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追蹤馬蜂
胡蜂(馬蜂),胡蜂巢穴多建築在較隱蔽和人難以到達之處,所以給尋找和移巢都會帶來很大困難。為幫助較快地找到蜂巢,這里介紹兩種方法:
1.直接尋巢:於開春後到野外尋找,地點為向陽背風山坡、村寨、農田附近的土洞、樹洞、灌叢等處用棍棒敲打或搖動樹桿,當發現有蜂飛出,趁勢尋找可得到巢穴。
2.蜂標尋巢:方法是,用一根長約1米左右竹棍,頂端破開呈夾子狀,夾入誘餌。胡蜂在咬實昆蟲的時候用頭發絲或很細的麻線接活套,套住蜂尾部,當蜂咬掉食物後會直接飛回巢穴,然後仔細看好蜂尾部附帶的白色蜂標,蜂降落的地方就是蜂群所在的巢穴。
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蚊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以及廣腰亞目(Symphyta),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② 怎麼在山林中找到馬蜂
1、馬蜂嗜食甜性物質,可採取食物引誘找到。
2、馬蜂在相對溫度60~70%時最適於活動,雨天停止外出,因此也可以根據溫度的不同來確定馬蜂出現的頻率尋找。
3、馬蜂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夏季中午炎熱,常暫停活動。晚間歸巢不動。有喜光習性。風力在3級以上時停止活動。
(2)找馬蜂的最快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在到樹林找到馬蜂時應觀察周邊環境,避免驚擾蜂巢;附近發現黃蜂巢穴,切勿自行摘巢,應報告專門部門處理。在球場小賣店要備有急救葯品(如蛇葯、息斯敏等)。
蜂群攻擊時,應盡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動,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復撲打 ;馬蜂是色盲,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摟即可,不要拍打。
③ 怎麼在山林中找到馬蜂
在山林中找馬蜂可以根據其生活習性來確定,具體如下:
1、馬蜂嗜食甜性物質,可採取食物引誘找到。
2、馬蜂在相對溫度60~70%時最適於活動,雨天停止外出,因此也可以根據溫度的不同來確定馬蜂出現的頻率尋找。
3、馬蜂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夏季中午炎熱,常暫停活動。晚間歸巢不動。有喜光習性。風力在3級以上時停止活動。
(3)找馬蜂的最快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在到樹林找到馬蜂時應觀察周邊環境,避免驚擾蜂巢;附近發現黃蜂巢穴,切勿自行摘巢,應報告專門部門處理。在球場小賣店要備有急救葯品(如蛇葯、息斯敏等)。
蜂群攻擊時,應盡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動,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復撲打 ;馬蜂是色盲,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摟即可,不要拍打。
④ 捕捉大馬蜂的絕招是什麼
誘捕野生蜂
(1)、選擇好誘捕野生蜂的地點。誘捕野生蜂的地點必須具備下面幾個條件:
①充足的蜜、粉源:光山禿嶺是收不到蜂的,所以誘捕蜂箱應該放在蜜、粉源豐富的地區。
②適宜的氣候:夏季誘捕野生蜂,應選擇蔭涼通風的場所,冬季應選擇在避風向陽的地方。將誘蜂箱放在坐北朝南山腰的岩洞下最理想。這樣的地方不會受到日曬雨淋,而且冬暖夏涼,可以四季放箱誘蜂。其他如檐前、大樹下也是較好的地方。
③突出的目標:突出的目標容易被偵察蜂發現,而且便於蜜蜂出入活動。天然明顯的目標有:一是山中突出的隆坡,從四周遠望都可以看到,蜜蜂採集飛行較方便;二是大樹,它既是野生蜂營巢的目標,又常是分蜂團暫時棲息場所;三是山岩下,山岩下周圍沒有雜草亂樹,目標明顯,特別是懸崖絕壁,敵害難於接近,適於蜜蜂安居。
老農誘捕野生的經驗,認為最理想的誘蜂地點是向南山腰突出的岩下,面臨深谷,四周有一些雜木林,上有老松掩映,目標分外明顯。在分蜂季節將誘蜂箱放在這樣的地方,蜂群常會接連飛來。
(2)、抓住良好時機。誘捕蜂的對象,絕大部分是分蜂群,也有因敵害被迫遷移的。被巢蟲逼遷的,南方山區常發生在秋季群勢衰退,巢蟲猖獗時期。被胡蜂侵害逼遷的,常發生在夏、秋蜜源枯竭地區。被獾類破壞逼遷的,常發生在寒冬獾類覓食困難的時期。因此,應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抓住主要時期誘捕野生蜂群。
(3)、誘捕野生蜂的蜂箱和蜂具。誘蜂箱要不透光、潔凈、乾燥、沒有木樹或其他特殊氣味,最好有蜜蠟香味。新箱有濃厚木樹味道,蜜蜂嫌棄,要經過加工處理。把新箱放在室外日曬、雨打或煙熏,也可用烏桕葉汁或洗米水浸泡,等完全除去木材氣味後再塗上蜂蠟,用火烤過才好使用。
①蜂桶。附著蠟基的蜂桶具有蜜蠟和蜂群的氣味,對蜜蜂富有吸引力, 尤其是留著巢脾的舊桶最好。
常見的蜂桶下口徑約30厘米,口邊打幾個手指粗的缺口作巢門,離口邊往上約20厘米處,縱橫穿幾根竹條,竹條上面鋪上棕皮,棕皮上面再塞緊稻草,然後安置在平坦的石塊上,桶的上口用棕皮封住,並覆蓋樹皮、石塊。當蜂群飛來築滿巢脾後,取出稻草,剝去棕皮,讓蜂群向上發展,以後再過箱。
②新式蜂箱。為使誘到的野生蜂同時接受新法飼養,可採用框式蜂箱。在築內先放好四五個上了鉛線和窄條巢礎的巢框。特別是採用巢礎經過蜂群修造過的巢框,效果更好。不宜用全張巢礎,因為會妨礙飛採的蜂群團集,隔板外的空間應該用稻草塞滿,以免野生蜂進箱以後,在隔板外空隙處築脾營巢,增加催蜂上脾的手續。新式蜂箱巢門只留30毫米寬10毫米高,在放置以前,先把巢框和副蓋釘牢。蜂箱放在後面有自然依附物的地方,並把箱身墊高,左右和後方迭好石垣,箱面加以覆蓋並壓上石頭,以防風吹雨淋和黃獾等敵害的侵犯。
(4)、適時檢查和安置誘入的蜂種。放箱誘蜂要定時進行檢查,檢查次數,視季節和路程遠近而定。分蜂季節一般三天檢查一次,久雨初晴,要及時檢查。發現野生蜂已經進箱,等到傍晚蜜歸巢後,關閉巢門搬回。舊式蜂箱桶 最好在當晚借脾過箱。
⑤ 找馬蜂最快的速度用什麼方法請問找這個馬蜂。我們都是用紙你上面的方法來找。去方向我們去還是找不了。
最快的方法是經驗,沒有人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你的,網上大部分的方法就是:拿肉給它吃,在它吃的時候用繩子拴根雞毛,然後跟著找就會很快找到。反正我是沒有那樣找到過,提示一下,看方向,看地形,看時間,看大小。
⑥ 找馬蜂窩技巧
1
,用這個方法找野蜂(馬蜂,胡蜂,黃蜂,葫蘆包,地龍蜂)窩,最好是
有兩個人以上,一個給野蜂掛白膠紙,一個去看野蜂窩在哪個地方。一次沒找到
沒關系還有機會,因為馬蜂會來回幾搬食物的,直到把誘餌全部搬完。
2
,雲南人不用防護服就搞野蜂窩的方法有點危險,沒豐富經驗的人不要貿
然去摘野蜂窩。
3
,野蜂資源也要保護利用,不要動不動就一把火給燒掉啦!像那些不是在
路邊的不容易蜇到過路人的馬蜂窩,就
可以把蜂蛹取出一部分再把馬蜂窩放回
去,不一定放在原來的樹枝,可放在不太高的地方,方面下次摘取馬蜂窩。
4
,春天蜂王開始做窩,產下第一批十幾只工蜂,然後蜂窩開始幾何增長,
到了秋天蜂窩越大
,
工蜂越多
,
野蜂護巢護越強
,
勢力范圍越大
,
越容易攻擊人。
所以初夏在外面飛的野蜂還是蠻少的,另外,
剛化蛹成熟的工蜂是不蜇人的。
5
,初夏就開始可以到處找野蜂窩了,雖然此時的野蜂窩還很小一個。找到
了放那裡別去惹它們,只要記下地址就行了,到了要採收時再帶上防蜂服,工具
來一起採收就行啦!隨著其蜂窩的增大
,
其自我認定的勢力范圍也從幾十米擴展
為幾百米。在勢力范圍以外,野蜂一般不蜇人。
6
,大土蜂,馬蜂,金環胡蜂◆虎頭土蜂◆胡蜂◆土蜂◆地蜂◆牛牯蜂的預
防
因金環胡蜂對聲音、風向、振動相當敏感,所以,當發現有幾只金環胡蜂會
在林中環繞飛行或環伺時,那是被你驚擾的蜂群來巡邏了,應該是到了蜂巢邊
了,此時靜聽應可聽到一聲一聲斷斷續續的
「
嗡
」
聲,那是金環胡蜂進出洞口的聲
音。順著聲音望去即可看到金環胡蜂挖出來的泥土了。這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如
果巡邏蜂沒巡邏到眼前,請慢慢下蹲;如果巡邏蜂離你身體很近,請馬上變成木
頭,別呼氣,僵住!待其平息後輕輕地離開,不可急跑,不可搖樹枝,不可踩響
地上的枯枝落葉,不可出聲,一句話就是要
「
提心吊膽、悄無聲息
」
。如果有金環
胡蜂直對著你沖
(撲)
過來
,
那肯定是被發現了
,
兩秒鍾之內就要挨蜇了
,
咋辦?
滾!向地勢更低的山下滾,滾得越遠越好,不然小命難保喲。
7
,要隨時敬畏野蜂!不要隨便惹野蜂窩,野蜂窩裡面的蜂群總是集中攻擊
一個人的,這樣更容易致命!
⑦ 用什麼方法可以跟到馬蜂窩而又簡單又快找到馬蜂窩
一、食物引導;6到8月份可去有分泌樹汁的樹幹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東西的胡蜂,當發現胡蜂的蹤跡時,可用1—2米的細樹干枝條末端削尖,穿以螞蚱(蟋蟀、蜻蜓、雞肉均可)誘其啃食,當誘上胡蜂啃食後固定觀看,胡蜂會來回往返運送,直到把食物啃光。在此期間你就可以觀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並計算出它的往返時間,由此可以初步估計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況下,每次往返的時間與巢穴的直線距離大約為:2分鍾;200-300米,3分鍾;400-500米,4分鍾;600--700米,5分鍾;1000米左右。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時間超過10分鍾,說明巢穴在1.5公里之外(最遠的可達5公里),尋找特別困難,此時應該另外選點誘導。為方便觀察馬蜂窩的位置,還可在馬蜂啃食食物時,輕輕的在馬蜂腰上拴上一根連著白紙片,白膠紙的細線,馬蜂咬食物後會直接飛會窩里,根本不知道腰上還掛著白紙片的。這樣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個白點飛向馬蜂窩的方向了。
在誘導胡蜂取食時,如果一種食物胡蜂拒絕取食,可以換另一種誘導,例如在森林比較好的地帶,大胡蜂會拒絕食用螞蚱,僅僅喜歡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時,可以用蟬(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為誘餌。假如幾種食物胡蜂都不感興趣,說明巢穴較小或者是被別人取過蛹不久的胡蜂,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無須浪費時間,應該另外尋找其他胡蜂蹤跡誘食。
二、觀察取水:當空氣乾燥的時候,胡蜂喜歡在陽光照射下的涓涓小溪邊往返運水回巢,每隻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點,觀察和記憶每個胡蜂的取水點和計算來回時間,亦可判斷其巢穴的大概位置。
三、搜索取材痕跡:胡蜂築巢需要不斷的補充材料,它們通常會在距離巢穴200—800米的范圍內啃取樹木(松、籃桉、沙松、馬纓花)的外栓皮或枯木作為築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找到啃取樹皮的胡蜂,也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巢穴。
四、堵蜂路:胡蜂在捕食過程中往往會翻山越嶺,可以選擇山頂的丫口部位觀看有無胡蜂飛行過路,判斷其巢穴方向的方法是;回巢的胡蜂飛行速度慢,飛行路線直,有時還可以看到胡蜂叼有食物。在一般情況下,胡蜂回巢時飛行高度越高,距離巢穴就越近,反之則相對較遠。出巢的胡蜂飛行速度快,呈現「S」狀線路前進,而且看不到叼有食物。
五、利用陽光快速尋找:在日出後兩小時和日落前三小時的時間內,山丘和小箐之間就會產生背陰面,當你迎著太陽觀看背陰面的位置時,數十米之內蠅蚊可辯,在100米內胡蜂飛行一目瞭然。特別是在雨後天晴的情況下更為清晰。此法的缺點是受時間和地形限制,但是搜索麵積大而且速度快,特別是在已經知道胡蜂巢穴的大概位置的情況下,在數分鍾內即可找到。
⑧ 找馬蜂窩的技巧是什麼
尋找馬蜂窩可以參照以下技巧:
一、在水果成熟的時候尋找
一般能夠見到馬蜂的季節,在水果比較多的時候可以看到,因為馬蜂吃水果,尤其是提子、葡萄、蘋果之二類的快腐爛堆成堆的時候,通常會引來大量的馬蜂吃食,蜜蜂也會進行採集。所以一般在這種地方,只要附近有馬蜂,都可以發現馬蜂。
但是這些馬蜂都是來採食的,是單只的馬蜂,先把馬蜂活動的地方找到,最後再想辦法找到馬蜂的巢穴。
二、在缺蜜期的時候尋找
馬蜂在缺蜜期的時候由於外界食物大量減少,馬蜂會大量的吃昆蟲,尤其是蜜蜂,那可是馬蜂的最愛。一般只要在缺蜜期的時候,只要到有養殖蜜蜂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有馬蜂出行。
三、在有肉的地方尋找
蜜蜂喜歡吃肉,帶腥味的也吃,所以一般有腐爛的肉類的地方也容易出現馬蜂。
(8)找馬蜂的最快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跟蹤馬蜂的方法:
在找到馬蜂可能出行的地方以後,接下來就是找到馬蜂的巢穴。雖然說馬蜂的攻擊性強,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一個問題,馬蜂在吃水果之類的東西的時候,完全沒有攻擊性,當然,只是捉就算人靠近了馬蜂也不會攻擊,如果抓到手裡,是不是會攻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馬蜂吃爛葡萄的時候,就算用手去碰馬蜂也只是換個位置繼續吃,所以這種時候可以用網袋把馬蜂抓住,然後在馬蜂的腰上繫上一根細繩之類的,最好是顏色鮮艷一點的,然後放開馬蜂,准備好望遠鏡。
由於馬蜂附帶了毛線,飛行速度不會很快,只要跟蹤好,最後肯定可以找到馬蜂的巢穴,一般馬蜂都是以巢穴為中心活動,採食地點距離蜂窩並不會很遠,一般兩三公里范圍內肯定有蜂窩。
⑨ 如何找馬蜂
馬蜂也叫胡蜂。
尋找胡蜂主要有以下方法:食物引導、觀察取水、搜索取材痕跡、堵蜂路、利用陽光快速尋找。
1、食物誘導胡蜂。野生胡蜂冬天很少,夏秋季最多,夏秋季的時候可以把2米左右的細樹干枝條末端削尖,穿上螞蚱、蟋蟀、蜻蜓、雞肉引誘它們,胡蜂咬食物後會直接飛會窩里,胡蜂會反復往返運送食物直到食物被啃食完,這時應該固定觀看,很快就會發現胡蜂窩了。
2、觀察胡蜂取水。胡蜂每天都有固定的飲水量,尤其當空氣乾燥的時候,胡蜂喜歡有陽光照射的水源,每隻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點,取水完畢它們會飛回蜂巢,只要觀察久一點就會發現蜂巢的位置。
3、研究取材痕跡。胡蜂築巢需要不斷的補充材料,它們通常會在蜂巢附近啃取樹木外皮或枯木作為築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找到啃取樹皮的胡蜂,也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巢穴。
4、觀測胡蜂速度。出巢捕食的胡蜂飛行速度快,以S形線路前進。捕食回巢的胡蜂飛行緩慢,飛行路線直,胡蜂回巢時飛行高度越高,距離蜂巢就越近。以此來判斷胡蜂巢的大概位置。
5、利用陽光尋找。在日出後的兩小時以及太陽落山前的兩小時內,是尋找野生胡蜂的最佳時機,這時迎著太陽觀看背陰面的位置時,很容易看到飛行的胡蜂,雨後天晴的情況下則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