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顯卡的分類及用途有哪些
顯卡按結構可分為兩大類:
1、A:獨立顯卡,獨立顯卡是指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板的擴展插槽。( 獨立顯卡按介面類型分為ISA顯卡、PCI顯卡、AGP顯卡、PCI-E顯卡。 PCI-E顯卡是現在正在流行的顯卡,它的介面傳輸速度是相當快的。)代表著高性能,高功耗。是市場上大部分游戲玩家的首選。打游戲制圖必備。
B:集成顯卡。 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板上,與主板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現在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目前絕大部分的集成顯卡均不具備單獨的顯存,需使用系統內存來充當顯存,其使用量由系統自動調節;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性能較差,不能對顯卡進行硬體升級;其優點是系統功耗有所減少,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裝機自帶多為焊接在主板上的, 普通性能,低功耗,給無影音需求的人使用。
2、移動端顯卡,又分為獨顯跟集成,屬於台式獨立、集成顯卡的閹割版,便於攜帶,重量低,功耗低,使用與筆記本上。
小編溫馨提示:
由於獨立顯卡有自己的模塊,包括自己的緩存,並且稍微好點的獨立顯卡都有散熱風扇,所以從中我們有可以看出獨立顯卡在技術上也較集成顯卡先進得多,比集成顯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性能,容易進行顯卡的硬體升級;其缺點是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比較適合對配置顯示性能較強的游戲用戶選用,而集成顯卡主要適合對電腦性能要求不高。
② 顯卡的種類有哪些
①集成顯卡
②獨立顯卡
③核芯顯卡
顯卡介紹:
①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介面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
②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
③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
④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民用和軍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MD(超微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2家。
⑤現在的top500計算機,都包含顯卡計算核心。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
集成顯卡:
①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集成在主板上,與其融為一體。
②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
獨立顯卡:
是指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板的擴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核芯顯卡:
是Intel產品新一代圖形處理核心,和以往的顯卡設計不同,Intel憑借其在處理器製程上的先進工藝以及新的架構設計,將圖形核心與處理核心整合在同一塊基板上,構成一顆完整的處理器。
③ 電腦顯卡有幾種類型
從匯流排介面來分,有ISA、PCI、AGP、PCI-E,現在主流顯卡是PCI-E的。
從晶元品牌來分,主流顯卡是NVIDIA、AMD,還有一些比較不常見的像Matrox、S3(現已被VIA收購)等等。
從顯卡的獨立性來分,有獨立顯卡和整合顯卡。
從顯卡的代數來分,有DirectX1顯卡、DX2、DX3、DX5、DX6、DX7、DX8、DX8.1、DX9、DX9.0b、DX9.0c、DX10、DX10.1和DX11顯卡,現在主流的是DX10顯卡和DX11顯卡。
④ 什麼是顯卡類型哪種好
一、集成顯卡
1、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集成在主板上,與其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性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卡進行硬體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頻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實現軟體升級來挖掘顯示晶元的潛能。
2、集成顯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獨立顯卡。
3、集成顯卡的缺點:性能相對略低,且固化在主板或CPU上,本身無法更換,如果必須換,就只能換主板。
二、獨立顯卡
1、獨立顯卡是指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板的擴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2、獨立顯卡的優點:單獨安裝有顯存,一般不佔用系統內存,在技術上也較集成顯卡先進得多,比集成顯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性能,容易進行顯卡的硬體升級。
3、獨立顯卡的缺點: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需額外花費購買顯卡的資金,同時(特別是對筆記本電腦)佔用更多空間。
4、由於顯卡性能的不同對於顯卡要求也不一樣,所以現在獨立顯卡實際分為兩類,一類專門為游戲設計的娛樂顯卡,一類則是用於繪圖和3D渲染的專業顯卡。當前性能最強用於游戲的獨立顯卡分別是英偉達的GTX690和AMD的HD7990,而目前用於3D繪圖的獨立顯卡則是英偉達的Q6000。
三、核芯顯卡
1、核芯顯卡是Intel產品新一代圖形處理核心,和以往的顯卡設計不同,Intel憑借其在處理器製程上的先進工藝以及新的架構設計,將圖形核心與處理核心整合在同一塊基板上,構成一顆完整的處理器。智能處理器架構這種設計上的整合大大縮減了處理核心、圖形核心、內存及內存控制器間的數據周轉時間,有效提升處理效能並大幅降低晶元組整體功耗,有助於縮小了核心組件的尺寸,為筆記本、一體機等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更大選擇空間。
2、核芯顯卡和傳統意義上的集成顯卡並不相同。筆記本平台採用的圖形解決方案主要有「獨立」和「集成」兩種,前者擁有單獨的圖形核心和獨立的顯存,能夠滿足復雜龐大的圖形處理需求,並提供高效的視頻編碼應用;集成顯卡則將圖形核心以單獨晶元的方式集成在主板上,並且動態共享部分系統內存作為顯存使用,因此能夠提供簡單的圖形處理能力,以及較為流暢的編碼應用。相對於前兩者,核芯顯卡則將圖形核心整合在處理器當中,進一步加強了圖形處理的效率,並把集成顯卡中的「處理器+南橋+北橋(圖形核心+內存控制+顯示輸出)」三晶元解決方案精簡為「處理器(處理核心+圖形核心+內存控制)+主板晶元(顯示輸出)」的雙晶元模式,有效降低了核心組件的整體功耗,更利於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
3、核芯顯卡的優點:低功耗是核芯顯卡的最主要優勢,由於新的精簡架構及整合設計,核芯顯卡對整體能耗的控制更加優異,高效的處理性能大幅縮短了運算時間,進一步縮減了系統平台的能耗。高性能也是它的主要優勢:核芯顯卡擁有諸多優勢技術,可以帶來充足的圖形處理能力,相較前一代產品其性能的進步十分明顯。核芯顯卡可支持DX10/DX11、SM4.0、OpenGL2.0、以及全高清Full HDMPEG2/H.264/VC-1格式解碼等技術,即將加入的性能動態調節更可大幅提升核芯顯卡的處理能力,令其完全滿足於普通用戶的需求。
4、核芯顯卡的缺點:配置核芯顯卡的CPU通常價格較高,同時其難以勝任大型游戲。
⑤ 顯卡是怎麼分類的
顯卡的分類
在IT產業發展過程中最富創新和挑戰意義的產品除了CPI.J外,當屬圖形產品了。
從宏觀的角度看,當前圖形圖像產品大致可以分為3大類:純二維(2D)產品、純三維(3D)產品、二維 三維(2D 3D)產品。而區別3類產品的硬體因素主要有兩個:核心加速晶元和顯示存儲器。
(1)純二維(2D)產品:該類產品使用一塊計算x軸和y軸像素的處理晶元,顯卡內存為低速顯示內存,因此在處理高解析度的圖形資料時,會出現嚴重的閃爍現象,對人的眼睛傷害極大,且處理數據速度減慢,惟一的優勢在於低廉的價格。
(2)純三維(3D)產品:在專業3D領域中有極強的優勢。並與相應的專業3D軟體配合使用,可以實時處理表現力復雜的3D模型。不過,其弱點也比較突出:一是必須使用能與硬體配合的專用3D軟體,否則硬體優勢無法發揮;二是在2D方面的表現不盡理想,解析度一般為640×480、800×600,刷新率在75Hz以下,色彩精度大部分為16位色,而且處理微軟Office 97系列、Adobe Photoshop(廣告設計專用)、Premiere(影視特技專用)等圖形軟體的速度相對較慢;三是多媒體功能方面不能擴展,如視頻會議、電視、解壓、PC轉Tv、DVD播放等方面。
(3)二維 三維(2D 3D)產品:該類產品是目前的主流產品。在2D技術方面,這種產品的性能已經非常完善,解析度達到1900×1200,刷新率達到85Hz,色彩精度達到32位,帶寬達到220MHz,這些高性能、穩定的指標可極大范圍地保護眼睛,在處理文字表格等文件時速度較快,廣告、動畫、影視的效果也精確逼真。在3D技術方面,極大范圍地容納了最新3D技術,如3DS MAX、OpenGL、AutoCAD、MicroStation、DirectDRAW等,使普通用戶在PC機上就可以領略到3D技術的精妙。
這是復制的。。GT後面的數字是型號。越大越好
⑥ 電腦顯卡有哪幾個類型
顯卡:PCI-E
*16(2.0),現在新機器基本都是pci-e的介面,只不過有些是1.0規范,有些是2.0,當然2.0更好也更貴,不過介面都一樣,都能插上。
內存:ddr2和ddr3,一般都是用ddr2,很實在。如果不在乎錢的話可以考慮ddr3。
cpu:都一樣。amd的是am2+,intel的是775。現在裝機兩個平台的主板一般帶的都是各自的這種介面。
⑦ 電腦顯卡是怎麼分類的
顯示晶元市場里除了集成顯卡之外,就是nVIDIA和ATI兩強爭霸的局面,就好象CPU領域里AMD與Intel的情形一樣。
集成顯卡是將顯示內存與主板上的內存共享,通過北橋晶元控制,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數據輸出通道給顯卡,而快慢就取決於這個通道的大小和數據傳輸的速度
顯卡主要性能指標:
顯存大小
顯示內存與系統內存的功能一樣的,只是顯存是用來暫時存儲顯示晶元處理的數據,系統內存是用來暫時存儲中央處理器處理的數據。在屏幕上看到的圖象數據都是存放在顯示內存里的。顯卡達到的解析度越高,屏幕上顯示的象素點就越多,所需的顯存也越多。
顯存帶寬
顯存帶寬是指顯示晶元與顯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它以位元組/秒為單位。顯存帶寬是決定顯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細(高解析度)、色彩逼真(32位真彩)、流暢(高刷新速度)的3D畫面,就必 須要求顯卡具有大顯存帶寬。
顯存帶寬的計算公式為:顯存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
例如:一款顯存頻率為500MHZ,顯存位寬為128bit的顯卡,它的顯存帶寬為500×128/8=8GB/S
目前大多中低端的顯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顯存帶寬,而對於高端的顯卡產品則提供超過20GB/s的顯存帶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購買顯存帶寬大的顯卡,這是一個選擇的關鍵。色深
色深是指在某一解析度下,沒一個象素點可以有多少種色彩來描述,它的單位是bit。例如8位的色深是將所有顏色分為256種。把所有顏色簡單的分為256種太少了點,因此定義了一種增強色的概念來描述色深,它是指16位的色深。在此基礎上還定義了真彩24位和32位色等。
顯示解析度
顯卡解析度是指顯卡能在顯示器上描繪點數的最大數量,通常以「橫向點數*縱向點數」表示。
刷新頻率
刷新頻率是指圖象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也即屏幕上的圖象每秒鍾出現的次數,它的單位是HZ。刷新率不光和顯卡有關而且跟顯示器也有關系。
⑧ 顯卡分哪幾種類型。怎麼區別。
顯卡分獨立顯卡、集成顯卡和核芯顯卡,區別為:性質不同、圖形核心不同、功耗不同。
一、性質不同
1、獨立顯卡:獨立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
2、集成顯卡: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集成在主板上,與其融為一體的元件。
3、核芯顯卡:核芯顯卡是將圖形核心與處理核心整合在同一塊基板上,構成一個完整的處理器。
二、圖形核心不同
1、獨立顯卡:獨立顯卡擁有單獨的圖形核心和獨立的顯存,能夠滿足復雜龐大的圖形處理需求,並提供高效的視頻編碼應用。
2、集成顯卡:集成顯卡將圖形核心以單獨晶元的方式集成在主板上,並且動態共享部分系統內存作為顯存使用,因此能夠提供簡單的圖形處理能力,以及較為流暢的編碼應用。
3、核芯顯卡:核芯顯卡將圖形核心整合在處理器當中,進一步加強了圖形處理的效率,並把集成顯卡中的「處理器+南橋+北橋」三晶元解決方案精簡為「處理器十主板晶元」的雙晶元模式,帶來充足的圖形處理能力。
三、功耗不同
1、獨立顯卡:獨立顯卡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需額外花費購買顯卡的資金。
2、集成顯卡:集成顯卡功耗低、發熱量小。
3、核芯顯卡:核芯顯卡由於新的精簡架構及整合設計,核芯顯卡對整體能耗的控制更加優異,高效的處理性能大幅縮短了運算時間,進一步縮減了系統平台的能耗。
⑨ 什麼是電腦顯卡 電腦顯卡分類介紹
電腦顯卡按照存在位置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兩大類。
集成顯卡:
一種是指主板晶元組集成了顯示晶元,運用這種晶元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獨顯就實現顯示功能,滿足一般的家庭影音娛樂和辦公使用,節省購買獨顯的開支。集成顯卡的主板一般不帶有顯存,運用系統的一部分內存作為顯存。
一種是指處理器內部集成了顯示晶元,即「核顯」。一般分為AMD現在的「APU」和英特爾的「核芯顯卡」。顯存同樣從內存分享而來,由於核顯性能的飛躍,現在的核顯對內存性能的依賴很嚴重,還會較大程度的影響處理器的性能。
獨立顯卡:
獨立顯卡,簡稱獨顯,是指成獨立的板卡存在,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介面上的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佔用系統內存(但當獨立顯存不夠用時可以共享內存作為顯存),而且技術上領先於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