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利法的計算公式
單利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J=P·i·n
F=p·(1+i·n)
式中:
J為總利息;
F為本利和;
P為本金,
i為利率,
n為計息期數,與年利率相應的為年數。
由公式可知,單利法的利息與時間是線性函數關系。
❷ 單利計息的計算公式東大門
單利就是利不生利,即本金固定,到期後一次性結算利息,而本金所產生的利息不再計算利息。
比如說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為3.25%;2年後利息為:單利計算方式:10000*3.25%*2=650元;復利其實就是利滾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為下一期的本金來計算利息。
上面的例子,復利計算方式:10000*3.25%*2+10000*3.25%*3.25%=650元+21.125元;其中10000*3.25%*3.25%=21.125元,就是第一年的利息10000*3.25%在第二年也算進去產生了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
單利現值的計算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有時需要根據終值來確定其現在的價值即現值。例如,在使用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時,銀行按一定利率從票據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應計利息,將餘額付給持票人,該票據則轉歸銀行所有。貼現時使用的利率稱貼現率,計算出來的利息稱貼現息,扣除貼現息後的餘額稱為現值。
❸ 單利計息的計算公式
單利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I)=本金(P)×利率(i)×計息期數(n)。
例如某企業有一張帶息期票,面額為12000元,票面利率4%,從出票日期至到期日共60天,則到期時利息為:I=12000×4%×60/360=80元。單利是指一筆資金無論存期多長,只有本金計取利息,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個利息周期內不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
【拓展資料】
單利的意思就是本金乘以利率,得到的利息就是單利。復利的意思就是利滾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計算利息。
打個比方:投資者去存定期,存三年後取出,那麼得到的利息就是單利;如果到期後選擇了續存,那麼本金和利息會再次計息,則這就是復利。
定期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如:存款2萬元,三年期的定期利率是2.7%,(利息則為:20000.7%*3=1620元)。如果到期之後投資者沒有取出則本金就按照21620元繼續計算。而如果說再將21620按照2.7%的利率再次投資,則得出的數據就是復利。
很多投資者會覺得基金定投是復利投資,其實定投不是真正意義的復利,因為定投並沒有將賺來的錢作為本金繼續投資,實現利滾利。
我們必須懂得收益計算「單利」和「復利」的區別,要記住復利比單利好,因為它讓錢可以利滾利。不過從例子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銀行定存是單利。
為大家舉個例子,假設我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為3.25%,2年後利息為:按單利計算:10000*3.25%*2=650元;按復利計算:10000*3.25%*2+10000*3.25%*3.25%=650+10.56=660.56元;其中10000*3.25%*3.25%=10.56元就是第一年的利息在第二年產生的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這樣算來來,在利率和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按復利計算比按單利計算要高出10.56元。
❹ 單利現值和復利現值的計算方法
單利現值比效好算P=F/(1+n*i)
復利現值的計算公式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復利現值系數。記作(P/F,i,n).其中P是現值,F是終值,i是利率(折現率),n是年數。根據這兩個條件就可以查到具體對應的復利現值系數了。
❺ 什麼是單利,單利計息的公式是怎樣的
單利就是利不生利,即本金固定,到期後一次性結算利息,而本金所產生的利息不再計算利息。
比如說我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為3.25%;2年後利息為:
單利計算方式:10000*3.25%*2=650元;
復利其實就是利滾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為下一期的本金來計算利息。
上面的例子,復利計算方式:10000*3.25%*2+10000*3.25%*3.25%=650元+21.125元;其中10000*3.25%*3.25%=21.125元
就是第一年的利息10000*3.25%在第二年也算進去產生了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
復利其實就是利滾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為下一期的本金來計算利息。
❻ 單利的計算公式
在單利計算中,經常使用以下符號:
P――本金,又稱期初金額或現值;
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與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與利息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
n――計息期數,通常以年為單位。
單利利息的計算公式為:
利息(I)=本金(P)×利率(i)×計息期數(n)
例:某企業有一張帶息期票,面額為1200元,票面利率4%,出票日期6月15日,8月14日到期(共60天),則到期時利息為:
I=1200×4%×60/360=8(元)
在計算利息時,除非特別指明,給出的利率是指年利率。對於不足一年的利息,以一年等於360天來折算。
依據人們的使用要求,單利的計算又有終值與現值之分。
1、單利終值的計算
單利終值即現在的一定資金在將來某一時點按照單利方式下計算的本利和。單利終值的計算公式為:
F=P+P×i×n =P×(1+i×n)
在上例中,如票據到期,出票人應付的本利和即票據終值為:
F=1200×(1+4%×60/360)=1208(元)
2、單利現值的計算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有時需要根據終值來確定其現在的價值即現值。例如,在使用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時,銀行按一定利率從票據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應計利息,將餘額付給持票人,該票據則轉歸銀行所有。貼現時使用的利率稱貼現率,計算出來的利息稱貼現息,扣除貼現息後的餘額稱為現值。
單利現值的計算公式為:
P=F-I=F-F×i×t=F×(1-i×n)
假設在上例中,企業因急需用款,憑該期票於6月27日到銀行辦理貼現,銀行規定的貼現率6%。因該期票8月14日到期,貼現期為48天。銀行付給企業的金額為:
P=1208×(1-6%×48/360)=1208×0.992=1198.34(元)
也就是說,在單利存儲過程中,一旦出現了單利現值(提前提取存款的情況),存款單位或者法人,很可能會碰到本金虧損的情況,因為銀行在結算貼現時是使用終值為基數來結算,貼現值有很大的幾率高於總利息。
❼ 單利如何算
本金是你將要計算利息的初始金額。一般來說,本金是你在計息期開始時借入或借出的錢。
利率定義了本金的多少百分比將作為每個時間段累積的利息。通常利率被寫為百分數,可以通過除以100將其變為小數。
計算單利時,要知道利息是在規則間隔的時間段內累積。對於逐年累積的利息,時間是年數,但根據貸款條款的不同,也可以是月數、周數、天數等。將時間值作為一個簡單的整數,或能夠表示在貸款還清之前有多少時間間隔的小數。
❽ 單利計演算法公式是什麼
單利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I)=本金(P)×利率(i)×計息期數(n)。
其中,I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時間。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計息規則,在我國,活期儲蓄存款按復利,每個季度計息,定期存款、定活兩便、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其他儲蓄存款按單利計息。
例如
某企業有一張帶息期票,面額為12000元,票面利率4%,從出票日期至到期日共60天,則到期時利息為:I=12000×4%×60/360=80元。
單利是指一筆資金無論存期多長,只有本金計取利息,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個利息周期內不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
❾ 單利計算公式是什麼
F=P+P×i×n =P×(1+i×n)
在單利計算中,經常使用以下符號:
P――本金,又稱期初金額或現值;
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與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與利息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
n――計息期數,通常以年為單位。
假設在上例中,企業因急需用款,憑該期票於6月27日到銀行辦理貼現,銀行規定的貼現率6%。因該期票8月14日到期,貼現期為48天。銀行付給企業的金額為:
P=1208/(1+6%×48/360)==1208/1.008=1198.4127
也就是說,在單利存儲過程中,一旦出現了單利現值(提前提取存款的情況),存款單位或者法人,很可能會碰到本金虧損的情況,因為銀行在結算貼現時是使用終值為基數來結算,貼現值有很大的幾率高於總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