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教孩子跳繩
1、告訴孩子跳繩的基本動作。身體站直,雙肘自然彎曲,手腕微微晃動,起跳時要注意節奏。家長可以給孩子數數,讓孩子跟著節奏跳躍,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跳繩時的節奏。
2、讓孩子單手握繩,練習邊甩繩邊跳躍的動作。做這個步驟時要注意孩子甩繩的姿勢,胳膊不要張得太大,將繩子前後轉圈甩起來。孩子剛開始掌握不好方向,有時會甩成左右的方向,家長要及時糾正。
3、讓孩子雙手握繩,開始練習跳繩。這里是最需要耐心的時候,孩子剛開始跳繩的時候,經常繩子甩不起來,或者起跳晚了,沒跳過去,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家長要做的,就是糾正孩子的動作,然後在孩子失望、不開心的時候給予鼓勵。
4、剛開始可以讓孩子甩繩時慢一些,或者家長給孩子做分解動作,先將繩子甩到腳邊,再起跳。然後讓孩子練習邊甩繩邊跳躍的動作,剛開始肯定跳不過去,不要著急,孩子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會自己調整感覺,多練習一段時間,他終將會邁出第一步。
5、當孩子能跳過去第一個的時候,他會覺得很開心,也從此有了信心,繼續鼓勵他練習,慢慢地,孩子就能跳很多個。
6、學習跳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天練習。時間不要太長,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疲累,在還不會跳的時候也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大約半個小時就好。
② 怎樣教小朋友跳繩
跳繩是一項很好的運動,特別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以下方法適合5-10的孩子練習跳繩。
孩子學習的第一種跳繩是並腳跳短繩。雙腳站立,同時起跳,同時落地,手腕搖繩,前腳掌起跳,目標做到連續協調跳繩。
如果還沒有學會,可以網路搜我名字,關注,裡面有視頻講解,跳繩種類很多,也很全面,謝謝。
③ 兒童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1、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2、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如果剛開始學會跳繩,在選擇繩子的時候,最好挑選一些比較硬的繩子,因為如果繩子太輕,在把繩子揚起和放下的時候,容易變形,對於剛開始學會跳繩的人來說不是太適合。如果跳繩已經很熟練了,可以挑選比較輕的繩子。
兒童跳繩好處
1、促進孩子的發育與成長
兒童正是成長最快的時期,經常跳繩能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增強食慾,從而使得兒童更加健康的成長。
2、提高孩子記憶能力
由於跳繩過程中不自覺的會去數數,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
3、培養孩子節奏感和平衡感
跳繩時要手和腳一起協調去動,經常這樣鍛煉,有助於兒童左腦和右腦平衡、協調地發展,還可以培養兒童的節奏感。
④ 怎樣教小孩跳繩
先做好跳繩姿勢,然後再搖繩到自己前面—然後再跳過去,快速起來,就是跳繩
⑤ 跳繩怎麼教孩子
1、告訴孩子跳繩的基本動作,身體站直,雙肘自然彎曲,手腕微微晃動,起跳時要注意節奏。
2、家長可以給孩子數數,讓孩子跟著節奏跳躍,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跳繩時的節奏。
3、讓孩子單手握繩,練習邊甩繩邊跳躍的動作,要注意孩子甩繩的姿勢,胳膊不要張得太大,將繩子前後轉圈甩起來。
4、讓孩子雙手握繩,開始練習跳繩,這里是最需要耐心的時候,孩子剛開始跳繩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
5、家長要做的,就是糾正孩子的動作,然後在孩子失望、不開心的時候給予鼓勵。
6、讓孩子甩繩時慢一些,或者家長給孩子做分解動作,先將繩子甩到腳邊,再起跳。
7、孩子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會自己調整感覺,多練習一段時間,他終將會邁出第一步。
8、學習跳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天練習,每天鍛煉半個小時比較合適。
跳繩起源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紮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繩可能源於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
明代小說《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使用了「跳馬索」和「跳百索」兩個名字,指的都是跳繩。但是,「跳馬索」卻給了我們探究跳繩起源的啟示,即古代戰爭中使用的「絆馬索」。古人也許是受軍事活動的啟發,在絆和避絆的軍事訓練中,改騎馬跨越繩子為單人躍繩而過,由此不斷演變,最終成為各種各樣的跳繩活動。
最早出現的跳繩史料是漢代畫像石上的跳繩圖,證明至遲在漢代已經有了跳繩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跳繩
⑥ 如何教小朋友跳繩
1.教孩子跳繩的基本知識。
首先,我們要為孩子准備好調整的必備工具。然後,我們給孩子講解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
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後稱作"跳繩"。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
它除了擁有運動的一般益處外,更有很多獨特的優點。跳繩每半小時消耗熱量四百卡。是一項健美運動,對心肺系統等各種臟器、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並且使人心律維持在與慢跑大致相同的水平,不過它卻可以避免因跑步而產生的膝、踝關節疼痛的困擾。由此可見,跳繩也是一項簡單方便,容易參與的運動。
⑦ 孩子在學跳繩,怎麼教它比較好有什麼方法嗎
方法:
1、首先在跳繩之前,應該先活動一下全身,尤其是相關的部位,如肩膀、手臂、手腕、腳踝,避免扭傷、挫傷。
2、開始跳繩後,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3、起跳和落地是前腳掌用力,如果腳後跟著地,時間長了會產生很多隱患,例如大腦、腳踝和脊柱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4、同時,膝蓋應微微彎曲,緩和膝蓋、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沖撞。
⑧ 怎麼教孩子跳繩
本篇將從跳繩的選擇,如何調節繩子長短,小朋友(或者是成年人)出現的錯誤動作解析(這些動作有點多)。如何進行每日的訓練這幾個方面講解。話不多說,下面開始。
跳繩的選擇。
建議家長給小朋友選擇的跳繩注意材質,如下圖的pvc材質跳繩。就是塑料材質的跳繩。
原因:跳繩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感受繩子甩動的慣性,並且繩子要好甩,而這種材質的繩子要比棉繩更好甩動。並且棉繩就是一根繩子,容易打結。
並且我也知道,有很多學校裡面的繩子就是那種棉繩,當然學校出於安全的考慮,棉繩打在身上不疼,但我想說,那種繩子真的不容易跳,更不容易學習。而孩子在學習跳繩的時候,應該用一個更好跳的跳繩去學習,這樣更容易讓他學會,並且增強自信心,當他真正的學會後,什麼繩子都能跳起來。
跳繩長度的調整
雙手踩住繩子,手把到胸口即可,對於跳繩不好的人來說,盡量繩子長一點。並且由於繩子的磨損,後期更好調節。
錯誤動作解析以及改正方法。
常見的錯誤動作(前面的文章有講過,這里再講一次)。
一:起跳高度太高。
往往孩子由於害怕繩子打到身體的恐懼,起跳的高度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跳的很快,也不能持久跳下去,並且對踝關節和膝關節都是巨大的壓力。
改正方法:讓孩子扔掉跳繩,先從起跳開始練習,身體保持直立,收緊核心(這一點家長要去解釋,就是身體綳直了)。用前腳掌發力輕輕跳起來。
二:手臂搖繩的錯誤。
正確的搖繩姿勢是大臂不動,用小臂和手腕轉動搖繩。
改正方法:站在孩子的身後,讓孩子大臂不動,大人的手拿起孩子的小臂,做模擬跳繩動作,讓孩子去感受這種手腕和小臂甩繩的姿勢。
三:高低肩跳法。
就是孩子跳繩的時候,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情況。1,沒有穩定住核心,也就是說還是起跳錯誤導致兩個肩膀不平。2,兩只手拿繩的高度不一樣,這種最常見。孩子一開始跳的時候,兩只手的還是平的,但是跳著跳著兩只手就一高一低了。
改正方法:孩子出現高低肩的情況,大多還是因為沒有把握好平衡,這時候要多練習空繩跳。或者在孩子出現高低肩時及時糾正,讓他停下來,告訴他哪只手高了,哪個肩膀高了。
四:習慣性墊步。
這個不僅小孩有,大人跳繩的也有這種情況。墊補的原因有兩個。1,沒有找到節奏感,就是搖繩和起跳沒有結合的很好。2,需要調整步伐更好的起跳。
改正方法:沒有找到節奏感的,可以放慢動作進行跳繩,多慢都無所謂,去慢慢適應這樣的節奏。如果不去改變,那麼還是以墊步的方式找節奏感。那麼放慢動作去適應跳一下甩一次繩,你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跳繩方式。
需要調整步伐更好起跳的,大多是沒有收緊核心(就是身體綳直了)。需要調整步伐才能更好的起跳,所以要從收緊核心的起跳練習,還是無繩練習,找到這種連續起跳的感覺。
五:繩子接觸地面的位置。
我相信大部分人跳繩的人,還不能精確的做到,甩繩的跳的時候,繩子不接觸地面就能從腳下飛過。大部分人繩子老「斷掉」也是因為沒有把握好繩子的落點。跳著跳著雙手就抬高,手抬高了,繩子的落點就越來越高,導致打到腳上。
改正方法:握繩子的落點。如下圖。繩子通過甩動,落到地面的時候,應該打在腳尖的前面,先通過調節雙手的高度,固定住繩子的落點,那麼可以通過固定雙手的高度,來固定繩子的落點。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他無法感受雙手是不是抬高了,就可以感受繩子的落點來判斷自己姿勢。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是5點最常見的錯誤和改正方法,通過這5點不僅可以一步步的進行系統教學,並且也可以根據這5點來判斷孩子跳繩跳不好的原因所在,及時的改正與指導。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認真的觀察和耐心的指導。
如何進行訓練?
訓練包括訓練時間和訓練頻率的問題。
建議,每次訓練總的時間不要低於20分鍾,這20分鍾是糾錯,改正,練習最好的時間。時間長了,不管從孩子的耐心還是體能來說,都無法有一個很好的質量去完成,讓孩子在做的最好的時候,停下來,不練了,有一個好的肌肉記憶。
訓練頻率,建議每天都去活動活動,最差也就兩天練一次,所謂趁熱打鐵,不要學會了一點就不學了,時間長了,全忘了
⑨ 跳繩技巧兒童教學
一般跳繩技巧
1.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2.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3.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後向上向下,迴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迴旋越快。
雙搖跳繩技巧
跳繩中的「雙搖」跳法指的是,當你持繩跳起時,繩在你腳下快速經過兩次。相較正常跳繩方法,這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這也是消耗脂肪的最佳跳法。它在一分鍾之內有效燃燒脂肪26卡,並且它可以緊綳你的全身肌肉,鍛煉耐力,增強力量。
能否掌握 好「雙搖」的動作要領,是減少錯誤動作,提高跳繩成績的關鍵。「雙搖」跳繩的動作要領可歸納為:胸、收腹、屈膝。目視前下方,兩臂自然下垂至體側,手腕外 旋,虎口向外微挑起。跳繩時以大臂帶動小臂,以小臂帶動手腕小幅度轉為搖繩,腳離地不超過10厘米,繩過頭不超過5厘米,髖、膝、踝關節充分壓緊,最大限 度的降低關節的伸展程度。使身體成為一個整體。跳動時只用前腳掌的彈力,將身體快速彈起,騰起後積極下墜,以利於提高跳繩成績。
⑩ 怎麼教兒童跳繩
2-6歲,是兒童粗大運動的敏感期。運動反應到神經和腦發育的狀況會刺激神經突觸的增長關聯各個神經元的連接,使大腦進行動作信息處理,然後再反饋到動作表現中,這是幼兒運動從單一動作過渡到動作連續模式的重要過程。在這個期間除了要加強基礎動作的練習,多類型操控專項動作也要加入到幼兒粗大運動中去。
很多幼兒運動教練和老師就會有疑問:如何將專項運動動作學習加入到幼兒運動課程當中去呢?孩子太小很多動作都做不了,無法完成專項動作練習內容。我們應該怎麼完成課程內容呢?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解決。很多教練還有一種想法,技能的學習一定要標准化,這樣形成動作記憶,以後再做就是標准動作了。事實上,兒童8歲以前,骨骼和肌肉處於稚嫩期,8歲以後逐漸成熟。所以技能專項動作標准化要從8歲以後進行練習。
這時小夥伴又該提問了:既不讓動作標准化,又要多類型的加入專項運動技能,那到底怎樣把專項運動動作學習融入到幼兒運動課程中去呢?這要說到專項運動動作簡單化。
如何把專項運動動作簡單化,讓幼兒在運動中得到練習。有兩個辦法,第一是變化器械,第二是動作拆分。
今天我們就以跳繩為例,為大家講解如何進行動作拆分。
跳繩這個技能,我們分3個游戲完成。
第一階段
看不見的魔法繩(徒手動作)
老師有一條魔法繩,可以無限長。每個小朋友發一根魔法繩,和老師一起跳起來。注意個人空間,不能讓「繩子」碰到別的小朋友。
接下來兩個人一組,收起一根魔法繩,放在我們的口袋裡。兩個人一起完成跳「繩」。要求起跳的時間要一致,要不繩子過去,手臂和起跳時間要配合好。
雙人練習完成後,我們可以4個小朋友一起輪換搖繩完成跳「繩」。
最後大家可以集體跳大「繩」。
以此克服兒童在跳繩中的恐懼,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另外建立手和腳的配合,完成跳繩初期的節奏感。
第二階段
單手搖繩
每人一根跳繩,單手拿住繩子的兩端,進行跳「繩」練習。重復第一個游戲形式,只是單手搖繩,並且交換搖繩手。
這個階段依然是提高動作配合嫻熟程度,適應跳躍的節奏。
第三階段
連續跳繩練習
教師示範。小朋友雙手搖繩,進行模仿學習和練習。如果在完成連續跳繩有難度,要返回到游戲第一、二階段的內容。
這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如何把技能拆解,從簡單到標準的一個過程。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急於求成,短時間內要把整套動作模式教給孩子。要把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