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冷負荷計算方法兩種

冷負荷計算方法兩種

發布時間:2022-06-30 05:52:23

『壹』 冷負荷怎麼

以下介紹冷庫製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卻設備負荷和機械負荷的計算。

第1條 冷庫製冷量的冷間冷卻設備負荷應按下式計算:

Qq=Q1+PQ2+Q3十Q4+Q5

Qq一冷間冷卻設備負荷(千卡/小時):

Q1一圍護結構傳熱量(千卡/小時);

Q2一貨物熱量(千卡/小時);

Q3一通風換氣熱量(千卡/小時);

Q4一電動機運轉熱量(千卡/小時);

Q5一操作熱量(千卡/小時);

P一負荷系數(千卡/小時)。

第2條 冷庫冷卻間和凍結間的負荷系數P應取1.3,其它冷間取1。

第3條 冷庫製冷量的冷間機械負荷應分別根據不同蒸發溫度按下式計算:

Qj=(n1∑Q1+N2∑Q2+N3∑Q3+N4∑Q4+N5∑Q5)R

式中Qj一機械負荷(千卡/小時);

n1一冷庫的圍護結構傳熱量的季節修正系數;

n2一貨物熱量的機械負荷折減系數;

n3一同期換氣系數,一般取0.5-1.0(「同時最大換氣量與全庫每日總換氣量的比數」大時取大值);

n4一冷庫冷間用的電動機同期運轉系數;

n5一冷庫的冷間同期操作系數;

R一冷庫的製冷裝置和管道等冷損耗補償系數,一般直接冷卻系統取l.07,間接冷卻系統取1.12。

第4條 冷庫製冷量中圍護結構傳熱量的季節修正系數(n1),一般應根據生產旺季出現的月份,按附錄三規定採用。當全年生產無明顯淡旺季區別時,應取1。

第5條 冷庫製冷量中貨物熱量的機械負荷折減系數(n2)應根據冷間的性質確定,冷加工間和其它冷間應取1;冷卻物冷藏間宜取0.3-0.6;凍結物冷藏間宜取0.5-0.8。

第6條 冷庫冷間用的電動機同期運轉系數(n4)和冷間的同期操作系數(n5),應按表1規定採用。

表1

注: 1.本表中「冷間用電動機同期運轉系數」(n4),冷卻間、凍結間中的冷風機,其值取1;其它冷間則按本表取值。

2.「冷間總間數」應按同一蒸發溫度且用途相同的冷間間數計算。

『貳』 新風冷負荷如何計算

新風負荷的計算

夏季空調新風冷負荷

(2)冷負荷計算方法兩種擴展閱讀:

空調區、空調系統新風量計算的有關規定:

人員所需新風量,應根據人員的活動和工作性質,以及在室內的停留時間等確定;空調區的新風量,應按不小於人員所需新風量,補償排風和保持室內空調區空氣壓力所需新風量之和以及新風除濕所需新風量中的最大值確定;全空氣系統的新風量,當系統服務於多個不同新風比的空調區時,系統新風比應小於空調區新風比的最大值;新風系統的新風量,宜按所服務空調區或系統的新風量累計值確定。

『叄』 冷庫冷負荷怎麼計算

板式換熱器的計算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是對數平均溫差法和NTU法。在計算機沒有普及的時候,各個廠家大多採用計算參數近似估算和流速-總傳熱系數曲線估算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廠家採用計算機計算,這樣,板式換熱器的工藝計算變得快捷、方便、准確。以下簡要說明無相變時板式換熱器的一般計算方法,該方法是以傳熱和壓降准則關聯式為基礎的設計計算方法。以下五個參數在板式換熱器的選型計算中是必須的:總傳熱量(單位:kW).一次側、二次側的進出口溫度一次側、二次側的允許壓力降最高工作溫度最大工作壓力 如果已知傳熱介質的流量,比熱容以及進出口的溫度差,總傳熱量即可計算得出。溫度T1 = 熱側進口溫度T2 = 熱側出口溫度t1 = 冷側進口溫度t2= 冷側出口溫度熱負荷熱流量衡算式反映兩流體在換熱過程中溫度變化的相互關系,在換熱器保溫良好,無熱損失的情況下,對於穩態傳熱過程,其熱流量衡算關系為:(熱流體放出的熱流量)=(冷流體吸收的熱流量)在進行熱衡算時,對有、無相變化的傳熱過程其表達式又有所區別。(1) 無相變化傳熱過程式中Q----冷流體吸收或熱流體放出的熱流量,W;mh,mc-----熱、冷流體的質量流量,kg/s; Cph,Cpc------熱、冷流體的比定壓熱容,kJ/(kg·K);T1,t1 ------熱、冷流體的進口溫度,K;T2,t2------熱、冷流體的出口溫度,K。(2)有相變化傳熱過程兩物流在換熱過程中,其中一側物流發生相變化,如蒸汽冷凝或液體沸騰,其熱流量衡算式為:一側有相變化兩側物流均發生相變化 ,如一側冷凝另一側沸騰的傳熱過程式中r,r1,r2--------物流相變熱,J/kg;D,D1,D2--------相變物流量,kg/s。對於過冷或過熱物流發生相變時的熱流量衡算,則應按以上方法分段進行加和計算。對數平均溫差(LMTD)對數平均溫差是換熱器傳熱的動力,對數平均溫差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換熱器傳熱難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無法計算對數平均溫差,此時用算術平均溫差代替對數平均溫差,介質在逆流情況和在並流情況下的對數平均溫差的計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用算術平均溫差代替對數平均溫差。逆流時:並流時:熱長(F)熱長和一側的溫度差和對數平均溫差相關聯。 F = dt/LMTD以下四個介質的物理性質影響的傳熱 密度、粘度、比熱容、導熱系數總傳熱系數總傳熱系數是用來衡量換熱器傳熱阻力的一個參數。傳熱阻力主要是由傳熱板片材料和厚度、污垢和流體本身等因素構成。單位:W/m2 ℃ or kcal/h,m2 ℃.壓力降壓力降直接影響到板式換熱器的大小,如果有較大的允許壓力降,則可能減少換熱器的成本,但會損失泵的功率,增加運行費用。一般情況下,在水水換熱情況下,允許壓力降一般在20-100KPa是可以解接受的。污垢系數和管殼式換熱器相比,板式換熱器中水的流動是處於高湍流狀態,同一種介質的相對於板式換熱器的污垢系數要小的多。在無法確定水的污垢系數的情況下,在計算時可以保留10%的富裕量。計算方法熱負荷可以用下式表示:Q = m · cp · dtQ = k · A · LMTDQ = 熱負荷 (kW)m = 質量流速 (kg/s)cp = 比熱 (kJ/kg ℃)dt = 介質的進出口溫度差 (℃)k = 總傳熱系數 (W/m2 ℃)A = 傳熱面積 (m2)LMTD = 對數平均溫差總的傳熱系數用下式計算:其中:k=總傳熱系數(W/m2 ℃)α1 = 一次測的換熱系數(W/m2 ℃)α2 = 一次測的換熱系數(W/m2 ℃)δ=傳熱板片的厚度(m)λ=板片的導熱系數 (W/m ℃)R1、R2分別是兩側的污垢系數 (m2 ℃/W)α1、α2可以用努賽爾准則式求得。 冷庫熱負荷的計算:基本情況 外型尺寸 冷庫長 3.3 m 環境溫度T1 30 ℃ 冷庫寬 3.3 m 庫內溫度T2 -18 ℃ 冷庫高 2.5 m 溫度差 △T 48 ℃ 冷庫容積 23 m3 庫內照明 240 W 外表面積 18.2 m2 庫內電機 210 W 隔熱材料 種類 聚苯板 作業人數 2 人/日 厚度 0.15 m 作業時間 3 H 傳熱系數 0.025 Kcal/mh℃ (查表) 儲藏物品 貨物名稱 日入庫量 750 kg 凍結前比熱 0.77 C (查表) 入庫溫度 30 ℃ 潛熱 10 C (查表) 降溫時間 8 h 凍結後比熱 10 C (查表) 要求溫度 -18 ℃ 侵入熱(側板) 隔熱材料厚度 導熱系數 溫度差 △T 外表面積A Qa=λ/L×△T×A Qa 150 mm 0.166666667 48 33 264 Kcal/h侵入熱(底板) 隔熱材料厚度 導熱系數 溫度差 △T 外表面積A Qb=λ/L×△T×A Qb 150 mm 0.166666667 33 10.89 60 Kcal/h侵入熱(天棚) 隔熱材料厚度 導熱系數 溫度差 △T 外表面積A Qc=λ/L×△T×A Qc 150 mm 0.166666667 53 10.89 96 Kcal/hQ1計算 Q1=Qa+Qb+Qc 420 Kcal/h貨物熱(凍前) 入庫量 比熱 溫度差 △T 降溫時間 Qd=W×C×△T×1/T Qd 750 kg 0.77 48 8 3465 Kcal/h貨物熱(潛熱) 入庫量 比熱 溫度差 △T 降溫時間 Qe=W×C×△T×1/T Qe 750 kg 10 8 0 Kcal/h貨物熱(凍後) 入庫量 比熱 溫度差 △T 降溫時間 Qf=W×C×△T×1/T Qf 750 kg 10 8 0 Kcal/hQ2計算 Q2=Qd+Qe+Qf 3465.00 Kcal/h換氣熱 內容積 開門次數 換氣熱量 — Q3=V×n×E×1/24 Q3 23 16 24.6 — 382 Kcal/h電燈熱 總功率 日照時間 — — Q4=W×0.86×H×1/24 Q4計算 240 3 — — 26 Kcal/h電機熱 總功率 日運轉時間 — — Q5=W×0.86×H×1/24 Q5計算 210 24 — — 181 Kcal/h操作熱 人數 工作時間 發熱量 — Q6=N×H×C×1/24 Q6計算 2 3 240 — 60 Kcal/h除霜熱 總功率 除霜時間H 除霜次數 — Q4=W×0.86×H×n×1/24 Q7計算 3938 0.5 4 — 282 Kcal/h全部熱負荷 安全率Sf 1.1 運轉率RT 0.8 QT QT=(Q1+Q2+Q3+Q4+Q5+Q6+Q7)×Sf/RT 6622.17 Kcal/h 壓縮機型號為:8P

『肆』 空調冷負荷怎麼計算

就是根椐使用面積計算出冷負荷量(我們南方辦公室一般是150W-200W/平方),再根據冷量來配置內機,根據內機來配置外機(一般外機製冷量為內機冷負荷的70%)。

『伍』 如何計算冷負荷

1、冷負荷計算
(一)外牆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牆體、天棚的得熱量形成的冷負荷,可按下式計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 K——圍護結構傳熱系數,W/m2•K;
F——牆體的面積,m2;
β——衰減系數;
ν——圍護結構外側綜合溫度的波幅與內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為該牆體的傳熱衰減度;
τ——計算時間,h;
ε——圍護結構表面受到周期為24小時諧性溫度波作用,溫度波傳到內表面的時間延遲,h;
τ-ε——溫度波的作用時間,即溫度波作用於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時間,h;
⊿tε-τ——作用時刻下,圍護結構的冷負荷計算溫差,簡稱負荷溫差。
(二)窗戶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得熱量有瞬變傳熱得熱和日射得熱量兩部分,日射得熱量又分成兩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內的太陽輻射熱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陽輻射熱傳向室內的熱量qα。
(a)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本次工程窗戶為一個框二層3.0mm厚玻璃,主要計算參數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τ=KF⊿tτ W
式中 K——窗戶傳熱系數,W/m2•K;
F——窗戶的面積,m2;
⊿tτ——計算時刻的負荷溫差,℃。
(b)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日射得熱取決於很多因素,從太陽輻射方面來說,輻射強度、入射角均依緯度、月份、日期、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從窗戶本身來說,它隨玻璃的光學性能,是否有遮陽裝置以及窗戶結構(鋼、木窗,單、雙層玻璃)而異。此外,還與內外放熱系數有關。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 xg——窗戶的有效面積系數;
xd——地點修正系數;
Jj•τ——計算時刻時,透過單位窗口面積的太陽總輻射熱形成的冷負荷,簡稱負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擋系數;
Cn——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
(三)外門的冷負荷計算
當房間送風兩大於回風量而保持相當的正壓時,如形成正壓的風量大於無正壓時滲入室內的空氣量,則可不計算由於門、窗縫隙滲入空氣的熱、濕量。如正壓風量較小,則應計算一部分滲入空氣帶來的熱、濕量或提高正壓風量的數值。
(a)外門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b)外門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但一層大門一般有遮陽。
(c)熱風侵入形成的冷負荷
由於外門開啟而滲入的空氣量G按下式計算:
G=nVmγw kg/h
式中 Vm——外門開啟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氣滲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選用;
n——每小時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氣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時通過
的人數 普通門 帶門斗的門 轉門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1400~2100 2.75 4.0 2.25 3.25 0.30 0.30
因室外空氣進入室內而獲得的熱量,可按下式計算:
Q=G•0.24(tw-tn) kcal/h
(四)地面的冷負荷計算
舒適性空氣調節區,夏季可不計算通過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工藝性空氣調節區,有外牆時,宜計算距外牆2m范圍內的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地面冷計算採用地帶法(同採暖)。
(五)內牆、內窗、樓板、地面的冷負荷
內牆、內窗、樓板等圍護結構,當鄰室為非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大於3℃時,鄰室溫度採用平均溫度,其冷負荷按下式計算:
Q=KF(twp+⊿tls-tn) W
式中 Q——內牆或樓板的冷負荷,W;
K——內牆或樓板的傳熱系數,W/m2•℃;
F——內牆或樓板的傳熱面積,m2;
tls——鄰室計算平均溫度與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的差值,℃。
內牆、內窗、樓板等其鄰室為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小於3℃時,不計算。
(六)室內得熱冷負荷計算
(a)電子設備的冷負荷
電子設備發熱量按下式計算:
Q=1000n1n2n3N W
式中 Q——電子設備散熱量,W;
N——電子設備的安裝功率,kW;
n1——安裝系數。電子設備設計軸功率與安裝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
n2——負荷功率。電子設備小時的平均實耗功率與設計軸功率之比,根據設備運轉的實際情況而定。
n3——同時使用系數。房間內電子設備同時使用的安裝功率與總功率之比。根據工藝過程的設備使用情況而定。
對於電子計算機,國外產品一般都給出設備發熱,可按其給出的數字計算。本次設計每台計算機Qs=150W。
(b)照明設備
照明設備散熱量屬於穩定得熱,一般得熱量是不隨時間變化的。
根據照明燈具的類型和安裝方式的不同,其得熱量為:
白熾燈 Q=1000N W
熒光燈 Q=1000 n1n2N W
式中 N——照明燈具所需功率,kW;
n1——鎮流器消耗功率系數,當明裝熒光燈的鎮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時,取n1=1.2;當暗裝熒光燈鎮流器設在頂棚內時,可取n1=1.0;
n2——燈罩隔熱系數,當熒光燈罩上部有小孔(下部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風散熱與熒光燈頂棚內時,取n2=0.5~0.6;而熒光燈罩無通風孔者,則視頂棚內通風情況,n2=0.6~0.8。
(c)人體散熱
人體散熱與性別、年齡、衣著、勞動強度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人體散發的潛熱量和對流熱直接形成瞬時冷負荷,而輻射散發的熱量將會形成滯後的冷負荷。實際計算中,人體散熱可以以成年男子為基礎,成以考慮了各類人員組成比例的系數,稱群集系數。對於不同功能的建築物中的各類人員(成年男子、女子、兒童等)不同的組成進行修正,下表給出了一些建築物中的群集系數,作為參考。於是人體散熱量為:
Q=qnn′ W
式中 q——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時成年男子散熱量,W;
n——室內全部人數;
n′——群集系數。
表3—11 某些空調建築物內的群集系數
工作場所 影劇院 百貨商店 旅店 體育館 圖書閱覽室 工廠輕勞動
群集系數 0.89 0.89 0.93 0.92 0.96 0.90
設備、照明和人體散熱得熱形成的冷負荷,在工程上可用下式簡化計算:
CLQτ=QJXε-T W
式中 Q——設備、照明和人體的得熱,W;
T——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h;
τ-T——從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到計算時間的時間,h;
JXε-T(JEε-T、JLε-T、JPε-T)——τ-T時間的設備負荷強度系數,照明負荷強度系數、人體強度負荷系數。
表3—12 設備器具散熱的負荷系數JE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7 0.81 0.84 0.86 0.32 0.18 0.15 0.12 0.10 0.09 0.07 0.06 0.06 0.05
0.78 0.81 0.84 0.86 0.88 0.90 0.36 0.21 0.17 0.14 0.12 0.10 0.09 0.08
0.8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40 0.25 0.20 0.17
0.83 0.86 0.88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6 0.97 0.97 0.98
表3—13 照明散熱的負荷系數JL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3
4
6
8
12
16 0.42 0.60 0.65 0.29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04 0.04 0.03
0.42 0.61 0.66 0.70 0.33 0.18 0.15 0.13 0.12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43 0.61 0.67 0.71 0.74 0.78 0.39 0.24 0.20 0.18 0.16 0.14 0.12 0.10 0.09 0.08
0.45 0.63 0.68 0.72 0.75 0.78 0.81 0.83 0.45 0.28 0.24 0.21 0.19 0.16 0.14 0.12
0.49 0.66 0.71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1 0.51 0.34 0.29 0.26
0.55 0.72 0.76 0.79 0.81 0.84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表3—14 人體顯熱散熱的負荷系數JP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3 0.77 0.80 0.83 0.34 0.20 0.17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74 0.78 0.81 0.83 0.85 0.87 0.38 0.23 0.20 0.17 0.15 0.13 0.11 0.10
0.76 0.80 0.82 0.85 0.87 0.88 0.90 0.91 0.92 0.93 0.43 0.28 0.24 0.20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0.96 0.97
(d)食物散熱量形成冷負荷
計算餐廳負荷時,食物散熱量形成的顯熱冷負荷,可按每位就餐人員9W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9×200=1800W
(八)濕負荷計算
(a)人體散濕量
人體散濕量應同人體散熱量一樣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查資料得,成年男子散熱散濕量為:顯熱61W/人,潛熱73W/人,109g/h•人;房間人數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
(b)水面散濕量
W=β(Pq•b-Pq)F kg/s
式中 Pq•b——相應於水表面溫度下的飽和空氣的水蒸汽分壓力,Pa;
Pq——空氣中水蒸汽分壓力Pa;
F——蒸發水槽表面積,m2;
β——蒸發系數,kg/(N•s),β按下式確定:
β=(α+0.00363v)10-5;
B——標准大氣壓力,其值為101325Pa;
B′——當地實際大氣壓力,Pa;
α——周圍空氣溫度為15~30℃,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kg/(N•s);
v——水面上周圍空氣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α
水溫(℃)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 0.0125
(c)食品的散濕量
餐廳的食品的散濕量可按就餐總人數每人10g/h考慮。
以207餐廳為例,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10×200=2000g/h=0.00056kg/s
熱負荷的計算和供熱基本相同 只是採用了平均溫度的計算方法

『陸』 請問地下室空調冷負荷怎麼計算謝謝!

首先,關於冷負荷,一般地下室的埋在土裡的部分在計算逐時負荷時不考慮這部分。因為從地表以下很淺的深度開始,土壤的溫度就恆定保持在20度以下了,這對房間的耗熱量計算是有利的,可以不計算。但是如果地下室底部是架空的要考慮傳熱,傳熱系數按照節能技術規范不小於1.0w/m2。

關於熱負荷,是要計算的,因為土壤溫度常年小於室內採暖設計溫度(20,22度)。一種方法是把地下室的外牆自地面向下算起,按照地上建築地面耗熱的計算方法(即地面自外牆向內劃分為幾個區,每個區有不同的傳熱溫差和傳熱系數,可以查表得到,參見陸耀慶的供熱手冊)。

還有一種方法,在ASHRAE手冊看到的,根據土壤的傳熱系數、氣象資料和地下室的維護結構材料查曲線。(這個我也沒算通過,但是一些負荷計算軟體有這個選項,輸入建築參數就可以了)。

其他的建築內部散熱量計算同地上無區別。

閱讀全文

與冷負荷計算方法兩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5x20x5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200
包皮包莖治療方法 瀏覽:337
重疊圖片方法 瀏覽:753
如何製作電視櫃方法 瀏覽:228
上海安裝滑輪處理方法 瀏覽:185
手動卷簾機安裝方法 瀏覽:364
郵政銀行怎麼查開戶行最簡單方法 瀏覽:280
實驗性高鉀血症的實驗方法和步驟 瀏覽:392
vivo手機空號的方法 瀏覽:631
脫毛紙使用方法 瀏覽:583
土豆釀酒方法和步驟 瀏覽:661
月嫂培訓方法與技巧學習 瀏覽:840
沖米粉的正確方法玉米餅的做法 瀏覽:480
口風琴吹管使用方法 瀏覽:748
航空電纜對接插頭包紮的方法步驟 瀏覽:620
積分電路計算方法 瀏覽:350
如何用最簡便的方法做倉鼠窩 瀏覽:395
辦公軟體使用方法 瀏覽:679
如何知道車輛轉向燈的使用方法 瀏覽:241
用什麼方法化解尿酸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