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尿素在高溫下會分解成什麼
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異氰酸。
尿素,又稱碳醯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是一種白色晶體。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含氮終產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為一種中性肥料,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較大的一種化學氮肥。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1)尿素加熱分解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尿素貯存注意:
1、尿素如果貯存不當,容易吸濕結塊,影響尿素的原有質量,給農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要求廣大農戶要正確貯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裝袋完好無損,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防雨淋,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溫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
2、如果是大量貯存,下面要用木方墊起20公分左右,上部與房頂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於通風散濕,垛與垛之間要留出過道。以利於檢查和通風。已經開袋的尿素如沒用完,一定要及時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3、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貳』 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氨氣,3硝基苯 方程式
樓主,尿素不可能直接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氣和3-硝基苯。尿素和水CO(NH2)2+H2O=CO2+2NH3。尿素受熱:CO(NH2)2→→加熱,160℃→→NH3↑+HCNO。我幫你配了幾次方程式了,我保證肯定是配不平的。所以不存在這樣的反應。
『叄』 尿素受熱怎麼分解希望能通俗一些
CO(NH2)2你好,若滿意,望採納,謝謝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工業或農業品為白色略帶微紅色固體顆機無臭無味。密度1.335g/cm3。熔點132.7℃。溶於水、醇,不溶於乙醚、氯仿。呈微鹼性。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肆』 尿素分解能得到氨氣嗎方程式是怎麼寫的我們在廁所里聞到的氣味是氨氣嗎
CO(NH2)2→→加熱,160℃→→NH3↑+HCNO
6CO(NH2)2→ C3H6N6 + 6 NH3 + 3 CO2 ;
尿素生成三聚氰胺的過程,以氨氣為載體,硅膠為催化劑,在380-400℃溫度下沸騰反應,先分解生成氰酸,並進一步縮合生成三聚氰胺。
望採納
『伍』 不同濃度的尿素溶液:50%尿素,40%尿素,20%尿素,10%尿素的結晶溫度各是多少
50%尿素結晶溫度是18℃;40%尿素結晶溫度是2℃;20%尿素結晶溫度是0℃;10%尿素結晶溫度是0℃
結晶由於受降溫速率,攪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過飽和度,所以具體要看你的結晶條件。
50%的尿素溶液:假設水為100g,在飽和溫度條件下溶解了a克尿素。
a/(100+a) x100%= 50%
a=100
那麼100g溶解度時,尿素的溫度應該是在20℃左邊。因為表格中20℃尿素溶解度為108,非常接近100。如果有尿素溶解度,可以查出對應的溫度。其他同理推斷。
(5)尿素加熱分解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尿素的化學性質: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異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鹼、酶作用下(酸、鹼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脫氨成縮二脲。硫酸銅和縮二脲反應呈紫色,可用來鑒定尿素。若迅速加熱將脫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
與乙醯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醯脲與二乙醯脲。
在乙醇鈉作用下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生成丙二醯脲(又稱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鹼性催化劑作用下能與甲醛反應,縮聚成脲醛樹脂。
『陸』 1公斤尿素加熱分解後形成的氨氣量怎麼計算呀希望能詳細告知計算方式,謝謝!
設生成氨氣的質量為 X kg
CO(NH2)2 →加熱,160℃→ NH3↑ + HCNO
60--------------------------------17
1 kg-------------------------------X
則
60 / 1 = 17 / X
得
X = 0.283 kg
所以 1公斤 尿素加熱分解後形成的氨氣量為0.283 kg
『柒』 尿素分解溫度曲線
150~160℃。
尿素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異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化學性質:
尿素在酸、鹼、酶作用下(酸、鹼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脫氨成縮二脲。硫酸銅和縮二脲反應呈紫色,可用來鑒定尿素。若迅速加熱將脫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機理:先脫氨生成異氰酸(HN=C=O),再三聚。】
『捌』 尿素從20℃溫度到完全分解需要吸收多少熱量及分解後的溫度,如果是放熱反應放出多少熱量
(NH2)2
CO+H2O=NH4COONH2
(1)
NH4COONH2=2NH3+CO2
(2)
這是尿素分解的方程式。要知道尿素分解反應時吸熱的,尿素大約在160攝氏度時候開始分解。
至於你說的從20度到完全分解需要吸收的熱量,那要看你的尿素的質量了。。。。。
講解的不完全,希望能幫到你。
『玖』 尿素的化學方程式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又稱脲(與尿同音)。其化學公式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國際非專利葯品名稱為 Carbamide。外觀是白色晶體或粉末。它是動物蛋白質代謝後的產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類動物排出的體內含氮代謝物。這代謝過程稱為尿素循環。
尿素是第一種以人工合成無機物質而得到的有機化合物。活力論從此被推翻。
別名:碳醯二胺、碳醯胺、脲
生理
尿素在肝臟產生後融入血液(人體內的濃度在每升2.5至7.5微摩爾之間),最後通過腎臟由尿排出。少量尿素由汗排出。
生物以二氧化碳、水、天冬氨酸和氨等化學物質合成尿素。促使尿素合成的代謝途徑是一種合成代謝,叫做尿素循環。此過程耗費能量,卻很必要。因為氨有毒,且是常見的新陳代謝產物,必須被消除。肝臟在合成尿素時,需要N-乙醯谷氨酸作為調節。
含氮廢物具有毒性,產生自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即脫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脫去氨基的過程,該過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臟中轉化為尿素,不含氮部分轉化為糖類或脂肪等)過程。大多數生物必須再處理之。海生生物通常直接以氨的形式排入海水。陸地生物則轉化氨為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鳥和爬行動物通常排泄尿酸,其它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是尿素。例外如,水生的蝌蚪排泄氨,但在其蛻變過程轉為排泄尿素;大麥町狗主要排泄尿酸,不是尿素,因為其尿素循環中的一個轉換酶的基因壞了。
哺乳動物以肝臟中的一個循環反應產生尿素。這循環最早在1932年被提出,其反應起點是氨的分解。1940年代澄清瓜氨酸和精氨基琥珀酸的作用後,它已完全被理解。在這循環中,來自氨和 L-天冬氨酸的氨基被轉換為尿素,起中介作用的是 L-鳥氨酸、瓜氨酸、L-精氨酸-琥珀酸和 L-精氨酸。
尿素循環是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排泄含氮代謝廢物的主要途徑。但別種生物亦然,如鳥類、無脊椎動物、昆蟲、植物、酵母、真菌和微生物。
尿素對生物基本是廢物,但仍有正面價值。比如,腎小管里的尿素被引入腎皮質以提高其滲透濃度,促使水份從腎小管滲透回身體再利用。
化學性質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工業或農業品為白色略帶微紅色固體顆機無臭無味。密度1.335g/cm3。熔點132.7℃。溶於水、醇,不溶於乙醚、氯仿。呈微鹼性。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產方法:工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學反應如下。
尿素在酸、鹼、酶作用下(酸、鹼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脫氨成縮二脲。若迅速加熱將脫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機理:先脫氨生成異氰酸(HN=C=O),再三聚。)
與乙醯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醯脲與二乙醯脲。
在乙醇鈉作用下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生成丙二醯脲(又稱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鹼性催化劑作用下能與甲醛反應,縮聚成脲醛樹脂。
與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於水,在20℃時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應。尿素產品有兩種。結晶尿素呈白色針狀或稜柱狀晶形,吸濕性強。粒狀尿素為粒徑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觀光潔,吸濕性有明顯改善。20℃時臨界吸濕點為相對濕度80%,但30℃時,臨界吸濕點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濕氣候下敞開存放。目前在尿素生產中加入石蠟等疏水物質,其吸濕性大大下降。
尿素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了生產多種復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畜牧業可用作反芻動物的飼料。 但在造粒中溫度過高會產生少量縮二脲,又稱雙縮脲,對作物有抑製作用。我國規定肥料用尿素縮二脲含量應小於0.5%。縮二脲含量超過1%時,不能做種肥,苗肥和葉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過多或過於集中。
尿素是有機態氮肥,經過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拾』 尿素在多少溫度下會分解啊尿素在加熱情況下 在多少溫
尿素在多少溫度下會分解啊尿素在加熱情況下 在多少溫
CO(NH2)2 分子量 60.06
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工業或農業品為白色略帶微紅色固體顆機無臭無味.密度1.335g/cm3.熔點132.7℃.溶於水、醇,不溶於乙醚、氯仿.呈微鹼性.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氰酸.
應用 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了生產多種復合肥料.畜牧業可用作反芻動物的飼料.也大量用作三聚氰胺、脲醛樹酯、水合阱、四環素、苯巴比妥、咖啡因、還原棕BR、酞青藍B、酞青藍Bx、味精等多種產品的生產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