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

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9 14:34:32

⑴ 鋼筋的計算方式

鋼筋重量計算公式按照數學方法計算體積,再乘以密度。「半徑的平方」用「直徑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徑外,都用數字直接計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徑的平方。

設任意鋼筋直徑為D,每米重量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徑10毫米的鋼筋每米重量為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項 G1=G2*D*D/0.0001=G2*D*D*10000

因 G2=0.617

故G1=6170*D*D (D的單位為米)

如果D的單位用毫米 則有 G1=0.00617*D*D

(1)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

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按軋制外形分

①光面鋼筋:I級鋼筋(Q300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②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④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怎麼計算鋼筋的單位重量

1、鋼筋為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 V=π×R×R×L,D:鋼筋直徑(mm),R:鋼筋半徑mm),L:圓柱體長,1米長(1000mm),π=3.1415927,每米鋼筋體積為:

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

2、每米鋼筋重G=V×d(d鋼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

G=V×d= =785.398175×D×D×0.00785 =6.757×D×D(g)

3、 將上述「2、」結果化為公斤(kg):

6.757×D×D(g)/1000=0.006757×D×D(kg)。四捨五入得:

每米鋼筋重=0.00617 D×D(kg)。

(2)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質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單位不同。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9.8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隱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國舊時用斤、兩作為重量單位。磅、盎司、克拉[3]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噸(t)等。

質量與重量換算公式:w=mg

其中W為重量,m為質量,g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於地球表面約為9.8m/s²,其值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²。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按軋制外形分

①光面鋼筋:I級鋼筋(Q300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②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④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直徑大小: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結構作用: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鋼筋現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任何建築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也是現如今對鋼筋的質量的考察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按(等面積 )原則代換鋼筋。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11)冷軋扭鋼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鋼筋DBJ14-BG3-96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⑶ 鋼筋怎麼計算

⑷ 鋼筋的演算法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 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 XM, 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 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1800的每個彎鉤長度=6.25 d;( d為鋼筋直徑mm)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
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
(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a(fy / ft)d
預應力鋼筋 La=a(fpy / ft)d
式中 fy fpy — 普通鋼筋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 —鋼筋直徑; a — 鋼筋的外形系數(光面鋼筋a取0.16,帶肋鋼筋a取0.14)。
註: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應乘以修正系數0.8;
4、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5、縱向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二級抗震等級: LaE=1.15La
三級抗震等級: LaE=1.05La
四級抗震等級: LaE=La
(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
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應按《建築抗震結構詳圖》GJBT—465,97G329(三)(四)有關規定執行。
(四)鋼筋計算其他問題
在計算鋼筋用量時,還要注意設計圖紙未畫出以及未明確表示的鋼筋,如樓板中雙層鋼筋的上部負彎矩鋼筋的附加分布筋、滿堂基礎底板的雙層鋼筋在施工時支撐所用的馬凳及鋼筋砼牆施工時所用的拉筋等。這些都應按規范要求計算,並入其鋼筋用量中。
(五)砼構件鋼筋、預埋鐵件工程量計算
1、現澆構件鋼筋制安工程量:抽筋按理論重量計算。
鋼筋工程量=鋼筋分規格長×Kg / m×件數。 (0.00617d2=Kg / m,鋼筋直徑:d—mm);
2、 預制鋼筋砼凡是標准圖集構件鋼筋,可直接查表,其工程量=單件構件鋼筋理論重量×件數;而非標准圖集構件鋼筋計算方法同「1」。
3、預埋鐵件工程量
預埋鐵件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理論重量計算。
如圖所示計算10根鋼筋混凝土預制柱的預埋鐵件工程量:
解(1)計算-10鋼板理論重量
M-1:0.4×0.4×78.5㎏/㎡×10=125.60㎏
M-2:0.3×0.4 ×78.5㎏/㎡×10=92.40㎏
M-3:0.3×0.35 ×78.5㎏/㎡×10=82.40㎏
M-4:2×0.1×0.32 ×2×78.5㎏/㎡×10=100.50㎏
M-5:4×0.1×0.36 ×2×78.5㎏/㎡×10=226.10㎏
(2)計算¢ 12、 Φ18 鋼筋理論重量
M-1: ¢ 12 鋼筋:2×(0.3+0.36×2+12.5×0.012)× 0.888㎏/m×10=20.80㎏
M-2: ¢ 12 鋼筋: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3: ¢ 12 鋼筋: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4: Φ18 鋼筋:2×3×0.38× 2.00㎏/m×10=45.60㎏
M-5: Φ18 鋼筋:4×3×0.38×2.00㎏/m×10=91.20㎏
小計:20.80+19.90+19.90+45.60+91.20=197.4 ㎏
合計:627+197.4=824.4 ㎏ 預埋鐵件工程量=0.824 t
4、鋼筋工程量計算實例
(1)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如圖所示計算10塊板的鋼筋工程量
解:① 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 =2.67×13×0.395 =13.71 kg
② Φ8=2.37×19×0.395=17.79 kg
③ Φ12=(0.5+0.1×2)×[(2.67+2.3)×2÷0.2+4 ]×0.888=33.56 kg
④ Φ6.5=(2.67 ×6+2.37 ×6) ×0.26=7.86 kg
小計: Φ10以內:(13.71+17.79+7.86)×10=393.60 kg
Φ10以上:33.56×10=335.60 kg
鐵馬鋼筋按經驗公式1%計算:
Φ10以內:( 393.60 + 335.60 )×0.01=7.29 kg

⑸ 鋼筋計算方法以及公式是什麼

直徑的平方乘長度再乘系數0.00617,使用相關工具分別測量出鋼筋長度和直徑,例如鋼筋直徑為4毫米,其長度為10米,套用公式可計算得出其重量為4*4*10*0.00617≈0.99kg。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鋼筋使用禁忌

在施工中,已確認工地不可能供應設計圖要求的鋼筋品種和規格時,才允許根據現有條件進行鋼筋代換。代換前,充分了解設計意圖、構件特徵和代換鋼筋性能,必須徵得設計單位同意,辦理涉及變更文件。

代換後,仍能滿足各類極限狀態的有關計算要求,以及必要的配筋構造規定(如受力鋼筋和箍筋的最小直徑、間距、錨固長度、配筋百分率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在一般情況下,代換鋼筋還必須滿足截面對稱的要求。

對抗裂性要求高的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30O級光面鋼筋替換 HRB335、HRB400 級變形鋼筋,以免裂縫開展過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⑹ 《光面鋼筋及螺紋鋼筋的計算斷面面積及理論重量表》

我想你主要是想知道鋼筋的每米凈重吧?
鋼筋的斷面面積主要使用其公稱直徑,在行業標准上每個企業生產出來的實際成品都和公稱直徑存在允許誤差,
鋼筋斷面面積的計算就是圓周率*鋼筋公稱半徑的平方,即3.1416*鋼筋公稱半徑的平方。
雖然鋼筋公稱直徑和實際生產出鋼筋成品的實際直徑存在偏差,但為了統一和使用方便,
而且公稱直徑和實際直徑的誤差在實際使用中這種誤差幾乎可以忽略。
鋼鐵廠家生產出來的成品鋼筋的銘牌上也都是其理論重量(即使用公稱直徑來度量鋼筋的重量),
所以一般在消費者在購買廠家的鋼筋產品時,為慎重起見,一般不使用銘牌上的理論凈重。
光圓鋼筋及螺紋鋼筋各自因為生產工藝的不同和化學元素的含量不一致致使他們性能產生區別,
主要表現在化學性能和機械性能兩個方面,滿足不同的工程實際需要。
他們在比重組成上幾乎沒有區別,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他們的每米凈重可以統一使用0.00617*鋼筋直徑的平方(單位MM)=鋼筋每米凈重(單位是公斤每米),
比方公稱直徑為8MM的鋼筋,它每米凈重就是0.00617*8*8=0.395KG/M,吼吼,這時候你就不用再費周折去分別計算他們的斷面面積了。

⑺ 鋼筋工程算量規則及方法

怎麼做好鋼筋翻樣
一,鋼筋翻樣的多元理論 :
1、鋼筋翻樣的理論:鋼筋翻樣由於理論、經驗、知識的局限,計
算結果產生極大偏差。
2、鋼筋計算的可靠度理論:必須是精確的、公正的、可信賴的,不留後患。
3、鋼筋翻樣的全部信息理論:在鋼筋文件中集成所有工程圖紙及變更以及施工過程中增補和核減的信息。每一數字都有來歷
二, 現行與鋼筋計算相關規范關於平法:
平法是一種科學、簡潔的結構設計方法,是對傳統設計方法的一次深刻變革,平法系規范規程的應用細則延伸,是規范的具體化和細化。平法鋼筋構造設計依據是混凝土等級設計規范,平法處於規范的下,平法不能脫離和突破規范。平法是一種參考性的方法, 是設計過程與施工過程為一個完整的主系統,主系統由多個子系統構成:(1)基礎結構 (2)柱牆結構(3)梁結構(4)板結構,各子系統有明確的層次性、關聯性、相對完整性
——層次性:基礎→柱、牆→梁→板,均為完整的子系統——關聯性:柱、牆以基礎為支座——柱、牆與基礎關聯 ;梁以柱為支座——梁與柱關聯;板以梁為支座梁——板與梁關聯。三, 鋼筋錨固的原則,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一),柱
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03G101-1,38頁)
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03G101-1,39頁)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03G101-1,42頁圖1)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03G101-1,42頁圖3)
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移。(03G101-1,42頁圖2)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板內,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03G101-1,43頁圖A-E)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03G101-1,44頁圖A-C)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板內Lae
(二), 牆
1、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03G101-1,47頁)
2、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3、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三),梁
1、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03G101-1,54頁)
2、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
3、框架梁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03G101-1,54頁)
5、樓層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03G101-1,61頁(2))
6、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03G101-1,61頁)
7、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4、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LAE。
8、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梁為LAE。
9、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03G101-1,52頁),
10、側面構造筋(G)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N)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03G101-1,24頁,注1:2)
11、梁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03G101-1,57頁)
12、基礎梁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梁高1/2,多出部分鋼筋彎折長度為15D(04G101-3,29頁)
13、高低基礎梁低跨鋼筋伸入高跨內Lae。(04G101-3,29頁)14、基礎梁底部負彎矩鋼筋自柱中心線向跨內延伸的長度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寬。(04G101-3,28頁)
15、基礎次梁無外伸時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基礎主梁)內為>=12D且>=支座寬1/2。基礎次梁下部鋼筋>=LA,外伸時上下部鋼筋彎折12D。(04G101-3,36頁)
16、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N的N-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LAE。(04G101-3,60頁註:2)
四, 板及筏板
1、板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為LA,底筋伸入支座內>=5D且到支座中心線。
2、梁板式筏形基礎底板上部鋼筋和中部鋼筋>=12D且到梁中心線,下部鋼筋伸到梁箍筋內側+彎折15D。
3、筏板外伸時上下鋼筋彎折12D,U型封邊筋長度: (04G101-3,29頁)厚-2*保護層+2*12D。交錯封邊縱筋彎折長度:板厚1/2-保護層+75。
五,柱箍筋的幾種情況:
1、 所有柱縱筋搭接范圍內箍筋均按Min(<=5D,100)。(04G101-3,40頁註:2)
2、 但如果施工時採用電渣壓力焊,結算時選擇綁扎,那麼接頭區仍按非加密區設置。這是接頭形式的換算,不存在箍筋的增加。
3、 框架柱、樑上柱、端柱、小牆肢的箍筋加密區為MAX(Hn/6,500,柱長邊尺寸),底層柱和地下室底層柱為Hn/3。(04G101-3,40頁)
4、 暗柱的加密區,同第1條
5、 圓柱如果採用螺旋箍時,在開始與結束位置應有水平段,並每@1000~2000加一道>=Ф12的內定位箍。(04G101-3,40頁1)
6、 復合箍筋應採用大箍套小箍形式。(04G101-3,46頁
7、 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04G101-3,41頁注)
A ,柱基礎插筋計算
柱根的確定03G101-1 P41(GB50010-2002 P178)
1) 柱基礎插筋計算
插入基礎筏板04G101-3P45
2)柱基礎層鋼筋計算
基礎插筋的計算公式:
長度=彎折長度a+錨固豎直長度h1+非連接區Hn/3+搭接長度Lle.
3)地下室柱縱筋計算03G101-1 P36
-1層縱筋長度=-1層層高-1層非連接區Hn/3+1層非連接區Hn/3+搭接長度Lle
4)首層.中間層柱縱筋計算
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非連接區Hn/3+二層非連接區max(Hn/6,hc,500)+搭接長度Lle
5)頂層柱縱筋計算
頂層層高-頂層非連接區-梁高+梁高-保護層+12d
箍筋長度計算03G101-1P35
長度=(b+h)*2-保護層*8+1.9d*2+ max(10d,75mm)*2
6)柱箍筋根數計算03G101-1P46
基礎層
基礎鋼筋計算
獨基的翻樣
當獨基底板X向或Y向寬度>=2.5M鋼筋長度可減短10%,但對偏心基礎某邊自中心至基礎邊緣=<1.25M時沿該方向鋼筋長度=L-2*保護層。
當雙柱獨基和四柱獨基柱距較大尚需在雙柱間配置基礎頂部鋼筋或設置基礎梁。
柱截面內鋼筋長度=凈長+2*La;柱截面外鋼筋長度=跨長+2*La。
條基的計算和對量:
1、雙梁或雙牆條基頂板尚需配置鋼筋,錨固從梁內邊緣起。
2、當獨基底板X向或Y向寬度>=2.5M鋼筋長度可減短10%,但對偏心基礎某邊自中心至基礎邊緣=<1.25M時沿該方向鋼筋長度=L-2*保護層。
3、T和十字型條基布進1/4,L字條基滿布。
4、條基分布筋扣梁寬。
承台及承台梁
承台、承台梁鋼筋彎折為10D。當樁內側伸至端部直段長度>35D時不設變折。
承台鋼筋不縮短,長度為L-2*保護層。
樁頂鋼筋在承台內錨固長度為MAX(LAE,35*D)。
基礎連梁的翻樣
基礎連梁有兩種情況:
1、一是不貫通基礎,主筋在獨立基、條形基和承台邊緣開始錨固。
2、二是貫通基礎,縱筋在框架柱截面投影范圍內錨固。
3、貫通基礎的連梁遇支座能通則通。
4、一般來說:大支座不貫通,小支座貫通。
地框梁的翻樣
概念:地框梁是基礎頂面以上室內地坪以下且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
地框梁的鋼筋構造同樓層框架梁。
有地框梁時柱加密從基礎頂面至地框梁頂以上Hn/3 (柱凈高/3)。基礎縱向鋼筋構造04G101-3P35筏板邊緣側面封邊構造04G101-3P43注意:當底部貫通筋出現不同配置的縱筋時配置較大一跨的底部縱筋須延伸至毗鄰跨配置較小的跨中1/3
基礎主梁支座負筋計算:
1、下部非貫通筋(中間跨)= max(1/3 Lo,a)*2
2、下部非貫通筋長度(邊跨)有外伸=max(1/3 Lo,a)+L-保護層+12*D;無外伸max(1/3 Lo,a)+(左支座-保護層)+(h-保護層*2)/2或15d(上部無連接時候)
3、Lo取柱相鄰兩跨較大值,a取值:基礎主梁a=1.2La+Hb+0.5Hc;基礎次梁a=1.2La+Hb+0.5B
基礎主梁側面構造鋼筋計算04G101-3P35,基礎主梁箍筋設置范圍04G101-3P34
框架梁的鋼筋計算上通筋計算03G101-1 P54
屋面框架梁配筋構造圖03G101-P43、55、56
框架梁鋼筋計算左、右支座負筋的計算一排Ln/3+ ho ,二,三排Ln/ 4 框架梁鋼筋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計算一排Ln/3*2+ho ,二,三排Ln/4*2+ ho 框架梁鋼筋計算架立筋的計算是Ln/3+150*2
框架梁鋼筋計算下部通長鋼筋計算03G101-1 P54
框架梁鋼筋計算側面縱向構造或抗扭鋼筋的計算03G101-1P24、62
框架梁鋼筋計算箍筋和拉筋的計算03G101-1P24、62
框架梁鋼筋計算吊筋的計算03G101-1P62
附加箍筋的計算附加箍筋與梁箍不扣減。
框架梁箍須滿布但支座內不布。
懸臂梁鋼筋計算03G101-1P66
單面懸挑樑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的長度:
1、進去一個錨固。
2、伸入凈挑長度L。
3、凈跨長度的1/3。
4、一個具體的設計值。
非框架梁鋼筋計算非框架梁端支座錨固長度的計算03G101-1P65
框支梁的翻樣
上部縱筋長度=水平段(總長-2*保護層)+彎折段(梁高+Lae-保護層)
支座負筋長度=MAX(左Ln/3,右Ln/3)*2。加密區范圍>=0.2Ln,>=1.5Hb。
下部縱筋和側面鋼筋演算法同框架梁下部縱筋
板鋼筋計算
受力筋 (底筋、麵筋),支座負筋 ,分布筋 ,溫度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措施鋼筋(撐腳鋼筋、板墊筋)
一,板受力筋計算(04G101-4P25)
板底鋼筋的長度=lo+5d*2 (lo圖紙軸線距離)
1、板受力筋計算板底鋼筋根數計算=凈跨-50*2/@N+1(N表示間距)
2、板負筋計算板負筋長度的計算04G101-4 P25
a,伸到或超過梁中線加彎鉤,總錨長達到la 。b,至支座中線能滿足>=0.4la時即可彎折,不必伸至對邊再彎。c,支座是砼牆時不必彎折。
d,負筋是一級鋼不必做彎鉤。
2、板負筋計算板負筋的根數同板1條
牆鋼筋計算
剪力牆中所需要計算的鋼筋?
基礎層豎向鋼筋計算04G101-3 P45
豎向鋼筋計算03G101-1 P48
採用綁扎搭接時(d≤28)
頂層豎向鋼筋計算03G101-1 P48
長度=層高-板厚+錨固
水平鋼筋計算剪力牆端為暗柱03G101-1 P47
二,剪力牆水平鋼筋計算
拉筋長度計算03G101-1 P48
拉筋根數
剪力牆端為端柱
剪力牆水平鋼筋計算:
端柱截面過大時牆水平筋不必伸到對邊。(有觀點認為要伸到對邊,理由是端柱與牆身是剪力牆端柱與牆身本身是一個共同工作的整體,不是幾個構件的連接組合,不能套用梁與柱兩種不同構件的連接概念。 )
剪力牆中設置牆梁
連梁鋼筋計算03G101-1P51
剪力牆中設置牆梁
暗梁箍筋寬度(內徑)=牆厚-2*保護層-2*水平筋直徑-2*豎筋直徑
暗梁與暗柱或端柱相連接,暗梁主筋錨固起點應當從暗柱或端柱的邊緣算起,當無暗柱時從洞邊緣算起,暗梁是剪力牆的加強帶。
暗梁內側麵筋與牆水平筋不重復設置,兩者取大者。暗梁與連梁能通則通。
剪力牆中設置牆梁
牆梁鋼筋與牆身鋼筋的關系03G101-1P51
1、零星構件一般是指除柱牆梁板基礎外的所有次要構件。一般包括:樁、接樁、集水井、後澆帶、人防節點、樓梯、陽台、雨蓬、天溝、女兒牆、水箱、馬凳、牆拉筋、圈樑、砌體加筋、過梁、構造柱、牛腿、挑檐、空調板、飄窗、線腳、洞口、板角加筋以及圖紙上所設計的節點詳圖等。 2、零星構件一般占鋼筋總量3-5%。 3、零星構件一般用單構件法和單根法或手工解決。 4、零星構件雖然量小但計算和對量極為繁瑣。 5、不可輕視和忽視零星構件的計算。
樓梯鋼筋計算:
挑檐的翻樣
後澆帶的計算
水箱的翻樣
人防節點的翻樣

⑻ 鋼筋怎麼算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 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 XM, 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 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mm)
環境條件 構件名稱 砼強度等級
低於C25 C25及C30 高於C30
室內正常
環境 板、牆、殼 15
梁、柱 25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板、牆、殼 35 25 15
梁、柱 45 35 25
有墊層 基礎 35
70
無墊層
註:(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下圖所示: 1800的每個彎鉤長度=6.25 d;( d為鋼筋直徑mm)
1350的每個彎鉤長度=4.9 d;
900的每個彎鉤長度=3.5 d;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箍筋的長度兩種計算方法:
(1)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減去8個砼保護層厚度再加2個彎鉤長度計算。
(2)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加上增減值計算。
箍筋增減值調整表
形狀 直徑d(mm) 備注(保護層按25mm考慮的)
4 6 6.5 8 10 12
增減值
抗震結構 1350/1350 -88 -33 -20 22 78 133 增減值=25×8-27.8d
一般結構 900/1800 -133 -100 -90 -66 -33 0 增減值=25×8-16.75d
一般結構 900/900 -140 -110 -103 -80 -50 -20 增減值=25×8-15d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如圖所示
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
(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a(fy / ft)d
預應力鋼筋 La=a(fpy / ft)d

式中 fy fpy — 普通鋼筋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 —鋼筋直徑; a — 鋼筋的外形系數(光面鋼筋a取0.16,帶肋鋼筋a取0.14)。
普通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 / mm2)
種 類 符 號 fy
熱軋鋼筋 HPB235(Q235) ¢ 210
HRB335(20MnSi) Φ 300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360
RRB400(K20MnSi)
360
註: HPB235系指光圓鋼筋, 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系指帶肋鋼筋。

混凝土強度設計值(N / mm2)

強度
種類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ft 0.91 1.10 1.27 1.43 1.57 1.71 1.80 1.89 1.96 2.04 2.09 2.14

註: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應乘以修正系數0.8;

4、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5、縱向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二級抗震等級: LaE=1.15La
三級抗震等級: LaE=1.05La
四級抗震等級: LaE=La

(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

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應按《建築抗震結構詳圖》GJBT—465,97G329(三)(四)有關規定執行,如下圖所示。

⑼ 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框架梁鋼筋計算公式: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演算法為:hc-保護層+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長鋼筋計算: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縱筋可在柱支座外內力較小處搭接,即距邊緣Ln/3范圍內連接。抗震框架梁須避開箍筋加密區。

箍筋和拉筋的計算: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弧形梁箍筋加密區范圍按弧形梁中心線,箍筋間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9)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鋼結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行業標准《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10第7.1.3條規定,兩端與剪力牆剛接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照框架梁設計。

閱讀全文

與光面鋼筋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清洗頭皮屑的方法簡單 瀏覽:208
java如何調用js中的eval方法 瀏覽:800
草缸戊二醛使用方法 瀏覽:126
社會研究方法參考書是誰的 瀏覽:106
幼兒園去除甲醛方法是什麼 瀏覽:791
買蘋果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13
講述模式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169
如何寫廣告文案的方法 瀏覽:388
腌制咸鴨蛋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130
對苯醌的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437
訓練寬背的方法 瀏覽:526
糾正孩子骨盆前傾的鍛煉方法 瀏覽:317
急性大腦中血管梗塞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11
該用什麼方法釣鯉魚 瀏覽:497
失戀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98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08
手機出現豎道怎麼簡單方法能排除 瀏覽:124
碳水化合物分離和鑒定的常用方法 瀏覽:502
拔火罐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824
紅酒杯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