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計算泥水的密度
p泥水=(p水p沙(1/H))/(p水+p沙)
算的有點快
不一定對
但總體思路是用總重除以總體積
如果你要具體過程和准確結果給我發郵件
我的qq987494800
⑵ 測含沙量問題(密度)
分析:含沙量是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質量,先求出水樣中泥沙的總質量,再除以水樣的總體積即可。
解法1:設此處水的含沙量為xkg
V水+V沙=40L
ρ水V水+ρ沙V沙=40.56kg
所以:V水+V沙=40L……(1)
V水+2.4V沙=40.56kg……(2)
由(1)(2)解得:V沙=0.4L
m沙=ρ沙V沙=2.4×0.4=0.96kg
x=m沙/V水樣=0.96kg/0.04m3
x=24kg
解法2:m水樣=m水+m沙
即40.56kg=m水+m沙……(1)
V水樣=V水+V沙=m水/ρ水+m沙/ρ沙,即40dm3=m水/1+m沙/2.4……(2)
由(1)(2)得水樣含沙的質量m沙=0.96kg
則洪水中平均含沙量x=m沙/V水樣=0.96kg/0.04m3
x=24kg
⑶ 為了保護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學校的環保小組測定了山洪沖刷地面時
第一階段是理論分析:分別以ρ水、ρ沙、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質量(稱做含沙量),導出了ρ泥水與ρ水、ρ沙、x的關系式;然後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隨含沙量x變化的圖象.
第二階段是實驗驗證:在一個量筒里放入一定量乾燥的黃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計算出含沙量x,並測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接著再多次加入清水配製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進行同樣的計算和測量,由此得出ρ泥水與x的多組數據;然後根據這些數據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與含沙量關系的ρ泥水-x圖象.他們驚喜地發現,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階段是實際測量:在一次山洪沖刷地面時,他們採集了40L的水樣,稱出其總質量為40.56kg.此前已經測出乾燥的泥沙的密度ρ沙:2.4×103kg/m3,於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⑷ 為了保護環境,治理水土流失
解:38立方分米=0.038立方米
設採集的洪水樣本中含泥沙x立方米,含水為(0.038-x)立方米
1000(0.38-x)+2400x=38.7
x=0.0005
2400 x 0.0005=1.2千克
1.2除以0.038=31.6千克/立方米
答:略
⑸ 物理難題,拜託了!
已知:m水=27.0g;從天平讀出的黃土質量:m沙=5.1g;從量筒讀出的泥沙水的體積:V沙水=30ml=30cm^3
求:①ρ沙水=?②含沙量x=?
解:m沙水= m水+m沙=27.0g+5.1g=32.1g
ρ沙水= m沙水/ V沙水=32.1g÷30cm^3=1.07g/cm^3
含沙量x=(m沙÷m沙水)×100%=(5.1g÷32.1) ×100%≈15.9%
答:泥沙水的密度ρ是1.07g/cm^3;含沙量約為15.9%。
⑹ 嚴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約有16億噸泥沙,流入黃河,其中的四分之一的泥沙沉積在河道中,其餘被帶到入
有12億噸泥沙被帶到入海口。
16x(1-1/4)
=16x3/4
=12(億噸)
答:有12億噸泥沙被帶到入海口。
【解析】
本題考查分數乘法計算解決問題。
把流入黃河的沙流總量看作單位「1」,其中1/4的泥沙沉積在河道中,因此有(1-1/4)的泥沙被帶到入海口,如果每年大約有16億噸泥沙流入黃河,問有多少億噸泥沙被帶到入海口,就是求16億噸的(1-1/4)是多少,根據分數乘法意義計算,即是:16x(1-1/4)=12(億噸)
(6)水土流失泥沙密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小學階段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1、認真讀題,分析題的類型。
2、一定要准確地記清量與量之間的關系,不能亂搞它們之間的關系。
3、根據該類型題的關系式,然後從問題入手,分析要解答此應用題的必要重要條件是什麼?是已知還是未知?還可判斷最後一步用什麼方法計算。
4、一般情況下,求總量根據該題的基本使用算術方法解答比較簡便;求分量根據該題基本關系式列方程解答比較簡便。
⑺ 泥沙密度(干容重)一般按多少計算
細砂一般1.60,粗砂1.65,水砂1.65~1.70。1、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2、其辦法是是測定待測物質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鑒別物體是什麼物質做成的。
⑻ 有關密度的問題 為了保護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學校的環保第一階段是理論分析:分別以ρ水,ρ沙,ρ泥水表示
第一階段是理論分析:分別以ρ水、ρ沙、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質量(稱做含沙量),導出了ρ泥水與ρ水、ρ沙、x的關系式;然後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隨含沙量x變化的圖象。
第二階段是實驗驗證:在一個量筒里放入一定量乾燥的黃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計算出含沙量x,並測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接著再多次加入清水配製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進行同樣的計算和測量,由此得出ρ泥水與x的多組數據;然後根據這些數據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與含沙量關系的ρ泥水-x圖象。他們驚喜地發現,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階段是實際測量:在一次山洪沖刷地面時,他們採集了40 L的水樣,稱出其總質量為40.56kg。此前已經測出乾燥的泥沙的密度ρ沙:2.4×103kg/m3,於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⑼ 嚴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約有16億噸的泥沙流入黃河,其中1/4的泥沙沉積在河道中,其餘被帶到入海口
結果為12億噸。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分數應用題,由題目可知,每年大約有16億噸的泥沙流入黃河,其中1/4的泥沙沉積在河道中,用總數量減去積在河道中的,剩餘的就是帶入海口,根據條件先求出河道數量即可求出。
解題過程如下:
解:
16-16×1/4
=16-4
=12(噸)
乘法如下:
答:有12億噸泥沙被帶到入海口。
(9)水土流失泥沙密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綜合算式(四則運算)應當注意的地方:
1、如果只有加和減或者只有乘和除,從左往右計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數,2+1的得數再減1。
2、如果一級運算和二級運算,同時有,先算二級運算
3、如果一級,二級,三級運算(即乘方、開方和對數運算)同時有,先算三級運算再算其他兩級。
4、如果有括弧,要先算括弧里的數(不管它是什麼級的,都要先算)。
5、在括弧裡面,也要先算三級,然後到二級、一級。
6、如果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和或差,不可以將這個數分別除以這兩個數再相加或相減。例如:10÷5+10÷2≠10÷(5+2)
⑽ 泥沙密度(干容重)一般按多少計算
泥沙密度可以指泥沙顆粒密度、泥沙淤積物干密度,
泥沙顆粒密度一般取2650~2700kg/m3;
泥沙淤積物干密度與沉積時間、泥沙粒徑有關,剛剛淤積的淤泥干密度可以是1100~1200kg/m3;
而淤積時間較長,顆粒較粗且級配不均勻系數較大的泥沙,干密度可以達到1400~1500kg/m3;
人工夯實的有時候也可以達到1600~180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