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英雄人物的故事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 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 是共產黨員,請准許 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火索。導火索噝噝地冒著白煙!董存瑞的戰友郅順義被這情景驚呆了,戰友情的力量使他奮不顧身縱身一跳就朝董存瑞奔去,在導火索燃燒的短短七秒鍾里,董存瑞看見了戰友奔來的身影,董存瑞清楚知道這大包炸葯具有多大的威力及暗堡猛烈火力對戰友的威脅。厲聲對郅順義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接著一聲巨響,天崩地裂,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餘次戰斗,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餘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採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餘人,被譽為「爆破大王」。 馬立訓,1920年生,山東淄川人,家境貧寒,12歲就到煤窯當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國民黨軍當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參加了八路軍。在革命隊伍里,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屢立戰功。1941年春,他協助戰友炸毀萊蕪吳家窪據點,炸死漢奸30餘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偽軍據點戰斗中,他和戰友總結爆破經驗,利用軍毯紮成炸葯包,用手榴彈引爆,炸掉據點,全殲守軍。同年8月,在山東泗水縣孫徐戰斗中,連續炸毀日偽軍4座碉堡,炸死日偽軍60餘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魯南柱子村戰斗中,執行偷襲爆破任務,當接近日偽軍炮樓時被敵發現,他隱蔽在壕溝內,用軍帽示形,吸引敵機槍火力,迂迴近敵,炸塌守軍圩牆和炮樓,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通路。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庄日軍據點戰斗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後,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斗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制,他奮勇沖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當年7月,他出席山東軍區英雄模範大會,被評為八路軍山東軍區「特等戰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溝崖戰斗中,由於國民黨頑固派軍隊構築的炮樓在斜坡上,難以實施爆破,他用木棍綁扎三角架,逼近炮樓,將炸葯包送至炮樓半腰,冒著守軍機槍的掃射,緊緊撐住木架,直至即將爆炸的瞬間才轉身隱蔽,一舉炸毀炮樓。
一級殺敵英雄 王克勤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生,安徽阜陽縣人。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的平漢戰斗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為具有高度政治覺悟、英勇善戰的優秀戰士。王克勤作戰勇敢,戰績顯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當班長後,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班裡每補充新戰士,他總是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並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這對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起到很大作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庄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斗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斗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所屬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第六縱隊先後授予王克勤「戰斗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以《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為題的社論,稱贊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黃繼光:捨身堵槍眼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在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的情況下,為了戰斗的勝利,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加油!
2. 炸炮樓是什麼意思
炸:用炸葯或炸彈爆破
炮樓,指一種四周有槍眼,可以瞭望並射擊的高碉堡。基本結構是,大部分炮樓有兩塔槍分設對角,重生和裝備一定都在一樓,二樓是地面出口,主控在二樓以上。
炸炮樓:炸葯或炸彈爆破炮樓
3. 李雲龍炸炮樓救秀琴跟鬼子的對話
敵人據點里伸出一根竹竿上面挑一條白手巾在不停地晃動槍炮聲嘎然而止戰場上變得靜悄悄的。那邊傳來山本的喊話。
李雲龍先生久仰啦鄙人山本一木請耐心聽我說幾句話你們中國有句話叫:冤有頭債有主。是我山本一木和你結了仇這是你我之間的恩怨。我有個建議閣下不妨聽聽如果你給我的手下讓開一條路鄙人將感激不盡作為答謝你的夫人將完壁歸趙你的仇人——我將留下任憑你落請閣下考慮。李雲龍回答:山本這不可能我不但想要你的命你的特工隊所有隊員的命都要留下除非你無條件投降我可以給你戰俘待遇從現在起我停火三分鍾你可以考慮三分鍾以後我的炮兵立即開火……
4. 抗日時期,戰士永勝接受了炸掉日本炮樓的任務,這座炮樓上有一挺機槍,轉著圈掃射,轉一圈的時間是2分鍾,
可以扔麽?
5. 英雄故事
八路軍爆破英雄馬立訓的事跡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餘次戰斗,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餘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採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餘人,被譽為「爆破大王」。
馬立訓,1920年生,山東淄川人,家境貧寒,12歲就到煤窯當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國民黨軍當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參加了八路軍。在革命隊伍里,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屢立戰功。1941年春,他協助戰友炸毀萊蕪吳家窪據點,炸死漢奸30餘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偽軍據點戰斗中,他和戰友總結爆破經驗,利用軍毯紮成炸葯包,用手榴彈引爆,炸掉據點,全殲守軍。同年8月,在山東泗水縣孫徐戰斗中,連續炸毀日偽軍4座碉堡,炸死日偽軍60餘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魯南柱子村戰斗中,執行偷襲爆破任務,當接近日偽軍炮樓時被敵發現,他隱蔽在壕溝內,用軍帽示形,吸引敵機槍火力,迂迴近敵,炸塌守軍圩牆和炮樓,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通路。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庄日軍據點戰斗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後,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斗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制,他奮勇沖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當年7月,他出席山東軍區英雄模範大會,被評為八路軍山東軍區「特等戰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溝崖戰斗中,由於國民黨頑固派軍隊構築的炮樓在斜坡上,難以實施爆破,他用木棍綁扎三角架,逼近炮樓,將炸葯包送至炮樓半腰,冒著守軍機槍的掃射,緊緊撐住木架,直至即將爆炸的瞬間才轉身隱蔽,一舉炸毀炮樓。
同年8月3日,在山東滕縣閻村戰斗中,他帶領突擊班執行爆破任務時犧牲。9月,八路軍魯南軍區命名他所在排為「馬立訓排」,滕縣閻村為「立訓村」,並在部隊開展了「馬立訓式的爆破運動」。摘自:中國紅故事網
一級殺敵英雄 王克勤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生,安徽阜陽縣人。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的平漢戰斗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為具有高度政治覺悟、英勇善戰的優秀戰士。王克勤作戰勇敢,戰績顯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當班長後,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班裡每補充新戰士,他總是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並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這對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起到很大作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庄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斗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斗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所屬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第六縱隊先後授予王克勤「戰斗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以《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為題的社論,稱贊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王克勤在戰斗中創造了一套帶兵經驗和團結互助運動。主要內容是:開展思想互助,組織戰士介紹個人家史、個人經歷和我軍戰斗傳統,提高戰士特別是新戰士的階級覺悟;開展生活互助,根據訓練、行軍和作戰之需,把全班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助組,以老帶新,以長補短,訓練中互幫互學,生活上互相關照,戰斗中互相支持;開展技術互助,練兵學技術、戰術,相互高標准嚴要求,戰時靈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據敵人攻防方式而改變戰術。王克勤創造的三大互助運動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為我軍提供了建軍經驗,特別對剛參加我軍的大量新兵(相當一部分是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的改造與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6. 永不磨滅的番號 張安定炸炮樓是哪集
20集死的啊 13集當然有啊 十三集時他還沒死啊 19集犧牲的 20集掛了
7. 英雄故事
邱少雲
邱少雲出生於四川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邱少雲犧牲後,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
馬立訓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餘次戰斗,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餘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採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餘人,被譽為「爆破大王」。
馬立訓,1920年生,山東淄川人,家境貧寒,12歲就到煤窯當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國民黨軍當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參加了八路軍。在革命隊伍里,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屢立戰功。1941年春,他協助戰友炸毀萊蕪吳家窪據點,炸死漢奸30餘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偽軍據點戰斗中,他和戰友總結爆破經驗,利用軍毯紮成炸葯包,用手榴彈引爆,炸掉據點,全殲守軍。同年8月,在山東泗水縣孫徐戰斗中,連續炸毀日偽軍4座碉堡,炸死日偽軍60餘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魯南柱子村戰斗中,執行偷襲爆破任務,當接近日偽軍炮樓時被敵發現,他隱蔽在壕溝內,用軍帽示形,吸引敵機槍火力,迂迴近敵,炸塌守軍圩牆和炮樓,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通路。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庄日軍據點戰斗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後,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斗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制,他奮勇沖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當年7月,他出席山東軍區英雄模範大會,被評為八路軍山東軍區「特等戰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溝崖戰斗中,由於國民黨頑固派軍隊構築的炮樓在斜坡上,難以實施爆破,他用木棍綁扎三角架,逼近炮樓,將炸葯包送至炮樓半腰,冒著守軍機槍的掃射,緊緊撐住木架,直至即將爆炸的瞬間才轉身隱蔽,一舉炸毀炮樓。
同年8月3日,在山東滕縣閻村戰斗中,他帶領突擊班執行爆破任務時犧牲。9月,八路軍魯南軍區命名他所在排為「馬立訓排」,滕縣閻村為「立訓村」,並在部隊開展了「馬立訓式的爆破運動」。
王克勤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生,安徽阜陽縣人。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的平漢戰斗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為具有高度政治覺悟、英勇善戰的優秀戰士。王克勤作戰勇敢,戰績顯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當班長後,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班裡每補充新戰士,他總是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並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這對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起到很大作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庄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斗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斗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所屬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第六縱隊先後授予王克勤「戰斗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以《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為題的社論,稱贊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王克勤在戰斗中創造了一套帶兵經驗和團結互助運動。主要內容是:開展思想互助,組織戰士介紹個人家史、個人經歷和我軍戰斗傳統,提高戰士特別是新戰士的階級覺悟;開展生活互助,根據訓練、行軍和作戰之需,把全班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助組,以老帶新,以長補短,訓練中互幫互學,生活上互相關照,戰斗中互相支持;開展技術互助,練兵學技術、戰術,相互高標准嚴要求,戰時靈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據敵人攻防方式而改變戰術。王克勤創造的三大互助運動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為我軍提供了建軍經驗,特別對剛參加我軍的大量新兵(相當一部分是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的改造與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8. 雞毛信的故事
抗日戰爭的時候,在華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有個龍門村,村子裡有個12歲的放羊的孩子,名字叫海娃。他的爸爸老趙是民兵隊長;他自己是兒童團的團長。海娃每天一邊在山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有一天,山底下平川地炮樓里的日本鬼子,進山來搶糧食了,炮樓里就剩下鬼子的「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老趙得到了炮樓里自己人捎出來的消息,和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他就寫了一封信,准備把消息和路線圖交給八路軍的張連長,以便攻下這個炮樓,拔掉這根釘子,為老百姓除害。老趙把這個送信的任務交給了海娃。海娃一看這封信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緊要的,就趕著一群羊作為掩護,到三王村給張連長送信去了。海娃走到了一個山溝里,真沒想到迎面就碰上了鬼子,他急得一頭汗。海娃著急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封雞毛信。這時候海娃的小腦筋一動,就撲到「老頭羊」身上,把雞毛信拴在它的大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鬍子隊長。但是,小鬍子卻看中了他的羊群,叫海娃趕著羊群跟他們走,餓了就准備燒羊肉吃。小海娃一路上可受折磨了,鬼子和偽軍打他罵他,到了一個村莊就翻缸倒罐,亂搶糧食,晚上又把他疼愛的小羊羔吃掉了。海娃恨透了鬼子。他想,任務緊要非完成不可,就下決心一定要逃出去,找到八路軍叔叔,打死這群狗東西。但是,鬼子對他防得可緊呢。夜間,鬼子和偽軍在那個村宿營了,他們在一間屋子裡睡得滿屋滿地,把海娃擠在屋角里。海娃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放進衣袋裡,高興地撒腿就跑。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天也大亮了,可是當他坐下來歇口氣的時候,他一摸口袋,雞毛信不見了,他急得趕忙回頭去找,像找針似的找了半天,總算找到了。可是,後面偽軍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這一回,小鬍子強迫海娃帶路到龍門村去。海娃一路走一路想辦法。走進了八路軍和民兵的監視哨,民兵們等鬼子兵走到了埋地雷的地方,就拉響地雷,把鬼子兵炸了個七零八落。這一下海娃的計策可來了,他故意說大路上還有地雷,不肯往大路走,就把鬼子兵帶上一條山路去。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地往山上爬,越爬越遠。鬼子著急了,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不顧疼痛,還是爬。鬼子越追越近了,海娃急得扯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八路軍叔叔!」正在危急時候,山頂上的八路軍發現了鬼子兵就開始射擊。一場激烈的戰斗,把小鬍子和他帶領的鬼子、偽軍,全部殲滅了。海娃也得救了。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這是多麼重要的消息呀!張連長馬上帶了戰士趕去炸掉炮樓,活捉了「貓眼司令」。海娃光榮地完成了任務,成了人民的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