠監督自己,而不是在你的管控之下去行動。如果不應用「輔助輪」的方法,他們將永遠沒有機會這么做。

講明界限。在孩子剛開始使用手機的時候,就要讓他們知道規則和父母對他們的期許。這兒有一些例子:

使用手機時,尊重他人和你自己。具體的注意事項包括聊天的時間點(比如不要在跟別人吃飯的時候玩手機),聊天的地點(在公共場合可能是很不禮貌的)及聊天的內容。

只接熟人的來電。孩子們可能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接到來自騙子、地痞流氓及劫掠者的電話。

絕對不要在開車時打電話或者發簡訊。不要刪除簡訊息。我可以從賬單上查到,如果你這么做了我一定能發現,並且會假定你是因為某些原因而刪除的。

只能在允許的時間段內使用手機。(許多家庭都會有一個裝手機的籃子,在吃飯、家庭聚會以及睡覺時把所有的手機都放在裡面。)

當父母打給你的時候,一定要接電話。

如果手機費太高,你就必須自己來支付。這是我們給你買的第一部手機,如果弄丟了,下一部你自己去買。

在適當的時候,和孩子討論性簡訊。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可以使用手機的年齡,那麼他們也是時候了解可能會遇到(或者會收到)的不雅信息了。

跟上孩子的步伐。學會發簡訊,或者是孩子們正在做的任何事情。父母要學會說孩子們的語言,即便那些話聽起來像外語一樣,這一點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與兒童手機電腦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經緯儀快速安裝方法 瀏覽:361
egg摩絲洗面奶使用方法 瀏覽:260
故障碼讀取與清除方法常用萬用表 瀏覽:751
流量共享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375
滾筒洗衣機搖晃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09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