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調魚漂
一)、不帶餌調標
1、空鉤、半水調4目(即通常所說的調4釣2)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調到4目;
(2)然後掛雙餌(模擬餌,與真釣餌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動浮標達到釣2目;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下鉤餌子線略有彎曲。
——主要影響因素:餌團大小、重量要求嚴格,要求一致;
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不靈不鈍」的釣法,多數釣家認為此法較適合比賽池釣,原則不適宜大自然野釣。
2、空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餌團在水下狀態:受餌團大小、重量影響大,雙餌卧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釣鈍,應用於有風浪、水流動干擾的環境。
3、無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鉛墜上先不掛子線和鉤,在半水時,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鉛墜觸底(或躺底),鉤子(餌團)及子線均橫躺水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釣鈍,用於防止小雜魚鬧窩,以及釣刁滑魚。
(二)、帶餌調標
1、雙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雙鉤掛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使標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餌團及子線在水下狀況:
(1)
當只要看到釣目時,下餌就一定到底了,當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底餌團處於上餌懸浮,下餌輕觸底,子線略有彎曲。
(2)
甚至當我將釣目調到4目時,上餌仍然處於懸浮狀態,只是下鉤餌子線明顯彎曲了。
——靈敏度及實用性:
(1)此種調法,由於在確定調目時,就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因此,這種調法非常靈敏。
(2)由於靈敏度非常高,穩定性就相對變差,因此我覺得,可能不適用於野釣和風浪較大時以及有水流流動的環境。
2、單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單鉤(上鉤或下鉤)掛餌,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上雙餌,向上移動浮標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時餌團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有1-2目的輕微彎曲;
(3)當釣目調到3目及更高時,子線就更彎曲了,雙餌就都卧底了
(4)當浮標的視標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時,鉛墜觸底了。
——現象觀察分析:
掛上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到標尖處於平水狀態時,是處於最靈敏的狀態,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釣「平水」是最靈敏的,但這是不實用的釣目,一是視標標尖平水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太靈敏而穩定性很差,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釣1-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略微彎曲1-2目。
(三)、結論:通過對以上幾種調標方法的綜合對比,按照靈敏度從高到低排列順序,我認為應該是:雙餌調平水、單餌調平水、空鉤調4目、空鉤調平水、無鉤調平水。
(四)、結束語:
(1)
以上調標的調試、試驗僅是在調標筒內進行的靜態調試,若拿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還會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調整和變化;
(2)
本次調試、試驗所使用的是「釣仙」3#、11目細尾浮標,同時也使用了「無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標作為對比,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
另補充:
1、空鉤、半水調2釣2時,水下兩鉤餌的狀態是:下鉤餌卧底,上鉤餌輕觸底,子線均有不同程度的彎曲。
2、(空鉤、半水)調4目,其釣目顯示如下:
1目:上鉤餌懸浮,
下鉤餌輕觸底,下子線基本直(略彎);
2目:上鉤餌懸、臨界(擦)底,下鉤餌卧底,子線略有彎曲;
3目:上餌觸(卧)底,下餌卧底,上子線彎曲;下子線嚴重彎曲;
4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5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一)、不帶餌調標
1、空鉤、半水調4目(即通常所說的調4釣2)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調到4目;
(2)然後掛雙餌(模擬餌,與真釣餌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動浮標達到釣2目;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下鉤餌子線略有彎曲。
——主要影響因素:餌團大小、重量要求嚴格,要求一致;
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不靈不鈍」的釣法,多數釣家認為此法較適合比賽池釣,原則不適宜大自然野釣。
2、空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餌團在水下狀態:受餌團大小、重量影響大,雙餌卧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釣鈍,應用於有風浪、水流動干擾的環境。
3、無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鉛墜上先不掛子線和鉤,在半水時,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鉛墜觸底(或躺底),鉤子(餌團)及子線均橫躺水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釣鈍,用於防止小雜魚鬧窩,以及釣刁滑魚。
(二)、帶餌調標
1、雙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雙鉤掛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使標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餌團及子線在水下狀況:
(1)
當只要看到釣目時,下餌就一定到底了,當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底餌團處於上餌懸浮,下餌輕觸底,子線略有彎曲。
(2)
甚至當我將釣目調到4目時,上餌仍然處於懸浮狀態,只是下鉤餌子線明顯彎曲了。
——靈敏度及實用性:
(1)此種調法,由於在確定調目時,就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因此,這種調法非常靈敏。
(2)由於靈敏度非常高,穩定性就相對變差,因此我覺得,可能不適用於野釣和風浪較大時以及有水流流動的環境。
2、單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單鉤(上鉤或下鉤)掛餌,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上雙餌,向上移動浮標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時餌團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有1-2目的輕微彎曲;
(3)當釣目調到3目及更高時,子線就更彎曲了,雙餌就都卧底了
(4)當浮標的視標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時,鉛墜觸底了。
——現象觀察分析:
掛上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到標尖處於平水狀態時,是處於最靈敏的狀態,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釣「平水」是最靈敏的,但這是不實用的釣目,一是視標標尖平水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太靈敏而穩定性很差,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釣1-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略微彎曲1-2目。
(三)、結論:通過對以上幾種調標方法的綜合對比,按照靈敏度從高到低排列順序,我認為應該是:雙餌調平水、單餌調平水、空鉤調4目、空鉤調平水、無鉤調平水。
(四)、結束語:
(1)
以上調標的調試、試驗僅是在調標筒內進行的靜態調試,若拿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還會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調整和變化;
(2)
本次調試、試驗所使用的是「釣仙」3#、11目細尾浮標,同時也使用了「無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標作為對比,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
另補充:
1、空鉤、半水調2釣2時,水下兩鉤餌的狀態是:下鉤餌卧底,上鉤餌輕觸底,子線均有不同程度的彎曲。
2、(空鉤、半水)調4目,其釣目顯示如下:
1目:上鉤餌懸浮,
下鉤餌輕觸底,下子線基本直(略彎);
2目:上鉤餌懸、臨界(擦)底,下鉤餌卧底,子線略有彎曲;
3目:上餌觸(卧)底,下餌卧底,上子線彎曲;下子線嚴重彎曲;
4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5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台釣餌料的製作配方1.主要原料選配
製作粉狀餌的原料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原料常用的有小麥、玉米、大麥、黃豆、豆餅、紅薯、土豆、海藻、干青草
等;動物性原料主要有魚粉、南極蝦粉、鰻魚粉、動物肝粉、蛋黃粉等。如果現配現用釣取某些對象魚的餌料,還應准備一些雞、
鴨、豬、羊等的血液及蚌肉、鮮活河蝦、螺螄肉打成的漿等。此外,還應准備調配各種專用餌所需的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和有關調
味料。
2.加工程序
(1)首先將大麥、小麥、玉米、豆餅等原料用粉碎機分別磨成粗細不一,分袋存放。調配釣鯉魚、青魚的專用餌,料磨粗一些,釣
鯽魚的應細一些。
(2)再將料烘炒至色澤淡黃均勻。每個品種分別炒熟,並掌握好文火、勤炒、量少的要點。
(3)把各種經烘炒的原料待自然冷卻後,按不同專用餌的配比倒入盆內混和,而後把可溶於水的食用香精和其他多種引誘劑一起倒
入並拌勻。再用低溫烘烤或文火烘炒一下,去掉多餘的水分。最後把配製好的餌料按每次用量分別裝入密封性好的新塑料袋內保存
,以防止走味、霉變。
3.幾種常用餌料的配比
(1)鯽魚餌
按垂釣一天用0.2千克計算,一次配料2千克為宜。各種料的比例為:黃豆粉或豆餅粉15%、紅薯粉或土豆粉15%、細玉
米粉45%、大麥粉20%、蛋黃粉5%,再加入適量的清香型香粉和白色、淡黃色等食用色素。
(2)鯉魚餌
鯉魚身大、體壯,胃口也大,故一次配料應不少於3千克,且用料應稍粗一些。具體配比是:大麥粉25%、玉米粉
40%、蠶蛹粉或魚粉15%、動物肝粉5%、紅薯粉或土豆粉15%,再加入適量的濃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魚餌
台釣餌配製以素為主。主要原料為草乾粉30%、小麥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類粉料。這種
餌入水即開始化散,草香、藻味隨波漂流,可很快誘集成群草魚匯集釣點。
Ⅱ 如何調魚漂視頻
基本調釣方式:
一、以全標示桿的目數一半為調目,調目的一半為釣目。
二、以全標示桿的目數或一半為調目,分別掛單鉤和雙鉤餌半水記取目數,以半水單鉤的目數為釣目。
三、雙鉤雙餌半水調平水,然後延長水線,使漂上升一目,此時一目即為釣目,去 掉雙餌標示桿所顯出的目數即為調目。
四、單鉤掛餌調平水,去掉後標示桿的目數為調目,雙鉤上餌到底露出的目數即為釣目(一般使用兩目)。 「達摩」、「王冠」等高檔正規的孔雀羽材質軟尾漂,標示桿0.4—0.7毫米之間長10厘米左右,專門釣鯽時可使用第一種方法。其它檔次不太高的或高檔次卻標示桿較粗的浮漂則用第四種方法。如專門沖大魚而去,故意將餌食搓大以引誘大魚來食則用第三種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種方法是針對空心漂尾或是飄尾太短的硬尾漂。對於長尾漂則應為調一目至二目,雙餌找底釣兩目。 魚情不正常時,一般不要輕易動調目,只要上下移動釣目,上下半目、一目、一目半、兩目,水流動時還可上下移動三目至四目。
調漂准確標准: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揚竿有魚,顯示調整正確。2.浮漂一上一下,緩慢無力,揚竿無魚或魚鉤刺在下顎,說明鉛片太重,應減輕鉛片,增加靈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揚竿無魚,應加重鉛片,減少靈敏度。4.浮漂抖動激烈,揚竿無魚,應加鉛片。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揚竿無魚,應減輕鉛片。
調釣變法:一 、調靈釣靈:應用於魚的行動遲緩,不大開口的情況下,如氧氣不足或天氣寒冷魚不愛動。二 、調靈釣鈍:用於魚很滑,吃食時有各種試探活動,不易准確掌握提竿時機的情 況。三 、調鈍釣靈:用於魚群密集,互相干擾吃食或魚咬鉤很不規范的情況下。四 、調鈍釣鈍:魚多也游動就是不開口,有可能魚游動中觸鉤,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掛上魚來。
「 天氣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輕」當遇到這幾種情況時,決不能釣靈,一定要雙餌落底,調靈釣鈍。但如用細身細尖子小漂,則調平水釣半目或一目。在魚少的水域中為使釣餌有動態模擬效果,來引誘為數不多的魚時,可以釣靈。但是小雜魚多的地方,還是釣鈍為好。在平時釣魚的開始階段可以釣靈。這樣發窩快,又能及時了解魚進窩的情況。但要隨進窩魚數的增多和「魚口」的變化逐漸過渡到釣鈍。。 因調目太低,剩餘浮力不夠造成魚餌在池底的壓力和魚餌的重量大於魚吸食的力量,或者魚餌藏於淤泥里令魚無法順利進食的現象統稱為「下遲鈍」狀態。但在天氣較差、缺氧、魚兒厭食、水溫太低等一些造成魚兒游動的速度緩慢,吸食動作輕微的時候;釣羅非和鯪魚、小魚鬧窩、小魚之中釣大魚的時候此方法卻又十分適用這些非常時期。
如果揚竿時漂相已經到位,而一頓魚還未離底就跑魚,那就是提竿過早;若是遛魚時還沒遛兩下就跑魚,那多是提晚了。不管浮漂上升至幾目,只要認定上升已停頓即揚竿。但要注意,浮漂在上升時不要揚竿。中鉤之魚鉤中位置僅在魚唇皮上,則提竿過早;掛下唇或喉部則說明提竿過晚。
Ⅲ 魚漂怎麼綁有圖解嗎
魚漂的綁法及圖解如下:
子線:綁鉤用的,比主線要細2個號,取20cm,兩端綁鉤,綁好後將兩端重疊,讓一個鉤在下邊,一個鉤在上邊(一個線長一個線短),中間位置與八字環的一個環連接。
Ⅳ 魚漂的綁法圖解
綁魚漂的方法:
如圖:將浮標的標腳插入到漂坐的小孔中即可,新手切記不要用力過大,否則要麼損毀漂坐,要麼折斷標腳。
從圖中不難看出,浮標是安裝在標坐上的,而不是直接綁在魚線上。而標坐上下由兩粒太空豆固定,同時這兩粒太空豆還起到調節、定位的作用。
1、魚漂的種類:
(1)卧漂大多依其自身的緊密度,用釣線穿過漂體,連接固定。市場上有一種內有小孔的塑料球卧漂,它們中間的小孔,往往比較大,使用時,需穿過線後,插入細竹或木屑加以固定才能使用。
(2)立漂多為單體形的辣椒漂、棒形漂、球形漂。立漂漂體下端都較細,呈圓錐形。使用時,只要將漂尾插入,套在釣線上的橡膠套中即可,比較方便。
2、裝在釣線上的套有兩種:
(1)一種是漁具商店出售的硬橡膠漂套,規格齊全,固定牢靠,比較適用。
(2) 另一種可以自己用自行車氣門芯,剪下一段套在釣線上使用。此法簡單省事,但因松緊度不能適合不同漂尾粗細,所以其牢固度略差。
魚漂的調整方法:
1、空鉤不掛魚食且鉤不放到水底,並且讓鉤懸浮在水深高度的中間,用增減鉛皮的重量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最好要魚漂露出水面四目。待鉤掛上魚食之後放入水裡這時魚漂應該露出水面兩目!這時就可以垂釣了!漂露出水面2到4目都是正常的垂釣數目!
2、如果想提高靈敏度就要減少浮漂露出水面的數目,如果飄過於靈敏就要增加漂露出水面的的數目。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個人習慣可以調4釣2,也可以釣1,釣3,釣4都可以,要根據不同的因素來決定!
3、 另外的一個要素就是把浮漂綁牢,很多新手在起初對漂的綁法不注重,很容易就出現脫漂的尷尬情況。此外調整好的調4釣2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盡量不要改變!但因特殊關系需要改變的話盡量不要改變鉛墜的重量來調整浮漂,要上下移動浮漂的位置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
Ⅳ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圖 技巧
初學釣魚,首先要掌握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調漂,浮漂被稱為釣魚人的眼睛,魚兒在水下的吃食動作都會反應在浮漂上面,要想釣好魚,一定要學會如何調 漂。看似簡單的一支浮漂卻有千變萬化,每次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您的漁獲。
新手學釣魚在浮漂的選擇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時隨便拿來一支浮漂插在漂座上面就 開始垂釣,一天下來釣不幾條魚,不是水下沒有魚而是浮漂調整失誤。下面通過圖解的方式為廣大釣友詳解一下浮漂的調整方法。
一、漂型分析
在浮漂的使用上,一般遵循釣小魚用小漂,釣大魚用大漂,釣淺水用小漂,釣深水用大漂的原則。由於浮漂的漂型種類很多,每種漂型適應的魚情又有所不同。
1、軟尾漂:只有兩種情況下用,①冬天魚口輕時;②魚口滑時。
2、細長身、短腳、硬尾11~13目漂:釣小鯽魚、釣底浮。
3、細長身、長腳、長硬尾漂:釣大鯽魚。
4、漂身胖些的漂:釣鯉魚。
5、 目前流行的一種漂型就是棗核型的浮漂,棗核型的漂型,長腳長尾漂身短,翻身較快,下沉緩慢穩定,介面底釣皆可。有魚吃口時,不管下頓上頂,出現的動作比較 明顯。抗風浪性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時穩定性高於一般長身浮標,短尾短目的小棗核漂,翻身快、盲點少,釣浮打水皮最佳選擇。
長尾長目的棗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 綜合性,進攻時,目數調得稍微高一點,配合好餌重利用其下沉穩定的特點從入水翻身之後一直到餌料到位全過程可逐層搜索魚層。然後在定層施釣或者控魚上升或 下降覓食。
相比一般標型棗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使用棗核型浮漂垂釣生口魚和魚的密度比較大時採用進攻,防守時只需調的目數盡量低一些,就可以做到 快速到位直達底部,一般糗魚或者滑口魚的時候配合餌料的狀態和適當的延長子線的長度則是最有效的防守型,再或者配合提鉛釣法會有更佳的表現。初學釣魚不妨 選擇一款合適的棗核型浮漂進行垂釣。
二、調漂圖解
調四釣二圖解
調四釣二的變化,隨著浮漂上移,改成調四釣三、釣四釣四、調四釣五等情況時,餌料在水中的狀態變化
三、浮漂調釣過程詳解
1、粗找底
不掛子線,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不要再去動它了。
2、調整調目
浮漂下拉拋入水中,直至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即為調目。
Ⅵ 怎樣調漂視頻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Ⅶ 釣魚魚漂怎麼調圖解
釣魚調漂全過程詳細調圖解
初學釣魚,首先要掌握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調漂,浮漂被稱為釣魚人的眼睛,魚兒在水下的吃食動作都會反應在浮漂上面,要想釣好魚,一定要學會如何調 漂。看似簡單的一支浮漂卻有千變萬化,每次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您的漁獲。
新手學釣魚在浮漂的選擇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時隨便拿來一支浮漂插在漂座上面就 開始垂釣,一天下來釣不幾條魚,不是水下沒有魚而是浮漂調整失誤。下面通過圖解的方式為廣大釣友詳解一下浮漂的調整方法。
一、漂型分析
在浮漂的使用上,一般遵循釣小魚用小漂,釣大魚用大漂,釣淺水用小漂,釣深水用大漂的原則。由於浮漂的漂型種類很多,每種漂型適應的魚情又有所不同。
1、軟尾漂:只有兩種情況下用,①冬天魚口輕時;②魚口滑時。
2、細長身、短腳、硬尾11~13目漂:釣小鯽魚、釣底浮。
3、細長身、長腳、長硬尾漂:釣大鯽魚。
4、漂身胖些的漂:釣鯉魚。
5、 目前流行的一種漂型就是棗核型的浮漂,棗核型的漂型,長腳長尾漂身短,翻身較快,下沉緩慢穩定,介面底釣皆可。有魚吃口時,不管下頓上頂,出現的動作比較 明顯。抗風浪性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時穩定性高於一般長身浮標,短尾短目的小棗核漂,翻身快、盲點少,釣浮打水皮最佳選擇。
長尾長目的棗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 綜合性,進攻時,目數調得稍微高一點,配合好餌重利用其下沉穩定的特點從入水翻身之後一直到餌料到位全過程可逐層搜索魚層。然後在定層施釣或者控魚上升或 下降覓食。
相比一般標型棗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使用棗核型浮漂垂釣生口魚和魚的密度比較大時採用進攻,防守時只需調的目數盡量低一些,就可以做到 快速到位直達底部,一般糗魚或者滑口魚的時候配合餌料的狀態和適當的延長子線的長度則是最有效的防守型,再或者配合提鉛釣法會有更佳的表現。初學釣魚不妨 選擇一款合適的棗核型浮漂進行垂釣。
二、調漂圖解
調四釣二圖解
調四釣二的變化,隨著浮漂上移,改成調四釣三、釣四釣四、調四釣五等情況時,餌料在水中的狀態變化
三、浮漂調釣過程詳解
1、粗找底
不掛子線,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不要再去動它了。
2、調整調目
浮漂下拉拋入水中,直至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即為調目。
3、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釣2
7目軟尾漂拉餌:調3-4釣2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5-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鉤重、餌料比重及餌團大小針對上述調目再予以微調。
4、精確找底
掛 上子線,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 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另述之。
四、跑鉛釣法
1、適用范圍
流水浜或者小雜魚鬧鉤時採用,釣法上近似於傳統釣。
2、跑鉛調漂步驟
(1)無鉤狀態下,重鉛到底來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鉛皮至平水。
(3)鉛皮座的上太空豆打開3-5公分。
(4)掛鉤,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釣,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鉛釣法注意事項
(1)流水環境中,浮漂盡量選用大號的,定位能力強。
(2)子線盡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內,因跑鉛釣屬極鈍,短子線可放大信號。
(3)上頂及下頓的動作均要抓,均可中魚。
(4)餌料可以適當打粘些。
五、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介面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竽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問到標准正口並中魚。
六、不同季節不同魚的調漂
無鉤調平水釣1目、2目或者3目時,適合掛蚯蚓或者紅蟲時使用亦或是小雜魚鬧鉤時,此時子線短一些,兩餌屬於卧底的狀態
調四目釣四目,適合垂釣鯉魚時使用,釣的比較遲鈍一些,此時兩餌屬於卧底的
Ⅷ 魚漂應該怎麼用
如用海竿帶漂在10米距離以內垂釣時,其方法可以完全仿效手竿帶漂的垂釣方式,既可釣底又可以釣浮。如果使用的是2.5米以內的短海竿時,出線方式必須是揮竿甩投,所以墜子應略為加大一些,才能拋投出去。
一、拋竿後魚漂漂浮於水面上;或者浮漂快速移動;這一般是小魚在中、上層接鉤,也可能是中上層魚就餌的信號,但不一定有魚獲。
二、浮漂快到底時,沒有按正常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還沒有到預定的數目停下來、加速,都有有可能是魚在咬鉤。
三、浮漂到位穩定後,上下反復浮動,這是「最標准」的信號,魚上鉤了,這時,提竿的命中率相當高。
四、鉤子到底後,浮漂穩定在你所設定的釣目,慢慢上升,但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現短促有力的下頓信號,要及時揚竿。
五、浮漂還沒到位就上下跳動,這說明魚在下層很活躍,也可能是餌料的霧化太快,魚太「躁」。這種情況,如果信號多,可以考慮釣浮。
六、浮漂到位後,突然大幅度下沉,這多數是魚體撞線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見浮漂浮起即可揚竿。
七、浮漂在沒到位之前出現停頓、上浮,可能是雙魚就餌,揚竿雙飛,機率很大。
八、浮漂停頓後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魚訊,無力而又幅度大,多是魚體撞線和小魚搗亂。
九、反復釣放的「回鍋魚」,出現相當正常的信號時,提竿無魚。應對的辦法一般有二點:浮漂上捋,釣鈍點;放棄大信號,專抓某種特殊的小信——這需要相當的經驗和對浮漂的熟悉程度。
十、浮漂到位後,緩慢上升,這大多是有效魚訊,不管其上升多高,只要上升過程已停頓,即可揚竿。浮漂在停頓後如果有迅速改變方向的斜向入水信號,則可能是大魚就餌,應等漂尾入水後,用力提竿。
(8)大魚漂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按照釣法的不同大致分為軟漂和硬漂兩類。
軟漂主要存在於中國傳統釣法中,軟漂:「主要是指依託於魚線之上進行標記的一種魚漂形式」。
硬漂主要存在於日本的懸錐釣法中,後傳到台灣形成獨特的台式釣法流入中國大陸,最後國人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發展成為今天的獨特的華氏釣法。硬漂:「主要是指獨立於線外單獨存在的一種標記物品」截止2014年市場上普遍所講的魚漂就是指的硬漂。
魚漂多用較輕的材料製作而成,現在的魚漂多為化學製品,或是用鳥類的羽毛、木材、竹材製作,性能各有差異,形狀更是多種多樣。根據魚漂的自重和浮力的不同,可分為中空魚漂和實心魚漂。
中空魚漂的自重小,浮力大,反應靈敏;實心魚漂的穩定性好,但不太靈敏。根據魚漂形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卧漂和立漂。
卧漂就是常說的七星漂,釣魚時數粒浮子散落在水面上,靈敏度高,揚竿時震動小,但不適宜風浪大時垂釣。立漂就是垂立在水中的魚漂,常見的有棒形、錐形、圓形、陀螺形等等。
Ⅸ 魚漂怎麼綁圖解
綁魚漂的方法:
如圖:將浮標的標腳插入到漂坐的小孔中即可,新手切記不要用力過大,否則要麼損毀漂坐,要麼折斷標腳。
從圖中不難看出,浮標是安裝在標坐上的,而不是直接綁在魚線上。而標坐上下由兩粒太空豆固定,同時這兩粒太空豆還起到調節、定位的作用。
1、魚漂的種類:
(1)卧漂大多依其自身的緊密度,用釣線穿過漂體,連接固定。市場上有一種內有小孔的塑料球卧漂,它們中間的小孔,往往比較大,使用時,需穿過線後,插入細竹或木屑加以固定才能使用。
(2)立漂多為單體形的辣椒漂、棒形漂、球形漂。立漂漂體下端都較細,呈圓錐形。使用時,只要將漂尾插入,套在釣線上的橡膠套中即可,比較方便。
2、裝在釣線上的套有兩種:
(1)一種是漁具商店出售的硬橡膠漂套,規格齊全,固定牢靠,比較適用。
(2) 另一種可以自己用自行車氣門芯,剪下一段套在釣線上使用。此法簡單省事,但因松緊度不能適合不同漂尾粗細,所以其牢固度略差。
魚漂的調整方法:
1、空鉤不掛魚食且鉤不放到水底,並且讓鉤懸浮在水深高度的中間,用增減鉛皮的重量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最好要魚漂露出水面四目。待鉤掛上魚食之後放入水裡這時魚漂應該露出水面兩目!這時就可以垂釣了!漂露出水面2到4目都是正常的垂釣數目!
2、如果想提高靈敏度就要減少浮漂露出水面的數目,如果飄過於靈敏就要增加漂露出水面的的數目。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個人習慣可以調4釣2,也可以釣1,釣3,釣4都可以,要根據不同的因素來決定!
3、 另外的一個要素就是把浮漂綁牢,很多新手在起初對漂的綁法不注重,很容易就出現脫漂的尷尬情況。此外調整好的調4釣2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盡量不要改變!但因特殊關系需要改變的話盡量不要改變鉛墜的重量來調整浮漂,要上下移動浮漂的位置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