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串佛珠
很簡單的穿在一起就好了,只不過那個結是中國結裡面的吉祥結,也叫金剛結,瀏覽視頻,很簡單,練習幾次就會了。
2. 正規108佛珠的穿法圖解
可以利用三通串法來將108顆佛珠串在一起,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串佛珠之前,首先要將彈力線、剪刀、打火機、佛珠、細銅絲這些操作工具准備好。
3. 如何串佛珠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是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等。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目不同,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在如今社會佛珠成為了一種流行飾品。正逐漸擴大成為一種時尚配飾的趨勢,即使非佛教徒,也廣為佩戴。
佛珠是由母珠、隔珠、弟子珠、記子留等組編而成。不同款式的佛珠,其構成也有細微的差別,下面詳細介紹下佛珠的相關組成部分。
1、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一顆,亦或兩顆,母珠相當於一個主軸連接其他部分,它是用來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是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的主軸。舊時的母珠,內部都繪有佛像,採用凸透鏡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裡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為一種法具的庄嚴。
2、隔珠,又稱作「間隔珠」或「數取」,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
3、弟子珠相比子珠要小,一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是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用來計算掐捻過的數目。「十」這個數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羅蜜」,即:施、戒、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4、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也可以用線繩結成「中國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從結構來說,佛珠可分為兩大類:
單組佛珠
一串佛珠由一顆母珠和其他規定不同數目的子珠組合而成。
復組佛珠
一串佛珠,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還有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等部分,甚至還有一些飾物。
還有一種說法:念珠主要是有以下幾個部份構成的:母珠、佛塔、子珠、節珠、記念或者計數器。絡繩、配飾,流蘇。下面我再跟大家進行解釋。
佛塔(俗稱佛頭)
是指母珠的上方安置的一個圓錐狀的類似小塔形的物品,稱為佛塔或者佛頭。
子珠
是指念珠上除了母珠以外的比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質相同,也有將不同的材質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穿在一起的。
節珠(俗稱隔珠)
是指在念珠上配置的瘵除去母珠以外的所有珠粒平均分開的幾個比較大的珠子,以一百零八顆的長串念珠為例,就是每隔二十七顆子珠就安置一顆節珠,將所有的子珠平均分成了四分。
記捻(俗稱計數器)
是指懸掛在念珠之上的兩串小的珠子,一般有子珠的五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的大小,每一串十顆珠子,一般將這兩串珠子稱為記捻,主要是用在長串的念珠上。
絡繩(也稱為線)
就是將所有珠子穿起來的繩子。
配飾
指的是佛塔下面墜的飾物,也就是弟子珠以上的部分,通常使用一些精美的小型寶石,微型木雕、蜜蠟琥珀雕件,等小工藝品編於此處,主要是祈福迎祥的作用,也有很好的美化作用。
弟子珠
弟子珠的體積一般比子珠要小一些,多用六顆到二十顆不等的數目。平均排列為兩列,一般是起到裝飾作用,也有一些沒有安裝計數器的佛珠,也可以用弟子珠計數,同時十粒為一個計數單位,和算盤同理彩用十進位,根據自身修行的持咒誦經遍數不同,也有不同的計數方法。
記子留
指的是每串弟子珠的末端系著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飾物或者珠子,也可以用繩絡編成中國結來代替,主要目的是防止弟子珠的滑落,也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流蘇(也叫拂塵)
是一種裝飾在念珠佛塔頂的線穗,其緣起是纓絡上面的垂拂,漢地的信眾經常將它編織成萬位元組或者盤長結,這兩種圖案就是佛教里象徵正法和吉祥的圖案。
4. 怎麼串佛珠
准備一條長線 長度是珠串周長的兩倍多 從中間縷成兩道 用接折的線頭穿過佛珠穿完後發現兩頭都有剩餘 因為是周長的兩倍 珠子里是兩條線 最後是最重要的分別穿過最後一個珠子兩眼或三眼中的二眼 在兩眼中間或三眼處打眼用一頭穿過接折的一頭 拉緊 打個死結 去掉餘下的部分 塞進兩眼或三眼裡面 這樣就完成了 整個完工後你會發現是一串整佛珠 看不到線 很好就這樣手工了
希望能幫到你 望採納!
5. 佛珠菩提手鏈怎樣串方法正確
准備工作:彈力線適量、用於串手鏈的魚線或電線里的銅絲替代、剪刀。
把彈力線對折(視珠子孔徑大小而定,孔徑細小的不需要對折),「專用針串於彈力線上。
按事先排列好的順序依次串好(注意:第一顆珠子的孔徑選稍大些的,方便收工時候將線頭拉入)。
全部串好後取下引針,把尾部的其中兩根線拉入頭部的圈內
將珠子移動到頭部,兩顆兩顆的慢慢移動,不均勻的話可以多操作幾次
把線象系鞋帶那樣重復2遍
剪下多餘的線,保留0.5厘米的線頭即可
將線頭拉入您串的第一顆珠子的孔內,整理珠子之間的距離使之均勻美觀
6. 佛珠手串怎麼穿繩打結視頻
佛珠手串穿繩打結:7. 佛珠108顆怎麼串圖解
1,首先你要找一根穿佛珠的素線,依次將佛珠穿入其中。
108 顆佛珠—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佛珠—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佛珠—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佛珠—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分為三份。
27 顆 佛珠—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佛珠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顆 — 表徵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迷時被十八界轉,悟時轉十八界。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8. 佛珠的穿法圖解
1、先將珠子串在繩子上,建議雙線穿繩結實點,准備好珠子的相關配件。
9. 108顆佛珠的穿法
可以利用三通串法來將108顆佛珠串在一起,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串佛珠之前,首先要將彈力線、剪刀、打火機、佛珠、細銅絲這些操作工具准備好。
(9)一個佛珠串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顆,代表除滅108種煩惱。隨著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數目的區別,賦予了念珠獨特的含義。
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顆,是用來念誦《聖母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念珠,有33顆,轉三圈正好是99,是用來念誦「安拉真主」的九十九個名字。
念珠由參禪悟道的工具演變為眾生大智慧的象徵,讓人在面對煩惱、喧囂時,不尤不飾、不驕不躁,並祈求平安、長保喜樂隨著越來越多人喜歡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為時尚文化的符號。
10. 108粒佛珠的正確盤法
佛珠可分為三個種類,即持珠、佩珠、掛珠,而一般的念佛者,大多選用持珠。
持珠的姿勢,亦可分為二種,單手持珠與雙手持。單手持珠,大多用於站立、經行的時候;而雙手持珠則是打坐時經常採用的姿勢。其方法是將佛珠置於兩手之間,呈交叉狀,把母珠放在一側,掐捻一周,回至原處即可。其實,根據《佛像圖鑒》一書記載,歷來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勢皆無定法,左手、右手、單手、雙手、提高、垂下、平胸、齊膝,各種動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們也就不必強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會遇到要不要跨過「佛頭」(母珠)這類問題。因為在經典中曾有:
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
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
慎莫驀過越法罪,皆由念珠積功德。
經有記載,故而才有此一說。假如念誦者,純以佛珠作為記數的工具,則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計算在內,念誦時輕輕捻過便是。如是念誦的人,除了把佛珠當作精進、記數的工具外,還希望藉著它來體悟更多佛理的話,當手捏到隔珠的時候,可用「佛、法、僧」三寶,或「戒、定、慧」三學來觀想,當手掐到母珠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觀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時再逆時針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決此類問題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誦記數的作用以外,還可以掛在頸部充當掛珠,或纏繞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念誦,以此念誦凈三業。
由安頂髻凈無間,由帶頸上凈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再者,密教中由於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剛界)修法之不同,對於佛珠也有著特殊的要求,與平時常用的佛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據《蘇悉地羯羅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觀音部用蓮花子珠,金剛部用嚕椰羅叉子珠。」又據《守護經》及《瑜伽念珠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剛部用金剛子珠,寶部用金等諸寶珠,蓮花部用蓮花子珠,羯磨部用種種和合珠。」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輯要》一文說:「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壞法及長壽法用珊瑚珠,修誅法用人頭骨珠,修觀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鳳眼菩提子珠。」
另外,密教的經典對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詳細規定。從五部而言,《攝真實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食指掐之,金剛部以右手拇指與中指,寶部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蓮花部以右手拇指與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合捻之。從三部而言,《蘇悉地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與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於中指中節以掐之;蓮花部以拇指與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金剛部以拇指與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