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膜電阻的參數
碳膜電阻標稱阻值:標稱在電阻器上的電阻值稱為標稱值。單位用歐姆(Ω)表示。它包括Ω(歐姆), KΩ(千歐), MΩ(兆歐)。其換算關系為:1MΩ=1000KΩ , 1KΩ=1000Ω。標稱值是根據國家制定的標准系列標注的,不是生產者任意標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電阻器都存在。碳膜電阻器的阻值范圍為1Ω~10MΩ。
允許誤差:電阻器的實際阻值對於標稱值的最大允許偏差范圍稱為允許誤差。誤差代碼:F 、 G 、 J、 K
額定功率:指在規定的環境溫度下,假設周圍空氣不流通,在長期連續工作而不損壞或基本不改變電阻器性能的情況下,電阻器上允許的消耗功率。碳膜電阻的額定功率不在電阻的外殼上標出,而以電子槍的長度和直徑的大小來區別,長度大、直徑大的電阻器功率大。碳膜電阻一般額定功率有0.125W、0.25W、0.5W、1W、2W、5W、10W等。
普通碳膜電阻的體形較大,為了適應小體積的電阻裝置的需要,又生產出小型碳膜電阻器RTX型,功率僅為0.125W,大多製成色碼電阻。
B. 電阻與溫度關系公式
1、電阻溫度換算公式: R2=R1*(T+t2)/(T+t1) R2 = 0.26 x (235 +(-40))/(235 + 20)=0.1988Ω 。
計算值 80 A t1-----繞組溫度 T------電阻溫度常數(銅線取235,鋁線取225) t2-----換算溫度(75 °C或15 °C) R1----測量電阻值 R2----換算電阻值。
2、在溫度變化范圍不大時,純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線性地增大,即ρ=ρ0(1+αt),式中ρ、ρ0分別是t℃和0℃的電阻率 ,α稱為電阻的溫度系數。多數金屬的α≈0.4%。
由於α比金屬的線膨脹顯著得多( 溫度升高 1℃ , 金屬長度只膨脹約0.001%) ,在考慮金屬電阻隨溫度變化時 , 其長度 l和截面積S的變化可略,故R = R0 (1+αt),式中和分別是金屬導體在t℃和0℃的電阻。
3、電阻溫度系數表示電阻當溫度改變1度時,電阻值的相對變化,單位為ppm/℃。有負溫度系數、正溫度系數及在某一特定溫度下電阻只會發生突變的臨界溫度系數。
當溫度每升高1℃時,導體電阻的增加值與原來電阻的比值,叫做電阻溫度系數,它的單位是1代,其計算公式為 α=(R2-R1)/R1(t2--t1) 式中R1--溫度為t1時的電阻值。
Ω; R2--溫度為t2時的電阻值,Ω。
(2)碳膜電阻溫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和溫度的關系:
導體的電阻與溫度有關。純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電阻增大,溫度升高1℃電阻值要增大千分之幾。碳和絕緣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阻值減小。
半導體電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很大,溫度稍有增加電阻值減小很大。有的合金如康銅和錳銅的電阻與溫度變化的關系不大。
對於一個具有純粹的晶體結構的理想金屬來說,它的電阻率來自於電子在晶格結構中的散射,與溫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實際的金屬由於工藝的影響,造成它的晶格結構不再完整。
例如界面、晶胞邊界、缺陷、雜質的存在,電子在它們上面的散射形成的電阻率是一個與溫度無關的量。因此,實際的金屬電阻率是由相互獨立的兩部分組成。
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這幾種情況都很有用處。利用電阻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可製造電阻溫度計,鉑電阻溫度計能測量—263℃到1000℃的溫度,半導體鍺溫度計可測量很低的溫度。
康銅和錳銅是製造標准電阻的好材料。
例如:電燈泡的燈絲用鎢絲製造,鎢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溫度升高1℃電阻約增大千分之五。燈絲發光時溫度約2000℃,所以,電阻值約增大10倍。
燈絲發光時的電阻比不發光時大得多,剛接通電路時燈絲電阻小電流很大,用電設備容易在這瞬間損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阻溫度系數
C. 碳膜電阻的工作溫度是多少!
130℃是它的工作時的最大溫度值。還有其他類似的元件如下: 各種電阻的特性 碳膜電阻器(RT)材料:高溫下將有機化合物(烷,苯等碳氫化合物)熱分解
D. 碳膜電阻的工作溫度是多少
主要是看功率,沒有什麼具體的數值規定,功率越大、溫度越高,一般可達到300度左右。
E. 碳膜電阻的溫度系數怎麼計算
10的-4次即萬分之一
即電阻的溫度系數為每度變化正負萬分之6至萬分之二十。
如果你有一批碳膜電阻,這批點阻的溫度系數中最小的為每度萬分之6,最大為每度萬分之二十。
F. 關於電阻的公式有哪些
1、定義式:R=U/I。(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
2、定義公式:R=ρL/S。(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3、電阻串聯:R=R1+R2+R3+...+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4、電阻並聯: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5、與電功率相關公式:R=U²/P;R=P/I²。(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P表示電功率)。
6、與電能(電熱)相關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t表示時間,W表示電熱)。
(6)碳膜電阻溫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影響因素:
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
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
G. 怎樣算電阻電阻的公式是怎樣的
可以利用電阻計算公式計算:R=ρL/S。
電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
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導體則沒有電阻。
(7)碳膜電阻溫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U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的比值來定義,即R=U/I。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阻愈大,通過的電流就愈小;
反之,電阻愈小,通過的電流就愈大。
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來衡量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強弱,即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的量值與導體的材料、形狀、體積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有關。
不同導體的電阻按其性質的不同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稱為線性電阻或歐姆電阻,滿足歐姆定律; 另一類稱為非線性電阻,不滿足歐姆定律。
H. 溫度與電阻之間的計算公式,有嗎
電阻(率)溫度系數(TCR)表示電阻當溫度改變1度時,電阻值的相對變化,當溫度每升高1℃時,導體電阻的增加值與原來電阻的比值。單位為ppm/℃(即10E(-6)•℃)。定義式如下:TCR=dR/R.dT
實際應用時,通常採用平均電阻溫度系數,定義式如下:TCR(平均)=(R2-R1)/(R1*(T2-T1))=(R2-R1)/(R1*ΔT)
R1--溫度為t1時的電阻值,Ω;
R2--溫度為t2時的電阻值,Ω。
物質 溫度t/℃ 電阻率 電阻溫度系數aR/℃-1
銀 20 1.586 0.0038(20℃)
銅 20 1.678 0.00393(20℃)
金 20 2.40 0.00324(20℃)
鋁 20 2.6548 0.00429(20℃)
鈣 0 3.91 0.00416(0℃)
鈹 20 4.0 0.025(20℃)
鎂 20 4.45 0.0165(20℃)
鉬 0 5.2
銥 20 5.3 0.003925(0℃~100℃)
鎢 27 5.65
鋅 20 5.196 0.00419(0℃~100℃)
鈷 20 6.64 0.00604(0℃~100℃)
鎳 20 6.84 0.0069(0℃~100℃)
鎘 0 6.83 0.0042(0℃~100℃)
銦 20 8.37
鐵 20 9.71 0.00651(20℃)
鉑 20 10.6 0.00374(0℃~60℃)
錫 0 11.0 0.0047(0℃~100℃)
銣 20 12.5
鉻 0 12.9 0.003(0℃~100℃)
I. 2W碳膜電阻的溫度范圍是多少 2W碳膜電阻的理想工作溫度應小於多少
如果有色環,你可以看一下最後一圈色環就可以知道它的溫度范圍,常用的一般是最高85度,理想是50度為最佳,水銀電阻可以達到12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