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釣魚的方法視頻

釣魚的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6-16 07:36:03

『壹』 釣魚怎麼調漂視頻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貳』 釣魚視頻教學 釣魚什麼時候提桿 釣鯽魚技巧

鏈接:

提取碼:wfx5

該教程是講解垂釣方法餌料製作新手入門寶典,說不定哪天要去春遊釣魚用的到,比網路的實戰經驗全多了!

『叄』 釣魚技巧教學視頻 如何防止和魚拔河

與魚"拔河"是斷線跑魚的常見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布點的問題,也有起竿、遛魚的問題。 布點:窩點太遠 ,鉤餌人窩以後,竿和線已經拉成一條直線。這時,只要魚咬鉤,就必然形成"拔河 ",如是小魚問題不大,是大魚,就必然斷線跑魚。因此, 釣大魚時,窩子不可打得太遠 。釣浮時,也不可釣得太近。 起竿:用力過大,把魚剌疼了引起魚驚慌,立即外逃;或者用力過猛,提竿較高,一下要把魚從水底提上很多,魚受驚嚇,立即外逃。魚在向外逃竄時,或者由於人准備不足沒及時把竿舉起來:或者由於魚太大,人的力氣不及,舉不起竿來,從而使竿平平水面,魚向前沖,二者形成"拔河"。這就提醒人們:起竿必須十分慎重,既要有力度,又不能有高度,有力度是為了使鉤刺進魚嘴, 不能有高度是防止把魚抬高,強行提離水底。要做到這一點關鍵的還是在於抖竿。抖竿,既讓魚鉤剌進魚嘴,又由於魚沒受大的傷害,一般不會逃離。釣者憑手感知道是大魚,便立即把竿弓起來,慢慢引魚出窩,開始遛魚。 遛魚出現"拔河"的原因有四個:一是急於把魚提出水面,引起魚反抗,奮力向外逃竄,人力控制不住,把彎竿拉直;二是強行拉魚拐彎、反向,魚不願意,也奮力反抗,把竿拉直;三是竿線太短,魚向前沖時,人無法跟著魚向前走,被迫把竿放低;四是確因魚太大,人的力氣不夠(如老年人),控制不了魚竿。為來避免這幾種情況發生,除了釣大魚必須長竿、長線以外,遛魚時要有絕對的耐心,決不能性急,只能慢慢遛,不能急於提。由於竿線長度有限,在需要拉魚轉向時,只能輕輕地牽引,而且角度不宜超過90度,即便要讓魚轉90度,也只能一點一點地轉,慢慢達到90度,甚至180度。此外,竿不能松,線要綳緊。竿不能歪斜,線不能鬆弛;又不能強行拉著線與魚抗爭,魚要游,讓其游,只是到了快要拐彎時及時牽引。這樣,慢慢悠悠地游久了,魚就沒勁了,自然上浮翻白。這時,基本上可以聽人擺布了。

『肆』 釣魚技巧視頻教學之如何釣小鯽魚的基本功

冬季釣鯽魚的時候,不知道其他釣魚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冬天釣鯽魚和夏天釣鯉魚的方法截然不同,在冬季釣魚的時候,有可能我們辛辛苦苦來大窩,打窩用了兩個小時,也不見得會有一條鯽魚來咬鉤,當然這真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原因在於冬季魚類活性低,很少有外出遊盪找食物,特別是在元旦過後,那就更難釣了,這時候釣友們就會改變思路,從打窩進行守釣,然後再主動出擊,主動尋找鯽魚的窩點,然後在鯽魚窩附近打窩誘魚,就會有一個不錯的魚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冬季如何釣鯽魚的方法。

1.選好釣位打游擊戰

在水草枯枝旁,會很容易掛低,但是魚兒很多。如果是看到水中間伸出水面的水草,或者是一塊水域中出現的水草,這些都是好的釣點。在冬季垂釣的時候,應根據冬季魚兒的基本特點,來精心的挑選釣位。魚不愛動,所以我們就要動。在定位投釣前多選幾點,探測水位,一般冬季魚多在溫度較高的深水區聚集。所以在正式垂釣前不要著急的去投鉤,要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當然在深水區也不都是魚群聚集之地,投鉤後如果長時間都不見魚來吞餌,那就應當果斷換位,不能死守在一處。

2.耐住性子穩提竿

釣餌一般選用多頭蠕動的團型蚯蚓,這樣就很容易先將比較活躍的小雜魚誘來吸食,造成鬧鉤。在這個時候,釣友們不用驚慌,要冷靜下來進行判斷,就是浮漂下沉較多,變化較大時,也不要輕易的提竿,因為釣餌量比較大,小魚暫時也不會將餌料食完,更不能一次吞進口中,所以不要擔心鉤空。鯽魚本來吞食就是慢而輕的,在冬季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千萬要耐住性子,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等魚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動時,就及時提竿,肯定會百發百中的。

3.冬釣選用釣餌最關鍵

在冬季的時候,鯽魚都是依靠自身儲備的營養,開始進入到了半冬眠的狀態,准備越冬所以就會很少攝食,游動范圍也會縮小、冬釣板鯽,應該在素餌方面做改變,要選用蚯蚓做餌,它的效果非常的好。用手竿釣,每鉤穿掛2-3條的蚯蚓,形成4-6個活的團型餌,這樣蚯蚓會在水中多頭蠕動,也增強對魚的引誘力,促動它們游動過來吞鉤。從而就會輕松的釣上魚!

『伍』 釣魚的步驟與方法

1、准備好誘餌,魚線和魚鉤。

(5)釣魚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釣魚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

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

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釣魚

『陸』 釣魚的基本方法

新手釣魚知識大全
一、釣具類

1.手竿種類:指不帶收放線裝置的釣竿,是我國目前最為流行的釣竿之一。手竿分為拔節竿、插節竿兩大類。拔節竿有長節竿、短節竿之分。按使用類別來分,有鯽竿、鯉竿、溪釣竿三種。

手竿大多數是使用平紋玻璃纖維布同不飽和聚酯復合加工而成,被俗稱為玻璃鋼魚竿。還有一種是用碳素纖維同不飽和聚酯復合加工而成,被稱為碳素魚竿。因碳纖維布的售價要遠遠高於玻璃纖維布的售價,所以碳素魚竿比玻璃鋼魚竿要貴許多。碳素纖維強度比玻璃纖維強度高,自重卻很輕,製成的手竿同玻璃鋼手竿在同強度條件下自重要輕一些,所以很受競技釣愛好者的青睞。

有些廠家出於價格、性能比的考慮,生產一些混合材料的釣竿,在內層和外層用不同纖維製成;也有前三節是碳素纖維製作的,尾節是玻璃鋼的。這種釣竿在價格和性能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容易讓人誤解為是假碳素竿而不被釣魚人接受。

2.竿長:指手竿組裝或展開後的實際長度。實用范圍的長度(指採用齊竿線釣法)分別為: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目前國內競技釣鯽比賽規則多規定3.6米長的手竿為比賽用竿。平時用於休閑釣,5.4米長的手竿也足夠用了。使用6.3米以上的手竿釣鯽魚,在齊竿線釣法中應該說是很難了。因為釣竿過長,*作起來十分麻煩,鯽魚吃餌的動作本來就小,浮漂拋得太遠,很多輕微的信號無法識別。

鯽魚為了覓食必然從深水游向有食物存積的邊岸。無論是河流、湖泊,還是水庫、離岸邊3~4米、水深在1.5米上下,水流平緩、水底平整的區域,都會成為魚的覓食通道,4.5米的手竿完全能夠得著這個范圍。有時釣竿用得過長反而使位釣點越過了魚的覓食通道,造成得不償失的結果。

3.手竿硬度:指手竿所能承受的拉力。承受拉力大的,為硬度高,反之則低。我國的鯽魚,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飼養的,體重超過0.8千克的不多見。所以使用硬調的手竿釣鯽魚就完全可以了。

硬調竿,既能利用適中的彈性所產生的曳力,對釣線起到緩沖保護作用,又可以盡量地避免因釣竿過硬撕破魚唇。適中的調性又能產生良好的手感,可以為釣魚人增添不少遛魚的樂趣。而柔中帶硬的硬調竿所具有的良好彈性,也可以將0.2千克左右重的鯽魚直接飛上岸來,省去用抄網的麻煩,比較適合比賽中使用,對釣鯽初學者來說也比較好掌握。

4.手竿調性:調性實際說的就是手竿強度,指一支完全展開的手竿,在尾節保持水平狀態下,通過竿梢能提起多大的配重,同時竿體出現多大的彎曲度。承重越大彎曲度越小的釣竿,調性越硬。手竿調性一般分為中調、中硬調、硬調、超硬調、極硬調五個等級。

5.調性均勻性:釣竿在受力彎曲後的弧度的均勻性好的釣竿其弧度呈平緩過渡的狀態;均勻性差的釣竿其弧度中有死角出現。

目前商店出售的手竿,僅從外觀上很難判斷其品質,被標注的硬度與實際硬度不符的現象常有出現。而調性的均勻性是否良好,在釣竿不實際負重的狀態下,是很難檢測的。建議釣友在購買手竿時最好自己動手測試硬度和調性的均勻度,以免被某些釣竿誇大其詞的標注及華麗的外表所欺騙。

6.稱重檢驗:挑選手竿時,不看竿上的調性標注,而是根據一個實用標准來檢驗竿體硬度的方法。比如說,要挑選一支釣鯽用的插節竿,我們就讓它稱0.3千克的重物,拔節竿稱0.4千克的重物。

用事先准備好的配重或臨時用塑料袋裝入標有重量的魚餌當配重,把它系在竿悄上,然後慢慢揚起釣竿,當配重離地後讓竿梢尖與竿柄底部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時如果釣竿的彎曲度在竿長的二分之一上下,其硬度就適合於釣鯽用。如果第三節也明顯彎曲就軟了點,要是只彎到第二節,第三節幾乎沒變形,那麼又硬了點。

7.插節竿:插節竿是手竿中的一種分體式釣竿,按日文漢字的中文發音,被人們稱為"並繼式"釣竿。插節竿在使用時要一節一節地從上(竿梢)至下插接後,才能成為一支完整的釣竿。

插節竿因分體面減小了伸縮式(拔節)釣竿的空間,因此竿體可以做得較細,又不減低強度,是競技釣發燒友追求的品種。

硬調插節竿用於休閑釣,釣0.5千克上下的鯽魚較為合適。硬中帶柔的調性,既能為釣魚人增添遛魚的樂趣和快感,又不太容易切線,在比賽中又可以用於釣50克以內的小鯽魚;因自重輕,可以節省體力,便於釣手在長時間的比賽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插節出竿以3.6米長的為主,其調性大多數是硬調和超硬調的,極硬調的插節竿已不多見。

8.拔節竿:拔節竿是伸縮一體的手竿。按日文漢字的中文發音,被稱為"振出式"手竿。拔節竿又分為短節(溪釣竿)、長節(池釣竿)兩種。短節竿雖攜帶方便但強度較低,競技釣愛好者基本上都不使用短節竿。

拔節竿因各自的強度不同,所以單節的長短也略有區別,但釣竿拔出後的總長度相差不大。長節拔節竿的尾節長度一般在100~115厘米上下。為了使竿體能依次收縮進尾節,所以拔節竿同插節竿相比要粗一些。

9.插口:拔節竿連接上節的介面。插口壁厚薄是否一致,插口的橫斷面是否平整,是反映插節竿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檢查插口的方法,是將上節緩慢地插入下節,此過程中不能有忽松忽緊的現象,應該是越插越緊。插緊後介面處不能出現晃動,抖動釣竿有渾然一體的感覺,節與節之間沒有因松動造成摩擦而產生的雜音。拔出各節時真空嘬力越大,說明上下插接得越緊密。

10.插接量:插節竿上節插入下節的長度。各節應該由上至下逐漸增加插接量,一般首節(竿梢)的插接量不小於6厘米。

平時使用插節竿時,要從竿梢開始依次插入,插時要緩慢並確保插到底部,插得過快會加快竿體內外壁的磨損而造成松動。每插入一節到位後要把插入的那節逆時針方向稍加旋轉一下鎖死插口,旋轉角度不要過大,5度左右為宜。退出時先順時針方向旋轉開鎖之後再拔出上節。

初學釣魚者,因控竿能力較差,在使用插節竿釣上大魚時,容易造成拔河現象,或突然用力過猛,拉斷釣竿,所以要特別注意。

11.搭介面:指拔節竿節與節之間銜接的部位。3.6米的手竿,其竿梢和二節的搭口一般在4厘米以上,二、三節在厘米左右,三、四節在6厘米上下。搭口過短,容易造成拔節和斷裂,而且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磨損,搭口會變短,所以買手竿時要挑選搭口稍長一點的。

12.上下口:拔節竿每節的上端為上口,下端為下口。上下口的壁厚是否相同,橫斷面是否平整,拔緊內節後,外節同內節是否處於緊密接觸,這都是確保質量和耐用性的重要之處。另外插節竿只有上口,沒有下口。

13.竿堵:手竿收回後防止內節外滑的塞子,也被稱為堵頭。拔節竿有一個上堵(橡膠或木製品),一個下堵(一般是塑料製品),下堵帶有通氣孔,可以散發竿內的水氣。3.6米的插節竿有兩個被連在一起的上堵,沒有下堵。

每次釣完魚回到家中,盡量拔去竿的上堵,讓竿內的水氣揮發掉,免得竿內長期潮濕,捂壞了漆面。

14.活底把:用於減短手竿長度用的可拆裝的底把。一支5.4米的手竿,可以配三個活底把,這樣可以變成4.5米、3.6米、2.7米三種長度的手竿,起到一竿多用的目的。

購買活底把。一定要用釣竿當場配試。

15.辮梢:竿梢尖上粘接的軟辮管(一種化纖織物),用於固定大線的。新釣竿買回後要加工一下辮梢。從竿梢頭算起,在辮梢一厘米長的位置打個死結,剪掉多餘的辮梢,再用打火機把辮頭烤化,讓它自然熔成一個小球。這樣打的結就不會再脫落。然後用耐水性好的快乾強力膠,在辮梢原來的粘接處再點上一小滴膠水,並讓膠液向辮梢上方滲透一點,約5毫米左右。這陣做,一是加固辮梢同竿梢的粘結度,二是保護辮捎不被竿梢頭磨斷。但是千萬要注意的是:膠一定要少滴,如果辮捎全浸了膠,變得通體僵硬,那釣線在辮梢上很難勒得緊,使用中容場造成大線脫落。

16.絕緣把套:由一種絕緣熱縮橡膠製成的,套在手竿底把上能起到絕緣作用,俗稱防電把套的橡膠套。購買防電把套,一定要比釣竿的底把長出5厘米左右,粗細盡量合適。如果原底把是纏了一層線的那種,最好先把線拆掉後再裝防電把套,這樣裝出來的效果更漂亮,也可以不增加底把的直徑。

安裝時考慮到把套的熱縮性,套上絕緣把套後,把套要和釣竿的底把端面齊平。然後用1000瓦以上的電吹風依次逐漸加熱,直到把套收縮包緊底把,再用裁刀把多餘的部分切掉。直接放在明火上加熱也可以,但動作要快,免得燒壞了底把。

17.釣線: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盒裝釣線,以尼龍線為主。競技釣在用線的搭配上非常講究,而且粗細的變換,往往是在加減0.1個號之間進行的。舉個例子,某場比賽根據魚情狀況,最佳線組為0.4號大線,0.2號子線,如果你用的0.2號子線漲號,實際是0.5號線,這套組合就起不到預想的效果,而且子線粗於大線的"倒拉牛"配置還會造成大線切斷。

買釣線時,除了看牌子和標號外,還得親自檢測線的直徑和強度。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供釣魚人專用的檢測工具,只能用外徑千分尺和彈簧秤去檢測。

檢測釣線時,先憑手感檢查線體的平整度、復原性和柔軟度。在光亮處觀察線體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後再測線的直徑和拉力。如果線徑和拉力同此標號的規定值相比出入不大,線徑不超過正百分之十,拉力不超過負百分之十,此線還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市場上沒有比標號細,比標准拉力大的釣線出售)。

鯽魚膽子小,警覺性高,所以釣鯽最好使用透明線或無影線,而且在強度夠用的前提下,線越細越好,這樣可以降低鯽魚的警覺性。

18.大線:也稱為主線或母線,指連接竿梢和8字環的釣線,栓鉤的子線不在其中。

大線有兩種拴法:一種是先從線頭10厘米處折回,緊靠線頭打一個死結,再從對折後離頭部1厘米處打一個雙扣死結。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掏一個剪刀扣,系在竿梢上,量出比釣竿長15厘米的線剪斷,然後按以下順序穿上配件:先穿兩粒太空豆,第一粒用於浮漂復位,第二粒用於限制浮漂上移。穿上插漂座後再穿上一粒或兩粒限制浮漂下移的太空豆(如太空豆很緊,穿一粒就可以)。再穿一粒限制鉛皮上移的太空豆,一個鉛皮座、一粒限制鉛皮座下移的太空豆,最後量出齊竿線長度栓上8字環,剪去多餘穿的線頭,大線就製作完成了。

另一種栓線是,先不量線,按上面的順序先把全部配件穿好後,以8字環為頭,量出比釣竿長出10厘米的線,剪斷後按上面的方法打結就完成了大線的製作。

19.風線:垂釣時,從竿梢到大線入水之前這一段漂於水面或空中的大線,被稱為風線。有人把風線同大線混為一談是錯誤的。

20.水線:水線由部分大線同子線組成,從浮漂腳到水底釣鉤的線被稱為水線。

21.測水深:指用水線來測算水深的方法。調整水線長度確保下鉤到底,浮漂露出水面並同水線、魚鉤保持垂直狀態時,從下鉤到浮漂與水面相交點的高度就是釣點的實際水深。有些釣友在計算水深時忽略了浮漂的長度,這樣會出現不小的誤差。

22.子線:一頭拴鉤,一頭拴在大線的8字環上的釣線被稱為子線。競技釣使用的子線,是由長度不同的雙線組成。除釣浮子線可以和大線同粗以外,一般都比大線細0.2個號到一倍之間,長度在15厘米以內,比台釣的子線要短。子線比大線細可以保護大線不被切斷。子線越細,越可以降低魚的警覺性,而且細而柔軟的子線更利於魚吸餌入嘴。

『柒』 釣魚的步驟與方法

1、准備好誘餌,魚線和魚鉤。



2、拿出兩個子線盒長度相當的魚鉤,子線兩端並齊預留約3厘米。



3、把第一枚魚鉤放於子線重合處,子線沿鉤柄由近及遠纏繞8到10圈,將預留線頭拉出子線,拉緊後剪掉多餘的線頭。



4、然後將第二枚魚鉤以同樣的方法綁在子線的另一端,纏繞時不可由遠及近向鉤柄纏繞,這樣容易造成脫鉤、跑線的問題。



5、依據鉤的大小,把兩鉤間距調至2到2.5倍鉤長度,再把子線上端打結拉緊即可。



(7)釣魚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釣魚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
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
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釣魚

『捌』 釣魚技巧視頻全攻略 鄧剛釣草魚 如何釣到草魚

鏈接:

提取碼:wfx5

該教程是講解垂釣方法餌料製作新手入門寶典,說不定哪天要去春遊釣魚用的到,比網路的實戰經驗全多了!

『玖』 哪裡可以找到關於釣魚技巧的視頻啊

程寧釣魚教學~~!優酷上有

『拾』 釣魚怎樣打窩視頻

湖泊水庫浩瀚的水域,使魚類自小就養成了大范圍活動覓食的習性。活動范圍大,消耗快,進食量自然也要多些。在烏木水庫的黃家垹碼頭,那裡的水比較深,又不停地人來船往,並不不適合釣魚。曾經有農民挑一擔玉米上船,不慎將一籮筐玉米倒進水裡。幾天後偶然有人在那裡釣魚,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一連釣上來26條鯉魚和草魚,所帶的釣線全部被大魚拽斷,不得不遺憾地回家。當天晚上違法的炸魚者聽到消息,一炮炸了近200斤魚。可見多用些窩料是極其必要的。特別是夏秋兩季,大鯉魚、大草魚和大青魚的食量特別驚人,兩、三條魚,一會兒工夫就會將一大堆餌料一掃而空。窩子里空盪盪的什麼也沒有,當然很難留住魚群。所以有經驗的釣友提倡打重窩。

但這並不是說窩料越多越好。更不能簡單簡單地往水中倒下一袋子小麥玉米了事。夏天的氣溫高,窩料在水下浸泡幾天的時間便會發臭,不僅不會引來魚群,魚兒還會避之不及。新到一個魚群密度不大的湖泊水庫,最好在三、四天里每天一次,定時定點打窩,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讓魚兒養成一定時候到固定的某地進食的習慣。時間一長,魚兒越聚越多,魚群越來越大,這時候再垂釣,一定獲得豐收。到垂釣的時候窩料要少打,勤打,否則魚鉤上的餌料淹沒在窩料中間,上魚的幾率就小了。打窩的紅薯土豆切成細粒,掛鉤的則要成大塊,釣魚更加有效。

打窩的數量還要根據所釣的對象魚有所變化。譬如釣鯽魚,窩料應該要少而且細碎,絕對不應該使用粗顆粒的窩料,以免鯽魚過快地吃飽,已經吃飽的魚很難釣。特別是在冬季,鯽魚的活動量小,吃得也少,打窩的量更要掌握少的原則。有經驗的釣友在窩料里摻上當地的泥土,讓魚兒能聞到味兒,吃不到多少東西,久久地在湖底的泥土裡尋找食物,自然容易上鉤。

總之,要掌握適當窩料數量,既能夠盡快將魚引誘進窩,又不讓魚兒過快吃飽,使其在窩子里停留盡可能多的時間。

當然,釣有一些魚根本不需要打窩。如果是釣烏魚,需要邊走邊釣,在一處停留的時間不過三五分鍾,打窩沒有任何意義。釣翹嘴魚最有效的辦法是約上兩、三個釣友,四處尋找翹嘴魚的行蹤。一旦發現水面有小魚驚慌失措地爭相躍出水面,水下肯定聚集了大量翹嘴魚。這時候用蝦肉或者用擬餌,往往下水就有收獲。而且釣起來一條接著一條,打窩只會驚散魚群。

一、餅餌打窩法

可以用作釣魚打窩的餅餌主要有:糠餅、豆餅、花生餅、菜子餅等。這些經過加熱榨油的剩料,屬於本味餌,餌料本身散發的清香,能產生極大的誘魚效果。靜水中釣大魚,可以用一個餅或多個餅拋投打窩。流水中用車竿釣垂直釣魚,可以用一個餅或兩個餅沉入江底打窩。在養殖場釣魚,在野塘野水釣魚,可以鋸成大小不同的塊狀餌打窩。在野外釣小鯽魚,可以鋸成豆腐塊大小打窩,甚至可以錘成顆粒狀打窩,照樣釣魚。

用餅餌打窩,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較好地保窩養窩,塊餌的溶化時間長,很難散窩,加上每種餅餌都能誘好多種魚,有很大的通用空間。所以,餅餌成為當今打窩釣魚的主要誘餌,是十分自然的事。餅餌與酒米組合打窩,好釣鯽魚、鯉魚。餅餌與油糠等粉餌組合好釣草魚、鯿魚等魚。也可以用糠餅和花生餅、菜子餅組合打窩,一種錘碎,一種鋸成塊,誘魚養窩效果也十分明顯。

注意:用塊狀餅餌打窩,容易出現跑窩現象,由於大魚在吸食塊餌時,會將塊餌頂漂起來,如水底不平,塊餌會不知去向。解決的辦法就是將餅餌鋸成三角形(長150毫米,角頂高50毫米即可),無論大魚如何吸餌頂餌,三角餌會在原地打轉,漂不起來。

二、種子餌打窩法

大米、小米、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子都可以用來打窩誘魚,其中以大米最為典型。用大米打窩,酒香能增強誘魚效果,醇香越高的酒越好。紅酒米用來誘鯽魚的效果明顯,白酒米用來誘鯉魚作用較強。特別在渾水裡釣魚,應該選擇白酒米打窩,以提高渾水中的可見度。用酒米打窩,常見的有堆集法、散布法、丟投法。堆集法:使用打窩器不斷在同一地點多次重復下餌,五杯、十杯都可,形成酒米大窩,主要用於釣大鯽魚,特別是魚多魚厚的水域。散布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酒米,拋灑在窩點上,也可以多次拋灑。主要是沒有備打窩器的做法,也可以用於補窩,散布法容易出現滿天星泡相,適合休閑釣魚。丟投法:主要用於渾水釣魚,特別是釣鯉魚,每次抓起10粒20粒酒米不等,丟投於水面同一個地方,酒米沉入水底誘魚上窩。

酒米與粉餌組合使用,特別是各種豆粉,是野釣鯽魚、鯉魚的理想窩餌。酒米與餅餌塊餌組合使用是釣養殖鯽魚、鯉魚的主要窩餌,同時加入豆粉,成為三合一的窩餌,效果更為突出。可以加入香料,以增加餌料的香氣濃度,提高誘魚效果。至於小米、大豆、玉米之類種子餌,除了酒泡之外,可以用水浸泡或加熱後發酵製成窩餌,所釣之魚更為廣泛。用發酵玉米釣草魚誘引效果明顯。

注意:用大米打窩誘魚,在深秋和春初的低溫季節里,最好將大米炒熟,而且不必泡酒,與熟豆粉組合打窩,是適應時令的選擇。

三、顆粒餌打窩法

顆粒餌分為膨化餌和機制餌兩種,目前釣魚打窩使用得最多的膨化顆粒餌,以圓柱型居多,顆粒直徑和長度為3毫米至20毫米不等。顆粒餌是配方餌,含魚粉成份的為腥餌,不含魚粉為香餌。釣鯽魚、鯉魚打窩,可以用腥餌為主。釣草魚用本餌香味要好。多數是單餌使用,與其他窩餌組合使用,效果並不好,而且針對性相當突出,池塘中喂養的是什麼顆粒餌,就一定要使用這種顆粒餌打窩,換成其他味型顆粒或其他窩餌,效果會明顯降低。

用顆粒餌打窩,有一種做法可讓魚集中,延長誘魚時間,可以將顆粒餌錘碎用水和濕,搓成拳頭般大小的球型餌打窩,一次可打三個五個,甚至更多,這種球型餌主要用於釣大魚。

四、粉餌打窩法

粉餌是軟餌,是一種變化最大的窩餌。自古就有很多種用法,不但可以作誘餌釣餌,也可以誘釣合一。最原始的做法是用牙齒嚼豆子,捏在鉤墜上打窩,或是用灰面油糠和水直接打窩,使用過去這些單一的本味餌打窩,主要用於野水中釣魚。當今,用多種不同類型的粉餌組合配伍的誘餌,可以釣養殖魚也可以釣野魚。粉餌分為澱粉類和蛋白粉類。澱粉類主要有大米、小麥等,蛋白類主要有魚粉、蝦粉等。在澱粉中兌入合成香精和植物香料,即可組成香餌。

在香餌中兌入一定量的魚粉、蝦粉即成為香腥餌。顯然,在本味餌(未兌入香精)中加一些魚粉、蝦粉之類,同樣可以組成淡香腥餌或淡腥餌。如果以魚粉、蝦粉為主,摻入少量的澱粉類作粘合物,可以製成腥餌。在本味餌、香餌、香腥餌、腥餌等餌料中加入維生素、味素、氨基酸之類,甚至可以加入奶類糖類,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增味劑,可提高魚類的食慾。

根據不同的魚種,可以組合配成專用誘餌,如鯽魚、鯉魚可用香腥粉餌誘引,也可以用本味香粉餌誘引。而草魚則應用本味香餌誘引。鱅魚、鰱魚可用發酵餌誘引,也可用本味餌誘引。鮊魚、羅非魚、鱸魚等魚則必須用腥餌誘引,直接用魚粉、蝦粉作窩餌也較為常見。

用粉餌打窩,可以在水面打窩,也可在沉入水底打窩。水面打窩必須是半干半濕粉,要能浮於水面,如灰面、麩皮等。沉底打窩必須將粉餌和濕,做成大團小團不同形狀,用打窩器打入為通常的做法。粉餌與酒米和糠餅塊等其他餌料配合使用,特別能提高誘魚效果。粉餌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誘釣合一:台釣釣法、炸彈鉤釣法以及包鉤釣魚都是利用粉餌的可塑性而產生的。

注意:粉餌是有生熟之分的,用熟粉餌誘魚,四季可以通用。用生粉餌誘魚,主要用於炎熱的夏季。氣溫低於10℃以下,用生粉餌誘魚的效果會明顯降低,甚至會無魚問津。

五、草類餌打窩法

用草類餌打窩主要用於釣草魚、鯿魚。用草類餌打窩分為捆紮法、拌入法、丟投法等。

捆紮法:是打沉底窩,將割來的青草用繩帶捆紮成把,吊上磚頭石塊,拋投於水中,這種捆紮青草的辦法,同樣適用於樹葉枝、竹葉枝打窩。樹葉枝以穀皮樹為主,竹葉枝以楠竹枝為主;穀皮樹主要用於靜水打窩,楠竹枝主要用於流水打窩,草魚吃穀皮樹,但不吃竹葉,天氣炎熱,草魚對竹葉感興趣,因此,用竹葉在流水中打窩,草魚同樣上窩。

拌入法:主要用於谷芽打窩。雖然散打穀芽同樣能誘來草魚上窩,但效果遠遠不及將谷芽拌入油糠之類粉餌打窩。如果再加塊餌配合入窩,形成芽餌、粉餌、塊餌三組合的誘餌,是釣草魚最優窩餌,常在釣大草魚之中使用。

丟投法:主要用於釣流水。將割來的青草切成短節(約30毫米長), 每次抓起十根左右丟投於流水水面,每隔一定時間丟一次,草魚會追食而上,進入窩區。草魚上窩與未上窩,可以通過水面的魚花來確認。至於在靜水中打浮面草窩,就沒有必要將草切斷,直接將割來的青草丟投於水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草類餌打沉底窩釣草魚,水深應在2米左右,氣溫應在20℃以上。如果在流水中打浮面草窩,溫度低於25℃,草魚是不會浮出水面上窩的。

六、蛆餌打窩法

蛆餌打窩誘魚有兩種做法:一種水面丟投餌誘法,一種是水底袋裝誘法。水面丟投餌誘法主要適用於刷竿釣釣上層魚,可以釣流水也可以釣靜水。將撈來的活蛆洗凈之後置干盆內,拌入草木灰或油糠之類粉餌,每次抓三條五條丟投在同一水面位置。靜水中要等魚吃完丟餌後再丟第二把,流水中則可以按一定的時間長度丟餌,魚會沿途而上,進入窩區。不論釣流水還是釣靜水,一定要等魚上窩才釣。丟在水面的活蛆很快被食光,魚不再跳出水面搶食,刷竿可以連續上魚,說明魚已上窩。

水底袋裝誘法主要適用手竿和車竿釣鯉魚、鯽魚、鯿魚、鮊魚等魚。同樣可以釣流水和靜水,將活蛆裝入口布袋中。袋子約能裝一升餌,在袋上鑽五至十來個小洞,洞口每次只能通過一到兩條活蛆,在袋中放入重物,能使袋餌沉底即可,流水中可以加重,鎖緊袋口,防止漏出。在靜水中用手竿釣魚,可以拋投打窩。在流水中用於車竿釣魚,則要用繩索吊緊打窩。用活蛆打水底袋裝餌,要防止魚鉤掛袋,在靜水中可以釣懸浮,在流水中應釣下游,釣餌盡量離開布袋一定距離。顯然,用罐裝蛆餌打窩就沒有這個問題。但罐裝封口比較麻煩,不及袋裝蛆餌封口方便。

七、貝類打窩法

用貝類打窩誘引青魚上窩,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將田螺錘碎直接丟投於窩區;一種是將錘碎的田螺連殼帶肉拌入油糠之類粉餌打窩,也可以與塊餌、顆粒餌配合打窩。青魚是雜食魚,對蚌肉也感興趣,用蚌肉打窩應當切碎,垛成肉泥拌入粉餌或顆粒之中打窩。在青魚養殖塘釣魚,可以打大窩,用伴有螺肉的粉餌和濕捏成皮球大小一個。一次可投入三個五個,吃光了還應補窩。

注意:沒有青魚的水域之中,不要隨便用貝類打窩。特別是草魚多的池塘,田螺的腥味,負面效應相當大,草魚甚至會遠離窩區,讓你釣不上魚來。

八、牛糞打窩法

人糞、豬糞、牛糞都可以打窩誘魚。由於牛糞用得最多,我們在這里只介紹牛糞的打窩使用方法,用刷竿釣在清水裡釣游魚,就必須先用牛糞開窩。將牛糞盛於桶盆內,兌入清水和稀,用勺子舀起少許拋灑在清水水面,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將清水水色變渾,牛糞中有很多腐草,會懸浮於水體中,可以降低水質的可見度;另一個作用是這些經過消化的腐草是游魚喜歡的食物。只要聞到牛糞味它們便會很快進入窩區,而且可促使游魚大開胃口,咬鉤更勤,釣得更為順手。但是,在渾水中釣游魚,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閱讀全文

與釣魚的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塑料焊接方法 瀏覽:240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瀏覽:561
有什麼方法清理鼻腔 瀏覽:934
兒童床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602
線盒子的連接方法 瀏覽:63
臨床常用的促凝和抗凝方法 瀏覽:662
功率因數測量方法 瀏覽:4
co2坡口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302
普通床組裝方法步驟圖片 瀏覽:545
科目一考試有沒有簡便方法 瀏覽:683
不銹鋼檯面的連接方法 瀏覽:349
兩塊鐵板連接方法視頻 瀏覽:400
代號龍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884
下山練武的最佳方法 瀏覽:975
茶壺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瀏覽:954
異氰酸酯二聚體檢測方法 瀏覽:520
控制感染最簡單的有效方法 瀏覽:272
公差測量有幾種測量方法 瀏覽:475
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21
最簡單的技術升壓方法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