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辣椒的種植方法和過程
在辣椒種植中,首先應選擇優良品種進行科學育苗,當苗長至5厘米左右時進行定植,定植前先整地作畦,再以合理的密度進行定植,定植成活後加強肥水管理,並注意防治病蟲害,提高辣椒產量與品質。
1、選擇品種
辣椒有很多的品種,比如朝天椒、線椒、青椒、燈籠椒、牛角椒等,因此選擇品種時應根據當地對辣椒的需求以及當地氣候環境,挑選到高產優質的辣椒品種進行種植。
2、選地整地
種植辣椒應選擇向陽及光照充足的地塊,最好為中性或弱鹼性土壤,這樣更符合辣椒的生長需求,並且忌連作,上一茬不能種植茄子、土豆、煙草等作物,不然會影響辣椒的品質與產量,在定植前應將土壤進行深翻,並且作畦,再進行定植。
3、播種方法
辣椒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先將種子暴曬兩天,或者是用高錳酸鉀浸泡半小時,起到殺菌的作用,再用溫水進行浸泡12個小時,可以提高發芽率,然後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覆蓋薄土,並且進行噴水,保持土面濕潤,如果在早春,應在小拱棚和大棚、溫室中播種,可取得更好的出苗率。
4、適時定植
辣椒播種後一周即可發芽出苗,當幼苗長至5厘米高時即可進行定植,一般情況下多採用雙株或三株一穴,行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株距保持在25至30厘米,一畝密度大概在3000至4000株左右。而在定植時盡量溝栽或者平栽,然後覆土,並澆足水份,後期隨著辣椒的生長及時培土,利於辣椒根系生長。
5、田間管理
辣椒在生長期間喜溫、喜水、喜肥,但是又不能過量,所以在不同階段應進行相應的田間管理,應在定植成活後進行中耕除草,減少雜草對辣椒生長的影響,並且在晴天追施提苗肥,採用多施少肥的原則,不能過多,以免引起徒長,過少則影響生長,而在果實開始採摘後,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肥水管理,如果遇到下雨天,應及時排水,以免引起辣椒根部患病或腐爛。
6、病蟲害防治
辣椒在生長中會受到氣候、管理等因素而發生病蟲害,常見病蟲害有灰霉病、病毒病、疫病、薊馬、白粉病,因此在種植時應選擇抗病性強的辣椒品種,並且對土壤進行消毒,加強田間管理,發生病蟲害時及時進行防治。
辣椒種植技術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從以上內容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辣椒的種植中,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對於產量、品質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進行科學種植可以有效提高辣椒種植效益。
『貳』 怎樣栽培小米椒
已有30年栽培歷史的辣椒品種弄口早椒(杭州雞爪×吉林早椒)因其果實商品性好、品質佳,在大型賓館很有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各地將其稱為「杭椒」。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培季節。
①秋冬春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10月上旬播種,12月上旬定植,翌年3月下旬~6月下旬採收。②春夏秋栽培。1月上旬溫床播種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中旬~9月上市。③秋冬栽培。6月中旬~7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中旬~8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12月上旬採收。
(2)播種育苗。
①種子處理。用55℃水浸種30分鍾,自然冷卻後再浸種7~8小時或用高錳酸鉀500倍液浸種7~8分鍾,洗凈後用清水再浸種1~2小時,然後在28~30℃條件下保溫催芽,種子露白即可播種。②播種。苗床選在前茬未種過茄果類、瓜類作物的大棚內。澆足底水後,撒0.5%多菌靈葯土1~2厘米厚,播種後均勻覆蓋葯土0.5厘米,播後覆膜或遮陽網。③育苗管理。出苗前保溫保濕,白天25~30℃,30%~40%幼苗出土時,及時揭去地膜或遮陽網。出苗後適當降低溫度,白天18~25℃,夜間12~15℃,防凍害防倒苗、線苗。注意通風換氣,多見陽光。幼苗破心後進行第一次移苗,營養缽10厘米×10厘米。澆水不宜過多,保持床土下濕上干,過濕時,可適當撒施干細土或苗土,施肥宜用「帶色水」(5千克腐熟人糞尿對水1000千克),在土壤變白時追施,夏秋季傍晚澆施,保持土壤濕潤。寒冬早春在10~15時澆施。土壤和空氣濕度寧干勿濕。
(3)整地、定植。
①整地作畦。選用前茬未種過茄果類的大棚,翻耕前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000千克,6米寬大棚內作畦6條,畦中間溝施復合肥,667平方米施30千克。②覆膜。定植前10天左右,冬春栽培覆蓋大棚和內棚膜及地膜,提高土壤地溫;秋冬栽培扣頂棚加遮陽網和地膜,降溫,以利緩苗。③合理密植。每畦2行,株距30厘米,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冬春栽培中午定植,秋冬栽培在傍晚定植,定植後用稀人糞尿澆足定根水。
(4)田間管理。
①肥水管理。緩苗後667平方米施稀人糞尿1000千克,或磷酸二銨10千克或三元復合肥10千克兌水澆施。直到初次採收嫩椒時再視植株長勢及土壤干濕情況澆水施肥,一般每採收2~3次,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銨15千克兌水灌施。遇連續乾旱,注意灌「跑馬水」。②整枝、保花保果。待辣椒發棵後及時摘除門椒以下側枝。杭椒坐果率高,但冷害及弱光等因素易引起落花落果。秋延栽培在9月下旬,每667平方米施辣椒靈6~8克(每1克對水6~8千克),切忌將葯液噴在生長點和嫩葉上。③溫光管理。冬春大棚栽培採用大棚+小棚+地膜+草簾四層覆蓋。秋延7~9月上旬扣頂棚+遮陽網降溫,10月中旬加蓋裙膜保溫,白天溫度25~30℃,夜間12~18℃,注意晴天棚溫不能高於33℃,及時揭裙膜通風降溫換氣。雨雪天注意揭去棚內覆蓋物,透光換氣。(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有疫病、根腐病、軟腐病、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蚜蟲、白粉虱、甜菜夜蛾、茶黃蟎、斑潛蠅等,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及時防治,具體參考本書有關內容。(6)及時採收。
杭椒主要採收果長8~10厘米的嫩椒上市,為了提高產量需及時採收,包裝整齊上市。
『叄』 怎麼種植小米
一、播種時間
小米草種子的好播種時間是春季四五月份,這種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二十度,這個時節的氣候溫暖,降水也比較充沛,對種子發芽極為有利,能讓出芽效果達到很好的狀態。
『肆』 小米椒的種植過程困難嗎
小米椒種植過程其實並不是很困難,做好前期選種植地、種子催芽工作,種植後只需要加以追加適量的肥料就行。
小米辣椒種植後,大約5-7天後幼苗發芽並破土,才能進行澆水或追肥。要保證小米辣椒種子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長發育。種植後應適量追肥澆水,不得留積水,不得使用原肥和濃縮肥。
施肥時可以搭配氮肥一起,也可以給小米椒施有機肥和生物肥料,盡量不要施糞水肥和污泥,以防影響果實的質量,導致果實中含有污染物。每次給小米椒施肥前可以先用水稀釋肥料,這樣可以從根源上降低發生肥害的幾率。
我國的江西、福建等地區是小米椒的主要產地,其中江西地區產的小米椒質量最佳。小米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鈣、胡蘿卜素等成分,適量的食用有溫中、健胃的功效,可用來治療風濕腰痛。
『伍』 小米辣椒種植技術與管理
摘要 1.培育壯苗
『陸』 小米椒如何種植結果才能更繁多
很多愛吃辣椒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適量食用辣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對女生來說,可以去除體內水分,同時不消化的人可以促進消化。 小米辣椒,一種奇特的辣椒,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那如何種植才能得到數量繁多、果實飽滿的小米椒呢?
要控制好開花期的溫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是比較好的溫度范圍;還有在小米椒結果的這段時間裡面,要注意它的葉子是不是太多,太多的葉子會影響到辣椒本身的生長。
4、防預病蟲害
主要病害是青枯病、白粉病等,採用噴葯處理,因為辣椒每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生有害入侵,所以在每個不同的生長時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
『柒』 小米辣椒怎麼種植方法
小米辣椒中。我覺得那你應該在盆里。配置一下,然後。等出來的苗。再去種植小米辣椒。
『捌』 小米辣種植技術
小米辣一般指辣椒,種植技術如下:
1、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地,並深耕,做畦,畦寬一般是1.3-1.7米(連溝),栽植2-3行。作畦的同時,每畝施腐熟廄肥50-80擔,過磷酸鈣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
2、播種育苗
播種前床土充分澆濕,整細整平。苗床寬一般1.5-1.7米為宜。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栽植一畝需播種75-120克。播種後,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細土蓋種,厚度約2厘米左右,以蓋沒種子為度。
3、定植
辣椒的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早熟品種行距40一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1一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選擇晴天的下午定植。
4、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後,及時淺中耕一次。定植後要搶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過多或過濃,當等一、二層著果後,要追施較多肥料,生長期間要注意澆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
5、病蟲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白粉病,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並對症治療,以防傳播蔓延。
(8)小米辣椒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辣椒生長習性:
1、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芽需要5-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
2、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溫,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時會造成落花落果。
3、辣椒對條件水分要求嚴格,它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喜歡比較乾爽的空氣條件。
『玖』 小辣椒的種植方法
小辣椒其實是辣椒中簇生椒的俗稱,因其果實較小且朝天生長,因此又被習慣稱作朝天椒或朝天紅,是農民的一條致富路。但由於連續種植且管理粗放,使小辣椒的產量和品質有所下降。通過近幾年的試驗研究和觀察分析,認為只要做到培育壯苗、配方施肥、大田精管、防病治病四大關鍵技術,才能提高產量,增加收入。
一、培育及壯苗技術
苗床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有水澆條件的生茬地。一般栽植667平方米大田應備8平方米床畦,每畦苗床施150kg、腐熟廄肥0.5kg、尿素0.1kg、磷酸二氫鉀1kg磷肥,肥土要拌勻打碎。一般苗床要高出地面20cm。播種前要澆足水,並用75%百菌清600倍液噴灑消毒。播種時�岩呀�執吖�康鬧腫泳�炔ピ詿裁嬪希�緩笥蒙腹�南竿糧哺?.5cm厚,再扎弓覆膜。小辣椒屬喜溫作物,生長期適宜溫度17—30℃,最適溫度為20—25℃。幼苗拱土前要保持在25—28℃,齊苗後原則上要低於出苗前5℃左右,以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抗寒力、抗病力。
「兩葉一心」期苗床保溫措施要跟上,若溫度持續偏低,會使花芽分化受阻,導致早期落花落果嚴重。晴天中午,苗床溫度很容易偏高,忌大揭大通風,以防造成幼苗由於溫差變幅大,失水過多而發生萎蔫或死亡。及時間苗並清除雜草、病殘體,每隔10—15天噴灑1次50%多菌靈800倍液。移栽前一周左右開始揭去所有薄膜煉苗。
二、整地及配方施肥
精細整地,施足底肥。根據中國農科院測定,辣椒的需肥特點是N:P:K=1:0.29:1.59,根據這一特點,冬初深耕20cm,初春解凍後667平方米施農家肥3500kg、磷酸二銨20kg、鉀肥15kg、尿素20kg、鋅肥硼肥各0.5kg,忌施氮肥;或46%尿素60kg、16%過磷酸鈣50kg、50%硫酸鉀90kg。淺犁細耙後,每隔2m挖一小溝,以利排水。
三、田間管理技術
小苗田間定植7天前後要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7kg、硼肥1kg、赤黴素5g、根腐靈15袋,將這些葯、肥、生長素混到一起,用水稀釋澆施苗田,使根系粗壯發達,根部無病害侵染。當小辣椒苗長到12片真葉時選擇晴天適時移栽,株行距為30×45cm。定植成活後淺鋤1次,以後遇雨進行淺中耕,初果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使行間形成1條小溝,利於防倒、排水,合理追肥。培土時667平方米追尿素5kg、磷酸二銨5kg、三元復合肥7.5kg,若葉面出現輕微生理黃色,用0.3%磷酸二氫鉀加1%尿素混合液噴灑2次左右,即可恢復。
四、病蟲害防治
小辣椒最主要的病害為病毒病,常見有花葉、黃化、壞死、畸形等四種症狀。由於近幾年持續高溫乾旱,小辣椒前期黃化、後期畸形表現最為突出,其典型症狀及最有效防治方法為:黃化,病株從嫩尖開始變黃,然後出現大量落葉、落花、落果。若田間發現病株,及時用克毒寶與辣椒菌立殺等量混合後再加40%氧化樂果15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1%尿素隔5—7天噴1次,共噴霧3次,症狀即消失,植株恢復正常生長;畸形,病株變形,如葉片變成線狀,即蕨葉,或植株矮小,分枝極多,呈叢枝狀。用高錳酸鉀750倍液加0.3%磷酸二氫鉀0.1%,硫酸鋅隔5—7天噴霧1次,共噴3次,防效達90%以上。
『拾』 怎麼種植小米辣椒
1、整地: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植體發育健壯,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澆透水,排灌方便,選好優良品種,並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整地下種後,要用新高脂膜噴施土壤表面,可保肥保墒,提高出苗率。
2、苗期管理:幼苗期因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辣椒株型緊湊,要合理密植。整個苗期要適時適度澆水、追肥;勤中耕,疏鬆土壤,調節根秧關系。要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3、花果期:要強花壯果,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要適時噴施辣椒壯蒂靈,可增強各種辣椒植株營養匹配功能,果蒂增粗,防止落葉、落花、落果,發育快、著色早、果肉厚、色澤鮮艷、辣味香濃。
4、防治病蟲害:常見病害有青枯病、白粉病等,噴施針對性葯物加強治理。植株各個階段要嚴格注意病蟲害的遷入,在每個生長期根據發病情況進行有效的葯物防治,同時並噴灑新高脂膜以提高葯效,使沒有發病部位的病菌無法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