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維吾爾族食品饢的製作方法
饢的技藝 1、 疏勒縣維吾爾族的饢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一種是用發酵的面,另一種是死面,即 不發酵的面,無論是和哪種面,都不放鹼,只放少許鹽。 2、 每一次烤饢,都和發面的數量、饢坑的大小、用柴的數量成正比關系。而且要掌握 一個度,不然就會造成浪費。 3、 發面的時間和烤饢有直接的關系。四季發面的時間不一樣,冬季都在木箱里發面, 上面要蓋棉被,而且時間較長,一般要5-6小時,室內還要加溫,室溫要保持在攝氏10度至20度左右,夏季發面的時間短,每次發面的數量不要過多,一袋麵粉(25公斤)一般用2個小時就可以發起來。發面要掌握「火候」,要恰到好處,不是用鹼來中和,而是用少許的鹽來抑制發面的速度。同時,還採用兌發酵面的多少來控制發面的時間,發酵面團兌入得多,就發酵的快,兌入少,發酵酒慢,根據氣溫需要靈活掌握。夏季和秋季一般3-4小時。這還和面的數量有關,面多,時間要稍長一些,面少,時間可稍短一些。夏季發面不用木箱,上面蓋一塊布即可,時間一般為2小時左右,掌握好發面的時間,就要立刻開始烤饢,發面時間過長,饢就會變酸,時間過短,面發不起來,饢就會生硬而不松軟。所以,疏勒縣維吾爾族的打饢者,每天早上、中午、下午都要發好幾次賣弄,打好幾次饢,使饢始終保持松軟可口。一般在面發起來以後,1個小時內打完,並且要有兩人以上進行操作,否則難以完成。 4、 饢質量的好壞,出來和原料有關外,還將就揉面的功夫。在揉面時講究揉勻、揉透, 這種饢吃起來才有勁,也不會鬆散。從發面到做成饢坯,每一饢平均都要揉近千次,面的數量多時,還要反復用杠子壓,接著好葯用手揉,揉的次數越多,饢的味道越好,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5、 配備多種輔料,不斷提高饢的可食性和營養性。饢裡面要放牛奶,雞蛋,油,西亞 旦(黑草籽)外,在饢的表面還要用葡萄乾、花生米、豌豆、蛋清、芝麻等點綴花紋,使這種饢既好吃又好看,而且這種饢的造型不固定,既帶有花邊的,又有圓形的,是婚禮中常用的饢,也成為疏勒縣維吾爾族的一大特產。這些饢都具有香、脆、酥和久放不易變質的特點,逢年過節或是遇喜事,維吾爾族人常做這種饢來招待客人。這種饢吃起來真是滿嘴油香,久久不散。所以維吾爾族人儲存性時都帶這種饢,喝點茶水,吃些「托喀西」饢馬上可以充飢,這真是一種理想的方便快餐。 6、 饢坑裡的溫度達到烤饢時,一般要向饢坑四周噴灑鹽水,目的有二,一是稍稍降溫, 防止烤糊,二是增加饢坯與饢坑壁的粘貼度,防止饢從饢坑壁上脫落。同時利用出風口和進風口調節饢坑的溫度,使饢坑的保持相對的溫度。
❷ 饢的做法及配方
1、食材:麵粉500克、雞蛋2個、 酵母6克、 植物油、 鹽、 白芝麻備用。
2
/6
2、把酵母用溫水化開,然後麵粉里加雞蛋、植物油,用筷子拌均勻,加酵母水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團,加蓋發酵兩小時以上。
3
/6
3、成兩倍大時,取出揉勻排出空氣,均勻的分成220克左右的面團,抹上植物油,然後鬆弛10分鍾。
4
/6
4、鹽用水兌換均勻,取一個擀成一張大面坯,用饢針在餅坯上壓出均勻的花紋,用刷子刷上一層鹽水。
5
/6
5、把白芝麻過濾干凈,用濕紗布沾去灰塵,把白芝麻放在大盤子里,把饢坯有花紋的一面壓在芝麻上,使芝麻均勻的粘在饢坯上。
6
/6
6、把饢翻面,用刷子刷上一層植物油,把大盤子也刷上一層植物油,把饢坯沒有芝麻的一面朝下,放在大盤子里,把烤箱預熱5分鍾用上下功能220度,把大盤子放中間,烤12分鍾左右後,拿出刷上一層植物油,再烤3分鍾左右
❸ 新疆的饢是如何製作的
新疆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嚮往的天堂,新疆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富,而且美食也是非常豐富的,大家最想吃的還是新疆的水果水分多,甜分也夠足。而且現在大街上也開了很多的新疆羊肉串店,在自己的城市也能夠吃到新疆的特色美食,一般的羊肉串店裡面都有烤饢,吃起來焦香酥脆。
二、結語
新疆的烤饢是當地特色的美食,吃著新疆的烤饢,再配上一些當地的特色烤羊肉串,彷彿真的能夠感受到新疆人的生活。
❹ 維族人的饢餅怎樣做出來的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麵粉 260克、雞蛋 1個、植物油 5克、食鹽 5克、酵母粉 3克、白芝麻 10克、水 適量。
1、麵粉、雞蛋、植物油稱好裝進盆中。
❺ 饢的做法
怎麼做饢?
用料:
中筋粉 300g
水 109g
蛋 50g
糖 10g
鹽 6g
酵母 3.5g
玉米油 30g
孜然
胡椒粉
芝麻
1.蛋和水混合均勻後,加入酵母融化(冬天液體溫度較低,建議將液體略加溫到30度再融化酵母,以激活活性以免發酵困難)將植物油與上述液體混合均勻。再與麵粉,糖,鹽混合
2.揉搓成均勻光滑的面團。(不需要像麵包面團揉出膜)
3.加蓋或容器覆蓋保鮮膜(保濕),放溫暖處發酵約1小時。至2倍大
4.發酵完成後,手戳面團不會彈
5.發酵完成後,將面團均勻分2份(每份250g),略略團成圓形,鬆弛10分鍾(不需要像做麵包那樣滾圓團緊)
6.用擀麵杖或者手,將面團壓成中間薄,邊緣一圈厚的面餅
7.用手掌壓出邊緣一圈厚的餅邊,同時拉扯或者擀平中間,成為均勻的面餅
8.面餅表面刷(或者噴)水。(註:這個步驟,本來應該最後做,然後蘸芝麻,但是根據之前的操作,最後刷水,面餅變粘,會使得戳的洞洞密死,導致面餅鼓起,所以改在戳洞洞之前做這個動作)
9.撒上芝麻和胡椒鹽等調料。靜置10-15分鍾
10.略略晾乾餅面後,在餅上均勻的戳上花紋。戳花紋在入爐前,要戳透,不然餅在爐子里會鼓起來哦
11.木鏟上撒粉,小心的將面餅轉移到入pizza鏟上。(面餅比較薄且軟,要小心喲)
12.烤箱與石板一定要提前預熱220度c(天冷要半小時以上石板才夠熱)入爐後,轉200度烤,餅會迅速膨脹漲起。烤約10-12分鍾至表面金黃即可
❻ 新疆饢餅的製作方法
新疆饢餅
導語:到新疆旅遊過的小夥伴們一定聽說過新疆饢餅,新疆人稱之為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那麼,這么好吃獨具新疆風情的烤饢是怎麼做出來的,又怎麼吃才好吃呢。
(一)新疆饢餅品種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新疆饢餅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新疆薄饢。這是最傳統的一種烤饢,是所謂的「吃的烤饢像鍋蓋」。其特點為大而薄,口感焦而脆,並且香溢滿口,只是不好攜帶,宜聚會時眾人分而食之。
小甜饢。這種饢是為了符合更多人的口味而出的新的饢的品種。即將饢與點心結合起來,饢的個頭都比較小巧,方便攜帶。這些甜饢都形狀各異,玲瓏好看,再撒上芝麻、砂糖、酥油等,吃起來口齒香甜,更像點心。還有的饢做得更小巧,內里包裹上砂糖、葡萄乾、核桃仁等,像個甜包子似的,吃得人心滿意足。
除此之外,新疆的饢坑遍地都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饢坑的數量減少,多了許多專業的饢店,例如阿布拉的饢和米吉提饢,這些饢店的出現為新疆烤饢代言,還使許多到新疆旅遊的遊客可以把新疆烤饢帶回家,也把新疆美食文化傳承到更多的地方去。
(二)新疆饢餅製作方法
新疆饢餅製作方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饢多以發酵的面為主要原料,輔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牛奶、鹽、糖等佐料。饢的種類很多,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饢的形狀、烤制的方法等不相同而名稱不同。最大的饢為「艾曼克」(片饢)饢,直徑足有40-50厘米,是饢中之王。最小的饢為「托喀其」(油饢),做工較為精細,裡面放油、牛奶、雞蛋等,香脆,久儲不壞、不幹,見茶水就酥,是維吾爾族旅途生活中的方便餐,這種饢也作為節日食品。最厚的饢為「格爾德」(窩窩饢),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窩。此外,也用死面做饢,將清油或羊油揉入面里,擀薄後烤制;還有一種饢是把冰糖水塗在表面的甜饢。另外還有一種將肉餡和在或包在發酵的麵粉中烤制的饢,俗稱「肉饢」,是饢中佳品。饢由於含水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加之香酥可口,富有營養,也為其他民族所喜愛。
(三)新疆饢餅怎麼吃
饢包肉。以饢為鋪墊,配上剛出鍋的清燉羊肉、紅燒羊肉或者烤羊肉串,肉香餅香相互交織,聞著都讓人舒爽。
饢炒烤肉。鮮嫩的羊肉炒得香味四溢,配上酥香的烤饢、獨特的調料,饢脆肉嫩!這正宗原始的味道,刺激口中每一個味蕾,肉感十足、風味十足、嚼勁十足!入得口中,辣椒和孜然的香氣真的是經久不散啊。
饢包大盤雞。烤饢雖好吃,但配上香辣入味的大盤雞簡直無敵了,美味十足的湯汁侵入饢中,咬在嘴裡、爽在胃中,美在心頭,確實是1+1>2的選擇哦。
烤饢塊。在新疆,吃燒烤,估計沒幾個人不會點這道絕味的烤饢了吧。辣椒、孜然放入饢中,經過大火的加燒烤,此刻,調料味早已和饢餅融為一體,酷寒的冬夜,哈著冷氣,吃著香辣烤饢,那叫一個攢勁。
油炸饢。經過油鍋的二次加工,饢餅變得更加金黃酥脆,香辣溢口,不失為一種更攢勁的吃法啊。
饢配辣醬。簡單、便捷又好吃,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哦。
饢披薩。這絕對是民族風與西洋風的珠聯璧合,讓外來美食變得更加有西域特色。香酥的烤饢餅搭配各種口味的披薩餡兒,饢也變得香軟,咬一口,心都醉了。
饢泡奶茶。當奧利奧遇上優樂美,當饢餅遇上奶茶。可口的饢餅泡入濃香的奶茶中,入口即化的感覺歹歹的。
饢配西瓜。炎炎夏日,左一口西瓜,右一口饢,饢餅配西瓜,你值得擁有。
炒米粉配饢。米粉配饢,天下無雙,香辣爽口。任性你就來,美味新疆O(∩_∩)O
看完這么多品種的新疆烤饢,這么多吃法的烤饢是不是已經在您的眼前飄過了呢,是不是味蕾瞬間綻放了呢?
❼ 家庭饢的製作步驟
主料:麵粉500克
輔料:酵母4克、食鹽5克、水340克、植物油50克、十三香適量、芝麻適量
1.使用量的說明:
饢餅發酵泡打粉烤饢餅一般的用量為1.5-2%,剛開始使用時可以先按照2%稱量饢餅發酵泡打粉。
❽ 饢的製作方法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
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你的忙,謝謝。
❾ 我想看一下關新疆饢的做法及配料視頻
主料
高筋粉300g 水60ml(大約)
輔料
雞蛋1個 奶粉3勺
鹽2勺 蜂蜜2勺
玉米油20g 酵母3勺
芝麻2g
新疆饢的做法步驟
1. 1、將玉米油放入麵包機里,再放入雞蛋、水。2、放入高筋粉。3、依次將鹽丶奶粉、蜂蜜放入。將酵母單獨放一角不要與其它配料混合。4、麵包機選發面菜單開始工作。面團醒發兩倍大後再選麵包菜單。目的揉面團出筋。
2. 5、麵包機停止揉面工作後取出面團分成三份在面板上揉勻後放入麵包機中醒發15分鍾。
3. 6、面團醒發好後取出一個。手掌沾些油將面團抻成中間薄四周厚的形狀,放面板上用手按壓中間越薄越好(因為烤制過程中還會脹大)
4. 6、面團醒發好後取出一個。手掌沾些油將面團抻成中間薄四周厚的形狀,放面板上用手按壓中間越薄越好(因為烤制過程中還會脹大)
5. 7、用幾根牙簽一起在中間扎眼,再灑上芝麻並按下(讓芝麻與面粘牢)再刷上一層油
6. 7、用幾根牙簽一起在中間扎眼,再灑上芝麻並按下(讓芝麻與面粘牢)再刷上一層油
7. 7、用幾根牙簽一起在中間扎眼,再灑上芝麻並按下(讓芝麻與面粘牢)再刷上一層油放入烤盤
8. 將烤箱預熱190度,上下火中層放入進入烤制過程,時間10分鍾。我用的華帝烤箱,注意觀察你家烤箱溫度不要烤糊。10分鍾後放下一層用上火210度烤3分鍾
9. 將烤箱預熱190度,上下火中層放入進入烤制過程,時間10分鍾。我用的華帝烤箱,注意觀察你家烤箱溫度不要烤糊。10分鍾後放下一層用上火210度烤3分鍾
10. 成品出爐了!
11. 看看效果不錯吧,快趁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