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與房屋之間採光距離是多少
房屋前後間距:兩樓間距不小於前樓高度的1.2倍計算。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1、房屋左右間距: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2、生活效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採光、通風、隱私、防噪,而其中採光效用尤為突出。
3、採光:南向的房子採光好,但是如果樓間距過近,即使是南向的房子也可能出現採光不足的現象。住在一層的住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房屋的日照時間大大低於高層的住戶。尤其是到了冬天,大白天的有時候也要開燈才能工作,這往往就是樓間距過近造成的。
(1)採光距離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採光質量:
1、頂部採光時,Ⅰ~Ⅳ級採光等級的採光均勻度不宜小於0.7。為保證採光均勻度不小於0.7 的規定,相鄰兩天窗中線間的距離不宜大於工作面至天窗下沿高度的2倍。
2、採光設計時,應採取下列減小窗眩光的措施:
(1)作業區應減少或避免直射陽光;
(2)工作人員的視覺背景不宜為窗口;
(3)為降低窗亮度或減少天空視域,可採用室內外遮擋設施;
(4)窗結構的內表面或窗周圍的內牆面,宜採用淺色飾面。
3、對於辦公、圖書館、學校等建築的房間,其室內各表面的反射比宜符合表的規定。
4、採光設計,應注意光的方向性,應避免對工作產生遮擋和不利的陰影,如對書寫作業,天然光線應從左側方向射入。
5、當白天天然光線不足而需補充人工照明的場所,補充的人工照明光源宜選擇接近天然光色溫的高色溫光源。
6、對於需識別顏色的場所,宜採用不改變天然光光色的採光材料。
7、對於博物館和美術館建築的天然採光設計,宜消除紫外輻射、限制天然光照度值和減少曝光時間。
8 對具有鏡面反射的觀看目標,應防止產生反射眩光和映像。
2. 樓間距採光計算
通常設計樓間距的采游標准一般是1:1.2,這樣的計算是比較標準的。另外就是實際的間距,計算的話6層以下的建設樓房應該在6米之間,這樣不會影響其他樓的採光效果,另外就是南方和北方的計算方式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問題。
3. 房屋與房屋間的採光距離是多少是如何規定的
房屋的採光間距為相連房屋中較低房屋高度的0.8-1.2倍。
4. 樓間距採光是怎麼計算的啊高手指點
樓間距規定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其他相關:房的採光狀況是每個業主都十分關心的問題,當有新建的建築在自己住房周圍出現時,大家都會考慮到自己的採光是否受到侵犯。根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這條規定給採光權受到侵犯的業主獲得賠償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但是,是否真的侵犯採光權,還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首先,採光權是一種有條件、有范圍的權利,它不是通過專業人員進行測量就能准確確定的。由於我國土地資源緊缺,城市房屋居住密集,現在的住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遮擋陽光現象,不能因為有遮光就認為自己的採光權受到侵犯。況且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日照條件和生活習慣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如何處理建築採光問題上,依據《民法通則》的基本法律原則,只能是通過各個地方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地方法規來進行規定。
比如,北京市現在依據的地方法規主要是1994年經人民政府批准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築間距暫行規定》,該法規條文是以建築間距系數和最小距離作為核定建築間距是否合法的標准。從現實情況來看,一般業主容易接受同一時期建設完成的居住區中的建築間距,即使間距很小,也能得到業主的認可。而當有新建建築出現並遮擋業主陽光時,業主往往難以接受,進而可能會發生糾紛。在這一點上,業主一定要經過仔細分析後,方可判斷自己的採光權是否真的受到法律意義上的侵犯。新建建築和現狀住宅之間的距離,必須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才可進行建設,否則就是違法建設。如果業主能夠確定對方是違法建設,那麼可向對方提出異議;如果新建工程是符合有關法規的規定建設的,即使是遮擋住宅的陽光,那也是合法遮擋,是受法律保護的。業主即使提出異議,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5. 房屋采游標准距離
房子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個樓棟之間的距離不小於樓房的高度乘以0.70系數,如果小於了這個距離,會影響室內的採光、通風以及居民之間的生活等。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於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各個地方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也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