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excel里如何輸入一個數字的平方或者立方這幾種都是計算方法,我要的是寫法
輸入寫法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格式→單元格→數字→文本。然後輸入;
第二種:先輸入一個單引號,然後輸入。
⑵ 古代人的計算方法有(3個)
1、結繩計數
結繩計數這種方法,不但在遠古時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來。
如藏族、彝族等,雖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識字的人中間都還長期使用這種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就收藏著一副高山族的結繩,由兩條繩組成:每條上有兩個結,再把兩條繩結在一起。
有趣的是,不但我們東方有過結繩,西方也結過繩。看樣子,咱們這個星球早就像個地球村了,只不過那時還沒有電報電話。傳說古波斯王有一次打仗,命令手下兵馬守一座橋,要守60天。
為了讓將士們不少守一天也不多守一天,波斯王用一根長長的皮條,把上面系了60個扣。他對守橋的官兵們說:「我走後你們一天解一個扣,什麼時候解完了,你們就可以回家了。」
2、書契記數
書契記數是指古代記數結繩方法之後出現的記數方法。當時主要用於剩餘糧食數量的記數。書契記數是用刻刀將數刻在獸骨、竹木、龜甲、土石崖上,以便長久保存,不易損壞。
書契記數記事記錄方法一般是在原始社會的後期,漢代徐岳在《數術記遺》一書中,記明書契始於黃帝,有「十等」記法。
3、算籌
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發現,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一般長為13--14cm,徑粗0.2~0.3cm,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系在腰部隨身攜帶。
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擺弄。別看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國數學史上它們卻是立有大功的。而它們的發明,同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4、珠算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2008年6月14日,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申報的珠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是中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5、割圓術
3世紀中期,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首創割圓術,為計算圓周率建立了嚴密的理論和完善的演算法,所謂割圓術,就是不斷倍增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求出圓周率的方法。
⑶ 數學簡便計算,有哪幾種方法
數學簡便計算方法:
一、運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
簡便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
ax(b+c)=axb+axc
cx(a-b)=axc-bxc
例1:38X101,我們要怎麼拆呢?看誰更加的靠近整百或者整十,當然是101更好些,那我們就把101拆成100+1即可。
38X101
=38X(100+1)
=38X100+38X1
=3800+38
=3838
例2:47X98,這樣該怎麼拆呢?要拆98,使它更接近100。
47X98
=47X(100-2)
=47X100-47X2
=4700-94
=4606
二、基準數法
在一系列數中找出一個比較折中的數來代表全部的數,要記得這個數的選取不能偏離這一系列數。
例: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10310+1
=10311
三、加法結合律法
對加法結合律(a+b)+c=a+(b+c)的運用,通過改變加數的位置來獲得更簡便的運算。
例: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30
四、拆分法
顧名思義,拆分法就是為了方便計算把一個數拆成幾個數。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注意不要改變數的大小哦!
例: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1000
五、提取公因式法
這個方法實際上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將相同因數提取出來。
例:
0.92×1.41+0.92×8.59
=0.92×(1.41+8.59)
=9.2
⑷ 數學簡便計算,有哪幾種方法
簡便計算主要有三大方法,分別是加減湊整、分組湊整、提公因數法。
它採用數學計算中的拆分湊整思想,通過四則運算規律,從而簡化計算。
就像68+77=?
大多數人不一定立刻能算出結果,
如果換成70+75=?
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一口算出和是145。
這里其實就是把77拆分成2+75,
68+77
=68+2+75
=70+75
=145
遇見復雜的計算式時,
先觀察有沒有可能湊整,
湊成整十整百之後再進行計算,
不僅簡便,而且避免計算出錯。
①加減湊整
【例題1】999+99+29+9+4=?
題中999,99,29,9這四個數字與整數1000,100,30,10都是相差1,4就可以拆分成1+1+1+1,把這4個1補到999,99,29,9上,原式就可以簡化成:
999+99+29+9+4
=999+99+29+9+1+1+1+1
=999+1+99+1+29+1+9+1
=1000+100+30+10
=1140
【例題2】5999+499+299+19=?
看完例1,再來看看例2,還是末位都是9,自然要用我們的湊整法了,不過稍有不同,因為例2中沒有4來拆分成1+1+1+1。
沒有槍沒有炮,自己去創造!
先把它加上1+1+1+1,然後再減去4,不就相當於式子加了一個0嗎?
5999+499+299+19
=5999+1+499+1+299+1+19+1-4
=6000+500+300+20-4
=6816
②分組湊整
在只有加減法的計算題中,將算式中的各項重新分下組湊整,也可以使計算非常方便。
【例題3】100-95+92-89+86-83+80-77=?
題目中的兩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硬算是非常費勁的,但是似乎又不能拆分湊整,再觀察題目可以發現從第2個數95起,後面的數都比前一個小3。
根據加法減法運算性質,我們給相鄰的項加上括弧。
100-95+92-89+86-83+80-77
=(100-95)+(92-89)+(86-83)+(80-77)
=5+3+3+3
=14
湊整法不僅可以用在加減計算中,乘除加減混合運算也常常會考到。
③提取公因數法
這就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數,
又稱為提取公因數法。
如果沒有公因數,我們可以採取乘法結合律變化出公因數。
a×b=(a×10)×(b÷10),
a×b÷c=a÷c×b,
a×b×c=a×(b×c)。
【例題4】47.9x6.6+529x0.34=?
很明顯題目中的6.6+3.4=10,我們想辦法湊出一個3.4,這就用到了a×b=(a×10)×(b÷10)。但是即使10湊出來,仍然不能提取公因數來簡便計算,這就得用到乘法分配律,52.9x3.4=(47.9+5)x3.4,創造出一個47.9,方便我們提取公因數。
47.9x6.6+529x0.34
=47.9x6.6+529÷10x10x0.34
=47.9x6.6+(47.9+5)x3.4
=47.9x(6.6+3.4)+17
=496
簡便計算的考察重點在於四則運算規律的靈活運用,方法掌握的基礎上,對於四則運算規律必須牢記在心,才能更好地理解運用。
⑸ 成本核算都有哪幾種方法
1、品種法
2、分批法
3、逐步結轉分步法
4、平行結轉分步法
5、作業成本法
6、分類法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5)都是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製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⑹ 計算時間的方式有哪幾種
計算時間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小時。一般是截止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例如1點到10點,中間是10-1=9個小時。
2、天數。一般是截止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加1。例如。1號到10號是10天時間,如果10-1=9,只有9天,實際有10天,所以加1。
3、月數和年數的計算方法應該和天數一樣。
相關內容解釋
時間的自然單位有3種:日、月和年。它們都是天體運行的周期。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同時沿著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地球上由此產生了晝夜交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隨著太陽在地面上的直射點不斷由東向西移動,晝半球和夜半球在相互交替中,白天變成黑夜,黑夜又變成了白天。
地球自轉的結果,產生了天然的時間單位——日。日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比它更小的單位就是時、分和秒,都是日的等分。
⑺ 14-6都有哪些計算方法,以及每種方法的道理是什麼。
計算14-6,①從14開始,倒數 6個數,就等於減了6個1——13、12、11、10、9、8。
②是把減6分成兩步,減4再減2——14-4=10,10-2=8。③是把被減數14分成10和4,先算10-6=4,4+4=8——相當於把14-6變成了10+4-6;④是利用加減法的互逆關系進行計算——因為8+6=14,所以14-6=8。⑤6-4=2,10-2=8——被減數的個位4比減數少2,所以,把個位的4減完以後,還要從10裡面再減去2.
⑻ 傳統的數值計算方法包括哪些內容現在的數值計算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計算機和計算方法的飛速發展,幾乎所有學科都走向定量化和精確化,從而產生了一系列計算性的學科分支,如計算物理、計算化學、計算生物學、計算地質學、計算氣象學和計算材料學等,計算數學中的數值計算方法則是解決「計算」問題的橋梁和工具。我們知道,計算能力是計算工具和計算方法的效率的乘積,提高計算方法的效率與提高計算機硬體的效率同樣重要。科學計算已用到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
數值計算方法,是一種研究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數值近似解方法, 是在計算機上使用的解數學問題的方法,簡稱計算方法。
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都要用到各種計算方法。 例如,在航天航空、地質勘探、汽車製造、橋梁設計、 天氣預報和漢字字樣設計中都有計算方法的蹤影。
計算方法既有數學類課程中理論上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又有實用性和實驗性的技術特徵, 計算方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 在70年代,大多數學校僅在數學系的計算數學專業和計算機系開設計算方法這門課程。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 現在計算方法課程幾乎已成為所有理工科學生的必修課程。
計算方法的計算對象是微積分,線性代數,常微分方程中的數學問題。 內容包括:插值和擬合、數值微分和數值積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直接法和迭代法、 計算矩陣特徵值和特徵向量和常微分方程數值解等問題。
⑼ 排列組合A和C都有哪些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1)排列數公式
排列用符號A(n,m)表示,m≦n。
計算公式是:A(n,m)=n(n-1)(n-2)……(n-m+1)=n!/(n-m)!
此外規定0!=1,n!表示n(n-1)(n-2)…1
例如:6!=6x5x4x3x2x1=720,4!=4x3x2x1=24。
(2)組合數公式
組合用符號C(n,m)表示,m≦n。
公式是:C(n,m)=A(n,m)/m!或C(n,m)=C(n,n-m)。
例如:C(5,2)=A(5,2)/[2!x(5-2)!]=(1x2x3x4x5)/[2x(1x2x3)]=10。
(9)都是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排列有兩種定義,但計算方法只有一種,凡是符合這兩種定義的都用這種方法計算;定義的前提條件是m≦n,m與n均為自然數。
(1)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
(2)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