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鑒別陶瓷的方法。
1、瓷器的鑒別方法
購買瓷器有個「四字訣」,即「看」、「聽」、「比」、「試」。
「看」就是要將瓷器上下內外細細觀察一遍。一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潔潤滑,有無擦傷、小孔、黑點和氣泡;二看形狀是否規整,有無變形;三看畫面有無損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須放置平穩,無毛刺。
「聽」就是聽輕輕彈叩瓷器時發出的聲音。如聲音清脆、悅耳,則說明瓷胎細緻密實,無裂損,在高溫燒成時,瓷化完全。如聲音喑啞,就可斷定瓷胎有裂損,或者瓷化不完全,這類瓷器經冷熱變化,易開裂。
「比」就是比較。對配套瓷器,要比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畫面裝飾是否協調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瓏瓷,因為青花呈色隨燒成溫度不同而發生變化,所以同是青花瓷,顏色有深有淺,一套幾件乃至數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顯差異,這套瓷器就大為遜色了。
「試」就是試蓋、試裝、試驗。有的瓷器帶蓋子,有的瓷器由幾個元件組合而成,在挑選瓷器時,別忘了將蓋子試蓋一下,將元件試組裝一下,看看是否合適。另外,有的瓷器具有特殊功能,如滴水觀音,能自動滴水;九龍公道杯,酒斟滿到某一位置,會全部漏光。所以要試驗一下,看其功能是否正常。
2、陶瓷餐具的選購
陶瓷餐具造型多樣、細膩光滑、色彩明麗且便於清洗,是絕大多數家庭購買餐具的首選。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卻有可能成為健康殺手。彩釉中的鉛、汞、鐳、鎘等都是對身體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鐳會殺傷白血球。鎘、鉛和汞都是重金屬,鎘和鉛會引起肝臟或其他內臟中毒,汞會引起肝、腎硬化。使用不合格的陶瓷產品時,這些有害物質會溶出,隨著食物進入人體,時間一長,會引起慢性中毒。同時,製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質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質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會損害人體健康。因此產品的規格和質量尤為重要,達標的彩釉陶瓷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而看起來乾乾凈凈的無彩陶瓷餐具卻可能為健康埋下隱患。
在購買和使用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購買陶瓷餐具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市場,切不可貪便宜購買沒有正式生產廠家的劣質產品。國家規定,將陶瓷餐具置於4%的醋酸中浸泡,鉛的溶出量不得大於7毫克/升,鎘的溶出量不得大於0。5毫克/升。目前正規的生產廠家的產品基本都能符合這一要求;
2)購買時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觸摸餐具表面,看內壁是否光潔;
3)用鼻子聞是否有異味;
4)不要購買顏色過於鮮艷的陶瓷餐具。為使色彩鮮艷,廠家會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屬添加劑,因此,顏色越鮮艷的餐具,重金屬就越容易超標;
5)應購買原料、工藝控制比較嚴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6)餐具在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鍾,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鍾,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質。
3、藝術陶瓷的選購
我國的陳設藝術陶瓷,分陶和瓷兩大類。陶主要產地有:以紫砂壺和花盆著稱的陶都江蘇宜興;以陶塑人物和動物造型見長的廣東石灣;還有生產唐三彩的河南洛陽;生產黑釉陶罐的山西渾源;生產刻花陶器的四川榮昌。瓷主要產地有:以生產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大傳統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鎮;以釉下五彩裝飾美術瓷而聞名的湖南醴陵;還有生產雨點釉和創新刻瓷藝術的山東淄博;生產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鄲;生產白瓷的福建德化;生產青瓷的浙江龍泉;以及生產釉上彩花瓷的廣東潮州;生產仿南宋官窯藝術瓷的浙江蕭山等。
陳設藝術瓷作為商品,價格並非越高越好,這就需要認真加以鑒別。比如釉下彩和青花瓷,要看畫功是否熟練、清晰,色澤是否瑩潤、透明,注意有人拿釉上冒充釉下,以假亂真;釉下裝飾注重工筆式寫意,必須是手工繪制,不是印花、貼花,而且顏色要光亮。
再就是看整體效果,是否周正,有無變形,釉面是否光潔,色度有無異樣。最後,選購陳設藝術陶瓷要在白天光線好的地方,燈光往往會出誤差。對瓷質可輕輕彈叩,聽聲音是否清脆響亮,存在裂紋的陶瓷則有沙啞聲。
B. 如何鑒別瓷器的真偽
一、仿製
1. 紋飾與器型
紋飾和器型的仿製相對容易。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出土的破損瓷器作為藍本,直接仿畫原件上的紋飾;比較到位的仿製是採用細毛筆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輪廓,然後用透明白紙印出輪廓,再將該紙貼在新的瓷胎上摹。為求得更高水平的仿製效果,利用電腦三維掃描紋飾可以做到與原件幾乎絲毫不差。仿製器型也是如此。
2. 胎土和釉色
對胎土和釉色的仿製較為困難,是因為兩者對原料都很有講究。胎土的仿製取決於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鎮瓷器的胎土以單一瓷石為原料,南宋之後,隨著高嶺土的發現,制瓷工藝迎來一大轉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讓景德鎮瓷器自元代起揚名全國。而釉色的仿製則取決於釉料的產地和配方,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差異。
3. 出土原料與工藝結合
(1)老胎新繪:利用清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面繪上粉彩等釉上彩;
(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裝飾新胎;
(3)舊件新器:將足、流、底、口、頸等各殘缺部分的出土物組裝在新瓷器中;
(4)復火: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指將殘缺部位較少的舊器修補後放入窯中復燒;第二種是指將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礦石原料,重新做坯燒胎。
二、做舊
做舊的手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階段一: 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徵為主。常見的手法是用砂紙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氫氟酸腐蝕釉面,然後塗刷泥水,泥水滲透到被破壞的釉面內,造成出土效果。然而由於容易被識別真偽以及收藏者對仿品品相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做舊方法進入第二階段。
階段二: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今,做舊以仿傳世品的特徵為主。比如,高檔次仿古瓷會採用中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據不同的對象,中葯的配方也會略有差異,加少許酒精利於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許氫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
除了中葯浸泡,其他的表面做舊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煙熏、塗細煤灰等等;至於器物內壁出現的雞爪紋,在上釉瓷剛出窯時用小錘敲砸即可仿出。
C. 怎麼鑒別一個杯子是不是白瓷
一是重量,二是你放到水裡,如果冒泡的就不是了。
D. 瓷器怎樣鑒定
買瓷器,最簡單最好的鑒別方法,是拿起瓷器輕輕敲敲,聽發出的聲音是否清脆、響亮、悅耳。如果是,這就表示是優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質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時發出的聲音粗重,甚至沙啞,就是用劣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其質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另一種方法,是將瓷器放在較強的燈光下或陽光下觀察,可以看質地是否細致均勻及有無裂痕。 瓷器的外表,可以上釉和繪畫。瓷器繪畫上釉,可分「釉上彩」和「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所謂「釉上彩」,是在已經高溫燒成的瓷器的表面上,畫上彩色圖案,再經低溫窯的燒制,使顏色和釉熔化在一起。日常用的碗碟絕大多數都是釉上彩瓷器。所謂「釉下彩」瓷器,則是在瓷壞上先繪好彩色畫,然後上釉,再放進窯內高溫燒成。由於它是先畫後燒,彩色畫是在釉的下面。受到了釉層的保護,故即使經常洗擦,其彩畫亦不易裉色。由此可見,「釉下彩」比「釉上彩」檔次更高.TCC汽車SPA會所是一家以汽車健康專業美容為平台,以茶葉、沉香、瓷器等中華經典文化元素為交流核心的高端時尚人士會所。致力打造中國高端汽車美容與中華經典文化無界融合的名流會所引領者。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E. 邢窯白瓷特點以及鑒定方法是什麼
一、邢窯白瓷特點
邢窯白瓷分為粗、細兩大類。粗白瓷的釉質較細,有些還有細碎的紋片,釉色為灰白或乳白色,還有黃白色。細白瓷的胎色純白,個別的白中閃黃釉質很細,釉層中有微細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滿釉,釉色純白或白中微泛青色。
二、邢窯白瓷的鑒定方法
1、看工藝
市場見到贗品邢窯白瓷,工藝粗糙,不具備邢窯工匠高超的技藝,技術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沒有真品的十分之一;真品邢窯做得端莊規矩、精美,稜角分明,刀切斧斷,干凈利索。
2、看燒制
現在一些小作坊用現代手段加工製作,燒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氣,或是用電燒制,也有用柴燒制的,但白瓷白度過高,胎質極為精細,總有一種新的感覺,缺乏真品所具備的韻味。
3、看坯體
仿製邢窯白瓷由於加工時間短,密度不夠,手感不好,有發飄之感、也有的極為沉重,有墜手之感。坯體和釉的結合掌握不好,造成坯體和釉收縮不一致,產生裂釉現象;而真品邢窯白瓷輕盈精緻,手感適中。
4、看釉色
贗品釉層稀薄,白度高,潔白光亮。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唐代邢窯白瓷釉質細,釉光瑩潤,色調偏冷。
5、看款識
唐代邢窯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後、燒成前刻劃於器物外底部,字體清晰,筆畫遒勁。「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豎著刻寫;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邢窯白瓷在歷史上的地位:
邢白瓷的出現是我國制瓷工藝一大飛躍,其技術難度相當之高,即必須在原料加工和燒成時,將胎和釉中含鐵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方能燒成上成白瓷。
邢窯窯工們率先掌握了這種絕技,目前已出土的邢瓷殘器標本中那種品質精良的「透影瓷」和「類銀」、「類雪」的細白瓷,其精湛的工藝和優良的品質是後人無法復制。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邢窯
人民網-真假邢窯白瓷鑒定
F. 德化白瓷好壞鑒別
鑒別德化白瓷可採用以下方法:一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易損部位有 無斷裂痕,界面是否為舊痕。二是聞。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個無任何異味器 皿中一段時間,然後在房間或辦公室內確定無風的 狀態下,將器物迅速從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間,立即用 鼻子聞斷裂口及其他部位的味道。
這種方法至少可 以印證以下幾個問題:①可以判斷出斷裂縫是用什 么黏合劑膠接;②根據氣味的強弱,可以判定斷裂口 膠接的大體時間;③可以斷定除使用各種黏合劑外, 還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學葯劑。
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異味 後,在物品的無上釉部分輕輕舔一下,接觸面盡可能 大些,看是否有異味。 一般情況是,凡舌頭感覺有輕 微麻現象,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過酸性化學葯劑浸 泡過的。
G. 如何鑒別白瓷的好壞
真品白瓷輕盈精緻,手感好,輕重適宜,很舒服。新瓷由於加工時間短,密度不夠,輕飄飄的。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作假者加厚某個部位,如加厚底部,增加重量,這就使造型笨拙,缺乏真品的秀美感覺。
真品白瓷釉質細,釉光瑩潤,色調偏冷,白度並不高。贗品釉層稀薄,白度高,潔白光亮。也有一些假邢瓷,白度降低,但不是古瓷白中泛青,而是白中泛灰,沒有古瓷所具有的觀感美。
H. 如何鑒別瓷器的真假
一、觀察瓷器胎土是否經過人工淘洗
明清瓷器在製作上比較追求工藝和程序,像胎土的處理上,一般會經過人工淘洗,燒制出來的胎質也會顯得尤為干凈。由於時間的沉澱,這些個老瓷器的胎質看上去既有粉狀,又有細顆粒狀。
二、觀察胎的密度有無過大或過於疏鬆現象
古瓷器在製作時都會經過人工調泥,經人工和泥制坯燒出來的胎密度適宜,無密度過大或過於疏鬆現象。反觀現代的仿品瓷器,制胎所用的泥是煉泥機煉制,燒制出來的胎密度過大,拿到手裡有過重的感覺。當然,仿冒品也有用灌漿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過於疏鬆,拿到手裡有過輕的感覺。
三、觀察胎體的厚薄程度
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時期的胎體相對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間的胎體則相對較薄。把握好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
(8)一般白瓷的鑒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瓷器的保養方法:
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時應注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鑒賞藏品時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盡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一人賞看結束應重置於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2、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乾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應松緊適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3、瓶、罐、 尊等一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確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 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薄胎器皿,胎薄、質輕、嬌氣,移動、安放時更要小心,要雙手捧底,忌用單手。
I. 怎樣識別陶瓷真假
要具體的陶瓷具體分析,但可以了解一般的作假方法,反推敲。
新瓷舊做一種方法是將新瓷長期埋在地底下或在泥土中摻蛋白塗在瓷器表面再埋入地下一段時間,以期整新如舊;另一種是將新瓷放入酸性或鹼性的溶液中浸泡,以獲得作舊的效果;還有一種是用牙膏和水砂
紙「上陣」對新瓷進行加工,使新瓷變得古舊,沒有亮色。其實,真正的古瓷器雖然有舊色,但這是歲月滄桑造就的,是不規則的。如果通體是一模一樣的舊色,就要多加註意了。
真坯作假這樣的做假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取破舊瓷器的底,粘接在偽造的新瓷上,款是真的,但瓷體卻是假的;另一種是取無花的舊瓷,彩繪後重燒。第一種方法用高倍放大鏡細看就能看出端倪。第二種方法得從畫風、釉彩上判斷。
補缺飾痕有的是將破損的素潔古瓷用膠黏合,然後為了掩蓋黏合痕跡,就在裂痕處畫上圖案來掩飾。要看出這些被掩蓋的痕跡,需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並從畫風和色料的品質上找出蛛絲馬跡。還有的是對缺損的古瓷進行補接,比如補耳、補足、補口,然後加釉彩重燒。雖然價值可能較高,但是其風格和色澤仍會有差異。所以,拿到一件瓷器時,要對重點部位多瞧多看。
單色釉造假近年來單色釉瓷器在收藏市場里很受歡迎,但其中有很多是贗品。比如,單色釉中的胭脂紅在古代很難燒,而現在科技發展和工藝水平提高了,有的造假者就直接燒制這些瓷器冒充舊物,且釉色幾乎能一模一樣。不過,其胎質器形可能會露餡,有的胎質過於細膩,超出了古人的工藝水平,顯然就是假貨。
J. 如何辨別瓷器好壞
1、外觀:造型必需新穎、別具一格,顏色雅緻、釉面細膩、手感光滑的器具,在注重藝術性和裝飾性的基礎上,也可注重實用性。
2、造型:以上看下、從里到外、看有無變形、扭曲,有無缺釉、粘釉、磕碰掉瓷及疤痕現象。把陶瓷品放在櫃台上,看是否平穩,有無翹曲現象;有口有蓋的物品,一定試一下口與蓋是否合適。同一規格、型號產品應大小、厚薄一致。
3、聲音:把瓷器放在櫃台上、地上或用手托起,輕彈幾下,聲音清脆、響亮,說明質量好、結實,如聲音異常,則說明有裂紋、內傷或破損現象。如大件陶瓷品,還應在不同部位聽聽聲音。
4、細節:帶把、嘴中浮雕類的陶瓷藝術品,如花瓶兩邊的"耳"等,都是二次成型,也就是說粘到主體上去的。因而應仔細觀察這些部位有無間隙、缺釉現象,有無分離感,應注意平滑順暢自然過渡,無粘接痕跡。
5、圖案:陶瓷上的圖案或雕刻上的花紋應完整、統一、清晰、牢固,勾畫的裝飾金、銀線,應粗細一致,光亮美觀,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單色產品應顏色均勻、色澤一致。
(10)一般白瓷的鑒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清洗瓷器主要事項:
一、一般的污漬可以用鹼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凈水沖凈。
二、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三、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簽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凈。
四、如果瓷器有開片或沖口裂紋等現象,污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