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蚯蚓餌的掛鉤方法,如何掛才正確
一、露鉤尖
魚鉤掛蚯蚓時露鉤尖。有的釣友在用魚鉤掛蚯蚓時,習慣露出鉤尖,這樣做容易把魚兒嚇跑,一般鯽魚、鯉魚、鯿魚等吃餌都非常謹慎,特別是鯉魚,一旦發現鉤餌上有異物或者看到鉤尖外露,是不會輕易咬鉤的。因此我們在用蚯蚓穿鉤時,得把鉤尖隱藏在蚯蚓裡面,只露出蚯蚓尾巴。整體條蚯蚓直接掛鉤上也不適宜,因為當魚吞食鉤餌時,一般以釣餌頭部為入口點,當魚鉤外露餌過長,魚吸食蚯蚓時,會引起浮漂反應。這時候如果提竿,很容易造成脫鉤跑魚。
二、勤換餌
有釣友習慣一條蚯蚓用很長時間不換。但被水浸泡過久的蚯蚓,容易變成死餌。不僅不鮮活,顏色也不好看,直接影響了蚯蚓的誘魚效果。因此我們用蚯蚓掛鉤釣魚時,需勤換餌。為了效果更好,盡量用鮮活的蚯蚓或直接把蚯蚓頭部三分之一掐掉,只用鉤掛後面三分之二的蚯蚓,留出蚯蚓尾巴,誘魚效果相當不錯。
三、一鉤掛上半條蚯蚓
如用的蚯蚓不是很細小的那種,一鉤掛上半條蚯蚓就可以。魚鉤從半條蚯蚓的斷面處入鉤,魚鉤上面露出適量的蚯蚓尾部,使其能夠蠕動,加強誘魚的作用。如果有魚兒一旦吃餌,就很容易把鉤吞進口裡。
B. 釣魚掛蚯蚓的正確方法
蚯蚓的掛鉤方法有分段穿鉤法、尾部穿鉤法、整條穿鉤法。分段穿鉤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蚯蚓分成幾小段,然後將它們依次穿到掛鉤上,要注意的是,分好的蚯蚓段要和魚鉤的長度差不多,否則無法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
尾部穿鉤法相對較為復雜,首先要將蚯蚓的頭部去掉,露出它的內臟,這樣蚯蚓自身的腥味能夠在水下擴散的很廣,引誘更多的魚,然後從蚯蚓的頭部套入整個魚鉤,但要留出蚯蚓的尾部,這一方法很容易引來小魚,所以不常被使用。
整條穿鉤法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操作簡單,還能讓垂釣者耐心守釣,首先戴上一次性手套,避免沾染上細菌,然後捏住蚯蚓的頭部,將魚鉤慢慢穿透蚯蚓的身體,將整條蚯蚓往鉤條位置推動,直到鉤尖只露出一個蚯蚓尾巴。
按照這樣的方法掛鉤後,蚯蚓的尾巴會在水中左右搖擺,在釣鯽魚時有很大的誘惑力,整體來說,不管哪種掛鉤方法,在釣魚時都能輕松釣上來很多大魚,但蚯蚓畢竟是活餌,容易使垂釣者沾染上細菌,而且不容易捕捉,所以還是少使用為好。
C. 用蚯蚓釣魚怎麼掛鉤
蚯蚓釣魚掛鉤方法:
我們先要找一塊濕潤的土地,蚯蚓一般喜歡呆在潮濕的土地里。最後選在剛下完雨再挖蚯蚓,那樣很容易挖。將挖來的蚯蚓放在小瓶子里備用。
准備好魚鉤和魚線魚竿。我們可以自己製作魚鉤和魚竿。首先拿一根縫衣針,然後用火烤紅了,然後用鉗子一彎就可以了,不過缺點是沒有倒鉤,不如買的好,魚竿可以用竹竿,然後用魚線連接起來就可以了。
將捉來的蚯蚓用兩只手對搓,將蚯蚓肚子裡面的泥搓出去,然後將蚯蚓從上往下串到魚鉤上,就可以去釣魚了。
D. 釣魚掛蚯蚓的方法
蚯蚓也叫地龍,是喜愛野釣的朋友們最常用的一種萬能餌,用蚯蚓作釣餌,有三種常用方法:將蚯蚓斷成小節釣鯽魚、用活餌野釣深水渾水、用腰掛鉤法和尾掛鉤法釣大魚。
蚯蚓餌
1.將蚯蚓斷成小節野釣鯽魚。短斷蚯蚓,一般切取長度為1厘米以內,主要掛於鉤尖,用於淺水野釣小鯽魚、釣翹嘴魚、釣黃顙魚等小體形魚。長短蚯蚓主要用於手竿打窩釣魚,長短蚯蚓可以是半條蚯蚓,這樣蚯蚓斷能將魚鉤大部分包住,可以用於野釣大鯽魚等魚。鉤型可選用伊勢尼5-8號、丸世6-10號,軟腦線長度為30-40毫米,尼龍線為60-80毫米。鉤小用小段蚯蚓,鉤大用大段蚯蚓。
蚯蚓餌
2.用活餌蚯蚓釣深水、渾水。用蚯蚓上活餌分為纏繞掛鉤法、尾掛鉤法、腰掛鉤法三種,其中纏繞掛鉤最適合釣深水、渾水釣鯽魚。選用丸世9號或10號鉤、伊勢尼6號或7號鉤,軟腦線長40-60毫米,尼龍線長60-80毫米,用鉤尖從蚯蚓的尾部橫穿過去,再折回來又穿一次,連續橫穿3-4次,讓蚯蚓的身體纏繞在鉤底彎曲位,保留其頭尾能夠蠕動,這種纏繞掛活餌用手竿在深水、渾水中野釣大鯽魚,特別有效。
蚯蚓餌
3.用腰掛鉤法和尾掛鉤法穿蚯蚓釣大鯽魚。用鉤尖從蚯蚓的腰部或尾部橫穿過去,只穿一次,讓蚯蚓自行纏繞魚鉤上,蚯蚓越大越好(紅黑均可),魚鉤選用丸世14號或15號鉤、伊勢尼10號或11號鉤,腦線長80-100毫米,尼龍線長120-140毫米,可用於車盤竿、筏釣、拋竿釣、手竿野釣大鯽魚。
E. 蚯蚓釣鯽魚如何掛蚯蚓視頻
鯽魚是淡水域中常見的一種雜食性魚類,它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耐低溫高熱,只要無毒的
污水中就能生存。所以分布很廣,不論南北一般河流、小溪、湖泊、水庫、塘堰、沼澤都有鯽色的蹤跡,而且釣鯽魚沒有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鉤獲。由於它的食性雜,數量多,比較容易釣獲。但釣鯽魚的最好季節還在春分和秋分前後,黃梅雨季,細雨蒙蒙的天氣也易釣獲。「細雨魚兒出」說的多半是鯽魚吧!
鯽魚膽小易驚,口小,索餌輕盈,故釣技上要講究輕小、利索。釣卿魚一般都要先撤誘餌做窩,便於群集施釣。可作鯽魚誘餌材料很多,一般常用小米、大米粒泡酒後作引餌,其他如豆餅、碎玉米、麥麩,菜油梏等混合成團也可作引餌。凡香味濃,更有甜味的材料,都是上等引餌。撒餌的方法,用手直接拋撒或用撤窩器都可以,但投量不宜過多,范圍在一平方米之內,並可做兩處窩,輪流垂釣。釣餌用紅色蚯蚓也可用純面團和飯粒,但要柔軟。釣鯽魚的釣具,鉤要小,尖而利,線宜細(手竿線3一4磅就足夠了),竿宜用柔軟彈性好的,墜子要輕,浮標宜短小,靈敏度高的,腦線要短(一般半寸即可)。垂釣動作要輕而利索,保持環境的安靜。
鯽魚還有在岸邊刮舐水中物體上藻類的習性,因此在沉水中有木樁、樹根、竹排和橋墩的邊緣,水生植物附近做窩垂釣,常是理想場地,鯽魚常於早晚到岸邊淺灘覓食,宜於此時約淺約邊,一般不釣深水域。
鯽魚還有喜在水底坑凹不平,環境錯綜之地棲息,無論在河濱或塘庫,都宜選硬板泥底有石堆或坡沿處垂釣。
釣鯽魚要注意魚群的散聚,不要直接在窩內提魚出水,應選擇離窩子有一定距離後出水,只要輕投快起,有時可連續起魚。垂釣之中如一時不咬鉤,可把魚線輕提輕放,使魚兒視線能及時見到魚餌,誘之吞食。但動作幅度要少而自然,往往能提高.上鉤率。
垂釣鯽魚,可以訓練垂釣的基本功,也是提高鈞技的最好辦法,其間的趣味性是很濃的。
F. 蚯蚓釣魚怎樣掛鉤 圖解
「用紅蚯蚓釣鯽魚,是經典之餌,用蚯蚓釣魚,要講究上餌(掛餌)技巧,魚種及魚的個頭大小不同,上餌的形式和方法也不一樣。蚯蚓的掛鉤方法主要有節掛、纏繞掛、穿筒掛、腰掛、尾掛等,下面圖文介紹這6種蚯蚓穿魚鉤方法。
在水庫垂釣時,應主釣拋竿。釣懸浮,腦線要放長(不短於50厘米),讓蚯蚓能在水體中自由扭動。釣沉底,腦線長不要超過20厘米,應防止拋竿時鉤與餌纏繞在主線上,用軟線綁鉤時更要重視這個問題。在養殖鯰魚的水體里,可以用手竿上尾掛釣魚,而且很容易釣上它們。當然,用腰掛、排掛的效果也不錯。尾掛是一種特別的做法,尾掛釣魚更需要技巧。
在魚兒不易上鉤的冬季,餌料與技巧上更當與時俱進,關注微信公眾號"怎麼釣魚",回復關鍵字如"鯽魚"馬上就能知道當季最適合釣鯽魚的餌料和技巧啦!
G. 釣魚怎麼掛蚯蚓最科學
1.穿筒掛法:這個掛蚯蚓的方法適合於有人管理的養殖魚塘內。首先把較長的蚯蚓分成兩段,再取其中的一段,從蚯蚓的一端開始穿鉤,直至蚯蚓的整個身體都穩定的穿鉤而過,即可在野釣中使用了。
2.常用掛法:這個掛蚯蚓的方法適合作釣各種小體形魚,比如野釣鯽魚、釣鯉魚、釣黃顙魚等等。取整條蚯蚓,用魚鉤穿入蚯蚓身體的中部,下鉤施釣。
5.節掛法:這個掛蚯蚓的方法適合於在淺水池塘垂釣小型魚時使用。需要先把蚯蚓切成黃豆大小個頭的小段,再將其掛在鉤上,一個魚鉤可以掛上好幾段。
6.纏繞掛法:這個掛蚯蚓的方法適合於深水層作釣。取一整條完好的蚯蚓,用魚鉤在蚯蚓的五分之二處的位置穿鉤。然後再把蚯蚓剩下的身體纏繞在鉤上,直到留出些許頭尾。使用此法掛蚯蚓的時候,不可用力過大,應當保持蚯蚓的活性。
筆者小結:以上就是筆者自己野釣時使用蚯蚓掛鉤的一些技巧和經驗,所總結的幾種蚯蚓餌穿鉤的施釣方法。
H. 釣魚怎麼掛蚯蚓
釣魚人應該都知道釣魚要用活餌,但是很多釣友一想起活餌就頭疼,原因很簡單,就是他不知道怎麼掛餌,眼看著那一條條蚯蚓紅蟲下去了,就不見漂動,其實呢想要學會如何用蚯蚓紅蟲掛餌也不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蚯蚓紅蟲掛餌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一、一般釣友的蚯蚓掛法。
那麼大部分釣友是如何掛蚯蚓的呢,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大多釣友是這樣做的,就是直接用魚鉤鉤上就行了,就這樣直接鉤上真的是不行的。如果想要有好的漁獲,那麼掛蚯蚓的方法還是要學習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兩種掛蚯蚓的方法。
二、蚯蚓的正確掛法一:穿腸掛法。
穿腸掛法,可按照鉤的粗細去掛總的長度,就是把鉤從蚯蚓的身材內穿過,最好是從尾部穿,不要傷及頭部,這樣它才能在水下連結活動。這類掛法比較適合釣小型鯽魚,能讓鯽魚更輕易吃到鉤尖的位置,便於上魚,在有小魚鬧窩的地方也比較合適。穿腸法蚯蚓不輕易脫落,且在有小魚鬧的情況下更不容易下到水底。
三、蚯蚓的正確掛法二:纏繞掛鉤。
纏繞掛鉤法,其操縱是在蚯蚓的身材上掛一下鉤後纏繞鉤身一次,依次掛3、4個點,最初留一部分垂到鉤的下方。這類掛法會讓整條的蚯蚓會在水底不停的爬動,能增強魚兒發現的機會並刺激其開口進食。很合適夜釣,或是在冬季沒有小魚鬧的情況釣中大型的鯽魚。
I. 釣魚蚯蚓的掛法
這5種方法基本涵蓋了大家平日作釣時掛蚯蚓的所有掛法。針對不同魚情水情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逐一進行分析(當然這都是大師們教我的,現學現賣)
1號掛法適合垂釣掠食性魚類,像黑魚、鯰魚這類兇猛的肉食性魚種。由於魚鉤掛中間蚯蚓兩頭蠕動動作較大,更容易吸引掠食性魚類吃鉤。而且這類魚吃口較猛不存在擋口的顧慮,重在誘魚。一鉤同時掛幾條效果更佳!
2號掛鉤方法適合垂釣魚口瘋狂且多小魚鬧窩的情況(多用在夏季)。由於魚口較多,所以誘魚顯得不那麼重要,考慮更多的應該是盡量避免小魚鬧鉤帶來的干擾。由於蚯蚓沒有鉤外的部分,所以就減少了小魚含著一小節蚯蚓到處跑的情況,只有大個體的魚才能完全吸入魚鉤形成鈍口或者黑漂。有效提高中魚率。
3號方法是一個組合方法,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方法。這種掛法針對的是魚情一般,口不太多但沒有小魚鬧鉤的情況(大多用在深秋季節)如果調釣准確更加所向披靡。調釣一鉤觸底一鉤離底,左側掛法在下鉤、右側掛法在上鉤。兩段蚯蚓蠕動起到良好的誘魚效果,且兩鉤的角度搭配不易出現一條魚吃兩個鉤的情況。
4號掛法與3號相似,不過因為每個鉤都是兩頭蠕動誘魚,所以誘魚的效果要優於3號。更適合用在魚口極少的情況下(一般在初冬時節用)誘魚效果好會提高吃口率,但如果魚口較多的時候會造成魚兒兩邊搶餌出現不真實的信號而造成空竿。
5號掛法我不常用,不過我個人覺得這種掛法蚯蚓的活性應該最佳,因為受創面積小。所以我覺得這類掛法誘魚效果應該很好(適合冬季傳統長桿短線)。但是由於蚯蚓離底才能體現出這種掛法的優勢,所以我覺得應該用在離底釣法中。而且這種掛法如果雙鉤都這樣掛那麼一條魚吃兩枚鉤的情況會經常發生,所以更適合單鉤傳統釣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