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聯產品成本計算的計算程序
聯產品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為:
1.將聯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成本明細賬。
2.歸集聯產品成本,計算聯合成本。
3.計算各種產品的成本。
4.計算聯產品分離後的加工成本。
⑵ 聯產品的成本核算方法
你講的聯產品,我理解是生產中產品的副產品,對嗎?如果是,應分段計算產品成本。1、產品在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核算,副產品在其他業務收入核算2、產品成本確認後,與主營業務收入配比,副產品產生後,依然建庫,入庫開始,歸集精加工(深加工成本)。
⑶ 聯產品的成本分配方法有哪些
聯合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聯合成本/(A產品分離點總售價+B產品分離點總售價)
A產品分配成本=聯合成本分配率*A產品分離點總售價
B產品分配成本=聯合成本分配率*B產品分離點總售價
許多成本可通過分配直接追溯到各責任單位、各產品。為了確定各責任單位的業績,需要進行成本分配,但有些成本分配到各責任單位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那些間接成本或約束性固定成本。因此從成本分配的精確性角度來分析,往往會陷入困境。
但如果通過成本分配,在明確責任單位業績的同時起到了激勵作用,則成本分配的主要目標就算達到了。當然有些成本本身是可以不分配的,要針對責任單位的性質作具體分析。
⑷ 聯合單位法產品銷量比怎麼算
聯合銷售單價=A產品單價×1+B產品單價×2+C產品單價×3。
聯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聯合單價-聯合單位變動成本)某產品保本量=聯合保本量×該產品銷量比,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有嚴格產出規律的聯產品生產企業。
聯合單位法產品銷量比例子:
確定產品銷量比為:甲︰乙︰丙=1︰0.625︰1.25。
聯合單價=1×25+0.625×80+1.25×40=125(元/聯合單位)。
聯合單位變動成本=1×15+0.625×50+1.25×28=81.25(元/聯合單位)。
聯合保本量=210 000÷(125-81.25)=4800(聯合單位)。
計算各種產品保本量:
甲產品保本量=4800×1=4800(件) 甲產品保本額=4800×25=120000(元)。
乙產品保本量=4800×0.625=3000(台) 乙產品保本額=3000×80=240000(元)。
丙產品保本量=4800×1.25=6000(件)丙產品保本額=6000×40=240000(元)。
⑸ 聯產品的成本計算
聯產品從原料投入到產品銷售要經過三個階段:分離前、分離時和分離後。分離前在聯合生產過程發生的費用匯總後確定聯合成本。聯產品分離時的分離點或分裂點是最關鍵的,它是聯合生產過程的結束。在分離點就必須採用可行的分配辦法,將聯合成本分配於各聯產品。分離後,不需進一步加工即可銷售或結轉的聯產品,其成本就是分配的聯產品成本。分離後如需進一步加工的,繼續加工費用為直接費用的可直接計入,為間接費用的應在相關的產品間分配計入。聯合成本加上繼續加工成本為該產品的銷售成本。 又稱「相對銷售價格分配法」。在此方法下,聯合成本是以分離點上每種產品的銷售價格為比例進行分配的。採用這種方法,要求每種產品在分離點時的銷售價格能夠可靠地計量。
如果聯產品在分離點上即可供銷售,則可採用銷售價格進行分配。如果這些產品尚需要進一步加工後才可供銷售,則需要對分離點上的銷售價格進行估計。此外,也可採用可變現凈值進行分配。 採用實物數量法時,聯合成本是以產品的實物數量為基礎分配的。這里的」實物數量「可以是數量、重量。實物數量法通常適用於所生產的產品的價格很不穩定或無法直接確定。
⑹ 聯產品都有哪些特點,如何計算
聯產品是指用同一種原料,經過同一個生產過程,生產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性質和用途的產品,這些產品在經濟上有不同性質和用途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在經濟上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屬於企業生產的主要目的。
企業的原材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以後,從中分離出各種聯產品。而聯產品分離這個點稱為分離點。分離點前發生的成本稱為聯合成本或共同成本,分離以後有的可直接銷售,有的需要進一步加工後再銷售。而進一步加工的成本稱之為可歸屬成本。
聯產品的主要特點:
(1)都是企業的主要產品,是企業生產活動的主要目標。
(2)銷售價格較高,對企業收入有較大貢獻。
(3)要生產一種產品,通常要生產所有聯產品,其種類一般分為補充聯產品和代用聯產品。
盡管聯產品有明顯的特點,但它與副產品的區分實際上並不固定,而是隨時間或地點等因素發生改變。
聯產品的成本計算:
聯產品從原料投入到產品銷售要經過三個階段:分離前、分離時和分離後。分離前在聯合生產過程發生的費用匯總後確定聯合成本。聯產品分離時的分離點或分裂點是最關鍵的,它是聯合生產過程的結束。在分離點就必須採用可行的分配辦法,將聯合成本分配於各聯產品。分離後,不需進一步加工即可銷售或結轉的聯產品,其成本就是分配的聯產品成本。分離後如需進一步加工的,繼續加工費用為直接費用的可直接計入,為間接費用的應在相關的產品間分配計入。聯合成本加上繼續加工成本為該產品的銷售成本。
⑺ 聯合單價怎麼計算
聯合銷售單價=A產品單價×1+B產品單價×2+C產品單價×3。
聯合單位變動成本= A產品單位變動成本×1+B產品單位變動成本×2+C產品單位變動成本×3。
然後就可以計算出聯合保本量,即:聯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聯合單價-聯合單位變動成本),某產品保本量=聯合保本量×該產品銷量比,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有嚴格產出規律的聯產品生產企業。
相關信息:
所謂聯合單位法,是指企業各種產品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產銷量比例關系,這一比例關系的產品組合可以視同為一個聯合單位,然後確定每一聯合單位的售價和單位變動成本,以進行多品種的盈虧臨界點分析。
⑻ 一種材料生產多種產品如何分攤成本
聯產品,是指使用同種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同時生產出來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要產品。
聯產品的生產特點是:在生產開始時,各產品尚未分離,同一加工過程中對聯產品的聯合加工。當生產過程進行到一定生產步驟,產品才會分離。在分離點以前發生的生產成本,稱為聯合成本0「分離點」,是指在聯產品生產中,投入相同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分離為各種聯產品的時點。分離後的聯產品,有的可以直接銷售,有的還需進一步加工才可供銷售。聯產品成本的計算,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一是聯產品分離前發生的生產成本即聯合成本,可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設置一個成本明細賬進行歸集,然後將其總額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二是分離後按各種產品分別設置明細賬,歸集其分離後所發生的加工成本。
聯產品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為:
1.將聯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成本明細賬。
聯產品的特點決定了聯產品在分離之前,不可能按各種產品分別計算成本,只能按聯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2.歸集聯產品成本,計算聯合成本。
聯產品發生的成本為聯合成本。聯產品的在產品一般比較穩定,可不計算期初、期末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全部為聯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
3.計算各種產品的成本:聯產品的聯合成本在分離點後,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種產品的成本。
(1)售價法。在售價法下,聯合成本是按分離點上每種產品的銷售價格比例進行分配的。採取這種方法,要求每種產品在分離點時的銷售價格有可靠地計量。
(2)實物數量法。採用實物數量法時,聯合成本是以產品的實物數量為基礎分配的。這里的「實物數量」可以是數量、重量。實物數量法通常適用於所生產的產品的價格很不穩定或無法直接確定。
4.計算聯產品分離後的加工成本
聯產品分離後繼續加工的,按各種產品分別設置明細賬,歸集其分離後所發生的加工成本。
⑼ 按實際產量比例計算各種聯產品成本
剛上網幫你查了下,聯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有好幾種呢,
1.系數分配法
2.實物量分配法
3.銷售價值分配法
你提的問題是2.實物量分配法,這個比較簡單
甲20040%27200136
乙 16032%21760136
丙 14028%19040136
合計50068000
介紹的太過簡單,你可以上網路文庫上看下,聯產品成本計算
⑽ 什麼是聯產品,副產品說明聯產品和副產品的聯系和區別。 求解答謝謝。
聯產品是用同一種原材料,通過同一個生產過程、生產出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經濟價值較大的主要產品。副產品是企業在生產主要產品的同時,從同一種原材料中,通過同一生產過程附帶生產 或利用生產中的廢料進一步加工而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
聯系:副產品是隨著聯產品的生產而產出的。
區別:
一、成本計算不同
1、聯產品成本計算:採用實物數量法時,聯合成本是以產品的實物數量為基礎分配的。這里的」實物數量「可以是數量、重量。實物數量法通常適用於所生產的產品的價格很不穩定或無法直接確定。
2、副產品成本計算:把副產品的銷售價格扣除繼續加工成本、銷售費用、銷售稅金及合理利潤後作為扣除價格,再從聯合成本中扣除。
二、特點不同
1、聯產品特點:
(1)都是企業的主要產品,是企業生產活動的主要目標。
(2)銷售價格較高,對企業收入有較大貢獻。
2、副產品特點:原來的副產品,由於新的用途而提高售價,就可能從副產品上升為主產品。例如,焦炭與煤氣就取決於企業的生產目標,以生產煤氣為主的企業,煤氣為主產品,焦炭為副產品;以生產焦炭為主的企業,則反之。
(10)聯產品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副產品扣除成本為0。當副產品價值很小時,假設分攤的共同成本為0,共同成本全部由主產品承擔,副產品收入直接計入利潤表其他業務利潤。副產品只承擔進一步加工的費用。共同成本屬於主產品,副產品收入列為其他業務收入,副產品繼續加工成本列為其他業務支出。
聯合產品從原材料投入到產品銷售有三個階段:分離前、分離時和分離後。分離前,在對聯合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匯總後確定聯合成本。分離點或分離點是聯合產品分離的最關鍵點,是聯合生產過程的終點。在分離點,必須採用可行的分配方法將聯合成本分配到每個聯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