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計算方法
24小時尿量4400ml,24h尿總微量蛋白是253.44mg/24h,總微量蛋白就是57.6mg/L。 如果24小時尿量3400ml,檢驗結果是微量蛋白是57.6mg/L,你的24小時尿微量蛋白就是195.84mg,自己對照正常值吧。
Ⅱ 如何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醫生回答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問題:
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只能通過分子量較小的物質。健康兒童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質少於40毫克,這一含量用蛋白質定性試驗的方法一般不能檢出。患某些疾病時,蛋白質漏出增加,則可被檢出。所以尿蛋白定性報告的結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確地測出患兒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採用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如何收集:
要採集做這項檢驗的小便標本,必須在當日上午8時把膀胱排空,然後計時,將至次日8時為止的全部尿液都收集起來,准確測量尿液的總量,記錄下來,然後攪拌均勻,取100~200毫升送檢。為防小便變質,可在集尿時於便盆中加入防腐劑(如40%甲醛液1毫升)。還須注意,收集尿的容器要清潔,不能將大便、女孩陰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
臨床上經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發現增高則常見於以下一些疾病:
①腎臟疾病。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紅斑狼瘡、腎結核、腎結石、腎動脈硬化等。
②腎循環障礙。如充血、貧血、心功能不全等。
③其他疾病。如休克、失水、感染、中毒、白血病及腎臟移植等。
此外,還有一種生理性蛋白尿,又稱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統並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出現蛋白而言。如劇烈運動、長期的直立或仰卧,過於激動、高熱、高溫與受冷等。此種蛋白尿定量不超過每日500毫克,且為一過性。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24小時尿蛋白定量增高在衡量是否是腎病有著重要的作用,您兒子出現尿蛋白、尿潛血陽性,提示發生腎病的可能性機會較大,24小時尿蛋白定量經過檢查出現增高現象則確診腎病的機會加大,但為了更明確診斷建議您做紅細胞形態檢測、腎功能檢查,有條件做腎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判斷預後。
Ⅲ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公式怎麼計算
您好,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時內的排出的所有尿液來做定性試驗的一種尿液檢測方法。
檢測前要先用量杯量總尿量,然後攪勻,取出一小杯測定每100毫升的蛋白量,再根據實際尿量進行計算,可計出24小時的蛋白量。
Ⅳ 誰能幫我算24小時尿蛋白定量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是0.23,應該是0.23/L。就是每升尿液中含蛋白0.23克,24小時尿液1600毫升等於1.6升,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只要0.23乘以1.6就是,計算得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0.368克。
計算公式: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尿液蛋白含量(克/升)×
24小時尿液總量(升)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小於等於0.15g。
Ⅳ 每天24小時是怎麼算的
自古就有宇宙的概念,西漢的《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早期古人把日起日落一次這個周期現象記做一天,從而方便記事。後來把一天細化為十二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一天被分為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5)24小時定量計算方法是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鍾表的兩個鍾點。當鍾表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鍾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中華民國成立以前,採用十二地支計時,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時,將一天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採用公元記年、月、日、時,同時又保留中國的陰歷,公元記時,把一天分成24個時辰,比傳統的十二個時辰小一倍,故稱之為小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小時制
網路—一天
Ⅵ 24小時定量尿蛋白怎麼算
24小時定量尿蛋白是指的24小時的尿液集中到一個容器內,加入防腐劑,然後計算尿蛋白的總量。
Ⅶ 24小時計時法到底怎樣計算呀
24小時計時法:時鍾有兩圈,分內圈和外圈,內圈數字是時針走第一圈表示的時刻,外圈數字是時針走第二圈所對應的24時計時法時刻,下午1時就是13時,晚上9時就是21時,時針指向外圈的幾就讀幾時,不用再說上午或下午等時間詞。
24小時計時法與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相對。
Ⅷ 如何計算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值
尿蛋白的定性檢查方法,病人在家裡可以自己做,下面介紹三種方法:
⑴磺基水楊酸法這是目前醫院化驗室常用的方法。試劑的配製:稱取磺基水楊酸3克,加蒸餾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楊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貯存在棕色瓶內,放在不見陽光的暗處保存,以免失效。試驗方法:取一個干凈的玻璃試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後用滴和在尿上滴加試劑3~5滴,觀察有無蛋白出現。根據混濁、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確定"+
"(加號)的多少,從+
-
→卅。判斷的標准:
"-":減號為陰性,說明無蛋白。加入試劑後,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時,仍看不到濁表現。
"+-":加減號,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白色輕度混濁,僅在黑色背景時可以看到。
"+":一個加號,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白色輕度混濁,無絮狀顆粒出現。
"#":2個加號,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明顯白色沉澱。
"+++":3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絮狀白色沉澱。
"++++":4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試劑後,立刻出現凝固成塊,似膠腖樣。
⑵加熱法過去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現已被磺基水楊酸法代替。此法簡單,不需要什麼試劑。方法:取一個玻璃試管,倒入被檢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處,加入2%酷酸或食醋數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試管底部,放為焰上(如灑精燈)直接將試管上端的尿加熱,經常轉動試管,直到上段沸騰,觀察有無混濁或出現沉澱凝固,根據程度按下述法判斷加號。為了排除混濁不是由蛋白質引起的假陽性,應再加醋酸2~3滴或食醋10幾滴,此時混濁不消失,則為陽性反應,說明是蛋白質。
⑶試紙法試紙是一各預先由試劑廠制好的專門供尿蛋白定性試驗用的試紙,在醫葯商店可以購買。該試紙用試劑葯浸泡過,遇蛋白質顯藍色,並附有一個標准色板,根據所測出藍色深淺與這對比。方法比較簡單,取一條試紙,浸入被檢尿內,立即取出,約10~20分鍾,觀察有無藍色顯示。如無變化為陰性,顯藍色,即把所呈顏色;鹼性尿液可出現假陽性,因此,在試驗前先用石蕊試紙檢查一下尿的酸鹼度,如為鹼性)在PH7.0以上),應先加幾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種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檢查,只說明尿內有無蛋白和相對多少,不能說出確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質,可以做定量測定,需要留24小時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測定。
Mr.emily
Ⅸ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怎麼定量的呢怎麼才算沒有問題呢誰能介紹一下 謝謝!!!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具體方法如下: 1、第一天早七點,有尿沒尿都要尿一次,這次尿由於是七點以前產生的,棄之不要。 2、之後開始的每一次尿都要一滴不落的收集到一個干凈帶蓋的容器里,放置陰涼處。 3、到第二天早七點,有尿沒尿也要尿一次,這次尿和之前的尿收集到一起。 這樣就總共收集了24小時的尿液,計算總量...,就是用量杯測一下一共有多少毫升的尿,記下來。還要記住一定要把尿液混勻,然後用干凈的小瓶取10--20ml送醫院化驗。 如果醫院出的結果的單位是g/L,那還要用這個結果乘以尿量,得出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如果醫院出的結果的單位是g/24h,那不用再乘了,直接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結果。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正常范圍,因各醫院所用方法和試劑的不同,定的標准也不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