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專家幫解答,煤泥含量多少的煤就不適合洗了,有相關根據嗎
迅速控制調節,就不可能對原煤進行精度較高的分選,因此,懸浮液密度的檢測和調節是關鍵。
1.1 懸浮液密度檢測 懸浮液密度採用г射線密度計進行檢測。г射線密度計的工作原理為:由г射線發射源、г射線接收器和現場顯示三部分組成。發射源為鉛封裝的CS—137放射源,它安裝於懸浮液管路的一側,接收器安裝於另一側。從發射源發出的г射線粒子一部分穿透懸浮液及其管壁,到達接收器的電離室,而另一部分則被懸浮液和管壁吸收。保持恆溫的電離室內裝有一對200 V DC的電極,г射線進入電離室後對室內充的特殊氣體進行電離,產生一個信號,此信號傳輸至現場儀表進行分析運算,並顯示密度值,同時將4 mA~20 mA的信號傳輸至集中控制室的PLD。 從現場使用來看,г射線密度計測定值與人工實測值相比誤差較小,能滿足精度要求,比對結果見表1。
1.2 懸浮液密度的控制調節 為保證有效分選,懸浮液密度控制應做到快捷、准確,г射線密度計測量值為懸浮液密度控制調節提供了依據。首先進行懸浮液密度設定,設定值根據原煤質量確定,一般在1.43 kg/m3~1.48 kg/m3間,當原煤好時,設定密度值高,反之,設定密 度值低。設定密度A與實際顯示密度A1隨時比較,當A1大於A且相差0.02 kg/m3時,點擊開啟合介桶上方的補水閥,合介泵入料管上的清水閥自動打開,通過補加水來降低懸浮液的密度,補加水量可以通過調閥開度來控制。一般循環水補加閥通常作為介質密度大的調整,清水閥通常作為介質密度小的調整。當設定值高於實際顯示密度0.03 kg/m3時,需要補加介質,密控工通知崗位司機開啟濃介泵,通過給濃介桶中添加介質來調節合介的密度,當差值為0.01 kg/m3時,可通過多打分流提高介質的密度(此僅限於微調且合介液位較高,煤介液位低時採納)。
1.3 懸浮液壓力的控制調節 三產品旋流器懸浮液的入口壓力是旋流器內產生離心力的動力,懸浮液入口壓力的大小決定著分選效果,處理量的大小。懸浮液壓力由旋流器介質入口處裝的壓力變送器進行測定,並遠傳至集控室,壓力大小通過調速型液力偶合器,調整泵的轉速從而控制合介泵出口懸浮液的壓力,而在生產過程中只能對液力耦合器的輸出轉速進行調整,當出現故障時將轉速調至零,泵不上料,當需要增大合介壓力時,調整轉速。從運行效果看,太原選煤廠合介壓力設定在0.21 MP a~0.22 MPa時,中矸帶煤少,處理量高。
1.4 懸浮液流變特性的控制調節 重介質懸浮的主要組成是磁鐵礦粉、煤泥和水,懸浮液流變特性的自動調節,主要是調節懸浮液的煤泥合量。當分選密度低、磁鐵礦粉較粗時,增加工作懸浮液中的煤泥含量可以改善分選效果。但是當煤泥含量過高時,1 mm~0.5 mm粒級原煤的分選效果變壞。懸浮液中煤泥量很難使用儀表測量,只能採用密度計和磁性物含量計分別測出懸浮液密度和磁性物含量值,通過換算公式,計算出煤泥含量: 煤泥含量計算公式:G=A(P-1 000)BF 式中,G為煤泥含量,kg/m3;F為磁性物含量,kg/m3;P為懸浮液密度,kg/m3;A為與煤泥有關的系數,A=δ煤泥/(δ煤泥-1 000);B為與煤泥和磁性物有關的系數,B=δ磁/(δ磁-1 000)。 δ煤泥=1 450 kg/m3,δ磁=4 500 kg/m3,計算得出A=3.22,B=1.29。 煤泥含量計算公式為:G=3.22(P-1 000)1.29F 設定懸浮液中煤泥含量初始值為50%,正常工作時在50%+5%之間,超過55%時,通過精煤弧形 篩下分流箱執行機構打分流,使分選懸浮液的煤泥含量穩定在規定的范圍內,磁性物含量計與分流箱執行機構閉鎖。
1.5 合介桶液位測量與調節 合介桶液位測量採用超聲波液位計,高、低液位有報警顯示,低液位採用補加濃介質與水進行調節,高液位通過控制循環水補加量和加大分流來調節。 2 小直徑煤泥重介旋流器技術參數的檢測與控制
2.1 小直徑煤泥重介旋流器懸浮液密度的測量 小直徑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洗煤泥懸浮液密度測量採用安裝在入料管上的г射線密度計來完成,通常該密度低於三產品旋流器懸浮液分選密度,密度基本無法調節。
2.2 小直徑煤泥重介旋流器入口壓力的測量與控制 小直徑煤泥旋流器組入口壓力穩定是確保煤泥中細粒級能夠得到有效分選的主要條件,通過變頻器調整泵的轉速調整壓力大小,一般小直徑旋流器組入口壓力設定值為0.2 MPa,以大於此值作為變頻器調節依據。二者進行閉鎖,實現自動調節。
2.3 煤泥介質桶液位測量與控制 煤泥介質桶液位測量採用超聲波液位計測定,遠傳到操縱室,煤介桶的液位取決於主分選系統的分流量, 同時與小直徑旋流器組工作台數有關,當分流量增大時,煤介桶液位升高,加大旋流器投入台數,當煤介桶液位低時,適當控制旋流器投入台數,通過調整小直徑旋流器的開台數,從而保證液位穩定及旋流器的分選條件。
3 重介工藝參數的監控 密控工主要監控如下參數:液力耦合器輸出轉數,合介泵壓力,合介密度,精煤灰分,合介磁性物含量,煤泥量,合介桶液位,稀介桶液位,稀介密度,稀介壓力。
4 結語 要保證重介工藝分選精度高,重介自動控制系統是關鍵,為此要定期對重介密度計、磁性物測量儀進行標定。太原選煤廠重介系統投入運行以來,密度、液位檢測准確,調整迅速,各工藝參數均得到了准確有效的控制。
選煤中煤泥含量可高達50%_60%
❷ 選煤廠重介系統的懸浮液磁性物含量范圍
你好!
重介懸浮液的固體體積濃度一般在15%-35%之間。依次對不同懸浮液中煤泥量最大允許值如下表:
1.4
1.5
1.6
1.7
1.8
1.9
2.0
60
50
40
30
20
10
<5
從上面可以反算出來。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石油的分餾,先揮發出來的是沸點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❹ 哪位高人指點一下:選煤廠入洗原煤中煤泥和矸石分別含多少算大,最好有相關的規范。
我們公司一般要求是煤泥15%以下,因為是跳汰機洗煤,煤泥含量過大會對洗水造成較大的影響,給壓濾機帶去麻煩。
矸石30%以下可以接受,超過這個數,回收率就會小於60或更小,洗煤成本就會增加的。
❺ 求煤泥指標計算公式,如知道熱量 水分 灰分 硫如何求解高位發熱量
煤泥指標計算公式=熱量+750=高位發熱量
❻ 選煤廠 原煤做出浮沉後怎麼計算能選出多少精煤 中煤 矸石啊
入廠原煤,都進行浮沉試驗,對其質量進一步的試驗,已確保入選時的密度級和配煤的需求。有些數據是理論性的,大家要考慮實際性的選擇。
一、大於0.5mm煤的浮沉試驗數、質量的檢測方法
1、質量校對
浮沉試驗前空氣乾燥狀態的煤樣質量與浮沉試驗後各密度級產物的空氣乾燥狀態質量之和的差值,不得超過浮沉試驗前煤樣質量的2%,否則應重新進行浮沉試驗。(一般自帶煉焦型選煤工業,無需注重此節。對於銷售煤種,應適當注意)
2、灰分校對
浮沉試驗前煤樣灰分與浮沉試驗後各密度級產物灰分的加權平均值的差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煤樣中最大粒度大於或等於25mm:
煤樣灰分小於20%時,相對差值不的超過10%,
__
Ad—Ad
(—————)×100%≤10%
Ad
煤樣灰分大於或等於20%時,絕對差值不得超過2%,
__
(Ad—Ad)≤2%
(2)煤種中最大粒度小於25mm:
煤樣灰分小於15%時,相對差值不得超過10%
__
Ad—Ad
(—————)×100%≤10%
Ad
煤樣灰分大於或等於15%時,絕對差值不得超過1.5%,
__
作者:helenovo
2010-1-19 02:25回復此發言
2 【原煤浮沉試驗綜合表】嬉啷啷
(Ad—Ad)≤1.5%
式中 Ad——浮沉試驗前煤樣的灰分,%
__
Ad——浮沉試驗後各密度級產物的加權平均灰分,%
各密度產物的產率和灰分用百分數表示,取到小數點後兩位。
二、大於0.5mm煤的浮沉試驗資料的整理
如試驗結果符合上述數、質量規定的要求後,即可將各粒級浮沉試驗結果填入浮沉試驗報表,一般分為「自然級浮沉試驗報表」「破碎級浮沉試驗報表」「綜合級浮沉試驗報表」「篩分級浮沉試驗綜合報表」「50~0.5mm粒級原煤浮沉綜合報表」。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煤塊的粒度在25~13mm取決於一個煤種的質量問題,「自然級浮沉試驗報表」所試驗的就是25~13mm。在這里我就不提及其他幾項的制樣表,單一介紹「自然級浮沉試驗報表」。如下圖
第1欄「密度級」按規定的浮沉試驗填寫密度級:<1.30kg/L、1.3~1.4kg/L、1.4~1.5kg/L、1.5~1.6kg/L、1.6~1.7kg/L、1.7~1.8kg/L、1.8~1.9kg/L、1.9~2.0kg/L和>2.0kg/L。
第2欄「質量」由浮沉試驗得出的各密度級的浮物質量,如<1.3kg/L密度級的浮沉物質量為1.645kg,則在<1.3kg/L密度級的質量欄中填寫,其餘密度級的質量同理填寫。
第3欄「占本級產率」是值產品數量與原料數量之百分比或某一成分的數量與總量之百分比。
某密度級的質量
γ占本級==—————————————×100%
本粒級煤樣質量(不計煤泥)
圖中<1.3kg/L密度級占本級產率為
1.645
γ占本級==—————————————×100%==6.72%
24.494
其餘各密度級產率的計算方法類推。
圖中「煤泥」的第一欄是值浮沉試驗前從煤樣中沖洗掉的附著在煤粒表面的<0.5mm的粉煤,
作者:helenovo
2010-1-19 02:25回復此發言
3 【原煤浮沉試驗綜合表】嬉啷啷
第4欄「佔全樣產率」是指本粒級佔全部浮沉沒有的質量百分數(產率)。<1.3kg/L密度級「佔全樣產率」為
γ<1.3(佔全樣)==18.146%×6.72==1.219%
其餘各密度級「佔全樣產率」的計算方法類推。
第5欄「灰分」指各密度級的化驗灰分,以百分數表示。將該粒度級煤樣中各密度級的化驗灰分填入後還應計算「合計灰分」和「總計灰分」才可得出第5欄的全部數據。
合計,即除掉原生煤泥後占本級產率,去除煤泥的試樣合計質量為24.494kg,將24.494kg看作是本粒度級試樣的100,並於第3欄各密度級浮沉物合計欄反映出累計產率為100%
總計 == 合計 + 煤泥質量
24.732kg == 24.494k g + 0.238kg
煤泥質量
煤泥占本級產率==——————————×100%
總計
0.238
0.96 ==——————————×100%
24.732
第6欄「全硫」是指各密度級產物在煤質分析化驗中所測得。
第7欄「浮物產率的累計」是將第3欄數據由上到下逐級相加而得,如分選密度為1.5kg/L時,浮物產率為
γ<1.5== γ<1.3+ γ<1.4+ γ1.4~1.5==6.72+46.18+21.56==74.46(%)
同理,可以計算出其它各密度物的浮物累計產率。
第8欄「浮物各密度級累積加權平均灰分」是指某分選密度下,全部浮物灰分分量的累積之和與相應密度下產率之和的比值。<1.4kg/L密度級的浮物累計灰分為
<1.4
作者:helenovo
2010-1-19 02:25回復此發言
4 【原煤浮沉試驗綜合表】嬉啷啷
∑ γ · Ad
<1.3
Ad(<1.4) == ————————————×100%
<1.4
∑ γ
<1.3
6.72×3.99+46.18×7.99
7.48% == ————————————×100%
6.72+46.18
第7欄和第8欄中最下行的數據與相應的第3、5欄的合計值相等。
第9欄「沉物累計產率」,該欄數據是將第3欄的數據自上而下逐級累計相加(從合計欄開始)所得。如當分選密度為1.6kg/L時,其沉物累計產率為
γ>1.6 == γ>2.0+γ1.8~2.0+γ1.7~1.8+γ1.6~1.7
19.95(%) == 12.92+2.47+1.86+2.7
❼ 選煤廠:三產品無壓重介和機械攪拌浮選,洗一些矸石量大的次煤時候,重介質懸浮液的煤泥含量低,提不上來
不明白什麼意思,你要提高煤泥含量幹嘛,是提懸浮液密度(應該不是)還是提高懸浮液穩定性。一般選煤工藝中不用考慮煤泥含量少,而是要考慮煤泥含量多,磁性物含量少的問題。如同我們新廠配介,無需考慮煤泥含量,先用水和鐵礦粉預配起來即可,煤泥在洗選過程中可以帶入。
煤泥主要來自於矸石泥化,煤只解離,不會泥化的。矸石中泥岩等才出現泥化。如果是矸石量大,煤泥含量應該不會少。你可以使用磁選管實測下合介的懸浮液磁性物含量。
單考慮提升煤泥含量,不開分流就是;不過液位要保住,少加介。
合格介質分流至稀介質里,再經精煤磁選機回收介質,此為解決合介煤泥含量多問題。
矸石量大,處理能力小,如果你考慮提高處理能力,那勢必需要放大旋流器矸石口,但易造成二段旋流器分選密度低,矸石帶煤問題。
❽ 煤炭浮沉試驗方法
煤炭的浮沉實驗分兩類:大浮沉實驗和小浮沉實驗;粒度大於0.5mm煤樣的浮沉實驗是大浮沉實驗,小於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實驗為小浮沉;兩者之間的區別僅僅在於配製懸浮液的葯劑不同和操作過程有點區別。
用氯化鋅和誰配製不同密度級的懸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時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個懸浮液的密度調整准確。
2、將干煤樣稱重後用清水沖洗去煤泥,烘乾後放入帶有篩網的漏桶中,並把沉澱的煤泥收集烘乾稱重。
3、從低密度開始順序侵入懸浮液中,靜置一會,待分層徹底。
4、用漏勺將浮煤撈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為一個級別的浮物,將沉下的部分脫去重介液後再放入高一級別放懸浮液中,如此反復把各個級別的密度實驗完畢,把煤樣分成n+1份。
5、講各個密度級的煤樣洗去表面的懸浮液後烘乾稱重,計算百分數及其化驗灰分。
6、檢驗實驗誤差。
注釋:實驗開始的時候沖洗下來的乾燥煤泥量為原生煤泥,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煤泥為浮沉煤泥。
小浮沉實驗的懸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機溶劑,實驗過程類推。
❾ 對原煤怎麼進行精煤,中煤,煤泥的計算
一般根據原煤的浮沉實驗結果,比重液1.4以下的為精煤(浮煤)1.4-1.8為中煤,粒度小於0.5為煤泥
❿ 浮選廠從煤泥中浮選精煤,產品是精煤,煤粉,尾煤,我怎麼計算成本呢,
你是要計算成本呢還是計算利潤呢,計算成本就是煤泥的購入價格加上加工精煤所發生的各種電費、水費、浮選劑及其他材料費等費用,計算利潤就是用產生的各種煤種乘以銷售價格減掉煤泥的購入價格加上加工精煤所發生的各種電費、水費、材料費等費。
如果算產生100噸精煤、50噸煤粉和20噸尾煤需要多少煤泥量的話,你所給的條件還不夠完全,但如果以精煤為主,直接用100噸精煤量除以精煤產率70%就可以了,但從你所給的條件來看,精煤的產率為70%,其他煤種的產率為30%,如果當月要銷售到煤粉50噸和尾煤20噸的情況下,至少需要煤泥233噸的煤泥量才能保證這個銷量,
不知道我的解答是否符合你的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