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觀音菩薩上香正確方法
給觀音菩薩上香的正確方法一般是如下:
一、一定要上天然香給觀音菩薩,切勿上化學香或者劣質香,這樣是有害無吉,得不到其庇佑加持的。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官網定好點的天然香供奉為好。
二、這個上香的手法是: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
三、上香時,你的心態要平靜的同時也要心誠。切勿想一些歪斜的東西。
四、上香給觀音菩薩,可以同時念著觀音菩薩的佛號的,這樣更如法,更圓滿。
此外,想要更得觀音菩薩加持庇佑,得福得佑;可以同時佩戴一款觀音菩薩吉祥物在身的,這個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官網定無相觀音菩薩吊墜佩戴即可。
B. 怎樣給觀音菩薩上香步驟及講究
通常上三柱香。
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並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項)懺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C. 大願法師:怎麼如法禮拜觀音菩薩
禮拜供養,這裡面講到乃至於「一時禮拜供養」觀音菩薩都有無量的福德。我們要把這個「禮拜供養」分四個方面來略解說一下——
第一個方面,我們怎麼去禮拜觀音菩薩才是正確的呢?一邊打妄想一邊禮拜,當然不正確。散亂心、傲慢心去禮拜,當然不正確。其實我們要以什麼方式來禮拜?要知道,以菩薩心中的眾生來頂禮眾生心中的菩薩,這樣子來禮拜就對了,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然就能夠感應道交。我們是眾生,但是我們在觀世音菩薩的心裏面,我們頂禮的菩薩在哪裡?也是在我們真如妙心裏面的觀世音菩薩,所以以菩薩心中的眾生來頂禮眾生心中的菩薩,這樣子就能夠感應道交。
第二個方面,要有空性智慧,要觀「能禮所禮性空寂」,要「了不可得」,才是真心禮拜供養,才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所以我們禮佛的時候都要念一個偈子,「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好像帝釋天的因陀羅網寶珠一樣,「如帝珠」。「觀音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觀音前,頭面接足皈命禮。」這樣子的頂禮是有空性智慧的頂禮,是比較正確的。當然如果你有學金剛乘,你能夠作觀修,按照皈依境或者資糧田的觀修方法,按照普賢菩薩的方法去化微塵數身禮微塵數佛,當然更加是不可思議。
第三個方面我們講供養,要知道諸佛如來,乃至於觀世音菩薩,他們都已經是遠離了我執,已經是斷盡了一切貪毒煩惱,完全不需要這些虛幻不實的供養。其實我們向諸佛菩薩、向觀世音菩薩獻供養,完全是為了讓我們有積累福德智慧資糧的機會,不是說佛菩薩需要我們這個供養,這樣子要明白。
第四個方面,我們要知道,諸佛如來是菩提心已經圓滿成就了,所以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放棄利益眾生,不會因為你不供養就不加持你,只要你有虔誠心,乃至於你獻上一捧沙都能夠感應道交。在諸佛如來、觀世音菩薩了知一切的大智慧中,眾生任何的起心動念都能夠無餘地了知,乃至於你起微小的對觀世音菩薩一絲一毫的信心,觀世音菩薩都能夠無余了知,都能夠讓這個善根增長,讓我們福德增長,智慧成熟,所以向諸佛菩薩祈禱,向觀世音菩薩祈禱,一定能夠蒙感應,一定能夠得加被。所以我們要知道,對觀世音菩薩獻供養,實際上是一種斷除我執的法門,斷除對於財物的貪執,然後進一步斷除對自己身體的貪執,這樣子來與觀世音菩薩,與諸佛如來相應的修法。
有些人他不懂,他來拜佛,拿一點水果來供佛,供三寶,是抱著一種交換的心態,抱著一種做生意的心態。這個就完全錯了,所以你千萬不要抱著一種做生意的心態,一種交換的心態來供佛,來供觀音菩薩。愚痴的凡夫他往往都是很愚蠢地認為:「我向佛菩薩獻上了供養,向觀世音菩薩獻上了供養,佛菩薩、觀音菩薩一定要保佑我滿願,不然就是佛不靈」。
這個是很愚痴,你自己試問一下,佛陀要你這個供養干什麼?佛陀福德智慧兩足尊。並且佛陀他是已經斷盡了貪煩惱,已經斷盡了我執,佛陀要你這個供養干什麼?佛陀萬德庄嚴,是一切眾生福德的源泉,我們福報的源泉是在三寶那裡,在佛菩薩那裡。所以我們要知道,供佛是為了表達我們的至誠心,並且是善巧方便斷我們對自身財物的貪執,從這個斷對財物的貪執開始,漸漸地斷掉對身體的貪執,然後更進一步來斷人我執,斷法我執,以這個方便來讓我們斷執著。
如果沒有一個至誠心,只是以一個貪心,希望能夠以小博大,做生意一樣,一本萬利,我供上一個蘋果,然後我出去就發財了。以這樣子的貪嗔痴三毒的心,怎麼可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呢?怎麼可能得到感應呢?
所以要從這四個方面來理解「禮拜供養」,這樣子才是正確的,要扭轉愚痴的凡夫那種錯誤的知見。
D. 一般拜祭觀音的步驟是怎樣的
觀音菩薩一般不拜祭。一般的是供養,或上供。和你平常一樣的供啊。把你最喜歡的用心供上就好了。供多少不是重要的。最後是你吃了。上供是表法的。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供果,果就是代表果報,是我們所希求的。燈的意義是象徵著智慧、光明。水代表心,水要清凈,表清凈心。
E. 怎麼樣恭請觀音菩薩才真正如理如法恭請觀音菩薩講究哪些正式儀軌觀音菩薩有多少本尊怎麼辦
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法象,無論那種法象只要誠心供奉供養,都可以在初一和十五或菩薩成道日恭請供奉,每日三柱清香,如果很忙就初一和十五上三柱清香就可以,供品選鮮花水果就可以(忌葷腥),法象前可以放一小碗水,每天可以喝,是用來加持的,這樣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心中有菩薩,就是不供奉法象供奉在心中也很靈驗的,更何況是供奉法象呢,<普門品>中已經講過了,一心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功德如恆河沙數,無窮無盡.更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更何況是供養.願觀世音菩薩大悲之力加持善良的你.
F. 在家拜菩薩像,要怎麼拜具體的方法,比如口中誦什麼,要磕幾次頭,跪拜幾下之類的,越詳細越好。
在家禮佛儀式:http://www.zhfgwh.com/lifo/lfzs/11497.html
1、 兩手十指並攏合掌當胸,距胸一拳遠,站離拜墊約三寸,兩足成八字,左右足跟距約二寸,足尖距約八寸。
2、 身前躬,同時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心;兩膝分開跪於拜墊上。
(沒有跪拜用的蒲團,可以直接跪在地板上)
3、 左掌按於拜墊左前方。
4、 右掌移至拜墊右前方,兩掌距六寸許。兩肘對兩膝。
5、 兩足尖往後滑,使足背挨拜墊,臀部盡量下坐,不要抬起。
6、 頭叩於兩掌中間的拜墊上。
7、 兩掌向外翻轉,令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故曰頭面接足禮)
8、 兩手屈指如輕握拳,立即邊翻轉邊伸直手指,令手心按於原處。
9、 頭抬起。
10、右掌移至拜墊中心。
11、足尖前移,令足心著墊,臀部抬起,兩膝離墊,起身。
12、同時左掌離墊,移至胸前如合掌狀。
13、右掌撐起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遞加。
14、拜畢尚有一禮,名曰問訊,當拜畢兩手當胸時,鞠躬,將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後,將雙手食指豎起相合,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間齊,再邊徐徐下移至腹前,邊右手置於左手之上,(手心向上),兩大拇指相注,手便散開而退。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
如果樓主有持咒習慣的話,可以在漱洗、整裝、肅容後,先念21遍凈法界真言、7遍凈三業真言、3遍壇前普禮真言
(前二者隨意或站在佛台前合十念誦,壇前普禮真言一邊拜一邊念)
G. 怎樣供養佛菩薩
仁者吉祥!願這些回答能夠解你疑惑:
1、心潔凈則生光明,凈心供養,以善供養,是最好的開光;
2-4、佛佛一佛,並無分別,菩薩以慈悲心渡眾生,如我們的慈悲心生起了,在任何佛菩薩像前念任何經典,都是一樣的;
5、供養前潔凈身心,勿吃蔥、蒜、韭、洋蔥,如吃了應先漱口;
6、禮佛前要放下外緣,靜心無念,是最殊勝;
7、供香一支、3支都可,禮佛講心的虔誠,不講香的數量,如無香在手,合掌躬身即可;
8、不落臟物即可,十分三世處處佛菩薩,個個頭頂肩挑的救度眾生,怕什麼!
9、有條件應供可飲用的干凈水,隔天換掉,可以喝;過時了,可以澆花;或傾於屋前後,觀想是觀音菩薩的甘露澆灑眾生,令無量眾生同沾法喜,離苦得樂,此上上善也!
願仁者多參閱佛法經典,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煩惱自當日日減少的。
阿彌陀佛!
H. 如何禮拜觀音菩薩
要修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要
一.觀世音菩薩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難的加持、護佑:1.事苦:水、火難; 羅剎、夜叉難; 枷鎖、王難; 怨賊、遇險等難......包含攝受一切果報苦。 2.因苦:淫慾(過分貪心、侵佔) 瞋恚(怨恨心)愚痴(沒有智慧)..... 包含攝受一切煩惱苦。
(二)與樂加持力:求財寶、求地位、求名聞; 求眷屬、求子女、求壽命等......一切都能如願之加持(幫助)。
( 三)度脫的加持力(事相作用 ):以身口意三輪,三十二應身(實無量應身)度三乘; 度天類、(六種)、人類(十五種); 度八部(八種);度執金剛(一種); 度人非人等(包含攝受一切種類)。
二.怎麼得到加持? :修因。
(一)學修、分別之教理: 1.教---獲得加持之法: 有真誠、決定、信樂 如法取得「三體」(身口意清凈)而且行持無犯,犯已還凈; 忍定,業因報果; 黑白(善惡)二業取善舍惡; 懺悔洗滌過去、今日之惡業,防止未來之黑惡業;以上四條若能切實修行,即能獲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離三寶之加持,並能轉起獲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斷集,幕滅修道(四聖諦);勤修戒定慧,出世為懷而重戒律 ;(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願心,菩薩戒行(此獲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 2.理-----感應道交,之理 : 能感應 1.真誠三歸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斷 ;智慧如日月徹照。2.知業果取捨,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無為,無為有不生(故空)。4.懺悔身心潔,王宮任你行(故凈)。5.以菩提心 持戒與行事,源泉來至大悲心和悲智雙運。感應時的情形---自己如滴水匯入到觀世音菩薩大悲智海,激起種種波瀾浪涌。 不能感應:1障蓋(業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見日。2缺戒亂因果,能加力不應。3加持若磁石,非鐵不能引。 信樂自心清凈意 平等無砠菩提心 無畏(能摧破)無流(除煩惱流)度(眾生)攝(自己)行(為) 能與觀音心相應 。
怎樣修行? 正修: 1.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喃摩):歸依 崇尚 敬禮 信順 愛慕 欽仰 不離 求救 賜於,,,,有無量義。總說清凈身口意三門,歸投供獻得菩薩三輪加持,無余獲得。 觀:觀真,攝一切法生無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觀。 世音:觀俗,觀世間一切萬物十界如等;同時具足相應而成 ;這一大緣起的顯現。此所顯現,無常剎那,如幻如化。 菩薩:由前歸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觀音自在。 觀幻夢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樂,自他全具智、斷、悲三德,等觀世音。諸觀世音,交光互遍,(佛心、眾生心、我心);成大加持 正確知明以上義理,正念不失;以七字聖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心為其所緣系,攝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獲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繼者,就是肉身成佛。 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懇切稱名,福不唐捐;要喜歡凈土,決定往生。
(二)助修 (事修) 1禮拜 (諸佛) 2贊嘆 (宣傳) 3供養(修福) 4懺悔(消業) 5隨喜功德 (擴展法力) 6請宣佛理(講解佛法 ) 7請常住世 (祈請) 8隨觀音學 (時常學佛 ) 9恆順眾生猶如觀音(隨緣而為) 10普皆迴向 (迴向法界、增強佛法)
助修十種,怎樣總持:隨緣參加一種,便能全部含攝其餘眾義。若僧若俗,歸誠信仰,生歡喜心,因『念』得理(果),決定出離。菩提大悲,悲智同運(悲人而知他應該如此,再邦助他出離此苦);聞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攝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規儀怎來?由得道果人,應眾生所需要;選取和組合上面十種義,理義系屬在心口意三門體上,成為眾多軌式。
怎樣修行?1依各種規儀起用,全盤轉活。2不緣非緣(戒成就),而成就於止(定成就)。3能如理觀而成正觀(觀成就)。4止觀並作運,心不外緣,也要調整成柔和。5隨事入觀,隨事停而觀止;長期練習,久而成自然;舉身動念發話,恬然持空有、順因緣、成中道。6以上也說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簡入繁,修爍自性思維習慣)。也無次序(可同時並作,在事相上同時相應具足。
這就是獲得菩提大悲體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 助修隨緣轉 隨轉而不變 體相用完全 如是如理修 佛位在現前 興悲智相應 加持如湧泉
如何加持? 三 順違正邪加持之辨識
1.加持得順緣: 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薩不思議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滿願等,在其中間助緣增勝,任意滿足。這種情況,多是積修福德、供養、善行資糧的酬報;此加持,多能增長福、德、信、願。但是因此而增長我慢、我貪愛(初學者),反招退步墮落。
2.加持得違緣: 這類加持,也是成就圓滿諸善;但給以逆緣、因境(考驗)以成就你;如欲遠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積福德資糧所致。 但是這種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堅固我們的信願;而且為破除我見、我慢等不善,糾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薩違逆緣加持,應正觀、安忍、忍定果報;這樣能增長極廣大的凈福資糧。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現象(學邪了): 不敬三寶 謗毀正法 破壞律儀 悔棄正願 顯異惑眾
贊殺盜淫 壞人善法 咒出世善 邪智鬼通 說陀羅尼 篡改經論 揭人隱私 說法教人 人皆信仰 自稱得果 妄授人記 辱罵出家 稱道己能 潛行貪欲 不顧慚愧 心神亂異 喜憂無憑 成患致疾 言不能盡 但違正理 即攝邪類 觀已觀人 外相可見
4.得正加持之現象: 敬愛三寶 隨順律義 身禮恭敬 和悅近人 動止如理 不憎恨人 不做戲偽 耐勞恆勤 語無四惡 不說他短 言順人心 喜贊人善 愛誦經法 贊佛贊僧 不做謗毀 歌聲調柔 不順三毒 邪執我慢 愛樂正法 隱藏己善 能覺八風 五欲過患 成人之美 不咒人善 悲心慈意 平等不倦 得正加持 外相可見
(參照自能海上師全集三輯.教理初基)
2.多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以菩薩大悲心應對世事;心中有觀世音是最好的供養。 4.多做供養禮拜菩薩的各種法事。
I. 如何給觀音菩薩進香
進香沒有具體的數目規定,一支三支都可以。這是供養,多了沒什麼不好。
但是點著後絕對不能用嘴吹,這是不希望自己的口氣染污了香氣。
單說進香,點燃後右手插進香爐,或者扔進大香爐里都可以。之所以是右手,是因為遵循印度以右手為潔凈的原則,既然是佛教禮儀,就要遵從佛教規制,不能以自己地方的習慣為准。
之後禮拜,就看當時的狀況,能夠大禮拜更好,不能的話,三個小禮拜也行。
J. 拜菩薩的上香正確姿勢
恭恭敬敬即可,所謂的姿勢,只是形式,能夠讓大家加強恭敬心和虔誠心而已。
上香隨時隨地都可以的,上什麼材質、上幾枝香也沒有限定(通常上三枝香,但不是硬性規定)。你這樣問,就是不知道上香的意義。我簡單的給你解釋一下吧:
上香類似於我們在准備瀏覽網頁之前的「撥號上網」,香即信香,是一種信號,是用來跟諸佛菩薩、神仙鬼怪及先祖傳遞消息、感應交用的。在我國古代,資訊不發達,就用烽火來傳遞消息(那可是好大的一枝香啊!😄),信香取的就是這個意思,但在佛教中真正的含義,稱為「戒定真香」(代表學佛「戒定慧「三個層次,也有稱為「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當佛弟子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應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佛弟子真正的修行!
所以你無論給誰上香,都不需要講究時間的,也不講究上幾支香(不過佛弟子會以三枝香為基本標准),把握兩點即可:一是恭恭敬敬,誠心誠意,「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二是口稱你拜祭的佛菩薩神靈的名號(心裡想著也行),拜觀音菩薩就口稱「南無(發音「拿摩」)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拜佛祖就口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拜玉皇大帝就口稱「南無玉皇大帝」等等就可以了。
另外,順便普及一下為何要在初一十五上香的原因,是因為上香既可以供養佛菩薩,也可以同時供養六道眾生,其中鬼道眾生有一類是專門以香為食物的,但是它們那邊的時空流速比我們慢,鬼道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個月,所以我們在初一、十五上香,就是供養它們吃午飯和晚飯,那麼這兩天上香的功德就特別大,這就形成了初一十五上香的習俗。實際上只有心中有佛,隨時隨地都可以上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