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熱電偶能產生多大電流(功率)
核動力衛星上的核電池輸出能達到千瓦級,其中早期有用熱電偶溫差發電的,效率再低幾百瓦應該有吧;邊遠地區用的煤油燈發電能帶收音機,上百毫安電流要有;不過都是半導體熱電偶。
金屬熱電偶的發電效率只有約2%,偶絲頭上那一點能有多點熱量?再來個2%可以忽略不計。
曾經用一台動圈式標准表測毫伏值,其最小量程30mV/30μA(電壓電流為同一檔)結果鎳鉻鎳硅400℃時測出的毫伏值偏低很多,說明此時輸出功率不足 30mV×30μA 。
Ⅱ 用萬用表測出熱電偶的電壓值或電阻值,如何計算溫度什麼原理
熱電偶的原理,2個不同的金屬組成的閉合迴路,金屬接觸點2端存在溫度差異時,會形成電勢。
這就是塞貝克電勢,主要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組成。
熱電阻的工作原理是任何的金屬的電阻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不同材料製成的熱電偶,他的分度號也是不同的,一般有K,N,E,J,S等分度號熱電偶。用表測出電壓後,再查相應的熱電偶分度表即可得到測出電壓值的相對應的溫度。
正溫度系數的常見熱電阻分鉑熱電阻和銅熱電阻,它們也有相對應分度號(水三相點溫度時測得的熱電阻阻值就是它的分度號),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是線性關系。
負溫度系數的電阻是半導體熱敏電阻,它一般是以常溫時測的電阻值為型號。此類電阻溫度與阻值的關系為非線性。需要與其他電路配合測溫。
Ⅲ 關於熱電偶計算問題
當熱電偶與補償導線連接處溫度高於控制室溫度時 補償導線補償電勢正應該熱電偶產生熱電勢【加上】補償導線產生補償電勢接反了相當於加上了負值會使指示偏低;
當熱電偶與補償導線連接處溫度低於控制室溫度時 補償導線補償電勢負應該熱電偶產生熱電勢【減去】補償導線產生補償電勢接反了相當於減去了負值會使指示偏高;
當熱電偶與補償導線連接處溫度等於控制室溫度時補償導線補償電勢零對測量沒有影響
E=Ek(t,tc)-Ek(tc,t0)+Ek(t0,0)
=12.029-2.023-(2.023-0.798)+0.798
=9.759mV
查表可得溫度約為240。C
Ⅳ 熱電偶怎樣算溫度
【1】熱電偶冷端補償計算方法:從毫伏到溫度:測量冷端溫度,換算為對應毫伏值,與熱電偶的毫伏值相加,換算出溫度。從溫度到毫伏:測量出實際溫度與冷端溫度,分別換算為毫伏值,相減後得出毫伏值,即得溫度。
【2】注意事項: 熱電偶測量溫度時要求其冷端(測量端為熱端,通過引線與測量電路連接的端稱為冷端)的溫度保持不變,其熱電勢大小才與測量溫度呈一定的比例關系。 若測量時,冷端的(環境)溫度變化,將嚴重影響測量的准確性。在冷端採取一定措施補償由於冷端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稱為熱電偶的冷端補償正常。
Ⅳ K型熱電偶 的電流是多少
K型熱電偶也即鎳鉻-鎳硅熱電偶,常用熱電偶分度號有S、B、K、E、T、J等,這些都是標准化熱電偶。
熱電偶的原理:它是將兩種不同材料的金屬導體組成閉合迴路,一端放在被測介質中感受溫度變化,稱為熱端,另一端為冷端。當冷端和熱端溫度不同時,在迴路中就會產生一定方向和大小的電勢,如此使冷端溫度不變,則熱電勢只與另一端溫度相關,這樣,只要測得熱電勢的大小即可知道溫度的大小。
所以熱電偶的電流可以不考慮,測量它的毫伏電勢就行啦。
K型熱電偶,它是一種能測量較高溫度的廉價熱偶。由於這種合金具有較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可適用於氧化性或中性介質中。它可長期測量1000度的高溫,短期可測到1200度。它不能用於還原性介質中,否則,很快腐蝕,在此情況下只能用於500度以下的測量。它比S型熱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復性很好,產生的熱電勢大,約為0.041mV/度,因而靈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線性很好。雖然其測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滿足工業測溫要求,所以它是工業上最常用的熱電偶。
Ⅵ 熱電偶的工作原理
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
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迴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迴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熱電動勢,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
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於某個恆定的溫度下。根據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數關系,製成熱電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溫度在0℃時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在熱電偶迴路中接入第三種金屬材料時,只要該材料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將保持不變,即不受第三種金屬接入迴路中的影響。
因此,在熱電偶測溫時,可接入測量儀表,測得熱電動勢後,即可知道被測介質的溫度。熱電偶測量溫度時要求其冷端(測量端為熱端,通過引線與測量電路連接的端稱為冷端)的溫度保持不變,其熱電勢大小才與測量溫度呈一定的比例關系。
若測量時,冷端的(環境)溫度變化,將嚴重影響測量的准確性。在冷端採取一定措施補償由於冷端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稱為熱電偶的冷端補償正常。與測量儀表連接用專用補償導線。
熱電偶冷端補償計算方法:
從毫伏到溫度:測量冷端溫度,換算為對應毫伏值,與熱電偶的毫伏值相加,換算出溫度;
從溫度到毫伏:測量出實際溫度與冷端溫度,分別換算為毫伏值,相減後得出毫伏值,即得溫度。
(6)電熱偶電流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1、裝配簡單,更換方便;
2、壓簧式感溫元件,抗震性能好;
3、測量精度高;
4、測量范圍大(-200℃~1300℃,特殊情況下-270℃~2800℃);
5、熱響應時間快;
6、機械強度高,耐壓性能好;
7、耐高溫可達2800度;
8、使用壽命長。
結構要求
1、組成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
2、兩個熱電極彼此之間應很好地絕緣,以防短路;
3、補償導線與熱電偶自由端的連接要方便可靠;
4、保護套管應能保證熱電極與有害介質充分隔離。
參考資料:網路-熱電偶
Ⅶ 一個12KW的熱電偶 接到380V電壓上,其電流是多大,怎麼算
沒有這樣的熱電偶,你說的是電阻絲吧?
電阻絲的功率因數接近1,可按1計算。
12kW電阻絲,接到380V電網上,
如果是三相,電流I=P/1.732U=12000/1.732*380≈18.2A;
如果是單相,電流I=P/U=12000/380≈31.6A。
Ⅷ 熱電偶知道電流如何計算出溫度
熱電偶種類有幾種,常用的是K型熱電偶,測溫在1100度以下。不管那種熱電偶,它的電阻變化都隨溫度變化呈指數量變化的,也就是說它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或降低都是有規律性的,根據這個特性,在電路中把熱電偶阻值變化信號放大後再處理,就可測溫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